公寓基坑排桩支护设计及管井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下室底板埋深 ,为满足基础工程 13 的施工要求,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 井深设计 根据场区具体位置及设计基坑地下水水位降深,降水井设计深度为。 井身设计 本次降水井施工设计成孔直径为 600mm,上部为井壁管长 ,下部为缠丝过滤管,井管外。 验算 根据《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由北京理正軟件设计研究院 的《降水沉降分析软件》( 版)验算,基坑内各点地下水降深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降水井施工 钻探成孔 采用 CZ22Ⅱ型钻机冲击钻进成孔,加入适量优质粘土造浆护壁。 钻孔开孔直径≮Ф 600mm,一径到底,要求钻孔垂直。 下管及填砾 各井成孔后,下入外径Ф 350mm、内径Ф 300mm、每根长度 的砼井壁管及同型号的滤水管。 滤水管采用条孔缠丝管,丝径 3mm,间距 3mm;下管时必须用同径钢板封闭管底。 下管结束后,采用静水填砾法填砾,砾石规格 6~ 8mm。 填砾时严格从四周均匀下 料,以免井壁发生偏移。 洗井 填砾完成后用空压机排出井内浓泥浆,再反复拉活塞,然后再用空压机抽排,并且让自来水从井壁外流入井内清洗砾石。 利用空压机及活塞联合洗井,反复数次,直至水清砂净。 14 四. 施工监测 支护体系监测 施工监测体系的建立是为保障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并提供动态数据作为方案修改的依据。 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雨水、气温、洪水)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周围地表裂缝监测;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监测;基坑渗、漏水状况 监测等。 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坑壁施工应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以确保基坑安全,并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沉降与变形监测。 ( 1)监测项目 包括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测量等。 ( 2)监测方法 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采用红外测距仪、地下水位采用钢尺测量。 ( 3)测量精度要求及监控报警值 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为 1mm,地下水位测量精度为 5cm。 建筑物的监控报警值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允许的变形及差异沉降等来控制。 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控报警值为 3‟ H。 ( 4)监控 点布置及监控周期 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于基坑周边。 位移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一次初始值,各层土方开挖完成后各测一次。 基坑开挖到位后每周监测一次,连续测三次,以后视监测值变化情况确定监测计划。 ( 5)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 设置专职测量人员,由技术负责人管理。 各监测项目及各次监测均应在现场准确记 15 录。 各次监测完毕 2 日内应将监测结果反馈至项目部。 ( 6)报警及抢险预案设计 根据基坑监测设计,当监测值达到或超过监控值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同时启动下列抢险预案: a)暂停护壁及土方开挖施工,并快速查明监测值超过监 控值的原因。 b)针对基坑变形过大的具体原因及时采用增加预应力锚杆、加支撑、土方回填等单项或综合措施进行抢险。 c)若地下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深要求,可适当增加水泵流量。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 地下水位达到稳定水位前,降水需每天测量一次井内水位,达到稳定水位后每三天测量一次,并及时提交监测结果给相关技术人员。 降水施工过程中,按要求定时观测水位、流量、含砂量、泵压、真空度、电压、电流、电源等;昼夜定时巡视降水系统运行情况,如遇雨季、特殊情况等加密巡视与监测。 降水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测试含砂量,保证含砂量≤ 1/2 万。 五、施 工准备 ( 1) 建设单位负责提供图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场地应有红线点和红线座标,每栋建筑物相关尺寸,以利施工单位放线。 ( 2) 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坐标、高程的交底资料,以及开挖尺寸,边坡的放坡,开挖的具体深度,轴线位置等。 ( 3) 支护施工时需要一定施工用水、用电,建设方提供现场用水点,并提供 200KVA电源。 ( 4) 建设单位应提供地下障碍(包括通讯电缆和城市管网等一切地下设施)资料。 16 ( 5) 对施工人员进行计划,技术与安全交底,安装夜间所需设施和贴写安全标语等。 对各种机械设备在开工前检修一遍,发现问题在开工前解决,保证施工期间设备完好。 机具设备计划见下表。 设备机具计划表 16 装载机 台 1 17 运碴车 台 2 18 钻孔桩机 套 1 ( 7)劳动力需用计划:见下表。 人员配备情况表 ( 8)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层,全权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施工,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严 密综合组织管理,按工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主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组成。 各职能部门按项目经理的计划要求组织施工,本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 ( 9)场地施工平面布置 场地施工平面布置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考虑砂、石、水泥及设备堆放,后期挖土、喷锚支护施工等环节,尽量使场地布置趋于合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六、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为确保该工程质量,必须从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物资上、施工中及经济上等诸多环节进行保证。 17 使全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运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全面领导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对项目质量负全面责任,是项目质量第一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 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组织贯彻学习有关技术规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审查、核定处理措施及方案。 质量管理部门:制定质量保证手册并验证其执行的有效性,负责质保体系的建立并有效实施,负责项目的达标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负技术责任,组织实施质量计划和质量措施,处理施工中的项目经理 项目施工负责人 机修 项目经理部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质检材料 钢筋工 普工 电工 焊工 安全员 测量 施工员 项目技术顾问 18 技术和质量问题。 2 质量控制 A:文件和资料发布之前由相应负责人审查批准。 B: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和回收由专人负责。 C: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和资料的 效版本。 D:对失效和作废的文件和资料,从所发放和使用的场所及时撤出。 A:所有采购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B:物资及工程机电采购人员必须对产品的分供方进行有效审查,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采购在合格的分供方进行。 C: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物资及工程机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 A:质安部负责防止不合格产品的误用及不合格产品工序转入下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B:对购置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由项目材料向物资装备部门报告,物 资装备部门负责退货。 C: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工序应立即返修,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提出处置方案并具体实施和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A:质安部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B: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严格执行“三检制”。 C:质量检查人员有权制止检验和试验未完成或不合格的产品或工序转入下道工序的 19 行为。 D:施工过程的每一个工序不允许例外放行。 、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A:项目部根据规范或合同规定的精度配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B:新购置的检验、测量 和试验设备,试验前必须送法定计量鉴定机构进行检定。 C: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按周期进行鉴定,并保存好鉴定成品 D: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有偏离标准状态时,必须停止使用,并做好记录。 A:质安部制定具体的质量记录管理办法。 B:质量记录的统一编目工作:由质安员负责,质量记录的收集归档、保管及整理编号工作分别由相关人员按规定进行。 C:质量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完善、妥善保管。 D:质量记录要真实可靠,字迹清楚,内容完整。 质量保证措施的一般要求 A:认真贯彻质量方针,建立以项目经理 为第一责任人的岗位责任制。 B:推行 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C:实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 D: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素质,特殊工程必须持证上岗。 E: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F:对质量事故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20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总目标 本工程施工生产安全目标为: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安全事故。 实行“五无”(既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文明施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