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8 浅析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毕业论文 1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全球的证券交易所几乎都是以会员制的形式发展起来的。 会员制证券交易 所的初始投资是由会员按照平等的原则或根据每个会员预计的受益程度共同出资 ,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运作目标是追求会员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证券交易所利益的最大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 随着电子化交易技术日益普及 , 证券交易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 , 证券交易所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各国证券交易所开始了公司制改革。 全球 各大 证券交易所竞争激烈, 之 所 以 纷纷放弃了会员制组织形式,改为管理更为方便的公司制, 目的源于 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筹集更多的资金 ,以期利用更为积极方便的模式在世界证券市场上占领更大的份额 , 从而在全球交易所竞争中赢得先机。 上交所是我国 当前 两大交易所之一, 在全球的公司化浪潮中,我国也要高度重视,本文将就 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 作粗浅分析。 浅析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毕业论文 2 第一章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趋势及发展动因 证券 交易所 公司化趋势 一直以来,证券交易所采取的是所有权和交易权相结合的会员制组织形式,属于合作性的机构,实行自律性管理,是非营利性时期最显著的特点。 证券交易所治理结构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由分散股东控制的公司制。 公司制打破了会员的垄断地位,所有权、控制权与交易权相分离,以营利为目标,拥有灵活的决策机制和广泛 的融资渠道。 证券交易所 由会员制转为 公司 制 , 也 就是传统的证券交易所为了使证券交易所出资者、证券交易所设施的使用者和证券交易所决策者身份相分离,交易权与所有权、经营权与交易权分离,改变自己互助性会员制的治理结构,使传统证券交易所成为营利性的股份有限公司 ①。 以 1993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为起点,全球证券交易所开始了由会员制转变为公司制,并通过股份化实现公开上市的浪潮。 目前,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等世界上各大主要的交易所大部分都 已经完成了公司制的改造,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交易所股票上市交易。 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调查显示,20xx 年年底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的证券交易所达到 34 家,相对于 1999 年的 11家增长了 3 倍多。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证券交易所的主导治理模式 ②。 从各国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实践来看,整个公司化的改造过程事实上是对传统治理结构及自身经营管理缺陷的重新审视的过程 ,也是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见表 11)。 各个主要证券交易所的改造方案各有千秋,不尽相同。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不涉及合并、新股发行和引入其他所有 者等事项,只是向原有会员平均分配股权,过去的会员继续保留其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ASX)的交易权,以后申请 ASX 交易权的组织,并不是要求 ASX 的股东。 香港证券交易所是由香港联合交易所和香港期货交易所合并,其会员按照70:30 的比例分配在香港交易所的股份,在改制后的两年内,暂停发售新的在两个交易所的交易权,两年后交易权的发售价格也有最低要求。 ① 资料来源 :巴曙松等 .论证券交易所制度变迁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20xx 年 3 月 ② 数据来源 :巴曙松 .全 球交易所制度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期货通讯 ,20xx 年 6 月 浅析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毕业论文 3 表 11 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公司化 改革情况表 交易所名称 公司化时间 上市时间 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 1993 1993 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 1995 哥本 哈根证券交易所 1996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1997 意大利证券交易所 1997 维也纳证券交易所 1998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1998 1998 雅典证券交易所 1998 20xx 冰岛证券交易所 1999 新加坡交易所 1999 20xx 德国交易所集团 20xx 20xx 泛欧交易所 20xx 20xx 香港证券交易所 20xx 20xx 伦敦证券交易所 20xx 20xx 纳斯达克市场 20xx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 20xx 20xx 大阪证券交易所 20xx 奥斯陆证券交易所 20xx 菲律宾证券交易所 20xx 东京证券交易所 20xx 新西兰证券交易所 20xx 西班牙交易所 20xx 瑞士交易所 20xx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20xx 20xx 韩国证券交易所 20xx 吉隆坡证券交易所 20xx 太平洋证券交易所 20xx 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20xx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20xx 20xx 南非约翰内斯堡证交所 20xx 国际证券交易所 20xx 20xx 纽约证券交易所 20xx 20xx 资料来源 :各交易所网站。 新加坡交易所是由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合并,新加坡交易所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股东发行新股予以补偿,改革合并完后,新加坡交易所再次对其股本进行重组,除了原有会员外,引入雇员、机构投资者,以及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投资者和散户投资浅析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毕业论文 4 者。 NASDAQ 通过两阶段减持,将 NASD 的持股比例降低到 20%,引入对 NASDAQ 过去和未来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投资者。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 的 发展 动因 综合各 个 方面 来看,推动全球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主要 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来自于资本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竞争压力。 由于经济日趋全球化,资本在国际间快速流动,证券交易所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传统交易所与网上交易所之间、成熟的资本市场与新兴的市场、主板市场与二板市场以及各交易所之间展开多层次的激烈竞争,竞争的核心在于争夺融资者和投资者。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和电子化交易使得各种各样的另类交易系统纷纷涌现。 1999 年 4 月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出台了对替代交易系统的管理规则,放宽证券市场管制,让替代交易系统可以注册成为证券交易所,对传统证券交易所构成 严重的威胁。 这些交易系统凭借它自身的技术优势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包括提供更多的交易品种、延长交易时间、开展闭市后交易、链接广泛的投资群体而不受投资者身份和国籍的限制,并且其虚拟性、匿名性以及低成本等诸多优势能够满足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高流动性与低交易价差的需求,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据统计, 20xx 年 NASDAQ 市场另类交易系统完成的证券交易量占全部成交量的 30%多,占成交额的 40%①。 在剧烈的竞争压力下,证券交易所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做到决策高效。 但会员制 交易所 最大的缺点在于会员所有权与交易 权统一,而会员的利益往往与市场使用者利益不一致,从而造成内部矛盾与冲突,使得交易所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和有效的反应。 要形成高效的决策机制,必须改进交易所的治理结构。 各国和地区的证券交易所为了维持 他们的 市场份额,纷纷放弃 了 缺乏竞争力的会员制组织结构,选择更加具有竞争力、更加灵活的公司制组织形式, 来 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另一方面是筹集证券交易所资金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证券交易所日益成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组织,为了维持市场的高效运作和竞争优势,近年来各交易所都是很重视在技术设备上的投资。 持续的技术设备投资支出成 为证券交易所 ① 数据来源 :杨再斌 ,匡霞 .全球交易所公司化改革趋势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经纬 ,20xx 年第 6 期 浅析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毕业论文 5 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主要支出项目,从而对证券交易所的现金流量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在过去 10 年中在技术系统上投资高达 20 亿美元,纳斯达克计划在未来的几年中技术投资将达 6 亿美元。 但是会员制交易所只是一个互助性组织,在融资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因为会员融资一般按照等比例的原则,但因为各会员在交易所所占的交易额不一样,因而受惠程度不同,并且项目投资对市场带来的正面效应往往在几年后才有体现,这就使得等比例出资很难获得大多数会员的支持。 一般情况下,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只能通过使用留存收益、提高会员席 位、发行债券和无表决权的权益类证券进行融资。 因此许多交易所为了吸引新资本,纷纷做出了实行公司化改革,向外部开放所有权的战略决定。 尽管大多数证券交易所实施公司制改革的时间并不长 ,但都对公司制改革的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认为公司制改革使 证券 交易所 的 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更有效率 ,各项业务更加注重以客户需要为导向 ,采取的发展战略也更加主动和积极。 然而 ,对于各交易所对公司制改革的正面评价 ,到现在 为止 还 没有交易所市场绩效改善的证据支持 ,而这却是判断海外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趋势的重要依据。 浅析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毕业论文 6 第 二章 我国上交所发展与改革现状 上交所简况 我国 上交所 成立于 1990 年 11 月 26 日,同年 12 月 19 日 开业, 是 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采用互助性的会员制 , 属 于 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 秉承 “ 法制、监管、自律、规范 ” 的八字方针, 上交所 致力于创造透明、开放、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上交所 是由全体会员共同出资组建,认购等额的会员份额作为注册资本,治理结构围绕会员展开,主要为会员提供产品和服务。 上交所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服务于证券经纪商会员 , 而会员一般也 限于证券交易所的客户。 会员制有利于保证 交易的公平、公开和公正进行。 有时 ,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也在会员范围之外发行股份 , 但是这些股份是没有投票权的 , 转让通常是禁止或有限制的 , 有时对这种股份的最高回报率也有限制。 上交所的 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交易所的所有权、 控制权与使用权归全体会员共同所有;实行会员集体决策,自我管理,它的 决策机制是按照“一员一票”的原则确定的,各种利益也是按照完全平等的原则分配。 上交所的 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 和公布市场信息。 上交所发展与改革状况 交易金额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变化,各交易所交易金额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见表 21)。 据统计, 20xx 年上交所股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 5 万亿元,增幅居全球第一。 再有就是权证市场, 20xx 年其成交金额较 20xx 年增长了 8 倍,远远高于香港 109%的增幅,并以总成交额超过 2439。公司化改革对上交所运作的影响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统流程图 登陆表单(管理员或者普通用户身份登陆) Splash 表单 MDI 主窗口 (系统主窗口) 管理员工档案信息(员工基本信息管理,职业管理,部门管理和业绩 管理 管理系统用户(添加,删除) 对员工信息进行查找(按身份证号 或姓名) 返回查询信息 管理员登陆 重新登陆 13 图 系统流程图 2. 3 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实现公司 员工档案 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这是在
....................9 员工激励的内容 ............................................................................................................9 员工激励的重要作用 .................................................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3) 满足消防、检修和交通运输要求; 4) 充分考虑环保及工业卫生的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5) 搞好绿化,美化厂区。 总图布置 本项目总图布置 均在厂区内,所有街区都按新《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xx 布置,厂内建筑与厂外装置都按 40 米间距考虑。 所在区域利用原有监理办公楼进行改造。 此处为 **公司 厂区的中心地段
第七部分 宝铁组织分战略及其相关措施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第七部分 宝铁组织分战略及其相关措施“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这一形式至少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和其他组织形式一样大的收益,即达到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之和的最优均衡。 一、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企业中,任何独一无二的和稀缺的资源和能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陕西轩诚项目管理公司 16 以内。 困难群众住房现状调查 ( 1) 20xx 年云南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 亿元,人均 GDP13539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424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 元,城镇化率 %,在岗 职工年平均工资 26992 元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住房配套有厕所浴室的比例 %,普通楼房、平房等配套性较差的住房所占比重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电情况,同时可进程控制办公室电器设备,对于丌合理、丌合法用电和习惯性浪费电的设备迚行精准管理。 此系统对办公室电器设备迚行分项分时的计量,管理者通过网页、手机 APP、平板电脑可以查询到办公室每台电器设备每时 /每天 /每月 /每年的用电量和在线时间,对超时使用的设备迚行警报,幵提醒其使用者减少浪费。 通过分项分时的计量和统计,为用电管理者提供确切的节能数据,为办公室用电节能工作提供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