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基坑排桩与复合土钉支护降水施工方案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台45注浆管m250 挖土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土机日立300台62挖土机现代200台44土方车大通15T台355土方车斯太尔20T台606抢修车北京130台27洒水车东风5T台18路基箱板12006000150块50第四章 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 场地测量控制网建立现场设置轴线控制点在打桩区域外围,便于施工阶段经常复核,并注意在施工作业时加以保护。 现场设置水准点,施工过程中保护水准点不被破坏。 根据设计围护桩位图,将桩逐一编号,依桩号所对应轴线尺寸,施放桩位,并由监理单位复核、认可。 . 技术准备工作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 掌握地质勘察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布置。 进行工料分析和工程成本分析,提出节约工料、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 进度计划及机械设备的配备由于本工程深层搅拌桩工程量大(),总体工期较紧张,为了确保后序工程能如期进行,拟定深层搅拌桩工期为40内完成,考虑到本工程场地较开阔,拟配备11台搅拌桩机,每台搅拌桩机每台完成的工程量约为200方。 . 深层搅拌桩机的布设及施工线路合理地在施工现场布设深层搅拌桩机的位置及施工先后次序和施工走向是保证围护深层搅拌桩的质量及减少施工冷缝和如期完成施工计划的关键,针对本工程,我们详细划分台桩机的施工范围及施工先后次序。 详细见附图14 钻孔灌注桩、搅拌桩流程图 2. 深层搅拌桩施工搅拌桩施工参照设计要求及行业标准《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桩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和XX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 ∅700@5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始喷标高、终喷标高及有效桩长∅700@5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及止水帷幕:∅700@5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局部深坑及暗浜加固:. 施工参数 (1)、深层搅拌桩施工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执行。 (2)、采用双头深层搅拌桩(2φ700),。 (3)、桩身水泥掺入量: 13%。 暗浜区域水泥掺入量:15%。 采用二喷三搅工艺 (4)、水泥标号: 普通硅酸盐水泥。 (5)、泵量70升/min,,钻头每转一圈提升(或下沉)量以1cm—,最后一次提升搅拌宜采用慢速提升,当喷浆口达桩顶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6)、搅拌桩施工时,每台班均须检查搅拌头几何尺寸,两搅拌桩轴间距为500mm,误差不大于20mm,搅拌头直径为700mm,误差不大于150mm。 (搅拌桩应尽早施工,基坑开挖时,搅拌桩的凝期应不小于28天。 每加固200立方米土体,取样做试块一组。 )(7)、定位:先用经纬仪确定搅拌桩的内外边线及第一根桩中心位置,放样误差≤2cm。 然后每隔20根桩复核桩位一次。 桩位偏差均保证≤5cm,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调整机架垂直度,确保其偏差≤1/100。 (8)、搭接施工的相临桩间隔时间小于12小时,若因特殊原因造成搭接时间超过去12小时,应对最后一根桩先进行空钻留出榫头以待下一批桩搭接;如间歇时间太长超过24小时与一根桩无法搭接时,须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补桩应与无法正常搭接的桩数和深度相同。 (9)、搅拌桩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4%。 (10)、水泥土搅拌桩桩体顶部插筋和脚手架钢管必须在成桩后2—4小时内插毕,应确保重力坝内插筋的插入。 插筋规格:Ф12钢钢筋,L=2m,Ф48脚手架钢管,L=7m。 钢筋采用人工插入,钢管采用动力头自重压入桩内。 (11)、水泥土搅拌桩桩体顶面的砼面层筋与桩体插筋连成一体,砼面层未完成或未达到设计强度,基坑不得开挖。 (12)、重力坝坝体顶部均需设置200厚C20配筋砼面板(Ф8@200双向)。 . 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定位 挖槽 铺设枕木 钻机安装调试 第一次下沉预搅 第一次提升喷浆搅拌 第二次下沉搅拌 第二次提升喷浆搅拌 第三次下沉搅拌 第三次提升搅拌 清洗制浆、管道及钻机 移机. 不同厚度止水帷幕、重力坝、深坑加固局部施工搭接顺序. 施工工艺(1) 放线定位、挖槽:根据基坑开挖边线及设计,确定搅拌桩位置,并放线。 然后沿线挖沟槽,同时清除沟槽内障碍物等影响搅拌桩施工的杂物。 (2) 搅拌机安装:根据定位铺设枕木,并组装搅拌机,要求枕木铺设水平,搅拌机定位准确,保证机身垂直,确保搅拌桩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 第一次下沉预搅: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搅拌切土下沉,下沉过程中不得采用冲水下沉。 (4) 制备水泥浆:实行配合比挂牌制,标明水泥加水的用量,待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开始拌制水泥浆并倒入压浆机。 (5) 第一次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开启注浆机将水泥浆压入土中,边注浆边旋转,同时提升搅拌机。 (6) 第二次下沉搅拌:搅拌机提升到设计高度时,再次下沉进行第二次搅拌。 (7) 第二次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开启注浆机将水泥浆压入土中,边注浆边旋转,同时提升搅拌机。 (8) 第三次下沉搅拌:搅拌机提升到设计高度时,再次下沉进行第三次搅拌。 (9) 第三次提升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时,提升搅拌机。 (10) 清洗:搅拌机提升出地面后,向集料斗中注入清水,开启注浆机,清洗全部机械及管路中的残余水泥浆。 (11) 移位:一根桩施工完成后,将搅拌机移至下一位置,重复上述步骤,施工下一根桩。 . 质量保证措施(1) 为了确保搅拌桩掺入比达到13%及15%,施工前计算出每根桩水泥用量,水泥搅拌时按每根桩水泥用量分一次或多次搅拌,注浆时,把每根桩的水泥浆用完,并在搅拌时做到均匀搅拌,不浪费浆液。 同时采用水泥总量控制,每天施工搅拌桩工作量计算理论水泥用量,再与实际水泥用量对应比较;施工结束,根据总搅拌桩工作量计算理论水泥用量,再与实际水泥用量比较,从而达到控制水泥掺量的目的。 (2) 桩位偏差的控制:沟槽开挖前采用经纬仪放线开挖,沟槽开挖后经纬仪重新放线,并用竹片标出每根桩的桩位,用线绳拉直作为控制基准线。 (3) 搅拌桩垂直度:采用经纬仪和水平尺来纠正搅拌桩桩机机架的垂直度不大于1%,以达到满足搅拌桩对其垂直度的要求。 (4) 水泥浆搅拌时。 即水泥搅拌时,在搅拌桶内标出每桶浆的用水量,并放入水泥包数。 同时,在水泥搅拌地立牌标明有关参数和对搅拌水泥浆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以防工人误操作,并让有关人员便于检查。 . 压密注浆施工(1) 施工范围:东西两侧重力坝围护体与钻孔桩围护体之间的200mm空挡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加固深度同重力坝,加固范围为延长2米。 搅拌桩深坑加固去如遇工程桩也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加固深度同搅拌桩,注浆管间隔1米布置。 加固方法如下:(2) 施工工艺流程 配制浆液 确定孔位 振入注浆管 注浆 拔注浆管 移至下孔(3) 技术要求A. 确定孔位:根据施工图纸由测量人员现场放样精确定位搭接处。 B. 用振动器振入注浆管,达到邻近水泥土搅拌桩底标高。 C. 水泥掺入量和浆液配比:水泥:粉煤灰:木质磺酸钙=1::,一般粘性土地基中的浆液注入率为15%。 D. 注浆段为33cm起拔一节,~。 注浆的流量为7~10升/分。 第五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 钻机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地层地质特点、桩径和桩深,拟采用GPS10型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砼成桩的施工工艺。 正循环回转钻进技术是从地质岩芯钻探、水文井探引进的一种成孔施工技术。 其施工原理是通过钻机转盘装置带动钻杆、泥浆泵泵送泥浆,经钻杆内腔送到钻头处,使钻头顺利切削破碎岩土,形成的带钻渣的浓泥浆,经钻杆与孔壁之间的环状空间送回地面,泥浆经沉淀池分离后,稀泥浆作循环液继续送入孔底,浓泥浆则运出场地。 该工艺技术成熟,简单轻便,易于操作掌握。 该设备在本工程设计桩径、桩深以内的第四系粘土层和砂土层中钻进,有较高的成孔效率。 在成孔成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容易处理,有利于实现现场文明施工。 到目前为止,该工艺在XX地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仍占较大优势。 2. 施工组织本工程围护钻孔灌注桩有五种类型,采用桩径Φ900、Φ800和Φ700钻孔灌注桩,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0。 (1)WZ1Φ800@1000,~,桩数为96根;(2)WZ2Φ900@1100,~,桩数为16根;(3)WZ3Φ800@1000,~,桩数为7根;(4)WZ4Φ700@900,~,桩数为80根;(5)WZ5Φ800@1000,~,桩数为8根;(6)本工程钻孔灌注桩均采用GPS10型机施工。 共计207根桩,按4根/套*天,安排两台桩基,预计需40天打完,由于本工程先提供灌注桩图纸,先安排一台桩机由南向北施工西侧灌注桩,等灌注桩到了龄期,再施工灌注桩外止水帷幕。 东侧灌注桩紧跟止水帷幕后施工。 具体见流程图。 3. 钻孔灌注桩施工桩位放线定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机调整垂直度配制护壁泥浆(或原土造浆)正循环成孔第一次清孔检测孔径孔深、垂直度钢筋笼安装下放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逐节拆除导管商品砼运输到场钢筋笼制作泥浆循环泥浆沉淀泥浆处理泥浆外运. 钻孔灌注桩施工. 测量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交桩记录和各桩点进行复核测量,经复核无误后填写接桩记录。 在施工场地为了有利于保护和放样的地方设置地面导线点,根据平面交接桩记录,采用全站仪将空导点引入场地内,放样出地面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根据高程交接桩记录,采用S3水准仪将高程引入场地内,在场地内均匀设置3个临时高程控制点。 所设控制点均尽可能远离,减少施工对控制点的影响。 所设控制点经复核无误后,上报甲方、监理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由于施工时会对控制点产生影响,对正在使用的控制点应每月复核一次,当点位变化超过允许偏差后,应对原坐标和高程进行调整,并上报监理。信息中心基坑排桩与复合土钉支护降水施工方案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