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5 图 ....................................................................................................................36 图 ....................................................................................................................37 图 视觉稿 .......................................................................................................38 图 ....................................................................................................................38 图 视觉设计 ...................................................................................................3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4 第 1章 绪论 课题背景 与研究动机 课题背景 课题背景以某国际化跨国科技型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和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跨国交流频繁 ,商务交流不断增多。 商务办公人士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与各方保持沟通、联络等以及承担其他各种各样的工作事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条件及 服务得到不断优化,互联网企业加快移动业务渗透,不管是在智能终端 的性能方面 还是应用服务上 ,其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各品牌移动终端以及 操作系统的竞争不断加剧,进一步加快了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 20xx 年,不管是智能终端还 是手机上网用户、3G 用户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苹果公司的 iPad iPhone4S 的推出 引发了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热情,终端性能在整体上不断提升,但在价格上却更加经济。 终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移动联网的发展。 另外,根据 IDC( Inter Data 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 ) 的全球移动办公人数预测 (20xx20xx 年 ),亚太区 (不含日本 )的 8 亿 387 万员工将于 20xx 年之前实现移动办公,其中大部分员工将在办公室工作 [1]。 IDC 认为,以移动化、社会化、以及大数据为核心支撑技术的第三代企业 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即信息通信技术 ) 平台时代即将到来。 而且由于第三代企业 ICT平台基于移动化和社会化的特征,使得其更加面向企业中 ICT 的真正用户一即员工, IDC 相信其将更加人性化,也将在企业中得到迅速普及。 尤其在中国,有占全球近 20%的手机用户以及超过 30%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这将为 办公 移动化在企业应用的普及奠定坚实的用户基础 [1]。 研究动机 商务办公和商务流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公环境越来越强调高效,规范,批量化的生产模式。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信息时代构架的数字化新环境,带给人们全新的办公体验。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移动通信的发展,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5 使得人 们的办公效率不断提升,办公环境也开始向自由化和人性化 上不断的延展。 绿色办公、智能办公、 SOHO,以及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 和被人们熟知的移动办公 新型办公形式不断涌现,自动化程度亦越来越高。 办公所依托的硬件载体逐渐趋向 于 整体化、轻薄化、移动 化、虚拟化。 而即时通讯产品,以其高效、便捷、经济的特点,征服全世界几亿用户,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取代的沟通工具。 如图为现代化办公环境。 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缺失 自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 ICQ 问世至今, IM (Instant Massage) 已走过 15 年历程。 在不断优化改版中,其技术平台日趋成熟,用户体验逐步提升,功能 不断强大。 腾讯 、 Windows MSN、 Skype、百度 HI 等即时通讯软件已迅速占领市场 [2]。 而 IM 工具也从最初的普通用户产品逐渐走进企业。 如图 为 ICQ的 LOGO。 图 现代办公环境 图 ICQ LOGO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6 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这一背景下 ,市场越发开放,经济活动越发频繁,人员流动、商务出行、跨国交易持续增多 ,这就导致商务人士的活动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越来越低。 这些商务人士在不断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和不同国家、不同地方、不同部门、甚至不同时差的同事、伙伴保持联系与沟通。 这就造成了现有的依托于台式机或笔记本和互联网的即时通讯软件无法完全满足办公人士的需求。 而手持移动终端 的出现便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何有效地将移 动手持终端与即时通讯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并带给企业人员、商务人士以好的用户体验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是企业管理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直以来 ,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企业管理软件给 用户留下了难以操作、晦涩、不友好的印象 ,有的 甚至 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 尽管这些移动化企业管理软件的用户体验设计很不 完善 ,但使用者在日常工作中却无法离开它们的协助 ,这也 导致了移动化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商不会投入足够的成本去改进这些与企业息息相关的管理软件的用户体验。 目前 ,大多数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商们仅仅是跟风地、机械地将 PC 端已成熟的企业管理软件 稍作改进 转移到移动终端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移动即时通信业务发源于 20xx 年 10 月国外发布的 KIK Messenger。 所谓KIK 业务,是一种基于 用户手机通信录的社交软件,它可基于本地通信录直接建立与 联系人的连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免费短信聊天、来电大头贴、个人状态同步等功能。 与 Gtalk、 MSN、 等传统即时通信工具相比, KIK 的优势在于利用用户通信录蕴含的社交关系,提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用户体验 [3]。 直接发展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好友网络自 KIK Messenger 推出两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数十种类似的软件产品。 国外该类业务以 whatsapp、 KIK TALKBOX、GROUPME、苹果 iMessage、黑莓 BBM 等为代表。 国内开展的类 KIK 业务的主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微信、米聊、口信等;二是由移动运营商提供的飞聊、翼信、沃联系。 国内的类 似 KIK 业务覆盖了主流的各个手机操作平台,如苹果 iOS、安卓、 WP 等,力图扩大用户覆盖面 [3]。 以苹果公司为例,类 似 KIK 业务实现跨平台、跨终端整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7 合互通的趋势明显。 目前, iPhone 等移动终端和 Apple Mac 终端,都在即时通讯软件中集成了类 似 KIK 功能 iMessage,并实现了该功能在不同终端之间的互通。 用户使用苹果操作系统并开通 iMessage 功能后,会直接将用户手机号码和Apple ID 或邮箱绑定起来。 随着 Apple 在 Mac 端推出兼容性的即时通信功能,国内的飞信、飞聊业务,微信、 业务等即时通信业务,未来也将在功能上进行整合,在各平台间互通使用,这将 成为 即时通信这类平台型业务发展的趋势。 即 时通讯方式已经成为企业工作上沟通业务的主要方式。 而侧重娱乐性的传统 IM 工具显然对要求高效严谨的办公环境水土不服。 电商、影音、游戏、 SNS在界面上星罗棋布,工作、生活的两个社交网络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工作效率, 公司内部资源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并且, 企业员工尤其是做销售、做实施、做服务、安装、巡检的,他们不可能一天到晚坐在自己固定的办公座位上,甚至有的时候他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座位,造成了企业外勤人员不可控、不好用、不能用、信息孤岛、信息断裂,这就是我们现在遇到的真实问题。 由于在管理、安全等的诸多问题,企业急需一款既方便高效,又安全可靠的即时通讯工具解决企业用户的需求,弥补市场空缺。 但鉴于该领域研究资料相对匮乏 ,并且缺少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 ,很多移动化企业管理软件的用户体验设计理念和方法都有待得到不断验证。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日新月异 ,实践水平远远超越理论水平。 而针对企业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研究领域资料相对匮乏。 本文以认知心理学、设计工程学为 支撑,以“移动即时通讯产品”为切入点,运用用户体验设计方法,探究 需求、动机、任务、目标之间的联系。 旨在希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移动即时通讯在手持设备上的使用效率,增强用户体验,很好的满足公司在业务上需求。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遵循用户体验设计的分析方法及流程。 通过对目标用户的界定及需求分析和挖掘,并通过对人物角色模型的建立、流程设计、原型设计、视觉设计,完成设计阶段的研究。 运用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支撑,对移动即时通讯产品提供行之有效的理念。 下面分别介绍文章每章节的具体内容: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8 第一章:绪论 重点介绍文章研究背景及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课题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移动即时通讯产品及用户体验设计综述 重点介绍即时通讯软件的 定义及其 历史变迁,以及移动即使通讯产品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并阐述了 用户体验 设计的定义及 方法 , 为下一章的研究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与总结。 第三章:基于“目标用户”调研 本章采用“目标用户”的任务分析方法及流程作为章节的基本构架。 通过目标人群的选择和界定,目标用户研究,目标用户使用环境分析和现有产品的功能化分析多角度发掘产品需求。 第四章:基于“用户模型”的交互设计。 本章采用“ 用户模型”的任务分析方法及流程作为章节的基本构架。 通过不同类型用户模型、 目标人群的任务、场景、动机、需求等方面的判定,进行任务流程分析。 总结整理出产品的原型设计原则,搭建 出 产品的交互构架,把用户需求逐 渐提升至产品可用性需求 , 为进一步视觉设计奠定基础。 第五章:视觉设计研究 针对视觉要素中文字 的辨析度、易读性、舒适度、 色彩 等方面 在现有产品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出优点及缺点,并提出改良建议,提出设计方案。 第六章:结论及展望 针对 移动即时通讯产品 迭代更新带来办公环境的未来 更广阔的展望。 研究方法 多学科交叉法: 设计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行为学 、 人机交互、 环境心理学 等领域的综合成果和方法,多视角地提炼出用户目标、动机、行为之间对应关系。 为用户需求挖掘提供真实的依据,提高需求挖掘的可信度。 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用户 行为研究、用户访谈等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综台使用 , 挖掘出用户真实的潜在需求。 亲身体验:各类成熟、有趣、交互良好 的移动互联网交互产品不胜枚举,尝试成熟的交互产品,发现优化交互及视觉细节提高产品易用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9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阐述了课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动机,从中发现了 在 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新型办公形式的出现。 尤其是 应用于商务办公的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缺失,并认真分析 、 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发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有效提高企业移动即时通讯在手持移动设备上的使用效率,增强用户体验,使得商务人员可以摆脱台式电脑和 有线 网络,无需坐在电脑旁,利用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随时随地与伙伴保持联系与沟通。 本章最后一个部分阐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的框架及方法。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移动即时通讯与用户体验设计综述 10 第 2章 移动即时通讯与用户体验设计综述 即时通讯与移动即时通讯的定义 即时通信 (Instant Messaging, IM)又称即时通讯、即时消息, 是一个实时 通信 系统。 其功能是使人们可以实时的传送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并且可以查看其他用户是否在线或者能否接收消息 [4]。 自 1996 年面世至今,即时通讯 已不单单是满足人们日常交往的聊天工具,已经发展成集交流、娱乐,资讯、电子商务、企业客户服务和办公协作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条件及基础服务得到不断优化 ,即时通讯产品的服务平台也有所延伸,从单一 PC 平台延展至移动互联网平台,即时通讯逐渐从 功能单一的软件发展成一种全面的移动即时通讯服务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