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养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窖,导致失 19 败。 饥饿感处理的关键技术是尽量缩短第一阶段的时间,以减少由于呼吸作用而产生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二是乳酸发酵阶段。 厌氧条件形成后,乳酸菌迅速繁殖形成优势,并产生大量乳酸,其它细菌不能再生长活动,当 PH 下降到 以下时,乳酸菌的活动 也渐渐慢下来,还有少量的酵母菌存活下来,这时饲料发酵趋于成熟。 一般情况下,发酵 57 天时,微生物总数达高峰,其中以乳酸菌为主,乳酸发酵阶段为 23 周。 三是饲料保存阶段。 当乳酸积累量达 %- %, PH 为 时,饲料处于厌氧和酸性环境中,得以长期保存。 秸杆处理的技术优势 秸秆青贮或微贮是经切碎后,再密闭缺氧的条件下控制发酵使饲料保持多汁状态而长期贮存的一种饲草调制技术。 青贮饲料具有五方面的好处:一是营养损失较少。 适时青贮或微贮,其营养成分一般仅损失 10%左右。 而自然风干过程中,由于植物 细胞并未立即死亡,仍再继续呼吸,需消耗和分解营养物质,当达到风干状态时,营养损失约 30%左。 如果再风干过程中,遇到雨雪淋洗或发霉变质,则损失更大。 据测定,优质青贮玉米秸比风干玉米秸粗蛋白高 1 倍,粗脂肪高 4 倍,而粗纤维纸 个百分点,尤其对维生素的保存更为有利。 二是适口性好。 青贮或微贮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牲畜大都喜食。 尤其是对一些质地较硬、适口性差的青绿料经青贮后,改善适口性效果更为明显。 三是单位容积内贮量大。 1 立方米可青贮 450- 700kg,其中干物质 150kg。 而 1 立方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说明 20 米干草仅 为 70kg,约含干物质 60kg。 单位容积内贮量大,有利于草料的贮存。 四是可长期保存。 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而且保存期达 34 年,有报道可达 20 年。 而干草即便再库房内堆放,也会受鼠虫或霉变的危害。 五是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处理后的饲料由于营养丰富,乳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饲喂牲畜消化系统疾病较少。 同时,由于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可减少机体寄生虫病的发生。 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减少了牲畜粪便传播杂草的几率。 秸秆处理工艺流程 青贮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微贮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选择青贮玉米良种 选择良好耕地 机械化耕作 科学田间管理 乳熟末期 腊熟初期 带 穗 收 获 入窖压实密封 质量鉴别 科学饲喂 腊熟期带穗收获 切短秸秆 微贮菌种调制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说明 21 秸秆制作方法 青贮玉米秸秆制作方法 ① 建青贮窖:建设半地上式青贮壕,砖混结构,做到坚固,经久耐用,内壁光滑,不留死角。 ② 青贮原料:选用青贮玉米,原料含糖量在 %2%,含水量在 65%- 75%。 ③ 调制方法:青贮玉米乳熟末期和腊熟初期收获,留 茬高度为5cm10cm。 原料铡短长度为 1cm3cm,及时入窖封严。 微贮玉米秸秆制作方法 ① 建窖 : 同青贮窖。 ② 原料:原料含水量在 60%- 70%,微贮菌种。 ③ 调制方法:铡切成 4cm5cm的短节,补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玉米面,每 100kg原料加入 1kg玉米面。 入窖贮料每达到 20cm30cm厚时,加水和玉米面,喷洒菌液,然后压实,循环进行,装满后压实封严。 相关技术参数 青贮、微贮单位贮量 每立方米 450kg- 700kg。 饲料的品质鉴定 ① 感官鉴定 质量鉴别 科学饲喂 22 感官鉴定标 准表 表 41 等级 颜 色 气 味 质地结构 优等 玉米秸橄榄绿色, 稻、麦秸黄褐色 醇香和果香味 松散、湿润 中等 褐 色 强酸味 松散、干燥 低等 墨绿色 腐臭味、发霉味 粘在一块 微贮、黄贮感官鉴定标准表 表 42 等级 颜 色 气 味 质地结构 优等 玉米秸橄榄绿色, 稻、麦秸黄褐色 醇香和果香味 松散、湿润 中等 褐 色 强酸味 松散、干燥 低等 墨绿色 腐臭味、发霉味 粘在一块 ② 实验室鉴定 实验室鉴定方法有 PH 法和有机酸法,详见表 3 PH法和有机酸法 鉴定标准表 表 43 等级 PH值 乳酸 醋 酸 酪 酸 游离 结合 游离 结合 优等 中等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说明 23 低等 饲喂流程 侧面开窖 → 按需要量取料 → 放入饲槽 → 自由采食。 养殖基地技术方案 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一、工艺技术路线: 牛群 组建。 品种选择:经过后裔测定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或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为平均每年每头产奶 吨以上。 年龄:选择 815 月龄的青年母牛。 数量: 100 头。 奶牛饲养管理方案。 按奶牛生产的不同阶段合理分期管理。 干奶期( 60- 70 天)。 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干物质占体重 -%,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 ,粗蛋白 11- 12%,钙 %,磷 %,精料和粗料比为 25: 75,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20%。 围产期:必须精心饲养,分娩前 2 周逐渐增加精料,产后 1- 2天喂给容易消化饲料,补喂 60- 70g 硫酸钠,自由采食优质干草;产后 3- 4 天逐渐增加精料,每天增加 - ,产后 2 周可按标准日粮喂给。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 - 3%,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奶牛能量单位 ,粗蛋白占 13%,含钙 %,磷 %,饲料精粗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23%。 泌乳盛期。 必须饲喂高能量饲料,适当增加饲喂次数,青干草、 24 青贮饲料自由采食。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 %以上,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奶牛能量单位 ,粗蛋白占 16%- 18%,含钙 %,磷 %,饲料精粗比为 60:4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15%。 泌乳中期。 应逐渐减少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 - %,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奶牛能量单位 ,粗蛋白占 13%,钙 %,磷 %,饲料精粗比为 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17%。 泌乳后期。 可适当增加精料,但应防止过肥。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 - %,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奶牛能量单位 ,粗蛋白占 12%,含钙 %,磷 %,饲料精粗比为 30:7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 20%。 初孕牛在分娩前 2- 3 个月转入成母牛群,按成母牛干奶期的营养水平饲喂,分娩后,应增加 20% ,第二胎增加 10%。 全年饲料供给应均衡稳定,冬夏季日粮补得过于悬殊,饲料必须合理搭配。 配种。 高产奶牛产后 70 天左右开始配种,配准天数不超过 90 天。 初配年龄以 15- 16 月龄,体重为成母牛的 60%以上为宜。 要选择优良种公牛精液进行配种,实施人工冻配。 防疫。 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疫检查,进行健康合格认证,建立免疫档案。 同时进行驱虫、修蹄、健胃。 搞好日常消毒工作。 二、工艺流程图: 图 41 工艺流程图 成母牛 成母牛配种 成母牛怀胎 淘汰母牛 引进荷斯坦奶牛 25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 本 项目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繁育母犊牛。 由于荷斯坦牛产量高,每公斤牛奶所需饲料少、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故本项目拟购进良种荷斯坦母牛 100 头。 奶牛的育种与繁殖采用高标准高质量地组建基础母牛群,健全奶牛场的各项生产记录,制定好牛群选配计划,抓好母牛配种工作。 合理调整牛群结构,保证奶牛产奶水平。 集中规范化饲养与运动场放牧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防疫、营养、繁育三大体系,采用先进的奶牛性控生产技术以确保高质量、高数量的生产高产的优质犊牛。 加强牛群保健与防疫、检疫工作,以确保 奶牛健康,向乳品厂与市民提供合格的优质牛奶,向社会提供健康良种奶牛。 主要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按照现代标准化大型奶牛养殖 合作社 建设标准实施,采用国内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基础母牛群为基础,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奶牛配种、选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生产技术规范,保证奶牛正常生产所需要营养的各项指标,使奶牛整体单产成母牛产犊 商品犊牛 泌乳牛产奶 挤奶厅 后备母犊牛 后备育成牛 出售 鲜奶 乳品厂 26 水平达到 6 吨。 技术 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年总受胎率 ≧ 85% 年平均情期受胎率 ≧ 50% 年平均胎间距 ≦ 420d 初 产月龄 25~ 28 个 年繁殖率 ≧ 80% 奶牛更新率 15~ 20% 奶牛单产 6000kg 塑料细管输精量为 ,有效精子数为 1000—20xx万个。 ⑦ 输精时间 应在母牛开始发情后 9—24 小时输精。 输精次数一般为 2 次,上午发现母牛发情,下午输精,次日上午再输 1 次;下午或夜间发现发情,次日上午和下午各输精 1 次。 两次输精时间间隔 8—10 小时。 妊娠诊断 早期妊娠诊断采用直肠检查法。 一般在输精后 40—50 天进行。 妊娠母牛子宫角两侧不对 称,孕角略大,且柔软,尤其初孕母牛明显,孕角有波动感,卵巢有妊娠黄体突出于排卵侧卵巢表面。 分娩与接生 27 ① 预产期 按最后一次输精的月份减 3,日数加 6 推算。 ② 分娩前后技术要求 牛场要有产房,怀孕母牛应于产前 15 天进入产房,正常分娩的健康母牛产后 15 天转入成母牛舍。 产房应保持干燥卫生,冬暖夏凉,无贼风。 牛床铺清洁干燥的垫草。 有临产征状的母牛,应对其牛床、接产器具、母牛后躯、外阴部进行消毒。 对正常分娩的母牛,不得人工助产,当胎儿肢蹄露出外阴部时,撕开羊膜。 在破水 30 分钟后未见正常娩出的,应检查胎位。 胎势,必要时进行人工助产。 分娩后应及时驱使母牛站起,用温水清洗乳房、后躯和牛尾,清除粪便和被污染的垫草,铺上新垫草,并对牛床进行消毒,给母牛饮用加小麦麸和少量食盐的温水。 注意观察母牛胎衣脱落情况,对胎衣脱落不完整或分娩 8—12 小时胎衣不下,应及时请兽医处理。 产后要密切注意母牛的精神和食欲。 产后监护 产后 6 小时内,观察母牛生殖道有无损伤,发现损伤及时处理。 产后 12 小时内,观察母牛努责情况,努责强烈时,要注意子宫内是否还有胎儿和有无子宫脱征兆,发现子宫脱要及时处理。 产后 12 小时内,观察胎衣排出情况,如超 过 12 小时不排或排出不完整要及时处理。 产后 1—15 天观察恶露排出情况,发现异常及有炎症要立即诊治。 产后 30 天通过直肠检查子宫恢复和卵巢状况,发现疾病立即 28 治疗。 对产后 60 天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母牛要查明原因并进行诱导发情。 设备选型依据和原则 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项目特点,即注重节省工程投资又要保证设备的先进性。 所选设备必须经过实际生。秸秆养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