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路测试误差分析软件开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计基本框架 流程图 服务器的工作流程:首先调用 socket 函数创建一个 Socket,然后调用 bind 函数将其与本机地址以及一个本地端口号绑定,接收到一个客户端时,服务器显示该客户端的 IP 地址,并将字串返回给客户端。 客户端的工作流程:首先调用 socket 函数创建一个 Socket,填写服务器地址及端口号,从标准输入设备中取得字符串,将字符串传送给服务器端,并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 字符串。 最后关闭该 socket。 通过对 上 面两种协议 的 比较 ,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UDP 没有三次握手过程。 简单点说 , UDP 处理的细节比 TCP 少。 UDP 不能保证消息被传送到(它也报告消息没有传送到)目的地。 UDP 也不保证数据包的传送顺序。 UDP 把数据发出去后只能希望它能够抵达目的地。 下面我们具体比较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TCP 优缺点: 优点: a) TCP 提供以认可的方式显式地创建和终止连接 ; b) TCP 保证可靠的、顺序的(数据包以发送的顺序接收)以及不会重复的数据传输 ; c) TCP 处理流控制 ;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第 6 页 共 23 页 d) 允许 数据优先 ; e) 如果数据没有传送到,则 TCP 套接口返回一个出错状态条件 ; f) TCP 通过保持连续并将数据块分成更小的分片来处理大数据块。 一般 无需程序员知道。 缺点: TCP 在转移数据时必须创建(并保持)一个连接。 这个连接给通信进程增加了开销,让它比 UDP 速度要慢。 UDP 优缺点: 优点: a) UDP 不要求保持一个连接 ; b) UDP 没有因接收方认可收到数据包(或者当数据包没有正确抵达而自动重传)而带来的开销 ; c) 设计 UDP的目的是用于短 的 应用和控制消息 ; d) 在一个数据包连接一个数据包 的基础上, UDP 要求的网络带宽比 TDP 更小。 缺点: UDP 在转移数据是不需要连接的,可靠性方面就比如上 TCP。 而本 论 文 设计的航路测试误差分析软件所要求的是实时的通过网络来接收数据和更新数据,对实时性的要求更高一些。 对于误差分析软件,本身我们分析的就是误差数据,如果在传输的过程中丢失一个两个数据也不会对我们的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对可靠性的要求上相对来的低一些。 UDP 在实时性上要优于 TCP,在带宽的开销方面也要比 TCP 小,故而我们选择基于 Socket 的 UDP 编程来实现我们的设计。 通过我们的测试,基于 Socket 的 UDP 编程实现的航路测试误差分析软件在可靠性上也完全能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 2. 2 VC平台介绍 VC++ C++语言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具有简洁,灵活 , 运算符丰富,程序结构性好,目标程序质量高,执行效率高等特点。 VC++ 是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一个基于 Windows 系统平台、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它的源程序按 C++语言的要求编写,并加入了微软提供的功能强大的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类库。 因此,使用 VC++提供的高度可视化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和 MFC类库,可使应用程序开发变得简单。 MFC 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第 7 页 共 23 页 MFC,微软 基础类 (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一 种 Application Framework,随微软 Visual C++开发工具发布。 目前最新版本为 (截止 2020 年 3 月) ,并且发布了中文版。 该类库提供一组通用的可重用的类库 以 供开发人员使用。 大部分类均从 CObject 直接或间接派生 , 只有少部分类例外。 MFC 应用程序 的总体结构通常由开发人员从 MFC 类派生的几个类和一个 CWinApp 类 对象 (应用程序对象)组成。 MFC 提供了 MFC AppWizard 自动生成框架。 此外 MFC 的部分类为 MFC/ATL 通用,可以在 Win32 应用程序中单独包含并使用这些类。 MFC 中封装了大部分 Windows API 函数和 Windows 控件,它包含的功能涉及到整个 Windows 操作系统。 MFC 不仅给用户提供了 Windows 图形环境下应用程序的框架,而且还提供了创建应用程序的组件,这样,开发人员不必从头设计创建和管理一个标准 Windows 应用程序所 需的程序,而是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编程,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另外,它提供了大量的代码,指导用户编程时实现某些技术和功能。 2. 3 本章小结 本章概要地 介绍了相关技术以及系统的开发工具。 对于网络编程,首先要了解其采用的相应编程技术,本文采用的是 Socket套接字技术 ,本章介绍了基于 Socket的 TCP编程的基本框架和基于 Socket的 UDP编程的基本框架。 本系统采用 C++语言进行编程,以 VC++,基于 MFC对话框来设计程序,简化了编程难度,缩短了编程时间,提高了编程效率。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第 8 页 共 23 页 3 系统 分析与软件设计 3. 1 需求介绍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广泛的科学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中 ,常常需要对通过统计或实验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以便研究相关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 程度,以及用来进行趋势预测,函数值计算等。 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误差分析软件。 如今的各种误差分析方式已渐渐告别了靠人工计算分析的模式,取而代之是电脑计算机软件分析误差的方法,大大减轻了误差分析工作的计算压力,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开发的航路测试误差分析 软件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a) 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的更新误差数据,显示误差数据曲线; b) 可以计算全部数据的均方差,局部数据的均方差 ,并能寻找出最大误差和最小误差; c) 可以放大,拖动误差曲线; d) 可以保存接收到的数据; e) 可以用图片的形式保存误差曲线。 3. 2 模块功能划分 总体功能划分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航路测试误差分析软件主要分为以下 2 个模块:网络模块、显示 分析 模块。 各模块之间关系如 图 所示 航 路 测 试 误 差 分 析 软 件网 络 模 块 显 示 分 析 模 块数据保存曲线拖动曲线显示曲线放大图片保存接收端发送端 图 系统各模块关系图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第 9 页 共 23 页 下面根据模块的划分,具体介绍各 模块的功能。 网络模块 网络 模块,顾名思义就是要求系统能通过网络接收数据,以及进行数据的动态 更新。 网络传输采用 C/S 模式,分为发送方和接收方。 接收方实时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递给显示 分析模块,以便动态 显示误差曲线。 接收数据采用阻塞式,即如果接收不到数据,接收端就 会 不停地等待接收,直到接收到数据 , 进入下一个接收过程。 这样便可以防止 出现 已经传输到接收端的数据未被正确接收的情况。 航路 测试误差分析软件数据传输方式采用自发自收的形式。 即 在一台电脑上运行,故采用 回送地址。 如果其他应 用场合需要 在两台电脑上运行,一台作为发送端,一台作为接收端,只需要把回送地址改为接收端的 IP 地址即可。 显示 分析 模块 航路测试中的误差分析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显示,以便工作人员观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航路测试误差分析软件开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