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新乡、焦作三市交汇中心。 107 国道、京港澳高速、郑焦晋高速、黄河公铁两用桥 107 辅道、 311 省道和规划的郑新城际轨道交通等均从新区穿过,处于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的核心,与郑东新区隔河相望,承载着中部地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功能,是豫北地区联系郑州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向豫北地区辐射的桥头堡。 服务郑州、襟带豫北,近邻省会大都市、与黄河比邻等 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新区 的 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 环境 优势 : 平原新区 区域周边 10 公里范围内无工业企业,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0 对大气和地表水的污染为零。 空气质量优于环境中一级标准。 地表水主要为引黄退水,地下水质未受任何污染,达到中二类标准以上。 随着黄河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黄河沿岸将成为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涵养带,生态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 将 为学 校 的生活、学习 营造了舒适的环境。 第三 , 政策优势 : 平原新区的开发建设,是贯彻落实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战略构想与目标》提出的“突破行政区划分割和黄河天然屏障阻隔,实现黄河两岸呼 应发展,加快新乡平原新区和郑州郑东新区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对于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助推河南省郑州市东扩北移、跨河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独享河南省、 新乡 市两级政府的政策优势,并拥有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财税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用地政策扶持、拓展融资渠道等 方面优惠 政策。 第四, 产业 及资源 优势 : 平原新区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以制冷设备、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印刷、电子产品组装加工等为主的都市劳动密集轻型工业;提升以度假、沿黄文化和 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等为主的城市度假休闲服务业规模和水平。 将平原新区打造成“农业硅谷、科技新城、产业基地、休闲之都”。 土地资源优势:平原新 区内 土地面积广阔,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 285 人,村庄建设用地仅占总面积的 %。 除农业生产外,其它地面附属物很少,动迁补偿任务较小,土地开发成本较低,土地类别为 14 类用地。 区内随着黄河治理工程力度的逐步加大,大面积的滩区荒地将被逐步改良为农田,能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 水资源优势。 平原新区浅层地下水丰厚,储量达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1 亿立方米 , 年可开采量 5421 万立方米。 该区 现有 3 处引黄堤闸, 6个引水口门,干支引水渠 274 条,总长 775 公里,引黄能力可达 88立方米 /秒,年最大引水量可达 6 亿立方米。 水质适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新区地处天然、文岩渠发源地,没有外来洪水影响,防洪除涝条件优越。 电力资源优势。 平原新区规划区内现已建成 110 千伏变电站两座,新报批的 110 千伏变电站已经省电力公司批复,近期将开工建设。 总之, 便捷的交通、优雅的环境、 良好的水文地质、能源 等条件为 学校 提供了良好的建设条件和发展空间,项目建于此是十分 合理科学的。 建设条件 场地条件 本项目 选址 位 于郑焦晋高速与 107 国道交汇处, 总征地面积约 平方米,合 亩,其中建筑用地面积 313760 平方米,合 亩,城市道路和天然渠占地面积 平方米,合 亩。 基地内地势平坦,地形高差变化不大 ,无地面附属物。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项目位置区地貌类型属黄河冲积平原。 项目所在地总的地势平坦,略有坡度,平均地形坡度约 %左右。 气候 新乡市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平均气温 14℃ ; 7 月最热,平均 176。 C ; 1 月最 冷,平均 176。 C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2 最高气温 ℃ (1951 年 6 月 20 日 ),最低气温 ℃ (1951 年 1 月13 日 )。 年均湿度 68%,最大冻土深度 280mm。 降水量:年平均降雨 ,最大降雨量 (1963 年 ),最小降雨量 (1997 年 ),最大积雪厚度 395mm( 20xx 年),年蒸发量。 6~9 月份降水量最多,为 ,占全年降水的 72%,且多暴雨。 风速及风向: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北东风,频率为 %,次多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 %。 年平均风速 为。 无霜期 220 天,全年日照时间约 2400 小时。 水文、地质 由于平原新区位于黄河岸边,浅层地下水丰厚,储量达 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 5421 万立方米。 新区现已建成 3 处引黄堤闸, 6个引水口门,干支引水渠 274 条,总长 775 公里,引黄能力可达 88立方米 /秒,年最大引水量可达 6 亿立方米。 水质适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新区地处天然、文岩渠发源地,没有外来洪水影响,防洪除涝条件优越。 地震 项目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基础设施条件 给 排水 校园供水从 平原新区 市政 给水管网接入 ,校区内采用生活、消防共用统一给水系统,沿校区内主干道布置给水管网,校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3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室内排水以污、废合流排向室外污水管网,生活污水设化粪池和小型处理设施,厨房废水设除油器,污水经初步处理达标后,再通过室外污水管网排向城市排污管网。 雨水采用雨水管道排放,校区内设雨水口和雨水管网,分片收集,分散排放,直接排向 平原新区 雨水管网。 供电 学校用电由 市政 电网供电, 在教学区和生活区用电负荷中心的合适位置各设计变配电所一座,以 380/220V 电压供给 新科学院 内动力、照明等用电设备。 供热 由于平原新区建设刚开始,市政供热配套设施还未到位,校园 供热 拟自建锅炉取 暖, 并 在校园内铺设热力管道,可以满足生活需求。 通讯 区域四周 规划有通讯管线和有线电视线路,为 学校 教学通讯及文化生活提供了保障。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4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本着“民、独、优”的原则,尽快实现彻底独立。 充分发挥校本部的优势和潜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加快改善条件,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和层次。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良好机遇,在稳定质量的基础上,快速扩大规模,到 2020 年,计划建成一个具有装备制造技术学院特色的集教学、科研、生活和产业为一体的“花园式”大学校区,在校生规模达到 15000 人,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本科高等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是集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实训为一体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设 17 个教学院(系、部), 49 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 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 8大学科门类, 设有 经济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系、化学系、艺体系、机电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十 大院 系。 并设有 10 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 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级现代蜜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5 蜂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河南省“阳光工程” 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和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综合活动中心、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宿舍、教工住宅、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 等 共十三项和体育设施、绿地及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及产学员基地 等。 用地规模 本项目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豫国土资发 [20xx]86 号文件《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综合大学 5000 人以上校院总用地指标 39 平方米 /生计,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 住宅按国家现行规定社会商品化。 本次规划终期在校生人数 15000 人,则学校建设规模校舍、体育和集中绿化三项用地的总占地面积为 15000 39=585000 平方米,合 亩。 另外,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设置有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及产学员基地 等 ,需建设用地面积 415000 平方米,合 亩。 总建设用地面积为: 585000+415000=1000000 平方米,合 1500亩。 校舍规模 一、基本 校舍 用房面积 根据《普通高等院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和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按 综合性本科院校 15000 生规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6 模为基数, 校舍 各项建筑面积为: 教室 该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制图室、课程设计室、毕业设计室、电教室及附属用房等。 15000 生 平方米 /生 =37800 平方米 图书馆 该部分包括各种阅览室、书库、目录厅、业务、设备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等。 基本面积 15000 生 平方米 /生 =30450 平方米 实验室及附属用房 该部分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选科研项目等所需的各种实验室、实习工厂及附属用房等。 基本面积 15000 平方米 /生 =86100 平方米 风雨操场 15000 平方米 /生 =7050 平方米 校行政用房 该部分包括校级各种办公用房及传达、接待用房等。 其规模为: 15000 平方米 /生 =12450 平方米 系行政用房 该部分主要为各系办公用房及教研室办公用房两部分。 其规模为: 15000 平方米 /生 =18150 平方米 会堂 15000 平方米 /生 =5400 平方米 学生宿舍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7 宿舍建筑包括居室、盥洗室、厕所、公用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等。 基本面积 15000 平方米 /生 =97500 平方米 学 生食堂 该项包括餐厅、厨房、附属用房及食堂办公等。 其规模为: 15000 生 平方米 /生 =19500 平方米 教工宿舍 按全体教职工中单身职工占 20%计 ( 15000247。 720%) 15m2/人 =6429 平方米 1教工食堂 15000 生 平方米 /生 =3450 平方米 1生活福利及其它附属用房 该部分包括校医院、学生活动用房、教职工活动用房、学生浴室、教工浴室、招待所、印刷厂、汽车库、理发室、洗衣房、综合维修部、维修间、总务仓库、教学仪器库、变电站、水泵房、消房用房、环卫、绿化用房、传达 警卫室等。 15000 平方米 /生 =45600 平方米 二、培训、研发 用房面积 培训中心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实习实训力量雄厚,现有 25 个实验室,20 个实训室和数十个校外实习基地,已形成基础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为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 培训中心及产学员基地需建筑 面积 111751 平方米。 研发中心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以优势学科为中心,以其他相关学科为辅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建设项目 28 助,组建相应的研究试验机构,设置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研发中心建筑面积需 191950平 方米。 产学研基地建筑面积需 339203 平方米。 校舍建设规模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建设规模 采暖补助 合计 一 基本 校舍 用房 388375 1 教室 m2 37800 1890 39690 2 图书馆 m2 30450 1523 31973 3 实验室及附属用房 m2 86100 4305 90405 4 风雨操场(体育馆) m2 7050 353 7403 5 校行政用房 m2 12450 623 13073 6 系行政办公楼 m2 18150 908 19058 7 会堂 m2 5400 270 5670 8 学生宿舍 m2 97500 4875 102375 9 学生食堂 m2 19500 975 20475 10 教工宿舍 m2 6429 321 6750 11 教工食堂 m2 3450 173 3623 12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 m2 45600 2280 47880 二 培训、研发 用房 642904 1 培训中心 m2 106430 5321 111751 2 研发中心 m2 182810 9140 191950 3 产学研基地 m2 323050 16153 339203 合计 1031279 体育设施用地 体育活动场地是高等学校必备的教学设施之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设施用地包括田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