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羊繁育场改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主,我国供应市场的羊肉多为老、弱、残和淘汰羊,优质高档的羔羊肉比较少;四是消费水平偏低。 世界发达国家的牛羊肉的消费一般占肉类消费量的 50%,而我国牛羊肉的消费量则仅占 10%,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羊肉将会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尤其对高档羊肉的需求更为迫切。 我国主销区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目前羊肉年平均价格为 32 元 /公斤,其高档羊肉价格是普通羊肉价格的数倍;五是产品结构多样化。 羔羊肉由于瘦肉多、肌纤维细嫩、容易消化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等特点,颇受欢迎,加上生产羔羊 成本低,产品率、劳动生产率及售价高。 主产区出现发展羔羊肉的势头,羊肉的规格品种也由单一的白条肉向羊肉片、羊肉卷、羊肉馅等多规格、多品种发展,食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 自从世界有些国家相继发生“疯牛病”、“口蹄疫”和“禽流感”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畜群实行了严格检疫,重新调整畜牧业布局,预计 5 年内肉羊产量下降 30%,比目前减少 万吨。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羊肉进口区域,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该区域羊肉产量在近年内不会增加,供应更加紧张。 因此,需求供给差距进一步拉大,为我国羊肉出口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当前世 界人均占有羊肉 2 公斤左右,我国也仅在 公斤左右,并且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目前我国每年尚缺口羊肉约 1800万吨,相当于当年羊肉产量的 5 倍多,加上我国羊肉市场出售的羊肉基本上是大羊肉,羔羊肉比例不高,未来我国羊肉市场前景特别是羔羊肉市场潜力巨大。 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对营养健康的日益关注,到 20xx 年,我国的羊肉占肉类结构的比重将由 200x年的 5%上升到 11%。 按静态指标计算,届时我国羊的市场需求量将是目前我国山羊和绵羊存栏总量的 倍。 肉羊 产业必将有一个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期。 ( 2)羊绒供求现状 羊绒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山羊绒制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饲养绒山羊对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对国家出口创汇都带来明显的效益。 近三十年来,我国绒山羊品种由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发展到近 10 个品种,饲养绒山羊的省 (区 )数量也大大增加,但良种及改良种绒山羊的比例较低,从全国看不足 50% (内蒙古也仅为 68% ),特别是优质绒山羊,仅在 25%左右;绒山羊个体平均产量低而且差异较大 (0. 17千克 1. 5千克 ),羊绒综合品质也不理想 ,近年来有羊绒变粗的趋势;优质高产绒山羊种羊缺乏,又由于绒山羊比绵羊更耐粗饲,它所处的饲养环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境较恶劣,相对加剧了草原的退化、沙化,致使绒山羊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制约,可持续发展受到较大限制;还有绒山羊作为我国独特的稀有的优良品种资源,但在科研、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投入同样不足,影响其生产性能提高及开发利用。 ( 3)种羊市场供应 发展现代羊生产的关键在于良种化,欧洲大部分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肉用羊良种的覆盖率达到 100%,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良种覆盖率也达到 90%。 我国羊肉生产以地方品种为 主,而地方良种的覆盖率也仅为 45%。 解放前全国基本上饲养本地粗毛羊品种,品种单一,生产力较低。 但从 1954 年起,我国培育出第一个新疆细毛羊品种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入约 20 个绵、山羊品种,其中肉用绵羊有: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萨福克羊等。 山羊有萨能奶山羊、肉用波尔山羊等;经我国畜牧科技人员几十年的选育、培育,目前已育成绵羊品种 22 个,其中肉羊品种有蒙古羊、西藏羊、哈萨克羊、乌珠穆沁羊、贵得黑裘皮羊、滩羊、小尾寒羊等;山羊品种 23 个,有体型较大的黄淮山羊,有产肉性能较好的南江黄羊等品种。 我国拥有一定 规模的良种羊场 1099处,担负着全国良种羊的繁育工作,每年提供种羊 40 万只,肉用良种的供应能力已提高到 60%,为我国良种羊繁育体系建设和肉羊业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几年,我国虽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羊进行纯种选育和开展杂交改良,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在引种上缺乏宏观调控,一是引进的种羊品质参差不齐;二是被引入品种羊,多以炒种、倒种形式出现;三是个别羊场出售的种羊质量差,价格高;四是以杂交羊当作种羊出售,使羊群改良面不广,数量不大,羊的良种化程度依然不高,仅占全国羊总数的 38%。 所引进的肉羊品种除小范 围的纯种选育和杂交优势利用外,不仅未形成规模化的杂交肉羊生产体系,而且尚未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和方法。 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导致羊群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极大地影响了羊业的总体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使我国肉羊生产水平低,平均胴体重只有 12 公斤,明显低于养羊业发达国家。 根据我国现阶段肉羊、绒山羊生产现状,今后工作重点仍应放在良种繁育体系和羊杂交生产体系建设,抓好原种场、种羊繁殖场的建设,并运用羊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动物克隆新技术,最大限度发挥种羊优良性状,全面快速提高生产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1)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由消费耗粮型肉类产品转向食草型肉类产品,由普通肉类转向高档、营养、无公害的肉类转变。 目前,全省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自 200x 年初以来,猪肉价格上涨了 50%以上,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消费者对替代肉类的需求量上升,羊肉受需求和猪肉涨价的影响,其销售价格上涨了近 25%,而全社会的出栏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特别是目前, xx 优质肉羊品种较少,农村百姓饲养的大多是土杂羊,生长慢,口感差,出肉率低,养殖成本较高。 xx 省的饭店、宾馆所需的肉羊大 多来自内蒙、张家口等地,当地的高档优质肉羊年缺口达数万吨。 本项目产品繁殖率高、肉质好、生长快、饲养成本低,深受当地群众欢迎,项目产品仅占本市肉羊总量的 5%,远远小于市场需求量。 羊绒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山羊绒制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饲养绒山羊对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对国家出口创汇都带来明显的效益。 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看好。 ( 2)种羊市场需求 我国现有绵、山羊 亿只,适合用于改良的全国有 亿只,良种是增产增收的第一要素,种羊场在养羊业发展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据统计,中国现有规模为存栏 200 只以上的种羊场 200 个左右,分布在 24 个省、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市、区。 这些种羊场对优质种羊的需求量非常大,通过对引进优质种羊的纯繁、快速扩繁,提供给国内的种羊场,用以改良本地绵、山羊,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我国羊业生产水平,而且必将有力地推进全国范围的肉产业化进程。 xx 省近期畜牧业增长势头强劲, 200x 年全省畜牧业产值,约占全国畜牧业总产值的 1/10,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 %。 xx 省肉类总产634万吨,其中羊肉产量 33 万吨。 xx 省已建成环京津畜禽养殖基地 187 个,其中养羊基地县 29 个,初步形成燕山、太行山、坝上 和平原地区的肉羊繁育基地。 全省现有绵羊 2362 万只,适合用于改良的有 1200 多万只,年需要优质种羊 4~ 5万只。 xx 市 羊存栏 万只 ,主要是地方品种、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产绒性能低等缺点,与专门化羊品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需改良的羊缺口比较大。 xx 市市目前上规模的种羊场只有 xx 市种羊场 1家,仅凭其目前规模和未来扩大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种羊将供不应求。 项目的建设主要就是为当地和周边地区提供品种优良的种羊及冷冻精液产品,满足养羊基地与农户对良种羊的迫切需求,形成规模化肉羊、绒山羊生产,产生带 动效应,进而改善 xx 市羊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适应消费市场的要求。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舍饲养羊技术,引进世界著名肉用绵羊专用品种和辽宁绒山羊,搞好纯种繁育,扩大优种羊群体。 同时,用世界著名肉用绵羊父本、辽宁绒山羊,用本地母样做母本,进行多元杂交,选取父本、母本的优势,生产出体形大、生长快、出肉率高、产羔率高的杂交肉羊。 从种羊的竞争能力看,在全省范围内种羊场仅有几家,况且目前良种羊的需求很大,没有竞争对象,市场前景较好。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羊业生产发展方向,市 场前景广阔,产品在国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本项目实施以种羊场为良种羊龙头核心,辐射带动波尔山羊、萨福克绵羊、无角道塞特绵羊、辽宁绒山羊育种小区胚胎移植的运作模式;以提供优质种羊和推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经济杂交改良小区的快速形成。 在 xx 市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改良体系,使杂交改良覆盖面达到 90%以上。 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和技术支撑,达到年培训羊冷配技术人员 500 人,培训县级专业技术人员 300 人,培训养殖专业大户 500 人。 利用三年的 时间,把县乡村三级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培训一遍。 年向社会提供 新增 种羊 1200 只,羊胚胎 3000 枚,绒山羊、肉羊细管冻精 60 万支。 市场风险分析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本项目产品杂交肉羊生长快、出肉率高、肉质细腻口感好,绒山羊出绒率高,是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而且正在更新换代的初期阶段,在 510年内不会有销售难的问题。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与 xx 省畜牧研究所、农业大学、科研部门合作,进一步搞好肉羊、绒山羊新品种的开发,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存一代,努力提高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概况 xx 市种羊场 成立于 19xx 年, 200x 年通过省级验收,是 xx 省重点种羊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场。 先后引进 引进南非波尔山羊,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和德国美利奴等肉羊种羊 500 只,辽宁绒山羊 200 只,建设种羊舍 1500 平方米, 10 年间向社会推广种羊 10000 余只,现存栏种羊 300 只,是 xx 市种羊的龙头,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科技兴牧”建立“牧业强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xx 市羊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xx 市种羊场隶属 xx 市畜牧研究所 , 畜牧研究所是 1974 年建立的事业单位, 下 分 技术培训中心、兽药监察所、科技科、技术推广科。 30 年来,为促进全市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行了 40 多项课题研究,获得省市成果奖励 30 多项。 因此 具备项目承担能力,有以下优势条件。 现有科技人员 37 人,其中研究员 5人,高级畜牧师及高级兽医师 8人,中级职称人员 10 人,初职和技术工人 14 人。 xx 省青年突出贡献专家 1名,“三三三”二层次人选 2名,市管拔尖人才 5名。 项目单位占地面积 50 亩,现有建筑面积 100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 1000 平方米,羊舍面积 3000 平 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 500 万元,水、电、通信设施齐全,排水系统完善,条件优越。 实验设备完善。 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拥有冷冻精液制作实验室、胚胎移植实验室、兽药质量监测实验室;拥有液氮生产线和完备的良繁体系服务网络;拥有牛羊良种引进、纯繁、冻精制作与改良的实践经验;曾参加过《肉牛规模化养殖暨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和《北繁南育、东繁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西育生产体系研究》两项国家“九五”期间的攻关课题的研发,总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持了《波尔山羊引种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提高波尔山羊冷冻精液技术研究》、《肉绵羊引种及高效繁殖技术研究》、《优种绒山羊繁育及舍饲配套技术研究》、《 xx 山区牛杂交改良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 xx 细毛羊产肉性能研究》等课题,累计取得科研成果 30 多项,其中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生产科技奖励 12 项,市级科技奖励 19 项。 在牛羊性别控制、牧草新品种引进与推广、冷冻精液技术、西杂牛乳肉性能技术开发、草地建设、提高牛羊繁殖率和成活率、牛羊舍饲配套等方面分别 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解决了很多影响畜牧业发展的技术制约瓶颈,为促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持。 项目承担单位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量化指标、合同奖惩、灵活流动的科学管理体制。 种羊场管理体制 该 种羊场 实行公司制的总经理负责制,负责运行中的重大决策,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等。 下设 5个部门: 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管理各车间的生产和人员调整,确保安全生产。 技术部:选种育种,疫病防治和技术培训。 销售部:负责市场调查,产品推销,售后服务等。 财务 部:负责日常财务管理。 办公室:负责人事、劳保、维护、保卫等各项日常工作。 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种羊繁育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项目具体地理位置和占地范围 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开发区北, xx 市畜牧研究所院内 , 自有土地 50 亩。 距离 xx 国道 1000 米,距离 xx 火车站 公里。 建设场地地势平坦,水、电、通信设施齐全,排水系统完善,条件优越。 项目占地 20 亩,是自有土地的一部分。 项目资源及公用设施情况 该项目地地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