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售到其他省市,甚至已经实现了出口。 本项目 的 优势和劣势都在于起步较晚,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现有的、适合云南省生产管理的经验,成功的品种,减少不必要的开发研究与探索;更主要的还在于利用木薯渣作为猪饲料,既可减少了饲养成本,又可大大提高生猪的肉质。 劣势在于由于起步较晚,需要打开新的市场和品牌,在生产经营中经验不足,需要一个过程。 产品目标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省内市场 省内市场是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包括周边地区和其他地州市的市场,是主要的市 场范围,也是市场基础,是打造品牌和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市场,并为进军国内和国际市场做准备。 云南省政府要求各地再用 3~ 5 年的时间,使生猪产业成为云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 照每年云南省 200 万头的增长,到 20xx 年云南省达到3600 万头,项目占的省内市场份额为 %。 国内市场 根据实际情况,项目投产并稳产后,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作为项目的后备市场,作为扩大再生产后的目标市场。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16 页 共 94 页 国际市场 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机会和实力的条件下,不放弃国际市场,积极拓展出口业务,国际市场以东 盟各国为突破口。 市场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分析 养猪的生产周期长,难以预计 从选留母猪到仔猪出售最低要半年左右,无论是生产者或是猪市行情预测的专家,在无法获取准确统计数据的情况下,要准确把握行情走势恐怕都并非易事,这样就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 由于“羊群效应”,市场随时可能饱和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村经济也尚欠发达,一旦出现猪肉市场比较好,可能导致养殖场和农民大量养殖,导致市场饱和,产品超过市场容量,价格下降而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薄弱的经济基础又不可能容许坚持较长时间的等待观望。 替代品供应充足集体下跌可能性加大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种,猪肉并非是稀缺性很高、可替代性很低的食品。 禽肉、禽蛋、牛羊肉、蔬菜、水果等各种食品都在进行“竞争”争夺消费者的菜单。 而去年的高猪价不仅让养猪生产规模扩大,而且还导致禽肉、禽蛋价格上涨,生产规模扩大。 由于生长周期原因, 20xx 年猪肉、禽蛋、禽肉等供应都将大幅增加。 相互之间的替代作用极有可能导致肉禽蛋等农产品价格集体下跌,一同进入亏损。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17 页 共 94 页 建议与措施 积极调查,科学养殖 养猪行情有其固有的波动规律,积极了解市场动态是规避市场风险的基础,以平 和的心态对待行情变化,提倡科学养殖,精养细养,降低成本。 及时把握和配合政府调控 政府发挥其市场调节机制,通过联合大企业联合 调整供给 ,通过政策调整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 ,积极把握政府的调控动态,配合政府的调控政策和方式,是回避风险的有效方法。 完善 农业保险 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承担市场、自然灾害等的风险,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风险,建议采用农业保险的办法减小风险。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18 页 共 94 页 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组成 本拟建项目主要由猪舍、生活办公综合楼、办公消毒室、饲料仓库、猪粪发酵处理间、污水处理池、发电房、厕所 等建(构)筑物、道路场地、绿化及其他部分组成。 建设规模 种猪场建设用地面积约 亩,饲养基础母猪 1000 头。 项目建成后,年产商品仔猪约 21000 头。 产业化关联度分析 本项目以 “ 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 ” ,通过加工与饲养增值,实现商品猪规模化培育及产业化发展,促进销售、储运等产业的发展。 与国家生态建设战略目标相关联 21 世纪,我国的生态建设目标是“全国完成现代化,实现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本项目属于农业项目,并充分实现物质的 循环利用,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与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战略相关联 通过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的农业技术路线,实现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19 页 共 94 页 产业化建设带动的相关产业 ( 1)饲养业:利用木薯淀粉加工废料木薯渣喂猪,年出栏 21000 头商品仔猪,带动当地饲养业的发展。 ( 2)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建筑业的发展:本项目需要建设猪舍、场房、综合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带动建筑业的发展。 ( 3)食品加工业:畜牧业的发展可带动畜产品加工业 的发展。 利用项目的优质商品肉猪,加工制成具有优质无公害畜产品,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 4)种植业:通过对猪粪 的再生利用,生产有机复合肥,可有效缓解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源不足的矛盾,改良土壤,利于发展绿色环保农业。 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年提供合格优良商品仔猪 21000 头,有机肥 (主要用猪粪加工) 吨。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20 页 共 94 页 4 场址条件 场址选择基本要求 养猪场场址选择是一项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为将来扩建留有余地。 场址选择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饲料及产品销售、占地、地势、朝 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等因素。 表 4~ 1 猪场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项 目 要 求 产品销售 尽可能接近饲料场地和加工地; 靠近产品销售地。 占地面积 场地适应生产工艺流程的布置,形状尽量简单,用地紧凑; 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优先利用荒地。 地形、地貌 选用山坡地时,坡度最好在 %~ 1%以内; 地势高干燥向阳,通风良好; 便于排除雨水,不受山洪或洪水威胁; 减少平整场地,土石方工程量。 工程地质 不宜在喀斯特地貌及土崩、断层、滑坡 地带建场; 尽量避免因工程地质条件差而使建筑物基础复杂化; 给水 确保水源可靠,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要求充足的水量满足生产、生活、消防要求。 供电 要求有二级供电电源; 在三级以下供电电源时,还应考虑自备发电机。 交通运输 场外应通有公路; 养猪场所处位置,离饲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运输半径要合理。 卫生、防疫 场址不得选在重工业、化学工业区附近,避免工厂三废对猪场环境的污染; 选场址应结合城镇规划,建在城镇郊区,距离大城市 20km,距离县 镇 10km左右,禁止在旅游区、畜病区建场; 场址距居民区 500m 以上,距主要公路 300m 以上,次要公路 100m 以上。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21 页 共 94 页 场址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拟建的优良种猪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 境内。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场址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 自有土地总面积 4131 亩,已开垦利用地 2652 亩。 其中:热作地 1416 亩,林地 495 亩,土地资源丰富。 土壤以赤红壤为主,肥力中上,自然土代表剖面有机质含量 %,全氮含量 %, ~。 场址建设条件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地质构造属桂西台凹及滇东台凹,建设地点无土崩、断层、滑坡出现,其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气候条件 项目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热量足,雨量中等,日照少,冬季阴冷。 年均温 ℃,最冷月均温 ℃ (极值- ℃) ;≥10℃积温 7696℃,年日照时数 1232h;年降雨量 1315mm,相对湿度 83%,有霜日 天,干燥指数 ,年平均风速。 土壤条件 土壤以赤红壤为主,肥力中上,自然土代表剖面有机 质含量 %,全氮含量 %, ~。 水质条件 八布河从项目区穿过,径流量大,水质好,能保证项目的生产生活用水。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22 页 共 94 页 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区位于麻栗坡县东北部,与富宁县接壤,离董干省级口岸约有50km 左右。 麻栗坡至富宁的柏油路从项目区穿过,项目区已经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便道四通八达, 为将来运输项目产品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项目所在麻栗坡县县域 现有装机总容量 30 万多千瓦,全县年发电量 达 亿度。 普阳煤矿距八布乡约 50km,运输路程近, 煤质热量高。 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项目区是典型的山地农业生产地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等设施系统,具备项目建设要求。 环境保护条件 项目区位于农业生产区,远离城镇,无任何工业污染,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好,污染源少。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23 页 共 94 页 5 技术、设备、工程方案 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严格执行以下有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与技术规范。 《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GB/T304; 《商品猪场建设标准》 DB37/T303~20xx; 《畜禽场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xx; 《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GB/~20xx;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388~1999;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J/T81~20xx;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48~1996;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 GB/T18407;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5033; 《有机肥质量标准》 NT525~20xx。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原则 种质是决定肉猪品质的关键,选择饲养品种不当,将会导致猪肉品质低劣,丧失应有的市场和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选用品质的影响因素很多,必须进行综合判断,谨慎决策,综合有关专家学者意见。 选择原则主要有:生产性能好、猪肉品质佳、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能好。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24 页 共 94 页 品种选择 目前,按地域划分的猪品种,有省内 (如乌金猪、小耳猪) 、国内 (如新昌猪、太湖猪等) 、国外 (如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汉普夏、皮特兰、 PIC 等) 品种;从生产性能来看,有全 球产仔数最多的中国太湖猪,还有生长期较短、成熟早的滇南小耳猪。 根据选择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项目拟选品种猪有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 各品种猪性能、特点参见附件。 生产工艺及管理 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外现代化养猪普遍采用分点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要求,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 本项目结合项目建设规模、场址条件、建设投资等实际情况,采用:“空怀配种 → 妊娠 → 分娩哺乳→ 保育”的生产工艺。 生产管理 根据猪场各生产阶段,把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单 元,在几个车间进行流水线作业。 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在猪场安装一套电子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可以判断猪群状况,以及饲养员是否按科学技术水平在操作;通过安装监控器,减轻了人的负担,饲养员可在办公室观察猪的情况,到时进舍进行接产。 饲养管理 ( 1)饲养方式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方式,有利于消毒和防疫。 种猪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文 第 25 页 共 94 页 表 5~1 不同猪群的饲养方式 猪群类别 饲养方式 种公猪 单体饲养 后备 及 空怀母猪 群饲 妊娠、分娩哺乳母猪 分 区、高床、单栏限位饲养 保育仔猪 群饲 ( 2) 日常 饲养 管理 1)饲养员应定期 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2)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得对外开展猪的配种业务。 3)饲料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污染腐败。 4) 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等用具干净,地面清洁。 并观察猪群健康状况。 5)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它动物,并严禁周围其它动物进入场区。 6)猪场尽量避免外来人员参观,饲养人员按规定外出。 7)应定期灭鼠和驱除蚊蝇。 ( 3) 种公猪饲养管理 1) 后备种公猪 10~ 12 月龄,体重达成年体重的 50~ 60%( 110kg 左右)时开 始配种。 2) 采取自然交配的种公猪每天配种最多不超过 2 次, 时间 间隔 5 小时以上。 3) 种公猪实行单圈饲养,公猪舍应远离母猪舍。 4) 合理运动,注意 猪的 肢蹄护理 , 每天运动 1~ 2 次,每次 1 小时。 5。种猪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件 ( 1)气候 高坪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等特点。 年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988 毫米,多集中在 5至 8 月。 无霜期 314 天,木本植物生长期长,有利 种植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于 发展杨树。 ( 2)土壤 高坪区土壤类型有红棕紫泥土、棕紫泥土、灰粽紫泥土、老冲积黄泥土、紫色冲积土、灰棕冲积土等,大多数土壤深厚、肥沃,PH 值介于 5—
增强,农民经济收入将会得到提高,这对于充分发挥当地玉米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将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当地农户肉猪养殖技术,提高农 户肉猪出栏品质,促进农户增收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发达国家的养猪和猪肉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集约化、养殖生产种猪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工厂化和经营管理的企业化、规模化,使养猪的劳动生产率
家电流通业核心能力的转变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题目:家电流通业核心能力的转变摘 要家电行业被认为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在行业的演化过程中,行业中的不同角色制造商、流通企业和消费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取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产业环境的重要部分。 本文立足于家电行业的流通环节,通过对产业环境的分析,对流通企业所应具备的资源
经全县科技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新选育的一批优良品种,先后荣获“全国优质农产品金奖”、“全国猕猴桃优良品种奖”、“’ 99 昆明 19 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和“河南省优质农产品”等十多个奖项,成为全国猕猴桃科研成果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同时,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猕猴桃专 业机构、先进生产地区、大专院校等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每年都有来自新西兰、意大利、加拿大、韩国等世界猕猴桃主产国专家
终形成药用和保健二 17 个品种的石斛原料生产基地。 在中国 , 铁皮石斛 再细分只有 三种,一种是云南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一种是安徽石斛;最后一种是浙江石斛。 铁皮石斛的形状都是一样,外观都象罗汉竹一样,一节一节地生长,每节之间有2~5片小叶子。 枝杆 颜色为灰色 、枝杆粗大 为上品。 其枝杆 便是原料产品。 安微石斛只有一节,但其枝 杆 有常人小手指 般粗大。 偏黑,所以产量很低
国道,交通十分便利,为项目建成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提供了保证。 第三节 项目建设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一、本项目对 XX 市蔬菜生产及奶牛养殖产业化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企业自有资金无法满足项目建设所需,所以金融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本项目的扶持力度。 二、产品远距离运输依靠公路、铁路、销售成本上升。 对此应采用降低其他生产成本的方式,如采用招投标形式向市场采购生产原料:如饲草料、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