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交通运输业研究报告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交通运输业研究报告一、行业发展概况(一)管理体制改革1978 年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交通运输也进行了相应的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全面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益。 1999 年,铁道部、交通部和民航总局已按国务院批准的机构体制改革方案运行。 铁路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铁道部机关顺利进行了机构改革,在推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人员上取得重要突破。 运输企业全面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初步确立了铁路局市场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面向市场、开拓经营的积极性。 经过反复深入研讨,确定了以“网运分离”为基本模式的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在 4 个直管站段的铁路局进行组建客运公司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铁通公司组建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非运输企业脱钩重组进展顺利;10 所普通高校及一批中专、技校、成人教育学校移交教育部或地方管理,在精干运输主业、推进政企分开、打破传统的行业封闭体系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 加快企业结构和生产布局调整,撤销了 13 个铁路分局,撤并了 227 个独立站段;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中小企业和支线管理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增强了经营活力,改善了经营状况。 积极实施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九五”后三年实现结构性分流近 80 万人,运输业减员 32 万人。 交通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公路、水路行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以及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实施;对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物资运输进行调控。 除国家重点和大中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交通部不再直接管理项目的立项审查、评估事项。 各级交通部门健全了部、省、地、县、乡的五级公路和水运管理机构,加强了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行业管理;交通部和交通厅直属的企业逐步下放给中心城市,实行“交通部与所在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的管理机制;沿海 15 个主要港口都实行了双重领导以所在城市为主的管理机制;长江航运实行港、航分管,主要港口也实行以所在城市管理为主的体制;航运企业实行了多家经营。 我国交通行业将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中介机构,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行政项目审批事项,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许多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将逐渐让位给中介机构。 目前仅公路行业已经成立了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国汽车维修与检测协会、中国汽车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保修设备行业协会、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 行业协会通过组织研讨会、培训班、经验交流、办展览、出刊物、开展服务竞赛、制定行规行约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企业服务,协助政府交通部门加强行业管理。 中国民航总局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转变职能。 民航政企分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的管理体制格局初步形成。 民航管理体制打破了旧的机制,成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地区管理局和中国国际、中国东方、中国南方、中国西南、中国西北、中国北方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以及新疆、云南等 17家区域性航空公司。 1992 年经国家批准,组建了以中国国际、中国东方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核心的民航企业集团。 近年来,民航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进行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二)主要经济指标铁路资料来源:中国交通年鉴20002000 年,铁路克服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运输经营形势进一步好转,各项生产经营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全年发送旅客 人,旅客周转量 4,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 发送货物 吨,货物周转量 13,336 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九五”期间,铁路累计发送货物约 吨,完成货物周转量 64,046 亿吨公里,分别比“八五”增长 发送旅客 人次,比“八五”下降 56%,完成旅客周转量 18,992 亿人公里,比“八五”增长 完成运输。 收入 4,615 亿元,比 “八五”增收 1,922 亿元,增长 1999 年提前一年实现三年扭亏目标。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年鉴2000资料来源:中国交通年鉴2000公路水路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2000 年全国公路完成货运量 102 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 5,973 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 完成客运量 133 亿人,完成旅客周转量 6,600 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 20全国水路货运量完成 吨,周转量完成 23,061 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 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一半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年鉴2000民航2000 年,全行业完成航空运输总周转量 吨公里,旅客运输量 6,722 万人,货邮运输量 197 万吨,分别比 1995 年增长 71%、31%和 95%。 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各缔约国中的位次,分别由 1995 年的第 11位、第 7 位上升至 1999 年的第 9 位和第 6 位。 “ 九五”时期,中国航空运输以年均 速度增长,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基础设施建设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铁路铁路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九五”是铁路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 特别是“九五”后三年,在“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建设方针指引下,全路形成并保持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九五”铁路全行业累计完成建设投资约 2,450 亿元,比“八五”增加近一倍;全路新开工大中型程目 40 个;建成投产 45 个;完成新线铺轨4,800 公里,复线铺轨 4,100 公里,建设电气化铁路 4,300 公里。 2000 年完成建设投资约 530 亿元,新线铺轨 980 公里,复线铺轨 870 公里,建设电气化铁路 540 公里。 至 2000 年底,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 公里,比“八五”末增加 6,000 公里,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增营业里程最多的五年;铁路复线里程达到 215 万公里,比 “八五”末增加 4,650 公里,增长 27%;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 公里,比 “八五 ”末增加 4,860 公里,增长近 50%。 经过五年的大规模建设,铁路主要干线能力进一步配套完善,西南铁路通道能力增强,铁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 公路水路“九五”期间,公路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公路总量增长幅度大。 五年新增 24 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 14O 万公里。 二是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五年新增 公里,通车里程已达 公里,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实现了全线贯通;在华北、东北、华东之间形成了一条公路运输大通道。 三是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公路桥梁及长大隧道。 四是路网结构逐步优化。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建成 公里,占规划里程的一半以上,为中国国道主干线的提前建成奠定了基础。 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增加到 公里,比 1995 年翻了近一番,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由 高到 高级次高级路面占有路面总里程的比重已达到 五是公路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 五年中又有 500 多个乡镇、5000 多个行政村通了公路。 公路密度由每百平方公里 里提高到 里。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内河航道落后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九五”中国内河航运建设规模近 200 亿元,是建国以来内河航运建设投资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时期。 五年共整治内河航道 4267 公里,五级以上航道达到 公里,占通航总里程的 19%。 其中水运主通道建成三级以上航道 1,398 公里,四级航道 300 公里,达到规划标准的航道 6,870 公里,占规划里程的 46%。 京杭运河江南段建成通航 500 吨级标准的四级航道,山东段建成通航 1,000 吨级标准的三级航道。 西江、湘江、嘉陵江航电结合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五年新增内河港口泊位 340 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 5,931 万吨。 沿海港口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五年建成中级以上泊位 133 个,其中深水泊位96 个,新增吞吐能力 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 848 万标准箱。 沿海 20个主枢纽港建成深水泊位 75 个,新增吞吐能力 吨。 煤炭、原油、散粮、散水泥等运输系统不断完善。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开始发挥。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水深达到。 到 2000 年底,中国船舶运力达到 23 万艘,5,000 多万载重吨。 其中,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超过 2,000 万载重吨。 全国港口吞吐量达到 吨,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 吨,上海港突破 2 亿吨,广州、宁波港济身世界亿吨港口行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 2,500 万标准箱,其中沿海主要港口达到2,200 万标准箱,继续保持年均 30%以上的快速增长,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广州、大连、厦门七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已超过百万箱。 19952000 年中国公路航运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o 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1995 年 2000 年 年均增幅%公路总里程(万公里) 116 140 公里) 里/百平方公里) ) 99 吨) 公里) 国际经贸消息2001/02/03民航到 2000 年底,全国民族定期航班航线达 1,165 条,比 1995 年增加 368 条,其中国内航线 1,032 条,通航 128 个城市;国际航线 133 条,通航 33 个国家的 60 个城市。 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 527 架,航班运营机场 139 个。 (四)运输布局建国 50 年来,国家初步改变了运输市局极不均衡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 100 余条铁路中,贯穿西北地区的有天兰、兰新、包兰、兰青线和青藏线北段等,使西北地区有了铁路网骨架;连接西南地区的有宝成、成渝、成昆、贵昆、襄渝、湘黔、黔桂和南昆线等,使西南地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铁路网;纵贯中部地带的有焦枝、枝柳铁路,加强了南北纵向交通。 在全国铁路营业里程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中,西南、西北两个地区拥有的铁路比例已上升到 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通了铁路。 在西北、西南地区已建成的沟通少数民族地区的干线公路有川藏、青藏、青新、天山、川黔等公路,使这两个地区在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中所占比例上升到 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全国 乡镇和 行政村也通了公路。 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也得到发展,新建了京九、京通、通让、京原、大秦、京秦、皖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