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企业竞争的最后一张王牌,项目单位将继续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拟投资 30 万元,通过福建省农学会三农品牌策划中心,完成企业 CI、 VI、 QS,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商标等企业文化建设及产品品质认证。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产品营销计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和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 本项目产品销售计划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始 终根据市场变化来制定和调整产品销售计划,充分发挥企业适应市场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根据市场分析和预测结果,本项目产品销售计划拟采取营销组合策略。 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合作社的技术、产品及发展等实际情况,结合外部市场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决定采用以大规模种植经营管理及加工为核心的营销战略,同时兼顾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制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18 定并采取与此战略相适应的价格策略、推广策略、销售策略。 项目单位于 20xx 年 4月申请成为福建省农学会理事单位,依托大三农电子商务网络终端,杂志传媒,本地传媒,公共传媒资源,加强和供销社,农办,农业局,科技 局,科协,林业局,省市各级单位的对接工作,借助公共服务机构的力量,提升社会品牌影响力,发挥 300 科普惠农兴社基地工程的作用,把握‚红柿改良工程‛及‚菜篮子工程‛这两大重点工程政策优势,争取成为全国五十佳农村示范合作社龙头企业。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永定县古竹乡位于龙岩市西南部,距龙岩市 71公里,离县城45公里,位于省道福 3线主干道上,区域面积。 该乡是土楼之乡,有各种土楼 760 座。 有美丽壮观的彭坑土楼群,有本县直径最大的土圆楼一古竹村井头深远 楼,最封闭的土方楼一古竹村塘仔五实楼。 自然景观有南华山等。 农正天河生态果园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19 座落于永定县古竹乡古竹村,距高头土楼之王‚承启楼‛ 10公里。 距土楼王子‚振成楼‛ 2公里。 辖区内道路交通便利,县区内建有高速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运输条件方便。 项目区有水果种植面积 1500亩,始建于 1987年,种植有黄花梨、水蜜桃、奈、红柿、杨梅等名优水果。 该建设项目具有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地形地貌开阔、土壤结构好及有一定的种植基础等有利条件。 1、电力:区域内东西向有一条高压电源线路,电压等级 10kv,距工程地点 2600 米,电力供应有绝对保障。 2、交通:工程地点距省道 315 主干道,通往项目区的道路沿客家土楼旅游区全线贯通,项目区尚有 1000 米待修。 3、水资源十分丰富。 有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优良,能满足生产绿色食品技术要求。 在项目区域内常年有一清水基流,清水流量约 ,平均日产水量为 1200 吨,可建蓄水池保证供水。 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古竹乡为永定县的主要乡镇之一,座落于永定县城东部,依山傍水,山峦重叠,气候温和。 全乡总面积 ,辖 9个村民委员会、 47个自然村(其中 2 个革命据点村),有人口 3059 户 14986 人。 汉族,讲客家方言。 交通便利,旅游公路穿乡而过。 本区地形属山区丘陵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山区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差异较大,四季分明。 境内年平均气温 ~ ℃,以隆冬一月最冷,盛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20 夏七月最热,年极端最低温度零下 ℃,极端最高 ℃,全年平均降雨量为 1600~ 1900 mm,以 5~ 6 月为最多,占全年总量的 37~ 39%,全年无霜期 256天。 全年静风率 %,全年平均风速 ,主导风向西风占 %,西南偏西占 9%。 建设地经济状况。 20xx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比增 %;财政收入 亿元,比去年略有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比增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比增 %;工业总产值 ,比增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比增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546元,实际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6890元,实际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比增 %,各项贷款余 额 36 亿元,比增44%,贷款增加额及增幅首次超过存款增加额及增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 第五章 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突出特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基本方针,把握农业及旅游业的重大发展的机遇,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以农业生态和客家土楼民俗文化为主体,把生态农业果园建设成集观光、旅游、休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21 闲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风景旅游区,提升改造传统的农业产业,使之成为永定县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的窗口,国内一 流的高档优质无公害旅游果园食品供应基地和展示当地农家风貌和民俗风情的观光休闲胜地。 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旅游业内涵,拓宽旅游业发展领域,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形成旅、农共生发展的新型高效产业,带动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生态旅游观光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按照永定县农业和旅游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产 业水平,建立一个适合县情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系统。 园区建成后将依托客家土楼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0 万人次,旅游收入 1000 万元;台湾甜柿,特色水果产品销售及加工年产值 8172 万元。 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台湾甜柿、红心蜜柚、美国蓝莓、果桑等特色资源,建设与该地客家土楼相匹配的生态农业果园。 阶段目标 规划建设期 2 年(即 20xx— 20xx 年),市场推广及培养期 2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22 年(即 20xx— 20xx 年)。 第一阶段( — ):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进行水电路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 生态农业果园区 建设初见成效,完成 1500 亩甜柿采摘区、 5000 亩种植区主体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 — ):完成生态农业果园全部建设工程,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功能区,成为与客家土楼旅游形象协调的格局。 完成 40亩红柿加工区主体工程建设,初步建成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合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接近国际标准的农业旅游示范区。 第三阶段( ):园区投入使用,逐步成为最大的台湾甜柿种植加工基地,成为客家土楼旅游繁荣地带和旅游热点景区之一,乃至国内一流的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基地。 划 项目运作按照产、加、销一体化和‚合作社 +农户‛联户种植的方式进行,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建设 5000亩优质果品基地,开发果品转化及深加工项目,建设果品加工厂。 项目,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观光景区,推动永定旅游产业。 甜柿采摘园接待中心、红柿加工区等主体工程; 5000亩甜柿生态果园基地建设; 场内外道路、水利设施等。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23 第六章 甜柿种植及加工工艺方案 改良红柿种植技术方案 甜柿特征特性 产量高 ,效益好。 甜柿换接后一般 2— 3 年投产, 4— 5 年进入盛果期后亩产量达 3000 公斤以上,树龄可达 100年以上。 抗逆性强,适宜山区发展,日本甜柿耐瘠抗旱管理粗放,种植简单,用工量比其他果树少得多,适宜山区、半山区发展。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24 口感独特,耐贮运,成熟时果实脆硬,鲜果硬度大,抗挤压,有利于长途运输。 属耐贮果品,在低温条件下可贮藏 5— 6个月。 甜柿的营养价值 甜柿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C、葡萄糖、果糖及碘、钙、磷、铁等矿物元素,享有‚果中至品‛之誉。 据现代科学测定,每 100 克鲜 柿果肉,含糖类 11 克,蛋白质 克,脂肪 克,碳水化合物 15克,维生素 ,维生素C16毫克,碘 毫克,钙 10毫克,磷 19 毫克,铁 毫克,其中碘含量居果品之首,膳食纤维可达 5%。 甜柿具有在树上自然脱涩的特点,成熟的果实甜脆爽口,无涩味,色泽艳丽,维生素 C含量超过苹果、梨、桃等几十倍。 种植流程 嫁接后柿园管理。 合理施肥 根据土质、气候、树的生长及结果状态等因素 ,做到N、P、K三要素的合理搭配及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量比例的合理。 甜柿三要素的适宜比例为幼龄树 1∶ 1∶ 1,结 果树 4 8∶ 1 4∶3 8,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量比例为 4∶ 1。 具体施肥为 :幼龄果树全年施肥量 (计划密植 )应掌握在每 2施N 3kg、P 3kg、K 3kg。 壮年结果树全年施肥量 (计划密植 )掌握在每 2施N 10kg、P 、K。 施肥要突出重点 ,根据甜柿周年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需肥量确定施肥时间、种类和数量。 第一期施肥于落叶休眠前施用完毕 ,使养分吸收贮存于树体 福建省永定县农正天河生态果园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25 内以备新梢伸长 ,开花结实到幼果发育期用 ,施肥总量占全年 80%,结果树株施猪、牛栏粪 50~ 60kg、复合肥 1kg ,未结果树株施猪、牛栏粪 15~ 20kg、复合肥 ,开环状沟施入。 第二期施肥 ,未结果树于 5 月上旬进行 ,株施人粪尿 10~ 20kg、尿素 、硫酸钾 ,结果树于生理落果后施用 ,促进果实肥大 ,株施人粪尿 40~ 50kg、尿素 、硫酸钾 kg ,于树盘内开数个小穴浇施。 第三期于果实采收后进行 ,以施K、N肥为主 ,补充树体养分消耗 ,株施猪、牛栏粪 50~ 60kg、尿素 、硫酸钾 g ,于树盘开沟施入。 施肥方法 甜柿的吸收根群集中分布在树冠中外部 ,土层 40cm以内 ,施肥应稍深施于树冠外围。 平地浇肥应将树冠中外部表土扒开 ,浅翻 6~ 10cm ,浇施并回土。 干施以树干为中心 ,开数条内浅外深的放射状施肥沟。 山地施肥不要浇施或干施 ,主要采用穴施 ,亦可沟施。 在树冠外围梯田内侧或株间挖穴或开沟施肥 ,然后覆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