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生态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初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依托新能源综合利用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作为重点突破项目, 将农业资源、产品、景观全面立体开发,形成物质生产、绿色消费、生态游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 生态科技示范 园区;以生态 环保 为主线,集成国内外 生态工程的成熟技术, 探索能源、生态、养殖、种植为一体的生态模式 ;以 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为目标,将园区产业结构提升, 打造 一个 兼具展示、休闲、教育、示范功能的农业 科技 示范园 和能源综合利用 科技示范园 ,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社会和谐与绿色消费、低碳排放 与经济增长协调 的科技创新示范样板。 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 2300 亩)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综合节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我国是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国家,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日照时间在2200 小时以上,陆地接受的太原能相当于 万亿吨标准煤,同时我国也是太阳能利用最广泛的国家,我国太阳能人均水平居世界第 9 位 ,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更加成熟的时代。 因此 为解决项目园区基础能源供应、解决园区的供暖、热水、饮水安全、污水处理等 4 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节能减排问题,本项电力依靠资集太阳能低温发电系统及大电网电源 ,水资源供应除采用一部分地下水外,大部分采用雨水收集和节水工程。 太阳能集热发电及氢电系统 ( 2300 亩) 以廉价支持大规模收集光能,适应阳光特征并充分利用资源,以电力输出适应生产能源需求,提供洁净、廉价的热能和电能,具有无污染、无后续投入、无环境影响、成本低廉、投入产出比高、可分散或是集中安装运行等重要优势。 为生产环节节能减排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方式。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 800 平方米)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即 光伏建筑 , 是采用 建筑物太阳能空调技术 , 通过 对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和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及太阳能光导管照明及 光纤照明 技术 实现建筑物能源自供的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太阳能供生活热水,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通风,太阳能导光照明,太阳能炊事,太阳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光电应用如路灯、庭院及指示牌等方面。 大面积雨水收集 利用 和节水示范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 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 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 5 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 1) 雨水直接利用 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收集后直 接回用,应优先考虑用于小区杂用水、环境景观用水和冷却循环用水等,直接 利用往往不作为唯一水源满足要求,一般需与其它水源一起互为备用。 ( 2) 雨水间接利用 雨水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简单处理后下渗或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 在降雨量少而且不均匀的一些地区,如果雨水直接利用的经济效益不高,可以考虑选择雨水间接利用方案。 ( 3) 雨水综合利用 雨水综合利用是指根据具体条件,将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结合,在技术经济分析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 生态 农业 示范区 ( 3000 亩) 生态农业 区 ( 1500 亩) 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800 亩,主要进行以玉露香梨为主的新品种早熟酥系香梨优质苗木繁育,具体分为:示范园 200 亩,采穗圃 100亩,梨良种苗木引进和繁育圃 490 亩日光温室 10 亩。 安全农产品种植区, 200 亩,主要种植脱毒大蒜、脱毒马铃薯等的种植和推广。 6 钙果等生态型苗木繁育区 500 亩,繁育和种植优质生态钙果苗木和其它经济苗木,作为生态苗木和经济苗木进行示范推广。 生态林业板 区 ( 1300 亩) 生态修复绿化区 在边坡以及干旱区域,综合考虑边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