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机械配件加工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了用户,为了一切用户。 销售措施:建立经销机构、进行必要的广告和媒介宣传;对产品进行售前咨询服务和售后指导服务。 15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油价高 起 带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活动增加,从而带动对 机械 设备 需求 的 增加。 该 项目 生产的 机械 配件等产品也会随着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加。 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新厂 建成后 ,引进 先进的 KTTRⅢ型加工中心设备 、应用数字化管理、 快速提升企业素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拳头产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是参与 市场竞争的需要,是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 重要举措。 市场潜力巨大 该 项目 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为指导,以 ***地域资源优势为基础,以 西部大开发 、振兴 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国家级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基地、 ***制造业基地为契机,以市场资源优势为动力,开发 制造新产品,有 广阔的市场空间。 区域发展战略的 交汇点 ***区处于 ***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的前端 , 是首府 ***市“东延西进北扩”发展的最前沿,也是连接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 ,是 ***向西开放的 前沿窗口,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要地。 《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十 二 五 ” 规划纲要 》中 16 提出,要把“ ***建成和谐稳定、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 ***首府中心城区”“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发展壮大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彩印包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机电电子产业,培育发展食品、纺织服装和家具产业,形成“十大”优势产业。 “十二五”末,完成工业总产值 1200亿 元。 ” 预计到 20xx 年, ***区要建成承载 60万人口的首府中心城区, ***北部人居新区和工业新城。 为了适应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新上此项目对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的作用。 ***区是连接南北疆的中心城市, ***和 ***市对 ***区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目前 ***区已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区化工工业园为 ***级工业园,截止目前已入驻企业 270 多家,产值 390亿元。 是承载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 ***市“退二进三”的产业基地。 经济的互动发展,使这一区域长期的“诸侯”经济格局被彻底打破,区域 内外资源互补,优势整合,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 ***区 做为 ***市 经济 发展的重要 区 ,无论是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都有空前的大发展。 这些优势为该 项目建设和后继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和支持平台。 多元市场的汇集 我国正处于区域经济板块整合重构过程中,随着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区与 ***市 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强,成为***向西开放 的桥头堡之一。 因此,必将出现大规模的、活跃的市场环境。 从而形成多元消费市场的合力。 17 符合 产业强 区 、科技兴 区 的发展战略 近几年, ***区 加快以民营经济为接续产业的经济结 构调整,制定相关政策扶植发展民营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为商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项目符合 ***区 产业发展战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十 二 五 ” 期间,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纵深发展,城乡的再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 ***区 近年来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加速了民营企业的有序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促进了 ***区 构建和谐社会、奔小康的步伐。 项目建成后,可再安置65 人 就业,不但为政府减轻了负担,而且创造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章 技术方案 技术可行性分析 《石油套管》 SY/T619496; 美国 N80/TCI 标准; 美国石油学会 ARISPEC5CT1988 第一版 ; 18 《螺纹标准》 GB/T192m1981 与 ISO/TCI 等效; 《公制、美制和英制螺纹标准手册》(第三版); 材料选择 N80 石油管 石油专用管主要用于油、气井的钻探及油、气的输送。 它包括石油钻管、石油套管、抽油管。 石油钻管主要用于连接钻铤和钻头 并传递钻井动力。 石油套管主要用于钻井过程中和完井后对井壁的支撑。 抽油管主要将油井底部的油、气输送到地面。 石油套管是维持油井运行的生命线。 由于地质条件不同,井下受力状态复杂,拉、压、弯、扭应力综合作用作用于管体,这对套管本身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旦套管本身由于某种原因而损坏,可能导致整口井的减产,甚至报废。 按钢材本身的强度套管可分为不同钢级,即 J5 K5N80、 L80、 C90、 T9 P1 Q12 V150 等。 井况、井深不同,采用的钢级也不同。 在腐蚀环境下还要求套管本身具有抗腐蚀性能。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还要求套管具 有抗挤毁性能。 石油套管是石油钻探用重要器材,其主要器材还包括钻杆、岩心管和套管、钻铤及小口径钻进用钢管等。 国产套管以地质钻探用钢经热轧或冷拔制成,钢号用 “ 地质 ”(DZ)表示,常用的套 19 管钢级有 DZ DZ5 DZ75 3 种。 用途 用于石油井钻探。 种类 按 SY/T619496“ 石油套管 ” 分短螺纹套管及其接箍和长螺 纹套管及其接箍两种。 规格及外观质量 ( 1)国产套管按 SY/T619496 规定,套管长度不定尺,其范围 813m。 但不短于 6m 的套管可以提供,其数量不得超过 20%。 ( 2) 套管 内外表面不得有折叠、发纹、离层、裂纹、轧 折和结疤。 这些缺陷应 清除掉,清除深度不得超过公称壁厚的 % ( 3) 接箍外表面不得有折叠、发纹、离层、裂纹、轧折、 结疤等缺陷。 ( 4) 套管及接箍螺纹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毛刺、撕破及足以使螺纹中断影响强度和紧密连接的其他缺陷。 化学成分检验 (1)按 SY/T619496 规定。 套管及其接箍采用同一钢级。 含硫量< %,含磷量< %。 (2)按 GB22284 的规定取化学分析样。 按 GB223 中有关部分的规定进行化学分析。 20 (3)美国石油学会 ARISPEC5CT1988 第 1 版规定。 化学分析按 ASTME59 最新版本制样,按 ASTME350 最新版本进行化学分析。 物理性能检验 (1)按 SY/T619496 规定。 作压扁试验 (GB24697)拉力试验 (GB22887)及水压试验。 (2)按美国石油学会 APISPEC5CT1988年第 1版规定作静水压试验、压扁试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试验、硬度试验(ASTME18 或 E10 最新版本规定进行 )、拉伸试验、横向冲击试验 (ASTMA370、 ASTME23 和有关标准最新版本规定进行 )、晶粒度测定 (ASTME112 最新版本或其他方法 )。 主要进出口情况 (1)石油套管主要进口国家有:德国、日本、罗马尼亚、捷克、意大利、英国、奥地利、瑞士、美国,阿根廷、新加坡也有进口。 进口标准多参照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API5A,5A*, 5AC。 钢级是 H40, J55, N80, P110, C75, C95等。 规格主要为 , , , 等。 (2)API 规定长度有三种:即 R1 为 ~ , R2为 ~ , R3 为 至更长。 (3)部分进口货物标有 LTC 字样,即长丝扣套管。 (4)从日本进口套管除采用 API 标准外,还有少部分执行日本厂方标准 (如新日铁、住友、川崎等 ),钢号是 NC55E,NC80E, NCL80, NC80HE 等。 21 包装 按 SY/T619496 规定,国产套管应以钢丝或钢带 捆扎。 每根套管及接箍螺纹的露出部分均应拧上保护环以保护螺纹。 其他 按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APISPEC5CT1988 年第 1 版,套管钢级分 H J5 K5 N80、 C7 L80、 C90、 C9P1 Q125 共 10 种。 套管应带螺纹和接箍供货,或按下述任一管端形式供货: 平端、圆螺纹不带接箍或带接箍,偏梯形螺纹带接箍或不带接箍, 直连型螺纹、特殊端部加工、密封圈结构。 其他材料选择: 35CrMo油管; 20CrMo、 37Mn5 调质油管。 工艺流程 工艺概述: 按产品加工图编制 工艺文件;按工艺文件编制外购工配件 清单,按工艺文件核算原辅材料消耗、工时消耗、能源消耗定额;按工艺配置设备及工量刃具;按工艺文件设计、加工配置工装卡具;按工艺文件准备试验、检验设备及工具 ;按工艺文件下达生产通知和检验单。 按工艺文件分工步加工、检验,检验合格后转下道工序(每道工序要防腐) ; 全部零部件检验合格后(含外购外协件)进行装配 ,成品检验、性能试验、包装、出厂。 工艺流程 22 工艺流程见下图 质量管理 产品 以 ISO9001: 20xx( GB/T1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执行 认证文件 (质量管理手 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为质量管理目标,加强质量管理,以质量为生产流程的否决权。 工艺 设备 建 设 项目 设备明细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产地 单位 数量 1 立式升降台铣床 *52K 台 1 2 普通车床 CA6140 台 1 3 管子螺纹车床 Q1319/20xx 台 1 4 立式钻床 Z5150A 台 1 5 压力机 100t 台 1 6 带锯床 GB4025 台 1 9 检测设备 套 1 10 加工中心 JGZ*GB5632 日本 套 1 11 加工中心 KTTRⅢ 德国 套 1 12 数控铣床 GWA8830 沈阳机床 台 1 施 工 图 工艺设计 工艺装备 排版下料 调直组对 焊接成型 探伤检验 回火处理 机械加工 产品检验 装配调试 性能实验 表面处理 整体检测 包装出厂 23 13 数控车床 CYK6140/1000 云南机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