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产 、 生活资料的运输,促进 琴江镇 农村 经济 的发展,为此区域的村民走出山区、脱贫致富 夯实了基础 , 也为当地名优特产品 价值提升及 贸易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 石 城县 五中至九寨 公路 连通 工程 建设 非常 有 必要。 1 概 述 ☆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 ☆ 7 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交通量的生成由趋势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在充分调查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基础上,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经济并不发达,路网也比较简单,其中趋势交通量采用间接法预测,转移交通量采用直接法预测,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 11。 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 表 11 特征年 预测交通量 (辆 /日) 其中: (辆 /日) 汽车 拖拉机 摩托车 其它 20xx 199 159 16 11 13 20xx 250 200 20 14 16 2020 417 333 33 23 27 2027 769 615 62 43 49 2033 1254 1004 100 70 80 技术标准 根据公路发展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xx、 JTG D2020xx《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全线拟定按 四级 级公路标准新建,设计速度为 20 公里 /小时。 技术标准主要指标见表 1—2 主要技术标准 表 1- 2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技 术 标 准 备 注 公路等级 四 级 设计速度 Km/h 20 路基宽度 米 路面宽度 米 桥面 宽度 米 土路肩宽度 米 2= 最大纵坡 % 9 荷载等级 公路 II 级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 P= 1/50 小桥涵及路基 P= 1/25 路面面层结构 水泥砼路面 、路线走 终点、走向、 主要控制点 及建设规模 该项目 路线起 于石城县五中 ( 与 G206 线 K1815+220 处相接 ,起点桩号 K0+000) ,1 概 述 ☆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 ☆ 8 途经 温坊村、建上村、大畲村、通天寨、江背村、前江村, 终 于九寨温泉 ( 与洋嵊坑至九寨公路相交 , 终点 桩号 K11+), 路线全长 公里。 建设规模见表 13 建设规模表 表 1- 3 序 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路线长度 公里 2 土石方数量 千立方米 3 水泥砼 路面 千平方米 4 大桥 米/座 5 中桥 米/座 6 小桥 米/座 7 涵洞 道 39 8 平面交叉 处 2 9 占用土地 亩 150 投资估算、 资金筹措 及工期安排 投 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 [1996]611 号通知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及江西省交通厅赣交发 [1996]146 号《江西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编制。 估算费用按 四 级施工队伍取定各项费率,人工费单价为 元/工日,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率按省交通厅的《补充规定》计算,材料单价根据现场调查提供的材料价格选用,运杂费按交通厅《补充规定》中的规定一律按社会运输计算。 建设 项目 估算总造价为 万元。 估算成果见表 1 15。 人工、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 表 14 序号 工、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人工 工日 113162 2 原木 m3 33 3 锯材 m3 41 4 Ⅰ 级钢筋 t 47 5 Ⅱ 级钢筋 t 84 6 钢绞线 t 12 7 钢材 t 10 8 加工钢材 t 10 9 水泥 t 8412 10 石油沥青 t 36 11 生石灰 t 67 12 砂、砂砾 m3 42632 13 片石 m3 3234 14 碎(砾)石 m3 14112 1 概 述 ☆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 ☆ 9 15 块石 m3 1226 总投资估算表 表 15 工程费用名称 估算金额(元)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 17966328 一、路基工程 5585300 二、路面工程 8118010 三、桥涵工程 2822924 五、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 364063 六、施工技术装备费 214552 七、计划利润 286071 八、税金 575408 第二部分 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 26332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2610721 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 20603381 预留费用 1854304 估算总金额 22457685 资金筹措 本项目 属于 农村客运化网络 所需的连通 工程 升级改造 工程 , 按照 “赣市交规划字[ 20xx] 41 号 ”文件的规定为每公里补助 20 万元 ,资金来源方式主要是: ⑴ 申请上级补助资金 227 万元; ⑵ 地方自筹 万元。 工期安排 根据项目所需的人工及各 分 项工程量,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对各分项工程的实施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 参考已建同类 公路 的经验,本 项目 的施工工期为 十二 个月。 、经济评价 本项目经济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推荐方案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 1- 17。 国民经济评价 1 概 述 ☆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 ☆ 10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表 16 静态 折现率 8% 内部收益率 EIRR (% ) 回收期 N (年) 净现值 ENPV (万元 ) 回收期 N (年 )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 从表中可知该项目建成后,当折现率为 8%,效益费 用比大于 1,内部效益率大于 8%,在使用期内能收回投资,说明本项目效益好。 本工程项目是可行的。 经济敏感性分析 经济敏感性分析主要指标表 (当投资增加 20%,同时效益减少 20%) 表 1- 7 静态 折现率 8% 内部收益率 EIRR (% ) 回收期 N (年) 净现值 ENPV (万元 ) 回收期 N (年 ) 效益费用比 EBCR 净现值 ENPV (万元 ) 对本 项目的经济敏感性分析,按工程投资增加 20%,效益减少 20%,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当折现率为 8%时,效益费用比为 ,内部收益率为 %,回收期为 年,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实施后,彻底改善 琴江镇 沿线 各村 的交通条件 , 琴江镇 附近区域及项目沿线 的农业产业开发创造更有的条件。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问题和建议 本项目位于 石城 县 琴江镇 境内 ,实施阶段应减少对生态的破环,对路基边坡尽量采用植物防护措施,与 原自然生态 景观相协调,减少水土流失。 本项目 除建上村有一 段 4 米宽的水泥路外,其余 基本上是 新建公路 ,施工期间 对原小路沿线 村庄的交通干扰较大,因此应尽量减少扰民,并做好宣传工作,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拟建项目是由地方筹资建设, 石城 县是国家贫困县之一,在建设资金和经济政策方面,希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公路早日建成通车 惠泽于民。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 ☆ 11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研究区域概况 石城县 五中至九寨 公路 的 改 建,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将带动 石城县 琴江镇 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 , 加强 乡 镇 与 村两级组织之间的联系,使沿线群众出入交通更加便捷。 根据影响程度,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其中 石城 县为直接影响区, 宁都、 瑞金、广昌和福建的宁化 为 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见表 21。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 表 21 指标 区域 人口 (万元)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国民生 产总值 (亿元) 工业 总产值 (亿元) 影响区域内 1581 占全市比重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 概况 赣州 市社会经济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 简称赣南。 赣南土地面积 39380 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 %,素有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之称。 赣州市现辖一区两市十五个县, 20xx 年年未总人口 897 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 人。 全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平均年降水量 毫米,水电资源可开发量 万千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点建设的十八 大 林区之一。 赣南矿产资源丰富,素有 “稀有金属不稀有 ”之说,是全国重点金属基地之一,有世界 “钨都 ”之称, “稀土王国 ”之美誉。 赣南地处中亚 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秋短、冬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宜人,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 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地理位置优越,既是珠江 “三角洲 ”、 “闽南金三角 ”的前沿腹地,又是通往闽西、粤北、湘南的交通要道。 京九铁路的贯通自然把宋城赣州推到举世瞩目的位置上,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 赣州市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是江西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现存的文物古迹又数宋代最多、品位高,被 专家学者誉为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 ☆ 12 “宋代博物馆 ”,有中国唯一的北宋城墙、 “江南第一石窟 ”─通天岩、北宋建造的慈 云塔、名扬海内外的八镜台、郁孤台,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综合实力得到加强。 20xx 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增速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创 1996 年以来新高。 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其中,工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增速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 从增长贡献率来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第二产业增势强劲,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拉动经济增长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 42%,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 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来观察,第一产业占 GDP 比重为 %,比上 年下降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为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 38%,提高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为 %,比上年下降 个百分点。 石城 县 社会经济概况 基本概况 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靠抚州地区广昌县,地处赣州、抚州、三明、龙岩两省四地市的交叉点,因境内 “环山多石,耸峙如城 ”而得名。 四周山岭环绕、中部山峦起伏、河流星罗密布,人谓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 全 县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5 镇 5 乡 140 多个行政村,总人口 33 万人。 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 GB/T1897220xx)对旅游资源的划分,石城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类型广,分布相对集中,而且品味高,据专家论证,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归纳起来,主要有 ( 1) 生态 旅游资源 : 自然风光旅游资源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 丹霞风光旅游资源 ——通天寨 、 温泉旅游资源 ——九寨温泉 等: ( 2) 红色 旅游资源 : 红军长征前夕。石城县五中至九寨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