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线与国道线连接线工程(k0000~k5000)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编制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20 参考文献 ................................................................ 121 附 录 .................................................................. 120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前 言 本书陵县省道 315 线与国道 104 线连接线桥涵路面工程 K0+000- K5+000 段预算与组织设计。 陵县省道 315 线与国道 104 线连接线桥涵路面工程,位于德州境内,该地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形起伏不大。 地质相对稳定,未发生大的不良地质现象。 我所做的是K0+000~ K5+000 桩号处,该路设计时速为 80km/h(乡镇路段考虑限速),包括 19 座涵洞。 在编制过程中,我立足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重点工序重点安排,特殊部位特殊考虑,并结合工期和工程实际进行统筹,尽量做到现场布置合理,方案切合实际,施工组织科学得当,以便为优质高效完成该项工程奠定基础。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知道拟建项目的全局性文件,要适应施工过程的一次性、复杂性和具体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并且做到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协调性,以实现施工生产活动的最佳效果。 在开工前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及合同工期的要求、劳动力的供应情况、施工机械的装备情况、物资材料供应情况、预制构件的上产情况、当地 的运输能力、气候和水文地质等各项具体条件,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在多种经济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用以指导全部的施工生产活动。 本书从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各种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四大方面入手,详细的介绍了如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与计算造价,从各个环节对造价控制,对各个工序进行协调控制。 在本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众多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次深表感谢。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错漏及不当之处,谨请老师批评指正。 王宗凯:陵县省道 315 线与国道 104 线连接线工程( K0+000~ K5+000)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编制 2 1 编制原则及依据 编制原则 (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 严格遵守合同签订的或上级下达的施工期限,按照基建程序和施工程序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是施工任务。 对工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可根据施工情况,合理组织力量,确保重点,分期分批进行安排。 ( 2)科学安排施工顺序 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安排施工顺序,可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几个施工段,例如施工准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路面工程、附属结构物工程等。 在各个施工阶段之间合理搭接、衔接紧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工期,加快建设速度。 (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 4)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制订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尽可能采用流水作业施工方法组织连续、均衡且有节奏的施工,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复杂的工程,应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找出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 ( 5)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 恰当地安排冬季、雨季施工项目,增加全年连续施工日数,应把那些确有必要而又不因冬、雨季施工而带来造价提高的技术复杂工程列入冬、 雨季施工,全面平衡人工、材料的需用量,提高施工的均衡性。 ( 6)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尤其是采用国内外施工新技术和本单位较生疏的新工艺时更应注意。 ( 7)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尽量减少临时性设施费用;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尽量避免材料二次搬运,正确选择运输工具,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编制依据 ( 1)相关文件:包括工程招标文件、工程投标书、工程 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 ( 2)现场调查资料或报告,包括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当地筑路材料、劳动力和能源的分布情况,对外交通运输;沿线村镇、居民点、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 厂矿企业、其他工程建设的分布情况。 建设工程敎育网 ( 3)各种定额及概预算资料包括概算定额、施工定额、沿线地区性定额。 预算单价、工程概预算编制依据等。 ( 4)与施工组织及管理工作有关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条例、上级部门对施工的有关规定和工期要求等。 ( 5)所涉及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名称(包括编号) 相关 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公路勘测规范( JTJ061— 9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G B0120xx)》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xx)》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xx)》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 D3020x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xx)》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JTG D6220xx)》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D8120xx)》 王宗凯:陵县省道 315 线与国道 104 线连接线工程( K0+000~ K5+000)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编制 4 2 设计总说明 概述 工程概况 陵县省道 315 线与国道 104 线连接线改建工程含两段,一段起点位于省道 35 线养护桩号 K215+200 处,路线在李冲天村北转向西北方向,在贺庄和老李家村南横越笃马河,在盛庄北转向西,经孙家油坊村北,在小赵庄与马庄之间穿越,在小苏庄南跨越鬲津新河,路线沿鬲津新河北岸西行,在新 马颊河东路线转向南,在雨淋店大桥东与国道104 线相交,终点位于国道 104 线养护桩号 K362+950 处。 路线终点桩号为K0+000K11+,全长 (其中 K10+=K9+,长链: ,)另一断为陵县东外环路段,该段路线长 ,两段总长为。 公路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 米,路面宽 18米路面结构为 ㎝沥青混凝土面层 +18 ㎝二灰稳定碎石 +18 ㎝二灰稳定土 +18 ㎝石灰土 +20 ㎝水泥土,于 20xx 年建成通车。 设计标准 该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 80km/h(乡镇路段考虑限速),路面宽度 18m路基宽度 :公路一 1 级。 桥梁净宽不小于桥位处路面宽度 表 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 List of table main technical standards 项目 分项 单位 规定值 采用值 备注 设计行车速度 二级路 Km/h 80 80 采用平原微丘二级路标准 最大纵坡 % 5 最小坡长 m 200 停车 视距 m 110 11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极限值 m 3000 220xx 一般值 m 45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极限值 m 20xx 15000 一般值 m 20xx 最小平曲线半径( 80Km/h) 极限值 m 250 260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 测设经过 我院接到委托之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委托书进行仔细的研究,并分析了搜集的有关资料,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对各方案实地踏勘,对路线走向的控制点进行论证,即在路线总体上把握线形 顺畅,又从微观上合理避绕建筑物等控制点,严格遵循技术标准,结合平、纵线形结合,反复调整线位,最终确定外业勘测的路线方案。 外业测量中,中线组对大桥、中桥、小桥、涵洞及跨越的管线、建筑物等全部进行放样,其他各专业组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勘测。 结合沿线沿线结构物调查,经与水利联系,该段新建 3 座盖板涵、 3座圆管涵、 13 座倒虹吸。 路线基本走向 路线起点位于省道 315 线养护桩号 K215+200 处,路线在李冲天村北转向西北方向,在贺庄和老李家村南跨越杜马河,在盛装北转向西,经孙家油坊村北,在小赵庄与 马庄之间穿过,在小苏庄南跨越鬲津新河,路线沿鬲津新河北岸西行,在新马夹河东路线转向南,在雨淋店大桥东与国道 104 线相交,终点位于国道 104 线养护桩号 K362+950 处。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属德州管辖。 路线从东向西延伸。 该路所经地区属黄河冲积平原,沿线起伏不大,降水量小,属于干燥、中湿类型。 地质上部主要为近代河流冲积物,土质主要为粉性土,地质以粉质亚砂土,粘土,粉质亚粘土组成,承载力较低。 气象 项目所在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型大陆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温和、少雨,冬季干燥、寒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但多春旱,夏季来得早,夏初常有干热风,秋长于春。 ( 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为 ℃。 最热月份为 7月,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气温 ℃;最冷月为 1月,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低气温为 ℃。 年平均温差 ℃,无霜期年平均 215 天。 ( 2)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为 ㎜,历年最大降雨量为 1051 ㎜,历年最小降雨量为 292 ㎜。 因受季风影响,季节之间的降水量极不平均。 春季 3 月~ 5月,降雨量只有 ㎜,占年降水量的 %; 6月~ 9月,降水量 ㎜,占年降水量的 %;秋季 10 月~ 11 月,降水量 120 ㎜,占年降水量的 %;冬季 12月~ 2月,降水量 ㎜,占年降水量的 %。 ( 3)风: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 3王宗凯:陵县省道 315 线与国道 104 线连接线工程( K0+000~ K5+000)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编制 6 米 /秒,历年最大风速为 24 米 /秒,大风日数平均有 天。 ( 4)雾:历年平均为 14 天,冬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 1983 年雾日数最多,为 37 天, 1967 年雾日数最少,为 4天。 ( 5)湿度和蒸发:历年平均 相对湿度为 65%,最大为 85%;最小为 43%。 一年中 7月~ 8月份最大,为 85%; 2 月份最小,为 43%。 一日中,早晨湿度最大,特别是阴雨或雾天,最大可达 100%,空气处于饱和状态;中午至下午偏低,最低出现在 15 时后。 年蒸发量平均为 1796 ㎜,月蒸发量平均为 150 ㎜,一年内夏季蒸发量最多,平均 698 ㎜,占全年蒸发量的 39%。 ( 6)冰冻:冻土一般于 11 月份开始, 3月份结束,最大冻土深度为 29㎝,出现在1968 年 2月。 冻土深度为 10 ㎝时,最早开始于 12 月 10日,最晚为 2月 8日,平均冻土时间为 1 月 10 日。 解冻时间, 最早在 1月 8 日,最晚在 3月 4日,平均解冻时间为 2月 5 日。 ( 7)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小时,最多为 2774 小时,最少为 小时。 5 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 小时, 2月份最少为 小时。 地质、地震 ( 1)工程地质 路线所经区域工程地质数晚期第三、四纪沉积,地质和土层结构简单,又因多次黄泛冲积覆盖,较松散的土壤一般为亚粘土,其容许承载力为 10 吨 /平方米~ 15 吨 /平方米,地表以下有厚薄不一的流沙层,埋深一般在 5~ 10 米,时有发现 3 米以下出现流沙,在建设项目施工前,需做详 细的工程地质勘探。 ( 2)水文地质 据有关资料记载,路线所经区域地下浅水埋深平均为 3 米,最深的为 米,最浅为 米。 地下水总流向是自西向东稍偏北,与地表水的流向基本一致,地下浅层水大多为淡水,少数是咸水,其底界面深度为地表水 37~ 74米。 ( 3)地震 德州不属地震多发区,根据《中国地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德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 工程建设条件 筑路材料 在选取路基填料时,应首先充分利用路基开挖土方,不足部分可调配解决。 砂石料、水泥、石灰、沥青、钢 筋等材料均可从厂家或就近从建筑市场购进,其质量数量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料场有水泥路、沥青路、碎石路等便道上路,运输方便;筑路材料的运输可以汽车为主、拖拉机为辅。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7 水、电 沿线地下水水质能满足规范要求。 地下水可作为工程及生活用水。 路线所经区域电力供应充足,可满足施工单位用电需要。 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办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发 [1987]21 号文有关《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本路在设计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予以了充 分地考虑,并遵循确保环境质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 1) 在路线过。省道线与国道线连接线工程(k0000~k5000)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编制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