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印度铁路系统走入正轨内容摘要:

让印度铁路系统走入正轨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 M : 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 度经济正在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高效的运输系统以保持这一增长势头。 铁路系统因此必须提高可靠性和服务质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和货主的要求。 铁路部门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其低效的政府垄断机构性质,转变为高效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机构。 而这一改革的最佳方案可能并不是私有化,而是全面的重组。 印度政府面临的挑战可以说相当巨大。 印度的铁路部门已有 150 年的历史,如果以运送的旅客人数和货物量计算,可以算是世界最大的铁路系统(图表 1)。 它肩负着巨大的公共服务职能,线路遍及全国各地,包括最偏远、最贫穷的地区,是印度最普遍的长途交通工具(图表2)。 同时,其旗下雇用 160 万人员,也是印度最大的企业。 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 5%至 7%的速度发展,但是铁路年增长率只有 3 %,人均生产率(以每个雇员的运输量计算)比许多亚洲国家,包括拥有 330 万员工的中国铁 道部还要低。 巨额亏损也出现在印度铁路的财务报表上。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 M , 印度目前所处的困境与 15 年 前欧洲的情况很相似,即货运和客运量的大幅下降,其中货运占市场比例从 20 世 纪 50 年 代的 80%降低到今天的 40%。 而印度在未来的 10 年还将建造越 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和 4 车道主干道, 那时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会继续下降到 25%左 右。 客运方面,由于短途公共汽车的普及、轿车数量的上升以及航空业的解除管制,铁路客流还会不断下降。 由于印度政府给予不同性质的铁路运输一视同 仁的财政补贴,导致铁路的公用服务功能与商业运营混淆不清,政府也无法区别谁受惠于这 种财政补贴,受惠了多少。 这一补贴政策也对运营业绩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由于没有透明 度导致职责不清。 从全球铁路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将公用服务与商务运营分离是改革的关键 举措,这包括从政府取得一定程度的独立,集中精力服务客户,剥离非主营业务等。 这也必须是印度铁路的发展方向。 首先,印度铁路必须取得一定的独立。 必须将 印度铁路设置成为一个有自主权的实体,而自主权即可能是成为一个公司体,也可能是彻底私有化。 公司化可以增加透 明度和明确权责。 其次,必须以客户为中心。 必须将货运、客运 区别对待,客运中还可以将长途旅客与短途乘客分别对待。 对于现代的私营企业来说,这些 市场细分显而易见,但对于印度铁路这样一个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 M。 但是,随着经济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主要的基础设施领域将逐渐私有化,这样的营销举措对于促进运输的效率也将势在必行。 钢铁行业的一个例子显示了这一问题 :印度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但是高额的运输费用使钢铁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像 或 T 这样的印度买家宁愿购买进口产品也不愿意购买国产钢。 最后,印度铁路还必须区分非主营业务的领域,如将生产业、餐饮业与为货运和客运提供后勤服务的主营业务区分开来。 印度拥有全球最垂直一体化的铁路系统。 而处于情况类似的中国早在 1992 年就将车辆生产等领域从运输系统中分离出去。 印度铁路路在何方。 国际范例并非解决之道。 日本和巴西铁路均已实行私有化,它们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所以我们认为,私有化的问题尚可伺机而动。 更为紧迫的问题是上述几个方面,在实施这些措施之后,印度铁路可以再实行更大范围的重组,朝着更具战略意义、更富效率、更具社会价值的成功机构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