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体(doc 19)内容摘要:

浅谈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体(doc 19)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摘要供应链优化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供应链整体运作成本的最小化,为了获取最小化的成本,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供应链节点企业必须有效地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 因此,计划和协调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就成了最小化库存成本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供应链企业之间无缝衔接,消除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高库存现象。 本文主要分析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来源,供应链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从计划协调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的几个模式展开,通过比较分析最终给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计划协调机制的一般框架及其设计步骤。 “库存是一个必要的恶魔” ,企业要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尽可能均匀地保持生产,甚至参与投机,都必须持有一定的库存。 但是库存常常掩盖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确定的需求与预测、不可靠的供应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问题以及生产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尽力减少库存来暴露上述潜在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快速应变能力。 供应链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由此造成的“应,增加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整体库存,给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但是谁在这个链条中承担的负担更重呢。 谁在规划与管理链条中的各种存货呢。 透过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窥视出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机制研究;多级库存控制;协调控制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目 录 前言第一章 供应的关系链的不确定性与库存 供应链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 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来源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2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几种模式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8第三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运行机制与设计策略 引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机制的原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机制的运行 11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如何设计供应连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机制 11参考文献 15附录 16谢辞 17前 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供应链管理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强调“网链”的阶段。 面对变化反复无常、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要多样化与个性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从战略层次上来管理库存,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是站在单一企业的立场上,以企业库存成本最小化为原则,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则是以整个供应链整体物流效果为追求目标。 传统的库存思想认为,库存是维系生产和销售的必要措施,因而企业与其上游企业之间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只是实现了库存的转移,整个社会库存总量并不减少。 供应链的形成使链上各个成员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快速反应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致力于总体库存的大幅降低,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式下,企业库存控制的依据是来自于下游企业的订货信息,根据客户的订货数量补充库存。 通过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从而增强整体业务的表现。 高效的供应链设计,供应成员之间的信息分享,库存的可见性和生产的良好协调使库存水平降低,运输作业更为有效,改善订单实现率。 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库存的影响,增加库存决策信息的透明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因此我们要针对这些新特点,新要求,开发适合供应链运作的库存管理策略。 本文主要分析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来源,供应链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从计划协调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的几个模式展开,通过比较分析最终给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计划协调机制的一般框架及其设计步骤。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浅谈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第一章 送的概念目前,关于配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1991 年,日本的物流手册对配送概念的描述是:“与城市之间和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将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者的运输,称之为配送。 ”其后又进一步作出解释:“生产厂到配送中心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叫运输,从配送中心到顾客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叫配送。 ”2001 年 4 月,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出了一个关于配送的规范的定义: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送的重要作用配送作为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与商流的最终实现联系最紧密的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配送的内涵由简单到复杂,特别是在当今零库存控制与快速反应的生产经营方式下,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成为现代物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的一个缩影和全部活动的体现。 在我国,发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化物流配送能够以其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优势调整流通结构,促使物流活动规模经济的形成。 从组织形态上看,它是以集中的、完善的配送系统替代分散性、单一性的物流行为;从资源配置上看,它以专业组织的集中库存代替社会上的零散库存。 采用这种方式衔接产需关系,客观上可以打破流通分割和封锁的格局,更好的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求。 统购销格局中存在着流动资金占用过大、库存过大、物力分散、周转不灵、购销方式落后、产销关系不稳等多种弊端。 发展配送服务,可以稳定企业之间的供销关系,合理降低库存和购销成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本,节约运力,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亦可按照企业要求组织资源配备,实现生产企业的零库存管理和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商业配送活动,必须相应的配备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以提高配送的作业效率。 商业配送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和配送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过程,其发展将不断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业配送是专业化的经营模式,是一种库存、运力、信息等物流资源相对集中的综合性经济行为。 通过发展配送中心,加快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促进工业项目的开发、国家资源的开发、城市经济的发展,扩大各方面的社会就业,同时也为大量闲置设备设施投入生产提供了市场需求。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第二章 送中心的产生追溯历史,很多学者认为配送中心是在仓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仓库自古以来一直被作为保管物品的设施。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产总量和物流总量不断扩大,商品消费市场不断发达,仓储周转速度逐渐加快,仓库的功能也逐渐发生演变,出现了以转运职能为主的的流通仓库。 流通仓库以保管期短、货物出入频率高为特点,从而与传统仓库形成鲜明对比。 流通仓库的进一步发展,使仓库和联结仓库的流通渠道形成了一个整体,起到了对整个物流渠道的调节作用。 为了和仓库进行区别,越来越多的人便称之为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心。 送中心的含义在我国颁布的国家物流标准术语中,配送中心被定义为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 其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批量;存为辅。 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 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 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 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 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 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文持性工作。 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已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 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 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唯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 i 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 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点、卸货方式等。 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