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xx 年 石漠化 综合治理项目,确定盘县 20xx20xx年 石漠化 综合治理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三年共设计 治理石漠化面积 ,使我县石漠化面积进一步 减少 ,为今后 石漠化 综合治理积累大量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月 29 日 ); ( 2)《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993 年 8月 1 日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7 年 8 月 29日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 年 4 月 29日修正); (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 年 1月 1日);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1993 年 7 月 2日); (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20xx 年 8月 31 日);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 年修正); ( 10)《退耕还林条例》( 20xx 年 1 月 20日); ( 1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9 年 1月 1日) ; ( 1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13)《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1992 年 12 月 10日); ( 14)贵州省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办法( 1995 年 6 月 16日); 3 ( 15)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 1987 年 3 月 1日)。 ( 1)《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 (20xx)1529 号 ); ( 2)“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 (黔发改代赈〔 20xx〕 1003 号 ); ( 3)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 ( 4)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 20xx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名单的通知》(发改办农经 [20xx]682 号); ( 5)《关于印发《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黔发改农经 [20xx]952 号) ; ( 6)贵州省石漠化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抓紧组织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20xx— 20xx 年)的通知 》; ( 7)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工程 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 20xx— 20xx 年)。 ( 1)《封山 (沙 )育林技术规程》 (GB/T1516320xx); ( 2)《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20xx); ( 3)《森林抚育规程》 (GB/T157811995); ( 4)《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20xx 年 4 月 17日 ); ( 5)《贵州省封山育林技术规定 (试行 )》 (贵州省林业厅, 20xx); ( 6)《贵州省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技术规定 (试行 )》 (贵州省林业厅, 20xx); (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 ( 8)《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T2461999); ( 9)《贵州省基本农田建设规程》 (20xx 年 12 月修订 ); ( 10)《水土保持工程概 (估 )算编制规定》 (20xx 年 1 月 25 日 ); ( 11)《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20xx 年 1月 25 日 ); (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157741995); ( 13)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1997 年 12月 17 4 日); ( 14)《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水利部水总〔 20xx〕 116 号 ); ( 1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0001999); ( 16)《育苗技术规程》 (GB/T60011999); ( 1)贵州省《岩溶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 (20xx2050 年 )》; ( 2)《盘县岩溶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 (20xx2050 年 )》; ( 3)《贵州省盘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20xx20xx)》及各年的初步设计。 盘县 20xx— 20xx 年石漠化 综合治理 项目 , 选择刘官镇 、 板桥镇 、 马场乡 、保基乡 4 个乡 镇的旧普安 、 高官屯 、 背阴箐 、 石坝 、 碗厂 、 五一桥 、 河底下 、 格所河 、 干沟 9 条小流域进行治理 , 流域内 土地总面积 , 岩溶面积, 石漠化面积。 三年共治理 石漠化面积 , 其中:专项资金 治理 石漠化面积 , 林草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 (其中封 禁 封山 育林 , 人工 促进 封山 育林 ); 人工 造 林(其中人造防护林 , 人工造经济林 ); 整合其它资金治理石漠化面积 , 林草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 (其中封禁封山育林 , 人工促进封山育林 ); 人工造林 (其中人造防护林 ,经济林 );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建排洪沟 ,拦沙坝 6 座 , 小水窖 316 口 , 小山塘 8 座。 盘县 20xx— 20xx 年石漠化 综合治理 项目 建设分 3 年进行,其中:盘县 20xx年石漠化 综合治理 项目选择对 旧普安、五一桥共两条小流域 进行治理, 建设年限为 20xx 年 9 月 — 20xx 年 12 月;盘县 20xx 年石 漠化 综合治理 项目选择对 高官屯、背阴箐、石坝和碗厂共 4条小流域进行治理,建设年限为 20xx 年 9月 — 20xx 年12 月;盘县 20xx 年石漠化 综合治理 项目选择对 河底下、格所、干沟共 3条小流域进行治理,建设年限为 20xx 年 9 月 — 20xx 年 12 月。 5 项目总投资 3300 万元,其中:林草植被建设和保护措施投入 万元,占总投资的 %;水利水保措施投入 万元,占总投资的 %;独立费用 219 万元,占总投资的 %。 划 项目总投资 3300 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 3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地方配套 300 万元 , 占总投资的 %。 投资计划: 20xx 年项目总投入 880 万元,其中,中央投入 800 万元,地方配套 80 万元; 20xx 年项目总投入 1210 万元,其中 :中央投入 1100 万元,地方配套 110 万元; 20xx 年项目总投入 1210 万元,其中 :中央投入 1100 万元,地方配套 110 万元。 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工程投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效益。 经测算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将产生直 接经济效益 亿元,间接经济效益 万元,年增产值 万元。 新增林草面积达 ,流域内森林覆盖率提高 %,经测算可保土 万吨, 蓄水总量达到 万立方米。 项目区石漠化面积逐步减少,土地生产能力提高,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在组织管理和技术运用方面积累更先进经验, 为今后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盘县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因地处盘江而得名,是贵州西大门。 东 邻普安县,南接兴义市,西与云南省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北与水城县毗邻。 东经 104176。 17′46″ 104176。 57′46, 北纬 25176。 19′36 26176。 17′31 之间。 县域 6 国土总面积 4056km2,占六盘水市总面积的 41%。 县城所在地红果距省会贵阳380km(公路里程),距云南省会昆明 280km。 境内最高海拔 2807m,最低 740m。 系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主要河流有拖长江、乌都河、新桥河、楼下河等河流,属于亚热带春干夏湿温和气候区,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平均气温为 ℃ ,年均降雨量。 全县有耕地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其中,水田 ,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园地 ,占总面积的 %;林地 ,占总面积的 %; 牧草地 ,占土地总面积的 %;水域及未利用地等 ,占总面积的 %。 土地后备资源严重短缺。 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辖 37个乡镇(少数民族乡镇 11个), 450 个行政村、 52 个(社区)居委会。 20xx 年总人口 万人,人 口平均密度为 291 人 /km2,是贵州省第三大人口大县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县份。 全县农业人口 万人,占总人口数的%。 少数民族人口 万人,占总人口的 %,有彝、布依、回、苗、白、水、黎、川青等 27 个民族。 20xx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其中一产完成 亿元,二产完成 亿元,三产完成 亿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 %、 %、%,产业结构为 “ 二、三、一 ” 型。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 亿元,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亿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 3529 元。 盘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生姜、油菜、蔬菜等, 20xx 年粮食总产量为 万吨。 石漠化现状 据《盘县石漠化监测 (调查 )报告》显示,全县石漠化面积 ,占国土总面积的 %。 经盘县 20xx— 20xx 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其它林业工程的实施,共治理石漠化约 ,(其中石漠化专项资金治理 ,其它生态工程治理石漠化面积约 40km2,)石漠化面积由 减少到,占国土面积的 %,全县石漠化面积下降约 %。 盘县岩溶分布和石漠化状况分布相似 ,存在面积较大、点多面广,石漠化危害程度较大 ,与非岩溶成交错分布状态,根据石漠化分布情况,可以大致分为西 7 部、北部、中部和南部四个片区。 盘县 20xx— 20xx 年石漠化 综合治理 试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20xx— 20xx年石漠化 综合治理 试点项目 完成情况 我县 20xx— 20xx 年石漠化 综合治理 试点项目 ,对 白河沟、后头河、哮天龙、秧田沟、水沟、刘官屯、 沙坡、石板沟、板桥河等 9条小流域进行治理, 共治理流域总面积 ,岩溶面积 ,石漠化面积 ,现已完成 治理石漠化面积 , 实施封山育林 ,人工造林 ,人工种草 ;建设棚圈 13800m2,青贮窖 2700m3;实施坡改梯 ;新建田间生产道路 ,引水渠 3km,排涝渠 ,拦沙坝 17 座,蓄水池 (小水窖 )71 口,沉沙池 71 口。 项目总 投资 2485 万元, 其中中央资金 2200 万元,省、市、县筹资 285 万元,到 20xx 年 4 月已完成投 资 万元, 20xx— 20xx年上级下达的治理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 20xx 年国家下达的任务将在 20xx 年 11月全面结束。 综合治理 试点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项目实施三年以来,流域内新增林草植被面积 ,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保土 万吨,蓄水 万立方米。 同时,通过坡改梯、新建田间生产道路等工程的实施,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亩可增产 100 公斤,亩增收 200 元,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着;通过排涝渠、拦沙坝、小水窖等水利工程的实施,让项目区群众直 接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农民就业,获取劳务报酬,增加了收入;通过种植防护林、经济林,项目区流域内年增产值 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万元,间接经济效益 万元,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治理,项目区石漠化的演化趋势得到有效遏止,境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同时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摸索和尝试,逐步总结出先进的治理模式,为今后 大面积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治理 试点项目工作的几 点体会 盘县三年来开展石漠化治理有以下体会:一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根据项 8 目区特点,在满足石漠化治理任务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优化配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等因素,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 二是项目作业设计尽量贴近地方实际。 尤其是在工程材料、树种选择等方面,考虑树种的适应性尽量就地取材,以便于节约成本 ,使项目能够操作,方便实施。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 重视 农业、水利、林业等 技术干部配置,加强专业技术业务培训,普及先进的科技成果,强化技术人员对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的检查指导,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四是合理安排项目实施, 林业项目由项目所属村、组统一组织实施,推荐能人管护或大户和联户承包,经果林采用分户实施、分户经营的管理模式,水利工程由中标单位和组织当地农户实施。 工程完工后,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进行产权移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五是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山上育林育草保护生态,山中建设防护林防风固砂,山下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配套水利工程,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 试点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1)资金投入标准低。 项目资金投入标准低,加上近年各 种材料价格和人工工资持续上涨等因素,项目进行招投标难度较大,一些项目实施需项目区农户投工投劳才能完成。 ( 2)工程实施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 项目受干旱,工程性缺水和严重的凝冻灾害不同成度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项目实施必要性与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盘县经过多年实施生态项目建。盘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