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注塑模结构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艺分析 材料分析 ABS 的基本特性 ABS 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 ABS 无毒、无味、成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 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及表面硬度。 密度为~,收缩率 %~%,尺寸稳定,易于加工。 ABS 的工艺特点 ( 1) ABS 有极好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 (2) ABS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3) ABS 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ABS 的成型性能 (1) ABS 是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需成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 80~90 度。 ( 2) 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 50~60 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 60~80 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4 ABS 的主要用途 ABS 在机械工业上用来制造齿轮、泵叶轮、轴承、把手、管道、电机外壳、仪表壳、水箱外壳、冷藏库和冰箱衬里等在汽车工业领域,用 ABS 制造汽车挡泥板、扶手、热空气调节导管、加热器等,还可用 ABS 夹层板制造小轿车前身。 ABS还可用来制作水表壳、纺织器材、电器零件、文教体育用品、玩具、农药喷雾器及家具等。 产品工艺分析 ( 1) 该盖形状简单,尺寸适中,一般精度等级,为了降低成型费用,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一模四腔。 并不对塑件进行后续加工。 如图 11所示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5 图 11 底框 ( 2)为满足塑件制品高光亮的要求与提高成型效 率采用侧浇口。 ( 3)加工和热处理,型腔和型芯采用镶拼式结构。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6 产品成型工艺 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模具的整体结构、浇注系统的设计、塑件的脱模和模具的制造工艺等有关,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 1 )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塑件在动、定模的方位确定后,其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外型的最大轮廓,否则塑件会无法从型腔中脱出,这是最基本的选择原则。 ( 2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的顺利脱模 由于注射机的顶出装置在动模一侧,所以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地使塑件在开模后在动模一侧,这样有助于在动模部分设置推出机构,否则在定模内设置推出机构就会增加模具的复杂程度。 ( 3 )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 4 )分型面的选择应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在分型面处会不可避免的在塑件上留下溢流飞边的痕迹,因此分型面最好不要设在塑件光亮的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以避免对塑件外观质量产生的不利的影响。 ( 5 ) 分型面的选择要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通常在模具设计中,选择平直分型面较多。 但为了便于模 具的制造,应根据模具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型面。 ( 6 )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在设计分型面时应尽可能使填充型腔的塑料熔料流末端在分型面上,这样有利于排气。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7 1. 2. 3 分型面的选择如图 12 所示 : 图 12 分型面的确定 注射机的选择 初选注射机 ( 1) 注射量 单个制件的体积 Vs= 查相关资料得塑料 ABS 的密度为 ~(注射级密度为) 单位塑件重量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8 Ms=≈ 总体积 V塑件 == 总重量 M=≈ 满足注射量 V机≥ V 塑件 / 式中: V 机 —— 额定注射量 (cm3) V 塑件 ____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体积和 (cm3) V 塑件 /= (2)注射压力: P注射≥ P 成型 查相关资料, ABS 塑料成型时的注射压力 P 成型 =70~90MPa ( 3)锁模力: P锁模力 ≥ PF 式中: P—— 塑料成型时型腔压力, ABS 塑料的型腔压力为 P=30MPa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9 F____浇注系统和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 (mm3) PF=30X(+)== 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查表,初选注塑机,型号为 XSZ30. 该型号注射机的主要参数如下: 额定注射量: 30cm3 注射压力: 119MPa 锁模力: 250KN 最大成型面积: 90cm2 最大开合模行程: 160mm 模具最大厚度 : 180mm 8 模具最小厚度: 60mm 喷嘴圆弧半径: 12mm 喷嘴孔直径: 2mm 动、定模固定板尺寸: 250X280mm 拉杆空间: 235mm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10 型腔数目的确定 实体尺寸较小,形状较规则,由生产纲领可知为大批量生产。 因此可选择一模四腔的方式生产,采用一模四腔的多型腔方式生产就必须使每个型腔都能通过浇注系统从总压力中均等地分得所需的足够压力,以保证塑料熔体能同时均匀地充满每个型腔,从而使各个型腔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 采用一模四腔,浇注系统应尽量采用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分流道形状及尺寸相等,即型腔平衡式布置形式,可用矩形排布。 型腔分布如图 13所示: 图 13 型腔分布图 浇注系统的组成 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 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合理与否对塑件的性能、尺寸、内外部质量及模具的结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盖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11 塑料的利用率等有较大的影响。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 1)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 注射成型时注射机料筒中的塑料已成熔融状 态,因此了解被成型的塑料熔体的流动性以及温度、剪切律对粘度的影响等显得十分重要,设计的浇注系统一定要适应于所用塑料的成型性能,以保证成型塑件的质量。 ( 2)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生熔接痕。 在选择浇口位置时,应注意避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