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广州完美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河涌有 10 条:凤尾坑、马洞坑、头陂坑、良田坑、泥坑、沙坑、石井河、新市涌、白海面、跃进河。 最长为凤尾坑,主河长 22km;河涌分别汇入流溪河、白坭河与珠江。 白云区水资源非常丰富,镇内流溪河、巴江河可航行 500 至 3000 吨船只,距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黄 埔港仅 25 公里。 被广州人亲切称为 “ 母亲河 ” 的流溪河,是广州市惟一一条完整的内河,也是广州市自来水的主要水源基地,流经白云区约 55 公里。 流溪河、白坭河、官窑涌在三江口相汇后注入珠江。 流溪河发源于从化市桂峰山,流经从化市、花都区、白云区,流溪河总流域面积 2300 平方公里,干流全长 156 公里,流域面积占广州市总土地面积的 31%,流域耕地面积约占全市的 33%,河面最宽处有 700 余米,最窄处也有 200 余米,作为珠江的一级支流,流溪河除灌溉、防洪、发电外,还负担了广州市自来水水源总供水量的 60%,广州市一年用水量十余亿 吨,流溪河便贡献了六亿吨之多,是广州市名副其实的 “ 母亲河 ”。 ( 1)流溪河 发源于从化桂峰山,因由众多溪流涧水汇集成而得名。 干流长 157 公里,集水面积2300 平方公里。 从白云区东北部钟落潭镇湖村入境,流经黎家塘、长沙、钟落潭、龙岗、竹料镇寮采、米岗、竹料、龙塘、虎塘、人和镇高增、人和、鸦湖、秀水、蚌湖镇南方、清河、新市镇石马、石井镇唐阁、滘心、龙湖、南岗等村,至鸦岗村附近三江口与白坭河汇合流入珠江西航道。 白云区境内干流长 50 公里,集水面积 529 平方公里。 广州市流溪河防洪工程是省、市确定的 18 宗城乡水利防灾 减灾工程之一。 流溪河流经白云区 公里,由白云区负责实施的 公里整治任务于 2009 年底全部完成。 经过多年建设,流溪河(白云区段)达百年一遇防洪标准,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 ( 2)石井河 石井河北起石马涌,流经新市街道、均禾、石井街道夏茅,汇入鹤边涌经石井、潭村至鹅掌坦,汇合新市涌后称增埗河流入珠江西航道。 干流长 公里,流域内主要 14 支涌有 24 条,集水面积 38 平方公里。 上游宽 1 至 2 米,中游宽 30 至 50 米,下游宽 80至 100 米。 六、自然资源 白云区是广州市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相当优越。 白云区 有白云山、帽峰山、南湖、流溪河等众多的山川河流和湖泊,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为广州各区之最。 土地资源 白云区是一个城市与农村并存的区域,土地资源相当丰富。 水利资源 白云区水资源丰富,是广州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珠江流经白云区西部,巴江河、流溪河、小北江、白坭河、沙贝海等数条大小河流亦流经境内。 其中流溪河从该区东北部横贯至西南部,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 除此之外,白云区还有大小水库 14 个。 动植物资源 白云区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的帽峰山植被以天然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阔叶林为 主,有黄樟、中华楠、观光木、桫椤等珍贵树种,也有穿山甲、猫头鹰、蟒蛇等保护动物。 七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表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水环境功能区 项目所在地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 项目纳污水体石井河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Ⅲ 类标准 大气环境功能区 二类区,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 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 3 类区,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 30962008) 3 类标准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是否风景保护区、特殊保护区 否 是否敏感区 否 是否水库库区 否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是( 石井 污水处理厂 纳污范围内 ) 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 否 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 否 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 否 15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行政管辖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相邻增城市,西界南海,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 4 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面积 平方公里,辖内有三元里街、景泰街、同德街、松洲街、黄石街、棠景街、新市街、同和街、京溪街、永平街、嘉禾街、均禾街、石井街、云城街、鹤龙街、白云湖街、石门街、金沙街和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等 18 个街道办事处、 4 个中心镇。 二、人口分布 截至 2018 年末,白云区常住人口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 %。 年末户籍人口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 万人,女性人口 万人。 三、经济概况 2018 年,白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亿元,同比 增长 %,增速高于广州市( %) %,位居广州市第三。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 三次产业比重是 ::,与上年持平。 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拉动全区经济增长 %。 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占经济总量比重为 %,占比较上年提高 %,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批发和 零售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增长 %,占全区比重为 %,较上年降低 %,贡献率为 14%;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增长 %,占全区比重为 %,较上年降低 %,贡献率为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增长 %,占全区比重为 %,较上年提高 %,贡献率为%。 四、教育 截至 2018 年末,白云区共有各类学校 609 所,比上年增加 16 所。 其中,普通中学 75 所,比上年增加 5 所;职业中学 3 所;小学 177 所,比上年减少 4 所;幼儿园 330所 ,比上年增加 14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比上年减少 3 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23 所, 比上年增加 4 所。 实际招生 万人,在校学生 万人,毕业生 万人。 其中, 普通中学实际招生 万人,在校学生 万人,毕业生 万人;职业中学实际招 16 生 万人,在校学生 万人,毕业生 万人;小学实际招生 万人,在校学生 万人,毕业生 万人;幼儿园实际招生 万人,在校学生 万人,毕 业生 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 100%。 截至 2018年末,白云区,白云区教职工 万人,同比增长 %,其中,专任教师 2 万人,增长 %。 五、文化、体育、卫生 截至 2018 年末,白云区共有 1 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1 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05 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区级文化馆 1 间,街镇文化站 22个,文化广场 426 个。 组织各类文艺活动 813 场次,送书下乡 8 万册,送电影下乡达到1578 场次,比上年增加 22 场次。 有图书馆 26 间,比上年增加 2 间,总藏书量达到 62万册,比上年增加 万册,视听文献 7342 件(套 ),电子图书 万册, 2018 年,白云区图书借还 万册次,馆内流通 万人次。 有街镇图书室 368 个,总藏书量达 万册,图书借还 万册次,流通 万人次。 有区级档案馆 1 间,收藏全宗档案 132 件,均可用计算机检索,共收藏档案 万卷。 白云有线电视用户 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70%。 六、交通和体育 交通运输:白云区境内有京广铁路、广三铁路、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州环城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等高速公路, 10 1010 20 324 国道穿境而过,广汕、广从、广花、兴泰、罗南、沙泰等省道和地铁二号线、机场快速干线行经区境,新旧白云国际机场、华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 京广铁路江高编组站 ” 也坐落在区内。 截至 2017 年末,全区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为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公里,一级公路 公里,二级公路 公里,三级公路 公里,四级公路 公里,等外公路 公里。 2016 年, 2017 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 %,同比 2016 年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个百分点。 机场客货吞吐量稳中有升。 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万人次,同比增长 %;机场货邮行吞吐量为 万吨,增长 %。 体育事业: 2018 年,白云区共建设健身路径 87 条、足球场 2 个、水泥篮球场 11 片,下拨乒乓球台 181 张。 全区体育设施覆盖率高达 100%。 共组织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123次,有 26 万人次参加。 其中,组织参加市级体育活动 8 次,区组织体育活动 27 次,各镇街组织体育活动 88 项(次)。 举办竞技体育比赛 6 次,输送体育人才 14 人。 白云区 17 籍运 动员参加市级以上竞赛获得第一名 96 人次,第二名 85 人次,第三名 85 人次。 在广州市青少年锦标赛中,白云区 830 人参加 27 个比赛项目,获得体育竞技组奖牌 160枚,其中,金牌 55 枚,银牌 42 枚,铜牌 63 枚。 体育彩票销售额 亿元,其中,电脑型彩票销售总额为 亿元,即开型彩票销售总额为 亿元。 七、社会保障 2018 年,白云区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 险分别有 万人次、 万人次、 万人次、 万人次和 万人次,五大险种征缴金额共计 亿元。 18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地面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选址于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新贝路 23 号(自主申报) ,项目位于 江高 石井污水处理系统服务范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 三级标准后, 生产废水 (清洗废水) 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达到 广东省 《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 ( 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 ,一同通过 市政污水管网排入 江高 石井 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尾水达标后排入 石井河。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办 [2011]29 号)及《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区划》,石井河的水质功能为饮用用水,属于 Ⅲ 类水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Ⅲ 类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间接排放建设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B,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应优先采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发布的水环境状况信息。 本次评价引用广州环保地理信息系统公布的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广州市主要河涌水质月报》中石井河断面的监测数据,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有关水污染物因子和监测数据见表31。 表 31 石井河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 mg/L) 项目 溶解氧 氨氮 总磷 化学需氧量 监测结果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 平均值 标准指数 超标率 % 100% 100% % 超标倍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 类标准 ≥5mg/L ≤≤≤20mg/L 达标情况 不达 标 不达标 不达标 不达标 监测结果表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 石井河 监测断面各常规指标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Ⅲ 类标准,说明河流受到一定的污染。 导致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沿线部分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汇入河流、沿线工业企业在发展迅速的 19 同时,配套环保处理设施未完善。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珠江和流溪河堆场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穗府规【 2016】 8 号),要求单位和个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堆场及港口、码头的,应当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同时, 2016 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穗府( 2016) 9 号)》 在 2015~2017 年主要河流(涌)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计划中,将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根据 2017 年 9 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顿重点河涌流域“散乱污”场所的通告》 穗府规〔 2017〕 12 号,广州市在行政区域范围内重点河涌流域、流溪河流域,以及东江北干流和珠江广州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开展“散乱污”场所清理整顿工作。 随着区内市政污水管网铺设的完善,居民的生活污水将通过污水管网得到有效收集,可减轻河流的污染程度 ,同时对河流附近的工厂企业严格要求和管理,加强执法力度,禁止其直接排放污染物。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纳污水体将腾出容量,水质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处于广州市白云区,按《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穗府 [2013]17 号文)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及标准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 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