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北郊绿化灌溉工程(田间)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相对应的为滴头、毛管间距, 每颗树下设 1 个滴头, 滴头出水量为 6L/h。 即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为 24h,每年灌水 20 次。 系统工作制度 滴灌区地块较为平整,总面积 415 亩。 每条支管控制灌溉面积大致相等约为 亩,其次为减小干管流量,本滴灌区实行轮灌。 N―轮灌最大数目; 19 C―每天运行的小时数,取 16h; 计算得轮灌组 N≤ 2,取轮灌组数为 2 组。 按工程实际,滴灌区以白景公路为界分为东西 2 块,西边为 Ⅰ 区,面积 166 亩,由 1 干控制 1~ 8 支,为一个轮灌组;东边为 Ⅱ 区,面积 249 亩由 2 干控制 9~ 16 支,为一个轮灌组。 管道设计 ( 1)管道流量确定 本滴灌工程管网由 总干管、干管、支管、毛管组成,毛管长 120m 计算 ,其上有滴头 41 个,滴头采用压力补偿式 可拆洗 滴头, 压力范围 ~, 单个流量 qd 为 6L/h, Q 毛 =Nqd=, 1 条 支管上有毛管 32条,干管流量按控制 8 条支管计,总干管流量按 Ⅱ 区全部支管流量和计。 各级管道流量及管径见表 51。 各级管道流量及管径表 表 51 名称 总干管 1 干管 2 干管 支管 毛管 备注 流量 (m3/h) 管径 (mm) DN160 DN140 DN160 DN75 DN16 承压等级( Mpa) 管材 Upvc Upvc Upvc PE PE ( 2)管道设计 滴灌系统由加压泵站接出总干管,再由总干分出 1 干、 2 干,干管沿建设北路两侧布设,西侧为 Ⅰ 区,由 1 干控制,东侧为 Ⅱ 区,由 2 干控制,支管由干管接出,垂直于干管,长 60m,间距 240m,毛管垂直于支管,间距 4m,长 120m,滴头为补偿式 可拆洗 滴头,每 3m 设一个。 总干、干管为Upvc 管,支管、毛管为 PE 管。 20 干管向支管单向分水,每个分水口安装减压阀、过滤器、除锈罐,滴灌工作组直接由支管接出,滴灌工作组由 DN16PE 毛管、滴头等组成。 滴灌区共布设总干管 1 条,总长度 320m,干管 2 条,总长度 3400m,支管 16 条,总长度 1260m,滴灌工作组 584 组,每个区管特性如表 553 所示。 Ⅰ 区管道特性表 表 52 编号 长度 (m) 公称直径 ( mm) 承压等级 ( Mpa) 滴灌工作组数 (组) 备 注 1 干 1699 DN140 Upvc 支管 1 60 DN75 32 PE 管 2 60 DN75 32 PE 管 3 60 DN75 32 PE 管 4 60 DN75 32 PE 管 5 60 DN75 32 PE 管 6 60 DN75 32 PE 管 7 60 DN75 32 PE 管 8 60 DN75 32 PE 管 支管合计 480 256 Ⅱ 区管道特 性表 表 53 编号 长度 (m) 公称直径 ( mm) 承压等级 ( Mpa) 滴灌工作组数 (组) 备 注 2 干 1701 DN160 Upvc 支管 9 340 DN75 96 PE 管 10 80 DN75 40 PE 管 11 60 DN75 32 PE 管 12 60 DN75 32 PE 管 13 60 DN75 32 PE 管 14 60 DN75 32 PE 管 15 60 DN75 32 PE 管 16 60 DN75 32 PE 管 支管合计 780 328 21 ( 3)滴灌工作组设计 每个分水口工作组设 2 套滴灌工作组,每个滴灌工作组由 DN16PE 毛管、滴头等组成,毛管总长 , DKB6100 滴头 万个。 在 PE支管上利用开孔器开孔安装 φ16旁通与毛管连接,毛管末端设堵头。 毛管垂直 PE 支管,按植树的水平沟布设,毛管采用 DN16PE 管,壁厚,承压等级 ,单根毛管长度 120m,每棵树装一个滴头。 每个滴灌工作组末端压力控制在 ~ 以内。 根据树木株距,确定每条毛管的滴头,滴头采用可拆洗补偿式滴头,流量 6L/h,每个树窝布置 1 个滴头,滴头距树根部位 以内。 所有 PE 管均地埋布设,支管埋深 ,毛管水平方向距树干。 ( 4)设计流量和扬程 滴灌区分为 2 个轮灌组,设计流量由总干流量除以设计管线输水系数取 所得为 ;设计净扬程等于水泵基准面 1783m 与滴灌区干管最不利点地面高程 差值 加滴头设计工作压力 10m 为 ;管道损失 , f 为系数, Q 为流量, d 为内径, m、 b 为指数,长度 L 按总干管长度 320m 加 2 干管一半长 850m 等于 1170m,计算得H=,计算设计扬程为。 喷灌设计 灌溉制度 ( 1)灌水定额 本喷灌工程主要为绿化喷灌,树种主要为 刺槐、松柏等树种 ,土质为砂壤土,计划湿润层深度 h=90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60%~ 80%,土壤容重 γ=,田间持水量为 22%,该区多年平均风 22 速为 ,低于 ,喷洒水利用系数 η 取。 η m=90()22/=67(mm) m0= =45(m3/亩 ) ( 2)灌水周期 绿化树种设计日需水量 4~ 6mm/d,该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200mm,考虑降雨补给,取 ETa=。 T=mη/Eta T=67≈10(d) 喷灌系统选型 本喷灌区域主要由 2座山体及 1座山体半坡面组成 ,地形高差超过 25m,经综合对比考虑,设计采用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 喷灌系 统总体布置 喷灌区主要由 2 座山体及 1 座山体半坡面组成,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向大致平行,依次设计为 A 区、 B 区和 C 区,面积分别为 1167 亩、 388 亩、525 亩,合计 2080 亩。 山体走向从东南至西北,东南低,西北高,设计 1干、 2 干管由低向高沿山脊线布设, 3 干沿建设北路西侧布设,分干管垂直等高线布设,支管平行等高线布设。 喷灌系统设计 ( 1)喷头选型 砂壤土的允许喷灌强度为 15mm/h,喷头采用单行多喷头同时喷洒的运行方式,且灌区季节平均风速为 ,支管与主风向成 45~ 65 度夹 布 23 置,喷头组合形式为正 方形,查表得 Ka=Kb=1。 计算得允许的喷头最大喷灌强度为 ,绿化树雾化指标在 20xx~ 3000之间,依此喷头选为 ZY1喷头,其相应参数工作压力 350kPa,喷嘴直径 ,流量 3m3/h,射程18m,喷灌强度。 喷头组合间距为 a=b=18m。 ( 2)管道系统平面布置 喷灌区域为 A、 B、 C 三个区, 1 干、 2 干管沿山脊线布设, 3 干沿建设北路西侧布设,分干垂直等高线,也基本沿山梁布设,支管平行等高线,第一条支管分水口靠近分干首部,其余每 18m 平行布设 1 条,支管中每 18m设 1 喷点。 三 个区共计干管 3 条,分干 19 条,支管 435 条,喷点 4001。 见管网统计表 54。 系统管网统计表 表 54 干管 长度( m) 分干 长度( m) 支管总条数(条) 支管总长度( m) 喷点数 备注 1 干管 1800 1 分干 58 8 1104 65 2 分干 132 14 2628 153 3 分干 192 22 3382 199 4 分干 140 15 1946 116 5 分干 463 49 7852 461 6 分干 322 32 3760 225 7 分干 377 42 6435 379 8 分干 230 26 2830 170 9 分干 325 41 7012 410 10 分干 182 17 2808 165 2 干管 1100 1 分干 80 10 955 58 2 分干 88 11 1717 101 3 分干 130 16 2391 141 4 分干 163 17 2565 151 5 分干 125 13 2203 129 6 分干 257 21 3055 180 3 干管 970 1 分干 367 33 6338 352 2 分干 293 26 4984 276 3 分干 254 22 4877 270 合计 3870 19 4178 435 68842 4001 ( 3)喷灌工作制度 喷头在一个喷点上的工作时间: 24 t=abm/1000q=181867/( 10003) =(h) 夜间不作业,白天工作 14 个小时,每个喷头每天可喷洒的喷点数 : n=14/=,取 n=2,即每个喷头每天可喷洒 2 个喷点。 每次同时喷洒的喷头数: np=N/( nT) =4001/( 210) =≈200个 ( 4)轮灌组划分 喷灌区分为 A、 B、 C 三个区,由于喷灌区处于山区丘陵地带,所以本工程只对喷点数作轮灌组划分,一个轮灌组分为三部分,对应于 1 干、 2 干、3 干按各自控制的喷点数与总数比值以 :: 比例分喷灌点数,分别为11 3 48 个,同一分干管上 可同时起动 2 条支管。 ( 5)管道设计 支管流量按具有代表性的 1 条支管为 10 个喷点计算。 分干管流量按控制 2 条支管同时工作计算。 干管流量按相对应的喷点数流量和计算。 支管水压力超过 35m 时设减压阀。 各级管道流量及管径见表 55 各级管道流量及管径统计表。 各级管道流量及管径统计表 表 55 名称 1 干管 2 干管 3 干管 分干管 支管 备注 流量 (m3/h) 348 108 144 60 30 管径 (mm) D351 D219 D245 D159 D102 管材 钢管 钢管 钢管 钢管 钢管 ( 6)设计流量和扬程 工程运行时,同时向 A、 B、 C 片由干管输水进行喷灌,设计流量由公式 Q=nq/ηc计算,设计管线输水系数取 ;设计扬程由水泵基准面与喷灌 25 区干管最高地面高差加喷头设计工作压力而得再加管道损失而得,管道损失 , f 为系数, Q 为流量, d 为内径, m、 b 为指数, L为管长, 3 干管段损失需加上其 3 分干管道损失。 计算结果见表 56 设计流量和扬程表。 设计流量和扬程表 表 56 名称 1 干管 2 干管 3 干管 备注 流量 (m3/h) 管长 (m) 1800 1100 970 实选管径 (mm) D351 D219 D245 水泵基准面高程 (m) 1783 1783 1783 干管最高点地面高程 (m) 喷头工作压力 (m) 35 35 35 几何扬程 (m) 103 106 计算管道损失( m) 设计扬程( m) 配 水泵站 配 水泵站设计 ( 1)泵房设计 配水泵站布置在蓄水池坝后,坐西向东布设,平面型式为 “L”型。 泵房为干室型泵房,泵房机坑采用整体式底板和封闭圈组成的钢筋砼箱形结构,箱体尺寸为长 ,宽 ,其下部墙体厚 40cm,底板厚 40cm,采用 C25 钢筋砼浇筑,机墩直接与底板现浇为一个整体,其上部为砖混结构,泵房墙体直接砌筑在箱基顶部,墙后 370m,采用 水泥砂浆砌 MU10机砖,设构造柱圈梁系统。 检修间位于厂房右侧,箱基顶部,宽 ,采 26 用现浇 C25 钢筋砼梁 板。 值班室设在检修间旁,轴线尺寸为长 3m,宽。 配电间位于厂房后侧,与检修间和值班室相连,配电间平面(中至中)尺寸为长 宽 =,值班室和配电间均为砖混结构。 在厂房水泵层设集水井,尺寸为 ,机组周围进出水管道下设排水沟,沿厂房机组周围汇集至集水井,用排水泵抽入 沟道。 根据地质报告,配水泵站基础处在粉土地基上,具有中等湿陷性,设计基础开挖至中风化砂岩层,夯填至设计高程,在基础下设 后 10%水泥土垫层及 厚 C10 混凝土垫层。 厂房屋面为现浇钢筋砼屋面板,梁板柱 砼等级均为 C25。 屋面板上设发泡聚苯板保温层, SBS 改性沥青防水层。 外门采用钢门,内门采用木门,窗采用铝合金门。 ( 2)取水 管 设计 取水管直接从蓄水池引出 , 在取水管的进口焊接滤网, 进口管底设计高程 ,从主坝体底部穿过,管道选用 DN600mm 钢管,壁厚 10mm,长 50m,坝体后设闸阀井 1 座,井内设置三通管,安装闸阀 2 个,在闸阀井内接出取水管 1 条,通过配水泵站加压后送到地灌区进行灌溉,另为 1条为塘坝的排水管,排水管采用 DN560mmUPVC 管,排水管从闸阀井接出后,排入沟道中,排水管长 50m。 水力机械设计。白银北郊绿化灌溉工程(田间)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