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坭镇南部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南端,地处珠三角腹地,东南面与南海丹灶、西樵接壤,西面与高要、高明隔西江相望,距广州不足 40 公里,离佛山市中心城区仅 24 公里。 全镇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2 个村委会、 1 个居委会、 66 条自然村。 白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 ,年平均温度 18- 20 摄氏度,无霜期 310 天以上,年降雨量 1000- 1800 毫米,年平均日照达 1900- 2020 小时。 古人称白坭“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都闻雷” 主要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较少,施工场地集中,且较为开阔,但由于施工影响,周围道路的交通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来自施工机械及车辆所产生的噪声、废气、尘埃等。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在场地平整和项目施工阶段,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噪声、固体废弃物以及含有悬浮固体的雨水径流。 ( 1)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施工 期间,由于土石方工程引起的泥土的堆积,一旦发生下雨天气,作业场所如果排水不畅,将会出现泥浆、砂石漫流,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排入河涌会导致泥污的淤积,从而污 3 染水质。 如果施工机械设备发生油品滴漏,则污水中将会含有悬浮油品,流入河涌也会引起水质的污染。 另外施工工人的生产及生活产生的废水也将引起河水的污染。 ( 2)废气污染源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一般大型的机械设备均燃烧柴油,如果车况不好,并且车辆来往频繁,则会排放出大量的烟尘、 CO、 HC、 NOx 等污染物质,从而严重污染施工现场的环境,另 外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粉尘也是不容忽视的,适当的在施工场地洒水可以减少粉尘的污染。 ( 3)固体废弃物 项目施工过程会产生各种建筑垃圾,应当及时回收再用或及时清理。 另外施工现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应及时清理。 ( 4)噪声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污染,应当严格控制车辆行驶路线和各种机械设备的施工操作时间,以免噪声影响周围环境敏感点,由于部分施工场地在居民居住地区域内,因此本项目正常施工时特别要对噪声进行管制,以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 运行期污染源分析 ( 1)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本身并不会产生污水,整 个项目(包括三水区白坭镇南部供水管网建设工程两旁建筑物)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运行期 4 间产生的污水主要为城市生活污水。 参考同类污水的水质监测数据,该废水水质(废水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浓度)如表 6— 1 所示。 表 6— 1 污染源 污染物名称(单位: mg/l, PH 值除外) PH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生活污水 6— 9 250 150 100 15 ( 2)空气污染源 本项目本身并不会产生废气,整个项目(包括三水区白坭镇南部供水管网建设工程两旁建筑物)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运行期间产生的空气污染 源主要来自交通车辆。 随着交通车辆数量的增加,交通车辆排放的废气已成为大气中氮氧化物等污染源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全区的 80%左右;总悬浮物微粒也占到全区总排放量的 20%左右,其污染程度和对人群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 ( 2)噪声污染源 本项目本身并不会产生噪声污染,整个项目(包括三水区白坭镇南部供水管网建设工程两旁建筑物)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车辆、商业及娱乐活动。 环境保护措施 5 施工期污染治理 ( 1) 注意文明施工,以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 2) 道路的水泥用量较大,建议采用散装 水泥,可减少水泥粉尘污染,大量节约水泥包装纸带,有利于环境保护。 ( 3) 对施工场地进行适当的封闭与维护,减轻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 4) 各类机械的使用要尽量避免机械故障,并注重使用和运行时间。 运行期污染治理 ( 1)废水污染 水环境保护对策与治理措施如下: ①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条例规定,强化监督管理,杜绝偷排滥放废水的现象。 ② 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一切有污染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水区颁布的水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防止新的污染源的产生。 ③ 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有效地控制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④ 抓好城市综合整治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彻底解决内河水质污染问题。 ( 2)空气污染 6 空气环境保护对策与治理措施如下: ① 对机动车辆的数量的增长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环保型公共交通工具,并加强机动车辆的废气控制治理,机动车辆尾气排放达标率 100%,逐步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② 采用先进、科学的交通管理方法,确保车辆运行畅通,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③ 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防止扬尘污染。 ④ 新建工程要做到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⑤ 加 强绿化工程,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大气环境自净能力。 ( 3)噪声污染 噪声环境保护对策与治理措施如下: ① 加强立法监督,机动车辆市区内禁鸣喇叭。 ② 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管理和审验,降低机动车辆对城市的噪声影响。 ③ 摩托车的维修必须在室内进行,休息时间不得进行发动机试车或鸣喇叭的作业。 ④ 商业店铺不得利用音响等高噪音的设备招揽顾客,禁止沿街吆喝叫卖。 ⑤ 歌舞厅(包括卡拉 OK、酒吧、演唱会)必须配套建有有效的 7 防噪音设施,不得超过规定的营业时间。 ⑥ 饮食服务业不得超过规定的营业时间,必须制止食客喧哗和其他产生噪音的活 动。 ⑦ 贯彻落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未经批准禁止广播宣传车上路行驶广播。 ⑧ 社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宣传教育,制止居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噪声污染。 ⑨ 辅助性道路和其他各种道路,均宜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以降低噪声。 三、安全卫生 设计原则及采用标准 本项目安全与卫生设计原则如下: ( 1) 劳动安全及卫生必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劳动安全及卫生的规程、范围及标准,确定工程设计采用的劳动安全及卫生标准。 ( 2) 因地制宜,选择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经济实用的劳动安全及卫生措施工艺。 ( 3) 最大限度地减少劳 动安全及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工程施工期间安全文明施工。 本项目安全与卫生采用的标准如下: (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6) 8 ( 2)《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TJ36— 79) (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TJ36— 79) ( 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19— 87) (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 89) ( 6)《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GB2265— 90) 2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 1)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见表 6— 2: 表 6— 2 危害因素 危害程度 土石方工程 ( 1) 乱挖、乱填,不做支撑保护。 ( 2) 乱弃、乱排 ( 1) 边坡坍塌而造成人身伤亡,机具事故,填方不密实引起下沉失稳,明挖回填不密实,会导致地面沉陷。 ( 2) 乱弃土石方污染环境,作业场所排水不畅,基坑浸泡,致使边坡坍塌。 ( 3) 不设沉淀池引起泥浆、沙石漫流,易堵塞市政管道,污染水质,危害环境。 设备安装 ( 1) 机械设备失检、失灵。 ( 2) 电器设备过载、漏电。 ( 1) 导致机具控制失灵、吊件坠落、塔架倒塌等机毁人亡事故。 ( 2) 导致设备损坏、起火、触电,造成对人身伤害乃至生命的伤亡,以及污染的危害。 9 ( 3) 场地各区不设安全标志或设置不当。 ( 3) 威胁安全,引起场 内运输通道混乱,导致事故的发生。 易燃易爆物品储存混装、过量,监守不严引致失落。 导致火灾、爆炸,造成违反治安条例及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人身伤亡。 施工作业带边界不清,无栏栅挡板、保安灯、闪光灯等。 造成车辆通行、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影响施工,施工现场混乱,遭受破坏。 施工机械噪声、振动过大。 妨害对话,妨害音像信号联络,从而会妨害作业的安全,还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不适感以及耳聋。 建筑材料含有毒、放射性元素,有害气体挥发。 导致人身中毒,导致潜伏职业病。 ( 2)本项目在运营期间危害因 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 运营期间危及劳动安全因素主要有: ① 火灾、电气设备过载及供电设备故障。 ② 排水系统不完善。 ③ 地面材料不防滑或防滑效果不明显,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采取适当的防范和控制措施,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④ 排水管在长期运行中会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发酵产生有害气体,由于排水管通风不畅,容易造成养护人员的伤害。 10 运营期间影响卫生因素主要有: ①噪声、汽车尾气空气污染。 ②排水系统设施不完善,污水乱排,以及垃圾站设施不完善,影响周边环境卫生。 安全与卫生措施 本项目必须采取的劳动安全措施如下: ( 1) 项目建设 期间,应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和施工的有关规定、规范和规程开展工程施工,开挖后的断面按照规定要求及时防护、衬砌;开挖产生的土石方运至指定地点存放,不能随意弃土存放。 ( 2) 工程施工期间,应遵守市政建设的规定,实施屏蔽封闭施工,以防非施工人员和车辆闯入,造成伤亡事故;施工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做到各负其责,各施其职,严禁无证上岗操作。 ( 3) 易燃易爆物品以及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应当向有关部门申报,并按照批准的存放地点和保管方式,设专人管理。 ( 4) 施工期和营运期各类机械作业,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规程和标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强机械设 备维护和检修,杜绝设备因失检、失灵而带病运行,各种电器设备应当有警示标志,以防设备过载或者泄漏时发生损坏、燃烧、漏电等产生人员伤亡事故。 ( 5) 项目营运期间,对各种设施采取适当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人员的意外伤亡和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 6) 排水管道的养护人员在进入排水检查井养护时,要配备必 11 要的防毒面具,以防排水管中的有害气体对养护人员的伤害。 本项目必须采取的卫生方面的措施如下: ( 1) 建设过程应当注意保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固体废弃物、废气不对周围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产生不利影响。 ( 2) 工程施工弃渣土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严格按照政府所颁布的各项管理条例实施,避免由于管理不严而产生水土流失和扬尘污染环境。 ( 3) 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水,应通过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排放方式排向污水系统,排出前应作相应的沉淀和分离处理。 ( 4) 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废气,应控制在环保部门所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内,严禁超标准排放造成污染。 ( 5) 对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油烟、及废热等,应根据有害物质的特点、性质、数量和危害程度,考虑采取有效的消烟、除尘和通风措施,配置必要的除尘、净化或回收装置,以保证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环境空气达到国家环保、劳动、卫生及能源等有关部门和法规规定的标准。 ( 6) 对操作高噪声、高振动设备的工作人员,应当配备隔音耳塞,并对设备采取减振等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四、主要问题与对策 主要要与对策 供水管网敷设引起的环境问题 12 综合环境影响因素判别结果,工程实施期间,运输网、社会经济格局、土地资源利用、人员安置、水土 流失、施工等因素对环境影响较为显著。 综合布局:本项目在路线规划及方案选择过程中,是在各级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合乎城市规划的要求,综合地方政府和各部门意见,推荐方案符合现有社会经济格局,充分照顾了各地区发展要求,可保证发挥其出口通道应有的功能。 用地拆迁:本报告对各路线方案均进行了详细的拆迁调查并将之作为方案比选的内容。 此外,本项目在确定路线方案时注意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填大挖,合理取土弃土,力图减少用地数量。 施工:施工噪音是短期行为,主要是部分路段夜间干扰村民休息,为了不干扰村民休息,夜间应停止机械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并妥善处理施工所带来的废水、废渣和废弃方,以免破坏村民的生活环境。 汽车交通引起的环境问题 公路施工营运期间,汽车交通引起的环境总是主要包括汽车废气、噪音与振动等。 废气:本工程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改善路网结构,平衡分配流量以减少废气浓度,几何设计时尽可能采用平缓纵坡,争取良好的通视条件以减少废气排放。 噪音与振动:结合本工程交通特征、地形特征、道路特征及各敏感区情况,本工程通过移动线位、高速纵坡、增大半径、加强绿化等 13 措施以降低噪音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开发 本项目不仅结合环境问题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