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数字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普通开关电源的输出波形为高频调制的脉冲直流,若对平滑性有较高要求可以增加直流滤波器,冷却方式一般采取风冷。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本课题围绕单片机为核心,完成监控 电路 和键盘输入、状态显示 等硬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使用 AT89C51,按照需求将引脚分配给监控电路,按键电路, 显示电路;监控电路使用 MAX813L 作为控制芯片,完成上电复位,自动复位,手动复位,和电源监控的功能;键盘电路使用 4*4 矩阵键盘,完成数值设置的功能;显示电路使用 LCD1602,LCD1602 能显示两行字符,每行 8 个,满足显示的要求;从系统选用 AT89C2051 作为控制芯片,产生控制开关电源的脉冲。 电源电路在正常导通时能够输出可调电压,当控制电路给电源电路开关脉冲时,电源电路根据开关管的导通情况形成脉冲直流电源。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4 2 电镀数字脉冲电源 的总体方案设计 系统总体 方案 设计 由于系统中关键的问题是定时, 电镀时间的定时及驱动开关管的脉冲定时,而且后者的定时精度直接影响输出脉冲波形的频率精度。 同时考虑到系统显示及按键处理的因素,本系统采用了双 CPU 系统设计架构。 主系统主要负责显示、按键管理、电镀时间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暂停等控制;从系统主要负责产生开关管的驱动脉冲。 数字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 21 所示。 主系统方案设计 主系统利用 AT89C51 作为中央控制芯片, P0 口作为液晶显示的数据线,用于显示电路, P2 口作为 按键控制电路的行线和列线, P1 口作为一般双向 I/O 口使用, P3 口的 、 作为串行通信 接 口使用,其他 P3 口作为一般双向 I/O 口使用。 看门狗电路利用 MAX813L 作为控制芯片,使用其经典电路做到上电自动复位和电路监控的功能,同时设计了一些外围电路,实现手动复位功能。 按键电路是使用一个 4*4 矩阵键盘,通过控制行线和列线达到控制按键的功能。 矩阵式键盘可以有效的节省 I/O 口。 显示电路是使用液晶显示,使用了一片 1602,达到 ton, toff, T 的显示功能。 显 示 键 盘 运行暂停、结束等控制接口 从 CPU 驱 动 开关电源 主 CPU 图 21 双 CPU 系统原理图 电镀数字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 5 从系统方案设计 从系统是基于 AT89C2051 的控制电路,由从系统 单片机定时器提供定时,向电源电路发送一个脉冲,控制电路的通断,使 电源电路的输出由直流变为直流脉冲。 从系统与主系统的通信方式选为串口通信,通过 TXD,RXD 交叉连接实现,共用复位信号,由主系统的定时器提管理串口通信。 电源电路是一个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冲直流的电路,首先交流电源经过变压器转换为28V 的交流电源,再经过整流桥整流后输出直流,通过开关管控制直流电源的通断而达到输出脉冲直流的效果。 主、从系统通信方式的方案设计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双 CPU 或多 CPU 系统的 建构通常有以下 3 种形式。 1) 双口 RAM 方式 使用一个 CPU 有时会导致软件编写复杂,尤其是当多个外围芯片发生中断请求时,容易造成数据处理的延误。 采用双口 RAM 的双 CPU 电路,整个电路分成 2 大部分,每个 CPU 编有单独的程序,各管理 1 部分,这样可减小整个软件编写的难度,增加仪器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 2 个 CPU 交换信息的媒介,主 CPU 和从 CPU 均可通过与双口 RAM 相连的总线对双口 RAM 进行读 /写。 由于双口 RAM 大多具有双总线,而且具有总线仲裁机构,因此这种方式的 特点是硬件简单,但成本相对较高。 这种方式的实现原理可用图 22 表示。 2) 并口通信方式 直接将 2 个 CPU 通过并行接口连接起来,实现协调与交流。 这种方式是以牺牲并行接口为代价的。 虽然是半双工通信方式,但由于是并行通信方式,速度还是比串口片选 片选 状态 状态 总线 总线 主 CPU 从 CPU 左总线 右总线 双口 RAM 图 22 双口 RAM 方式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6 方式要快。 在并行接口紧张的应用场合,需要权衡。 图 23 即为双 CPU 通过并行接口连接。 3) 串行通信方式 串行通信方式,即主、从 CPU 之间通过串行接 口或模拟串行接口进行协调和交流。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硬件简单,软件实现也很方便。 适合于本次设计的需要。 本次系统在串行通信的基础上,配合以适当的硬握手联络信号,以克服纯软件握手对驱动脉冲的影响。 双口 RAM 方式硬件电路简单,但成本较高,并行通信方式通信速度快,却是以牺牲 I/O 口为代价,不适合本次设计的要求,串行通信方式虽然通信速度稍慢,但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实现也很方便,适合本次设计的需要,两 CPU 通过 RXD,TXD 交叉连接完成串口通信。 P1 CPU1 P34 P35 P1 CPU2 P34 P35 图 23 并行通信方式 电镀数字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 7 3 电镀数字脉冲电源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实现 由于系 统中关键的问题是定时, 电镀时间的定时及驱动开关管的脉冲定时,而且后者的定时精度直接影响输出脉冲波形的频率精度。 同时考虑到系统显示及按键处理的因素,本系统采用了双 CPU 系统设计架构。 主系统主要负责显示、按键管理、电镀时间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暂停等控制;从系统主要负责产生开关管的驱动脉冲。 主 CPU 的选择、 方案确定 AT89C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主 CPU 系统主要管理显示电路、按键电路、运行状态控制及向从 CPU 系统发送脉冲参数等,核心是 AT89C51 单片机。 其中暂停开关 PKEY 与 暂停指示灯通过接口与单片机连接,暂停时指示灯会发光指示。 主、从 CPU 系统的握手信号为 R/P, SCOMM。 其中 R/P 用来由主 CPU 控制从 CPU 的运行与暂停; SCOMM 信号是从 CPU 向主 CPU指示通信状态的,成功结束有效;否则无效。 本次设计使用 AT89C51 单片机作为主系统芯片, AT89C51 单片机芯片内部的逻辑结构如下图 31 所示。 图 31 AT89C51 内部逻辑结构 各部分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a) 中央处理器( CPU) 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完成运算和控制操作。 在 CPU 里面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以及 若干寄存器等部件组成。 b) 内部数据存储器( RAM) 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地址范围为 00H~ FFH( 256B)。 是一个多用多功能数据存储,有数据存储、通用工作寄存器、堆栈、位地址等空间。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8 c) 内部程序存储器( ROM) 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因此称之为程序存储器,地址范围为 0000H~FFFFH( 64KB)。 d) 定时器 /计数器 51 系列共有两个 16 位的定时器 /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记数功能。 e) 并行 I/O 口 MCS51 共有 4 个 8 位的 I/O 口( P0、 P P 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f) 串行口 MCS51 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以实现单片机和其它数据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 该串行口功能较强,既可作为全双工异步通信收发器使用,也可作为同步移位器使用。 g) 中断控制系统 MCS51 单片机的中断功能较强,以满足控制应用的需要。 h) 时钟电路 i) 位处理器 8051 是标准的 40 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排列参照下图 32。 图 32 AT89C51 管脚图 信号引脚介绍 a)输出口线 ~ P0 口 8 位双向口线 ~ P1 口 8 位双向口线 电镀数字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 9 ~ P2 口 8 位双向口线 ~ P3 口 8 位双向口线 b)ALE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在系统扩展时, ALE 用于控制把 P0 口输出的低 8 位地址送入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分时传送。 c)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在读外部 ROM 时 PSEN 有效(低电平),以实现外部 ROM 单元的读操作。 d)EA 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当 EA 信号为低电平时,对 ROM 的读操作作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而当 EA 信号为高电平时,则对 ROM 的读操作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并可延续至外部程序存储器。 e)RST 复位信号 当输入的复位信号延续 2 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即位有效,用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操作。 f)XTAL1 和 XTAL2 外接晶体引线端 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此二引线端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g)Vss 地线 h)Vcc +5V 电源 引脚的分配 AT89C51 作为中央控制芯片, P0 口作为液晶显示的数据线,用于显示电路, P2 口作为按键控制电路的行线和列线, P1 口作为一般双向 I/O 口使用, P3 口的 、 作为串行通信借口使用,其他 P3 口作为一般双向 I/O 口使用。 显示电路设计 作为显示电路,要求实现的功能有:能够对 ton, toff, T 的数值进行显示和设计,并且没个数值都要求有四位有效数字,可以用三组 4 位的数码管显示,也可以用液晶显示实现,下面对这两种显示方式做 以下 介绍。 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数码管采用小型超高亮共阴数码管。 为了有所区别,前 2 个参数的显示采用绿色,后 1 个参数的显示采用红色。 ton, toff 参数在运行中始终显示,而 T 参数则以秒为单位倒计时显示,到 0 时结束运行。 通过 P15 引脚向 MAX813L 发出 RSTK1 信号,使系统复位,也即停止从 CPU 的脉冲输出,结束电镀运行。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10 由于显示电路的需要,本次设计中共用到 3 组,每组四个的数码管,因单片机上 I/O口有限,利用一个 8279 对 I/O 口进行扩展。 1)8279 8279 是可编程的键盘、显示接口芯片。 它既具有按键处理功能,又具有自动显示功能,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很广泛。 8279 内部有键盘 FIFO(先进先出堆栈) /传感器,双重功能的 8*8=64BRAM,键盘控制部分可控制 8*8=64 个按键或 8*8 阵列方式的传感器。 该芯片能自动消抖并具有双键锁定保护功能。 显示 RAM 容量为 16*8,即显示器最大配置可达 16 位 LED 数码显示。 ○ 1 数据线 DB0DB7 是双向三态数据总线,在接口电路中与系统数据总线相连,用以传送 CPU和 8279 之间的数据和命令。 ○ 2 地址线 /CS=0 选中 8279,当 A0=1 时,为命令字及状态字地址;当 A0=0 时,为片内数据地址,故 8279 芯片占用 2 个端口地址。 ○ 3 控制线 CLK: 8279 的时钟输入线。 IRQ:中断请求输出线, 高电平有效。 /RD、 /WR:读、写输入控制线。 SL0SL3:扫描输出线,用来作为扫描键盘和显示的代码输出或直接输出线。 RL0RL7:回复输入线,它们是键盘或传感器矩阵的信号输入线。 SHIFT:来自外部键盘或传感器矩阵的输入信号,它是 8279 键盘数据的次高位即 D6 位的状态,该位状态控制键盘上 /下档功能。 在传感器方式和选通方式中,该引脚无用。 CNTL/S:控制 /选通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键盘方式时,键盘数据最高位( D7)的信号输入到该引脚,以扩充键功能;选通方式时,当该引脚信号上升沿 到时,把 RL0RL7 的数据存入 FIFO RAM 中。 OUTA0OUTA3:通常作为显示信号的高 4 位输出线。 OUTB0OUTB3:通常作为显示信号的低 4 位输出线。 /BD:显示熄灭输出线,低电平有效。 当 /BD=0 时将显示全熄灭。 2) 4514 4514 由锁存器和 4— 16 线译码器组成,主要功能是锁存和译码。 3) MC1413 MC1413 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反相输出器,又七个硅 NPN 达林顿管组成。 MC1413 的每一对达林顿管都串联一个 的基极电阻,在 5V 的 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 和 COMS 电路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 电镀数字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 11 MC1413 工作电压高,工作电流大,灌电流可达 500mA,并且能。电镀数字脉冲电源控制电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