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竞争情报及分析(一)内容摘要:

物流行业竞争情报及分析(一) 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 行业事件分析 竞争环境 竞争对手 竞争策略 行业数据 行 业 竞 争 情 报 及 分 析 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本期要目快速进入 点击页码 行业事件分析 .收货款,企业需慎用。 】 .通部拟方案,减小“治超”不良影响】 .港航运不宜由内地政策保护】 .地开放航权对台湾市场有抑制作用 】 .美客户希望将笔记本组装中心移回台湾】 .海短期内目标为航运中心】 .连物流业被港澳商界看好】 .林斯潘明确表态加息】 .际原油价格短期内可能显著下跌】 . 2020 年重庆水运基建预计投资达 139亿元】 .航扩大中国市场 运力加倍】 .航总局将增大货运开放力度】 .球投资形势乐观,中国最有吸引力】 .国忠表示,亚洲地区的信贷风险已经非常高 】 .卡车航班”将改变报关模式 】 .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竞争对手 .邦快递推出全球货运时测系统】 .铁运通将在京建物流中心】 .荣预计年底内地月营收翻倍】 .丰快递以河北作为北方试点】 .商迪辰控股美日物流,业务形成互补】 .藤忠物流将重点依托铁路资源】 .黄入股现代商船,涉足航运业务】 .国邮政集团试图快速打入中国市场】 .急送建呼叫中心不忘降低成本】 .004 年 5 月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价 33 美元是航空业的底线】 .拉克森公司预测 2004 年集装箱海运需求】 .收货款,企业需慎用。 】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电视直销等名词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一种新的付款方式也应运而生。 那就是货 到付款,由物流商代收(简称为“ 代收货款”)。 从十几元的图书影碟到上万元的电脑,对收货人来讲货到付款已成为缺乏信用体系时最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便捷的支付方式。 事实上,在缺乏信用体系的中国,这种付款方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它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五月底,两家货运公司卷款消失使河南科技市场产生了很大动荡。 郑州吉通货运公司 “人间蒸发”,穗鑫运 输服务有限公司人去楼空,其所携 带的代收货款皆不低于 200 万元。 6 月初, 兰州东部市场的兰州市鑫达托运部发货点人去楼空,拖欠近百名商户数百万元的货款自然一起消失。 这类事件其实并不鲜见,去年一年内,仅 在河南科技市场内就 发生了 5 起,最高涉案金额达 1000 余万元。 事实上,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讲,代收 货款这一业务也并非本来就有兴趣的。 代收货款业务并不包含在国家规定的物流公司 20 项服务内容中,但在激烈的竞争中,这 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招 揽客户的附加手段,不过代收货款虽然能够增强竞争力,但一旦出现问题物流公司将可能负担全部民事责任。 对于货主来讲代收货款也不是最好的方式,毕竟回款的风险远远超过其他结算方式。 据了解,某电视直销企业安排了 34 名专职财务人员,采用日结货款的方式和全国几十家物流企业结算运费。 当问及其为何不选用大型物流提供商时,该企业的理由竟然是“ 小物流企 业比较好控制、价格低,可以要求他们代收货款并用日结的方式降低风险”。 但不知他们是否考虑过,如果与声誉好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回款 风险会降低不少,如果企业的资金链不是很紧张,周结甚至是月结货款也仍然是一种安全的行为。 而通过此种方式节约下的人工成本、物流成本,数额可能远远超 过生产企业的想象了。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尽管 银行卡、网上支付等方式已经逐渐走入百姓的生活,但代收货款方式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仍是首选,一段时间内还会一直持续下去;其次,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了招揽客户而勉强使用代收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货款的方式,尽管可以提升竞争力,但也可能会 带来不小的风险;而对于大型物流企业来讲,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 直销法即将获批,需要货到付款的配送环节会越来越多,提前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返回 目录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交通部拟方案,减小“治超”不良影响】随着“治超”行动的逐渐开展,离各部委联手开始正式整治超载的日期已经没有几天了。 但在治理超载过 程中,公路运 费一路高企以至于大幅度增加了社会物流成本,却不是政府部门在起初能想到的。 近期,交通部开始采取一些动作,以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路运输成本。 首先,交通部联合其他部委制定降低道路通行费的方案,通行费降低方案 预计近期出台。 其次,要求 对从超载车上卸载的货物要出台暂存管理规定。 从长 期考虑,今后我国 还将对 大型车缴纳养路费给予适当优惠,以鼓励发展多轴大型 车。 分析指出,交通部这 些举措表明有关部门也将分担近期上升的部分货运成本,减少整个货运市场的振荡。 但这种纯政策上的调控,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路运输来讲,影响应当是比较有限的。 返回目录【香港航运不宜由内地政策保护】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的相关报道中,有报道称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表示中央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力保香港港口吞吐量总体上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保持一定速度增长。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内地 对盲目发展码头坚决加强限制,如果深圳有码头吞吐量上升太快,也必会责成相关部门协调。 但对于中央政府的这一明显示好,港方似乎并不太买帐。 香港媒体指出,内地有关部 门高度重视香港航运业与其重要性有关,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如果香港码头不采用市场经济的经营手法,不因应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变化,不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由此而致吞吐量下降,这就不应由内地有关部门来负责,而 应由香港本身来负责了。 也就是说,中央不应该为了照顾香港航运中心地位,而采取不是市场经济的做法。 香港航运中心地位应由香港本身,包括政府和经营商去巩固,而不是让中央来照顾并维持。 这一情况体现出相关管理部门在管理思想上还不能脱离旧有的思维模式,仍然把政策干预当成“ 法宝 ”,殊不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政策干预不但会阻碍深圳码头的发展,而且也可能降低香港航运业的竞争力,最终事与愿违。 返回 目录【内地开放航权对台湾市场有抑制作用 】在台美国商会前不久疾呼,两岸应尽快直航,否 则台湾成不了亚太区域中心。 这一呼吁揭示了台湾的“ 软 肋” 在经济上被边缘 化的可能。 最近,中国内地正在积极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进行航空谈 判,除了放宽第五航权(延飞权)的额度,甚至提高外籍航空公司飞内地城市的数量。 这一做法引起了航空业界的好评, 认为内地扩大对外国航权开放的脚步,不再刻意保护当地航空业, 虽然加强了航空市场的竞争,但整体上的收获却更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