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plc变频器_电梯控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电器控制的弱点就越来越明显。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最早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鉴于其种种优点,目前电梯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己逐渐被 PLC 控制所代替。 同时由于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己由原来直流调速逐渐过渡到了交流变 频调速。 因此 PLC 控制技术加变频调速技术己成为现代电梯行业的一个热点。 PLC及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 PLC 的特点 PLC 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 PLC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 CPU 作为字处理器,实现通道 (字 )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 (布尔处理器 ),进行点 (位 )运算与控制。 PLC 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PLC 控制电梯的优点 ( 1)在电梯控制中采用了 PLC,用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 的自动控制,可靠性大大提高。 ( 2)去掉了选层器及大部分继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 ( 3) PLC 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 ( 4) PLC 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检修。 ( 5)用于群控调配和管理,并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 6)更改控制方案时不需改动硬件接线。 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的特点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电动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当今节电、改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 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一种主要手段。 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性能和起制动平稳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广泛的适用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变频调速电梯的特点 : ( 1)变频调速电梯使用的是异步电动机,比同容量的直流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占空间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价格低等优点。 ( 2)变频调速电源使用了先进的 SPWM 技术 SVPWM 技术,明显改善了电梯运行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 质量和性能。 调速范围宽、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舒适、安静、快捷,已逐渐取代直流电机调速。 ( 3)变频调速电梯使用先进的 SPWM 和 SVPWM 技术,明显改善了电动机供电电源的质量,减少了谐波,提高了效率和功率因数,节能明显。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3 第 2 章 电梯发展动态与电梯 构成 电梯的起源和发展 电梯的定义 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倾角小于 15176。 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型式便于乘客出入后装载货物。 它适用于装置在两层以上的建筑内,是输送人员或货物的垂直提升设备的交通工具。 电梯的起源与发展 电梯 起源与古代农业和建筑业中的原始起重升降机械,随着人类社会的确不断进步,电梯技术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公元前 36 年由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设计制造了人力驱动的卷桶式卷扬机 公元 1835 年英国出现蒸汽驱动的升降机 公元 1857 年美国人奥的斯研究升降梯安全装置实验成功后,世界第一台载人电梯问世 公元 1971 年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集成电路 公元 1990 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总线技术的发展,电梯控制系统由并行信号传输向以串行为主的信号传输方式过渡 我国电梯的发展 我国电梯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随着我国对 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深入贯彻执行,吸取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电梯技术、先进的电梯制造工艺与设备、先进的科学管理,使我国电梯工业又取得巨大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控制产品质量,近年颁布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电梯制造等级标准,使个制造厂家用新标准去更新、设计电梯产品,加强管理,促进电梯工业新发展。 电梯技术发展概况 (1)电梯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高速、超高速电梯的数量愈来愈多。 (2)电梯的拖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直流电梯由于能耗大、维修量大等缺点。 逐步被交流电梯所替代,液压电梯由于运行平稳, 机房位置灵活等特点,使得在低楼层场合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交流拖动电梯更是得到迅速的发展,己由以前的变级调速(ACVP)发展成为调压调速 (ACVV)及调频调压调速 (ACVVVF),使得电梯的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控制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要求,电梯的舒适感大为改善。 (3)电梯的逻辑控制己从过去简单的继电器 — 接触器控制发展为可编程序控制99(PLC)和微机控制,控制方式也从手柄控制、信号控制发展为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电梯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 (4)电梯的管理功能不断加强,电梯广泛采 用微机控制技术,不断满足用户的使用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4 功能要求。 如紧急停车操作、消防员专用、防捣乱系统等。 (5)智能群控管理得到广泛应用。 基本结构的构成 电梯设备并非是独立的整体设备,而是由机电合一的相关部件和组合件安装设置在机房、井道、底坑内,构成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 15176。 的刚性导轨之间,其基本结构如图 2- 1 所示。 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构成: ( 1) 曳引机 : 包括电动机、减速器 、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有齿轮曳引机,即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 无齿轮曳引机,即电动机直接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 ( 2) 曳引绳 : 连接轿厢和对重的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导向系统 功能:保证轿厢与对重的相互位置,并限制其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做升降运动。 构成: ( 1)导轨: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 ( 2)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部件。 ( 3)导靴:装在轿厢和 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直立方向的部件。 ( 4)导向轮:为增加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绳经曳引轮再导向对重装置或轿厢一侧而设置的绳轮。 ( 5)反绳轮:设置在轿厢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 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反绳轮的数量可以是 1 个、 2 个或 3 个等,由曳引比而定。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5 图 2- 1 电梯基本结构 1减速箱 2曳引轮 3曳引机底座 4导向轮 5限速器 6机座 7导轨支架 8曳引钢丝绳 9开关碰铁 10紧急终端开关 11导靴 12轿架 13轿门 14安全钳 15导轨 16绳头组合 17对重 18补偿链 19补偿链导轮 20张紧装置 21缓冲器 22底坑 23层门 24呼梯盒 25层楼指示灯 26随行电缆 27轿壁 28轿内操纵箱 29开门机 30井道传感器 31电源开关 32控制柜 33曳引电机 34制动器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6 门系统 功能:防止坠落和挤伤事故的发生。 构成: ( 1)轿厢 门:设置在轿厢入口处的门。 由门、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 2)层门:设置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 由门、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等组成。 ( 3)开门机:使轿厢门、层门自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 4)门锁装置:设置在层门内侧,门关闭后,将门锁紧,同时接通控制电路,使轿厢方可运行的继电连锁装置。 电力拖动系统 功能: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构成: ( 1)曳引电动机:电梯的动力源。 根据电梯配置可用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 ( 2)供电装置:为电梯的电动机提供电源的装置。 ( 3)速度检测 装置:检测轿厢运行速度,将其转变成电信号的装置。 一般可采用测速发电机或速度脉冲发生器,与电动机相联。 ( 4)电动机体调速控制:交流调速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方式,有交流变极调速、交流变压调速和变频变压调速;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好和调速范围大的特点,常用发电机组构成的晶闸管励磁的发电机 — 电动机、晶闸管直接供电的晶闸管 — 电动机。 电气控制系统 功能:对电梯的运行进行操纵和控制。 构成: ( 1)操纵装置: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的装置。 包括轿厢内的按钮操纵箱或手柄开关箱、层站召唤按钮、轿顶和机房中的检修或应 急操纵箱。 ( 2)位置显示装置:设置在轿厢内和层站的指示灯,以灯光数字显示电梯运行方向或轿厢所在层站。 ( 3)控制屏(柜):安装在机房中,由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器元件组成,对电梯实行电气控制的设备。 ( 4)平层装置:在平层区域内,使轿厢达到平层准确度要求的装置。 由电磁感应器和磁遮板构成。 ( 5)选层控制器:对电梯运行的控制方式,有轿内开关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和梯群控制。 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构成: ( 1)安全钳装置:轿厢应装 有能在下行时动作的安全钳装置。 在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时,甚至在悬挂装置断裂的情况下,安全钳装置应能够夹紧导轨而使装有额定载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7 量的轿厢制停并保持静止状态。 当安全钳装置作用时,装在它上面的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应在安全钳动作以前或同时,使电机停转。 ( 2)限速器:通常安装在机房内或井道顶部,是限制轿厢(或对重)运行速度的装置。 当轿厢运行速度达到限定值时限速器动作,使轿厢两边安全钳的楔块同步提起,夹住导轨。 ( 3)缓冲器:设置在轿厢和对重的行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