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泵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项目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机械系统、电动机、液压系统、定位总成、测量系统等构成。 在钻井过程中,依靠定位总成上的三个翼肋分别在不同方向上对井壁施加作用力进行导向控制的。 通过控制三个支撑翼肋的支出力的大小,实现导向钻进。 预期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复 杂工况下钻井条件,提高钻水平井的效率和油层钻遇率,进而提高采收率,可实现钻井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填补国内空白。 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重大。 电机泵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是为了适应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和自动化钻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可广泛应用于超深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位移井等特殊工艺的导向作业,是钻井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和推广前景。 国外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推出的导向钻井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水平井的应用,但其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为此 于 90 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该系统具有闭环控制、 地质导向、旋转导向、双向通讯等功能,是当今一项尖端的钻井技术,也是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等钻井作业的核心关键装备,它使现代钻井控制技术由传统控制发展到数字化控制的新阶段。 经过 10 多年发展,世界上有约 10 家公司在研制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但技术领先且商业应用最好的是贝克休斯公司与阿吉普公司合作研制的 Auto Trak系统、斯伦贝谢公司的 PowerDrive 系统、哈里伯顿公司的 GeoPilot 系统。 据市场调研,全球利用旋转导向钻井技术钻井进尺 每年超过 100 多万米,其应用呈逐年加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只有上述三家公司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投入商业应用,年收入超过三十亿美元,在我国海上油田也开始推广应用,达 150多口井次,总收入超过 1 亿美元。 目前旋转导向的钻井技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 他们不销售、不出租其产品,只自带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处于高度垄断和保密状态。 每部日费最高达 5 万美元。 国内近期市场容量为 10亿元 /年,预测远期市场容量约为 30 亿元 /年。 目前项目进展情况 已完成样机的总体设计; 目前正在进行液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微电机 泵系统控制特性研究,发电机特性研究,及发电机的参数选定; 滑动轴承已制做完成,完成试验 定位总成设计完成,完成试验 电路传输系统完成试验。 知识产权 •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申报一项以上发明专利及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三 、项 目 可行性分析 项目资金 项目研发经费计划总投资 4000 万元,目前已累计投入 2020 万元。 自筹 3800万元,申请专项资金 200 万元。 资金使用方向如下表。 项目经费预算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 目 分 类 数量。电机泵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项目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6 =(10 +5 +92+2+10)300 =55879(N) 计算推件力 F 推 : 由 F 推 =K 推 F 冲 ][ 9 ( 4) 查表 2 ][ 9 取 K 推 = ∴ F 推 =K 推 F 冲 = =(N) 计算卸料力 F 卸 : 由 F 卸 =K 卸 F 冲 ][ 9 ( 5) 查表 2 ][ 9 K 卸 = ∴ F 卸 =K 卸 F 冲 = =(N) 所以总的冲压力为: F
几何尺寸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表 21 蜗杆参数表 名 称 代号 计算公式 结 果 蜗杆 中 心 距 a a = 22 zqm a=114 传 动 比 i 12 ZZi i=40 蜗杆分度圆 柱的导程角 qz1arctan 蜗杆轴向压力角 1x 标准值 201x 齿 数 1Z z1=2 分度圆直径 1d qmd 1 801d 齿顶圆直径 1ad 21
表示 %100BSA ( 34) 式中, A 为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 mm2 ) B 为条料宽度( mm) S 为步距( mm) 若考虑到料头、料尾和边余料的消耗,则一张板料上的总材料利用率为 %10 01 BLnAZ ( 35) 式中, n 为一张板料上的冲裁件总数目 1A 为一个冲裁件的实际面积 ( mm2 ) B 为条料宽度( mm) L 为板料长度( mm)
电机故障诊断技术是设备诊断技术的其中之一。 电机故障诊断技术时至今天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结果是以人的经验为主,对电机信号只作简单的数据处理。 第二阶段:以动态测试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主要途径,利用信号处理软件对信号进行处理的现代化诊断技术,现今社会处于这一阶段。 这也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三阶段:随着电机的复杂程度加深,随着计算机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高端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
................................................................................................... 38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结
( 13)系统成本高 ,维修费用高。 图 16 控制精确的喷油速率 图 17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的对比 淮安信息这也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8 优点: ( 1) 自由控制喷油压力 电控喷油柴油机的喷油压力不受曲轴转速以及凸轮形状的影响,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控制,能够提高喷油压力、提高供油能量、改善雾化质量、缩短喷油延续时间,从而降低 NOx 排放。 在大负荷工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喷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