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厂房车间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所有桩井必须设置上落软爬梯或活动铁爬梯,梯子横档间距以30 厘米为宜,上端要扎牢。 严禁乘电动葫芦或吊斗上下,以防发生事故。 严禁酒后下井施工。 夜晚加班之后,白天不能再下井施工。 上落桩井的电动葫芦、吊绳、吊钩及使用工具必须牢靠,每日使 用前应严格检查,不符合的应及时更换,吊钩应有保险装置。 开工前必须将井孔内积水抽干,并用风机或大风扇送风五分钟, 使井下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井。 超过十米深时地面要有向井内送风 设备,风量不宜少于每秒二十五公升。 为防止井上人员物体堕落,桩井口周围要设置护 栏。 并在适当的 深度时,利用护壁凸边装置活动安全半园遮挡钢(木)板或22厘 米密眼钢网,在上下吊桶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钢(木)板下进行操 作。 15 严格控制每天挖进深度,混凝土护壁强度达到安全要求时(一般 经过 12~ 24 时),才能拆除内模。 如需提前拆模的,则须经过主要施工负责人同意,才能拆除。 暂停施工的井口应加盖板封闭,并加 80 厘米高的围栏围蔽。 封 闭工作应由施工员及时督促作业班组派员班前班后检查,落实安全封 闭。 在桩孔内凿岩应采取湿式作业,并加强通风和个人防护。 缺乏水 源或不适于湿式作业的,要有防尘措施。 挖至岩层,采用手风钻时,手不得离钻机风门,严禁采取骑马式 作业。 要带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使用凿岩机,胶皮风管不准缠绕打错,不得用拆弯气管的方法制 出通气。 凿岩时钎杆与孔必须保持在一直线上,更换钻头应先关风门。 吊入钢筋笼时,要注意钢筋笼垂直慢放,以防钢筋笼钩手拉伤扶 筋人员。 施工电器设备,严格按规定接地或接零,必须安装触电保护器等 安全装置,并有专职电工值班。 现场的电路、电线采取三相四线电 缆。 电线架空高度2米以上。 开关箱必须完好,挂高 米以上。 注意防潮和防湿。 工地内一切电源、电路安装拆除,必须由正式电工专管,并做好 班前班后检查工作,特别要检查是否漏电。 开工之前先抽水后挖土,凡在中途抽水时,井内人员必须返回地 面"未断电源,不得移动水泵和电线,任何人员不得下井,停止抽水 16 时,必须将地面上专用电源切断,方可下井挖土作业。 夜间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井口要有防护设施,井下作业必 须用 低压安全灯,电压不得超过 12 伏。 施工期间,凡有人下井作业,现场一定要有施工员、电工、机械 维修工人值班。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检查生产人员是否严格遵照本规定及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桩施工完毕后的基坑开挖,应制订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 基础找平后,即进行回填土,内外同时回填,按规定分层淋水夯 实。 基础工程各种材料的标号和配合比的使用,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操作规程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轴线定位点和水准基点,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并经常复测。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对隐蔽工程应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时、对安全、劳动保护、防水、防火、爆破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Ⅱ、基础承台与地梁施工 : 土方开挖时采用反铲挖土机挖掘为主,人工修整配合。 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破桩头必要时用风镐破裂拆除。 按图开挖土方,土方开挖好后认真复核平面位置,发现与图纸不符的应找有关部门研究,采 17 取措施。 为保证质量,必须对承台及地梁截面尺寸 、轴线、钢筋等进行复核无误并经有关部门签证后才能浇灌混凝土桩承台及基础梁。 垫层混凝土宜用表面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要求垫层表面平整。 垫层干硬后弹线,铺放钢筋网,垫钢筋网的水泥块厚度应等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在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加以润湿。 在基础上如有扦筋时,浇捣过程中要保持扦筋位置固定,不使其因浇捣而移位。 浇捣完毕,水泥终凝后,混凝土外露部分要加以复盖,浇水养护。 基础找平后,即进行回填土,内外同时回填,按规定分层淋水夯实。 基础工程各种材料的标号和配合比的使用,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操作规程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轴线定位点和水准基点,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并经常复测。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 对隐蔽工程应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时、对安全、劳动保护、防水、防火、爆破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板桩轴线的控制桩、应设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 施工过程中对 板桩轴线应作系统检查,每10天不少于1次。 控制桩应妥加保护, 18 移动时,应先检查其正确性,并做好记录。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案 Ⅰ、模板工程 框架梁跨度大、梁 截面尺寸大,楼板厚,面积大,施工自重大,楼层高。 根据其结构特点,本工程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及工具式钢 支撑体系。 (一)施工准备 材料:组合钢模板材料由钢模及配件组成。 (1)平面模板规格 (2)定型钢角模:阴阳角模、联接角模。 (3)联结附件:U型卡、L型插销、3型扣件、碟型扣件、钩头螺栓、穿墙螺栓、紧固螺栓。 (4)支撑系统;柱箍、钢花梁、木枋、墙箍、钢管门式脚手架、可调钢支架、可调上托、钢桁架、木材。 (二)施工工艺 1、基础模板安装 (1)根据基础 墨线钉好压脚板,用U型卡或联接销子把定型模板扣紧固定。 (2)安装四周龙骨及支撑,并将钢筋位置固定好,复核无误。 2、柱模板安装 (1)按照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 (2)按柱模板设计图的模板位置,由下至上安装模板,模板之 19 间用楔形插销插紧,转角位置用联接角模将两模板连接。 (3)安装柱箍:柱箍可用钢管、型钢等制成,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必要时可增加穿墙螺栓。 (4)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固定于事行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 环上,用花蓝螺柱或可调螺杆调节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杆或顶杆的支承点要牢固可靠,与地面的夹角宜不大于45 度。 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 (2)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彩可调式钢支顶其间距为 400~ 1000mm 不等,具体视龙骨排列而定;采用门架支顶加可调上托时其间距有 600、 900、 1800mm等。 (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木枋或钢龙骨,铺上梁底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等于及大于 4m 时,梁 底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的 1‰~ 3‰。 (4)支顶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力撑,其坚向间距不大于 2m,若采用门架支顶,门加架之间应交叉杆联结。 若楼层高度超过 以上时,要另行设计。 (5)支顶若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块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 20 (6)梁的两侧模板通过联接模用U型或插销与底板连接。 (7)当梁高超过 750mm 时,侧模宜增加穿梁螺栓。 (8)梁柱接头的模 板构造应根据工程特点进行设计和加工。 楼板模板安装 (1)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 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顶应垂直,上下层支顶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而且要确保多层支架间在竖向与水平向的稳定。 (2)支顶与龙骨的排列和间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情况下支顶间距为 800~ 1200mm,大龙骨间距为 600~ 1200mm,小龙骨间距为 400~ 600mm,支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3)通线调节支顶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4)铺模 板时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的边肋上用U型卡连接,生口板位置可用L型插销连接,U型卡间距不宜大于 300mm。 卡紧方向应正反相间, 不要同一方向。 对拼缝不足 50mm,可用木板代替。 若采用SP-模板系列,除沿梁周边铺设的模板边肋上用楔形插销连接外,中间铺设的模板不用插销连接。 与梁模板交接处可通过固定角模用插销连接,收口拼缝处可用木模板或用特制尺寸的模板代替,但拼缝要严密。 (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模板之间连接的U型卡或插销有否脱落、漏插,然后将楼面清扫干净。 模板拆除 21 (1)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斜拉杆或斜支撑,然后拆掉柱箍及对拉螺栓,接着拆连接模板的U型卡或插销,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2)墙模板拆除:先拆除斜拉杆或斜支撑,再拆除穿墙螺栓及纵横龙骨或钢管卡,接着将U型卡或插销等附件拆下,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将模板逐块传下堆放。 (3)楼板、梁模板拆除 1)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代龙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U型卡或插销及连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块降下由代龙 支承,拿下模板和代龙,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和支柱。 2)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3)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4)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待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下层排架。 5)若采用早拆型模板支撑系统时,支顶应在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的 100%方可拆除。 6)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三)施工注意事项 1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22 (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 2)柱模板: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具体措施为:。 ,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 3)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具体措施为: ,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d .由于该工程板厚变化较大,要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好检查和复查。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2)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 23 的措施。 3.成品保护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