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蒸汽转化及煤气水分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节点实测标高 10 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 200~ 50mm,但是相邻两节点的偏差值之差不得大于 20mm。  F 为了使钢蒙皮板有更好的成形度,蒙皮板应按照如下施工顺序进行铺板:先中心,后四周地对称施工,即在园周三至四个对称点上同时进行同方向的铺板工作。 钢蒙皮板焊接时,网格中心部分的顶板应有相应的支托,以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变形。 附件安装 ①罐体的开孔接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开孔接 管中心位置偏差 ,不得大于 10mm;按管外伸长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77。 5mm。  开孔补强板的曲率,应与罐体曲率一致;  开孔接管法兰的密封面应平整,不得有焊瘤和划痕,法兰的密封面应与接管的轴线垂直,倾斜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 1%,且不得大于 3mm,法兰的螺栓孔,应跨中安装。 充水试验 储罐建造完毕后,应进行充水试验,并应检查下列内容: 1)罐底严密性; 2)罐底强度及严密性; 3)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 4)基础的沉降观测。 充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充水试验前,所有的附件及其它与罐体焊接 的构件,应全部完工; 2)充水试验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3)充水试验中应加强基础沉降观测。 在充水试验中,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试验; 4)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罐底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 若发现渗漏,应将水放净,找出漏点,并按规范的规定补焊。 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应以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 48h 后,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发现渗水时应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 300mm 左右,并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修补,修补长度不应小于 50mm,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应在最高设计液位下 1m进行缓慢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时,应以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 试验后,应立即使 储罐 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 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不宜作固定顶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11 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应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方法进行。 试验时应缓慢降压,达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试验后,应立即使 储罐 内部与大气相 通,恢复到常压。 水压试验用水为洁净淡水,水温不低于 5℃。 . 基础的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罐壁下部每隔 10m左右,设一个观测点,点数宜 4 的整数倍,且不得少于 4 点。 2)充水试验时,另行编制施工技术交底。 罐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验 罐壁组焊 接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罐壁高度的允许偏差不大于设计高度的 %; 2)罐壁铅垂的允许偏差,不大于罐壁高度的 %,且不得不大于 50mm;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应符合本方案的规定; 3)底圈壁板 内表面半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方案的规定; 4)罐壁上的工卡具焊迹,应清除干净,焊疤应打磨平滑,弧坑应补焊平滑,内表面焊道焊后打磨至壁板平齐。 罐底焊接后,其局部凹凸变形的深度,不应大于变形长度的 2%,且不应大于 50mm.。 固定顶的局部凹凸变形,应采用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 15mm。 充水试验 A 罐体无损检测合格及所有配件、附件安装完毕,充水试验前,进行联合检查。 检查合格后,封闭人孔等所有开孔,开始充水,进行充水试验。 B 罐体水压试验水源由业主指定。 充水过程中,设置专 人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上水。 充水试验结束后,罐体内的水应按业主要求和排放位置及时排放。 充水试验应采用洁净水,水温不应低于 5℃;充水高度为设计最高液位。 C 储罐充水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⑴ 确认安装工作已完成,焊接工作结束,检试验合格。 ⑵ 罐内外卡具等全部拆除。 ⑶ 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⑷ 设置观测点,在罐壁下部圆周每隔 10m 左右,设置 1 个观测点,点数为 4的整数倍,且不得少于 4 点。 D 充水试验过程中要进行的检查: ⑴ 罐底严密性: ① 试验方法 :观察基础周边 12 ② 合格标准:以罐底无渗漏为合格 ⑵ 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 ① 试验方法:以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 48h ② 合格标准: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E 充水试验中应加强基础沉降观测。 在充水试验中,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 ⑴ 充水和放水过程中,不得使基础浸水。 ⑵ 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 48h 后,罐壁、罐底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基础沉降试验 A 观测要求 观测应在基础施工完毕,罐体充水前、充水过程中、充水稳压阶段、放水过程中进行。 由专人定期测量,按规定做记录,测量精度为Ⅱ级水准,观测点要严加保护,以防磨损或撞坏。 B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在罐壁均布观测点用φ 14( L=200mm)的钢筋钩焊于距罐底板 200mm 高处。 储罐 充水时,可快速充水到罐高的 1/2 进行沉降观测,并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均匀沉降量。 当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可继续充水到罐高的 3/4,再进行观测,当仍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充水后和保持 48h 后进行观测,当沉降量无明显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有明显变化,保 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气吹法施工方案 气吹发原理 由于贮罐本身结构的特殊条件和密封性,在铺完底板和罐顶的基础上能形成密封可充气的罐体,按倒装顺序,依次由上而下逐带围上各带壁板,用向罐内鼓风的方法,使罐内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于罐底、罐壁和罐顶,对罐体产生了向上的浮力,当浮力大于罐体组焊好的质量和摩擦力时,罐体就向上浮起,随着风量 的 不断的补充,罐体就继续升高,当升到预定高度后,只要控制风量,能弥补罐内向罐外泄露的风量,使顶升的浮力和罐体质量相等时,罐体即保持不动,从而为组装焊接下带壁板提供条件。 气顶倒装法的组装工艺和贮罐的其他倒装方法相同,只是在工装上有所区别,如此反复交替组焊每圈壁板和气压顶升两大工序,直至完成罐体的全部工作。 气吹法校核 13 由鼓风机、人口插板门、 人孔 门、送风道、 U型差压计等组成。 这套装置是用作向罐内送风,使已组焊好的罐体受到浮力而顶升。 顶升中,要随时调节风压、风量,控制顶升速度在1530cm/min 内。 该工程选用风机型号为 ,风量为 42222m179。 /min,风压 6423pa。 ① 最大风压( N/mm2)的计算 m axm ax 1 GpK A 式中, Gmax —— 最后一次顶升时的罐体质量( N); K1 —— 超载系数,取 ; A —— 罐体横截面积( m2)。 m a x ( 3 4 9 9 5 0 3 3 1 0 0 6 7 7 8 2 . 4 ) 9 . 81 . 2 3 8 4 1 . 1 6 4 2 37 6 5 . 5 5P p a p a      满 足 要 求 ② 最大风量的计算 最后一次顶升时的罐体所需有效风量 Q 有效 m a x m a x 0 m a x0P V P V VPtQ  0有 效( ) 实需风量 Qmax = K2 Q 有效 式中 Pmax—— 最后一次顶升时的风压( N/m2); P0 —— 顶升前的初始内压; Vmax—— 最后一次顶升完了时的罐体体积( m2); K2 —— 泄露系数,取 34; t —— 选择每带板顶升所需时间,一般取 10min。 333m a x 21 8 0 3 . 6 m9 8 0 0 0 1Q Q K 1 8 0 3 . 6 4 7 2 1 4 . 6 m / m in 4 2 2 2 2 m / m inQ      有 效有 效11023 ( 98000+ ) 9 8 0 0 0 9 6 5 1 . 4 满足要求。 密封装置 这是确保充气顶升的关键,其作用是尽量减少鼓入罐内空气泄漏量,以保证罐内有足够的气压顶升。 采用密封材料为 2mm 的橡胶板。 14 上圈板起升方向下圈壁板上圈壁板橡胶板罐内黄泥密封措施罐内限位装置上圈板起升方向罐内限位装置上圈板起升方向 稳升装置 为了使罐体不发生倾斜漂移,需采取稳升措施。 稳升装置由若干组导轨及导轮组成,该罐采用倒链拖拉绳法。 限位装置 用于控制顶升行程,达到预定的顶升高度,防止冒顶。 由沿罐壁等距离设置的若干限位拉杆,如图所示。 收紧装置 活口收紧装置用于罐体提升时两个预留活口的收紧。 活口收紧装置由手拉葫芦和拉耳组成,设置在活口两侧沿水平方向,其安装尺寸见 活口收紧装置安装示意图 所 示。 壁板底板手拉葫芦 挂耳挂耳图11 活口 收紧装置安装示意图 活口收紧装置的安装在下一圈壁板围设之后进行,其安装步骤如下: 1)下一圈壁板围设之后,按示意图在每个活口划出收紧装置挂耳的安装定位线; 2)按定位线组立上、下两对拉耳并焊接。 焊缝高度 8mm,焊缝表面不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