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儿歌唱——浅析用心儿歌唱在歌曲断桥遗梦中的实践运用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将高如天、深似海的感情与地老天荒的爱情最终演绎得凄美动人,使《断桥遗梦》成为一曲悲怆绝响。 宁波大学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第二段结束后,曲作者利用尾声舒缓而凄美的情绪,结束全曲,给人以长久的遐想,让音乐的悲鸣一直回荡在听众的周围。 2. 歌曲《断桥遗梦》演唱情 感的调控及肢体语言的作用 通过对歌曲《断桥遗梦》的了解与音乐表现的分析之后,演唱者应该对歌曲的情绪变化非常清楚,但是演唱者还要做到有主体的自觉意识,在真情实感的表达歌曲情感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情绪,不能失控。 笔者在平时的演唱过程中也常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有把握不住情绪的时候, 特别是在演唱歌曲《断桥遗梦》时,因为我们对许仙与白娘子的凄美爱情十分了解,所以更容易进入的歌曲中去,从开始断桥的惊恐,丢伞的疑惑和最爱人的呼唤进入角色,到最后对地老天荒的爱情的执着。 可以说,人物情绪的变化是非常难掌控的,如果,在演唱的过程 中,演唱者把握不住情绪失声痛哭,这样整首歌的演唱就无法继续但是,这样反而会严重影响我们演唱的效果。 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失去自我意识,要注意情感的调控。 把握好“表演”与“自我”两种心态的结合,去调控自己内在的情感,然后选择最佳的情感状态,才能更好的完美的演绎歌曲。 同时为了更好的把握情绪,我们要不断的去体会感受歌曲的内涵,要多听、多看,多参加活动,从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轻松自如的演唱。 在歌曲演唱中情感是表演者内心的感受,但是,人是一个整体,所以在演唱时,我们还要借助一些肢体语言来更好的帮助演唱者表 达情感。 我们可以利用形体动作、眼神、面部表情等来表现。 4《乐记乐化》里也有曰:“乐必发笑于声音,形与动静,人之道也。 声音动静,性术之变。 尽于此矣。 ”这句话也说明了,欢乐之情必然要借助声音来表达,借助动作来表现,声音和动作可以把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的变化淋漓精致的表现出来。 通过这一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眼神和形体动作是随感情表达的需要发生的。 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来帮助歌曲情感的表达。 3. 实践运用 之前由于笔者对民族歌曲学习的较少,因此在演唱歌曲《断桥遗梦》 时 忽视了 中国 民族 声乐 作品 与 西洋 美声 声乐 作 品的不同。 对歌曲的情感、韵味和思想内涵没有很好的掌握。 如:在演唱 第一句旋律“呼啦啦啦,西湖的桥” 时,之前因为对曲作者为什么弱起的意图不太了解,所以,忽视了歌曲 本身带有的典型的中国民间戏曲腔调的特点,并且缺乏 紧张感, 常常控制不住情绪,导致开始就过于激动。 而在最后对比段,这一段是由同一句歌词“地老天荒,我的爱心不变”连续三次重复构成的,同样,之前也是由于对歌曲结构及情感内涵的不了解,三句虽然旋律有所不同,但常常会用同样的情绪来演唱,导致不能正确表达词曲作者创作地本意。 但通过对歌曲的深入了解及与声乐 4 参考 张梅丽 用心儿去歌唱 —— 浅析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实践 用心儿歌唱 —— 浅析用心儿歌唱在歌曲《断桥遗梦》中的实践运用 8 导师的交流,笔 者深刻感受到了对作品情感及思想了解的重要性,并在演唱过程中对情感表达方面、思想内涵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掌握。 总之,只有深刻的理解作品,才能强烈的感受到其要表达的情感,才能让我们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去生动、完美的表现歌曲。 所以,在演唱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的发挥情感的作用,用“心”歌唱。 参考文献 [1] 丁杰 .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J].艺术教育, 20xx( 6) [2] 郜锋 . 浅谈声乐演唱中作品分析与歌曲处理 [J].黄河之声, 20xx( 8) [3] 程娟娟 . 浅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 —— 以 歌曲《古老的歌》为例 [J].黄河之声 20xx( 11) [4] 杨双红 . 浅谈歌唱中的情感处理 [J].大众文艺 [5] 于丽红 .论情感与技巧在演唱实践中的完美统一 [J].中国音乐, 20xx( 1) [6] 张梅丽 . 用心儿去歌唱 —— 浅析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实践 [J] 大众文艺 [7] 吴天球 .让你歌声更美妙 [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8]霍立 ,李静玉 ,金茗 ,霍平 ,金城《断桥遗梦》乐谱 .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 (第十集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xx. [9] 雷媛 歌曲《断桥遗梦》的创作与音乐分析 科教导刊 [J] 宁波大学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致 谢 在撰写这篇论文时,我深深得感到自己学识的不足,也觉得这是自己学习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朱雁,从论文的选题方向的把握,论文题目的拟定,框架结构的调整,到论文全方位的归整以及具体细节,她都给了我细心的指导,并给我学术上充分的自由和发挥。 并不辞辛苦的多次审阅论文,她严谨的学术态度、高尚的人格是我学习的楷模,她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是给我深深的启迪,使我收益非浅。 最后,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在我 写作过程中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 特此致谢。 学生 (签名): 陈玳玳 20xx 年 5 月日 用心儿歌唱 —— 浅析用心儿歌唱在歌曲《断桥遗梦》中的实践运用 10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 任 务 书 课题名称 用心儿歌唱 —— 浅用心儿歌唱析在歌曲《断桥遗梦》中的实践运用 指导教师 朱雁 学院 艺术学院 专业 音乐学 班级 07 学生姓名 陈玳玳 学号 074070602 开题日期 一、 主要任务与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音乐表现力”在歌曲演绎环节中的重要性。 着重分析“音乐表现力”在歌曲演绎范畴中的内涵。 作为一个好的歌唱表演者必做的环节之一,就是让声乐作品在二、三度创作和情感表达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音乐家对音乐表演、声乐演唱思维和情感处理与体验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主要通过自己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听音乐会,观察在校学生声乐学习与演唱,以及自己在校期间校外教学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情况,来谈谈声乐演唱中音 乐表现力的重要性。 研究目标: 通过自己学习声乐和对有关书籍与文献资料的阅读以及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来阐述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能够使自己在以后的声乐教学及演唱中更好的演绎声乐作品。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音乐表现力”在歌曲演绎环节中的重要性。 着重分析“音乐表现力”在歌曲演绎范畴中的内涵。 作为一个好的歌唱表演者必做的环节之一,就是让声乐作品在二、三度创作和情感表达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音乐家对音乐表演、声乐演唱思维和情感处理与体验的研究成果作为理 论基础,主要通过自己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听音乐会,观察在校学生声乐学习与演唱,以及自己在校期间校外教学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情况,来谈谈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 研究目标: 通过自己学习声乐和对有关书籍与文献资料的阅读以及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来阐述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能够使自己在以后的声乐教学及演唱中更好的演绎声乐作品。 宁波大学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三、计划进度: 一、 选题阶段: (20xx 年 12 月至 20xx 年 1 月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 二、 尝试阶段: (20xx 年 1 月 20xx 年 至 2 月 )搜集资料,初稿的完成。 三、 发展阶段: (20xx 年月至 月 )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稿件的完成。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丁杰 .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J].艺术教育, 20xx( 6) [2] 郜锋 . 浅谈声乐演唱中作品分析与歌曲处理 [J].黄河之声, 20xx( 8) [3] 程娟娟 . 浅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 —— 以歌曲《古老的歌》为例 [J].黄河之声, 20xx( 11) [4] 杨双红 . 浅谈歌唱中的情感处理 [J].大众文艺 [5] 于丽红 .论情感与技巧在演唱实践中的完美统一 [J].中国音乐, 20xx( 1) [6] 吕琳 . 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现 [J] 乐府新声, 20xx( 3) [7] 张梅丽 . 用心儿去歌唱 —— 浅析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实践 [J] 大众文艺 [8] 赵青 .浅谈声乐演唱艺术的个性化 [J] 中国音乐, 20xx( 4) [9] 张向党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思维方式 [J] 黄河之声, 20xx( 4) [10] 熊卫 .论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 [J] 中国音乐, 1997 ( 1) [11] 吴天秋 . 歌曲的艺术表达谈 [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0 (4) [12] 吕华珍 .浅谈“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在声乐演唱中的表现 [J] 音乐探索 20xx( 4) [13] 吴天球 .让你歌声更美妙 [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14]. 莫纪纲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 [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系 主 任 年 月 日 用心儿歌唱 —— 浅析用心儿歌唱在歌曲《断桥遗梦》中的实践运用 12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 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用心儿歌唱 —— 浅析用心儿歌唱在歌曲《断桥遗梦》中的实践运用 指导教师 朱雁 学院 艺术学院 专业 音乐学 班级 071 学生姓名 陈玳玳 学号 074070602 开题日期 要求: 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 20xx 字以上,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我国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艺术的修养及声乐演唱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并受到国际的认可与关注;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我国的声乐艺术在繁荣且富有成效的艺术实践的同时,还涌现出了大批理论研究成果。 有关声乐的理 论研究文献,是这些成果的主要展现形式,同时也是构筑中国声乐学科的重要基础。 它既是每一代历史时期声乐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不同时代声乐艺术工作者不断思考和研究的理论结晶。 学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成果,作一定的纵横考察、研究,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过去和把握学科变化规律的需要;同时也是认识现在、展望未来,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目前,已有许多有关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从科学的角度,有诠释传统的声乐理论,认识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与运动机能;有借鉴国内外声乐艺术演唱理论与技巧,不断总结声乐演唱经验;从理论 角度,有讨论声乐发声原理、演唱方法、艺术风格以及社会化专业人才培养,这些课题逐步从理论上是中国的声乐艺术更加具备了现代学科的意义与价值,而这一发展过程所留下的理论文献,便成了我们学习和研究声乐艺术的无价之宝。 在这些理论研究文献中,大部分的研究 都在这几个方面:学科理论研究;发声演唱技巧的理论研究;声乐表演基础的理论研究;声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在这几个研究中所研究到的有关于声乐艺术的内容大部分为演唱技巧、技术处理与艺术表现、表演艺术理论、声乐伴奏和一些声乐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等这几个方面。 这些都是理论性的研 究,笔者觉得在具体的声乐演唱与表演中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有这些, 声乐作品内容的表现力、情感的表达也是同等重要的。 宁波大学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正所谓,“以情带声”、“以情感人”、“声情并茂”,这都说明了,歌唱中情感的表达是歌唱艺术不可或缺的,也是歌曲演唱的灵魂之所在。 如果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是只有动听的嗓音和娴熟的演唱技巧,而忘记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那再好听的声音在听众耳里都只是空洞苍白的,再娴熟的演唱技巧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