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防疫责任书,建立防疫档案,确保重大动物疫病有效免疫密度达 100%。 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近年来,规模场养殖逐步取代散户散养,所造成的污染也逐渐成为群众反应突出的问题。 在项目规划设计上,我们采用 “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原则, 采用 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生态化综合治理,加强农牧生态化建设。 本项目的环保措施如下: ( 1)猪场远离村庄农户 本项目选址原料村庄至少 3 公里以上,小区猪舍排泄物通过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及农牧结合综合处理,不会对居民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 2)建设沼气池,通过专用管道收集猪场的液态粪污,在沼气发酵池中发酵,用于生产沼气,供猪场供热、照明和做燃料用,富余 13 沼气还可向附近村民免费供应,解决能源问题,发酵后的沼渣经处理后可制成有机肥,沼液可应用于灌溉。 ( 3)猪粪便、污水净化处理池,用于收纳猪场实施粪尿分离后的污水和沼液。 预处 理(一级处理)用沉淀分离等物理方法将污水中悬浮物和可沉降颗粒分离,然后在用生物处理的方法,进一步分解污水中的胶体和有机物达到排放灌溉农田或通过管网输送到附近果园、菜地、鱼塘等作为有机肥使用,真正实现生态牧业园区。 ( 4)有机肥加工 粪污在干粪堆放场堆积发酵后,运送至有机肥加工厂通过生物发酵、混料、造粒、烘干后,制成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通过装袋包装后出售,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目的。 ( 5)无害化处理设施。 用于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猪场病死生猪用,防止病死猪污染环境。 生态牧区建设 ( 1)果园建设。 金弄村有传统的种 植桃树、桔树的习惯,可在猪场隔离带和生活区的周围山地,充分利用喷、滴灌等节能技术的应用,种植桃子、椪柑等当地适宜栽培的果树,开发面积不少于 40 亩。 ( 2)蔬菜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沼液、生物有机肥,积极发动当地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开发面积不少于 20 亩。 ( 3)鱼塘建设。 用于消化沉淀池处理的粪尿、沼液,可在鱼塘中进行茭白、鱼、鳖混养,达到资源最大利用和再生。 在隔离区建设鱼塘 20xx 平方米。 ( 4)牧草种植。 在隔离区种植有机牧草,有机牧草可以和饲料 14 配合用于饲喂,减少饲料用量, 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可提高猪肉的瘦肉率,能 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建设 整合农业主管部门 、 建设单位、 **的 师资、技术、设备、基地等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配置 计算机、投影仪、在线学习监控设备等,建立最大 能容纳上百人的多媒体教室。 建立包括人工授精技术示范点、先进饲养设施示范点、废弃物生态化综合治理示范点、农牧结合的喷、滴灌种植示范区等多个实训示范点。 (二)产品方案:以外三元良种猪为商品育肥猪种,严格统一供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免疫和药物进行科学统一技术管理,年生产出栏外三元瘦肉型优质、安全、无公害、无药物残留商品肉猪 23万头。 六、项目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整体生产水平为核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原则,尊重养猪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促进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设,全面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二)总体目标 目前我市生猪规模养殖户生猪养殖水平不高,出栏率低,人均出栏生猪数量不多,生猪养殖周期较长,大多超过 8 个月以上,大多数 15 养殖户仍采用传统设施、技术、工艺 进行生产,其产业效益和国内同类先进养殖场无法比拟,造成养殖资源浪费,并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搬迁时适度扩大养殖规模,通过项目建设,科学、规范地做好场址的选择、圈舍设计、饲养规模和品种质量、饲料供应及排污处理等方面工作。 实行人居环境与动物养殖分离,改小而全为大而专,引导农户走养殖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同时减少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建设秀美家园。 (三)具体目标 (安置小区)一个,占地 55 亩,年出栏三元瘦肉型商品猪 2万头; , 占地 50亩,年为育肥小区提供商品仔猪 2 万头; ,教学用房占地 620 平方米,建成 集教学、 科研 、 示范、实践 等综合功能的实训基地。 3 万吨有机肥加工厂 1个,占地 15亩。 吸纳养殖大户 30户,建成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项目建成后,全小区年出栏优质、安全、无公害商品肉猪 20xx0 头以上,户均年出栏肥猪达到 700 头左右。 同时年加工生产有机肥 3 万吨,全小区可实现产值五千万元以上。 小区实现农牧生态发展、教学科研示范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为我市生态养殖和生猪产业发展做好示范带动作用。 七、项目建 设内容 (一) 建设标准 不同用途生产用房的结构选项与布置,均应达到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生产工艺流程的规范要求,各设备如饲养、保温、隔热、通风、卫生、消毒、采光的采购和建设,应满足生猪生产及繁育的规范化要求。 16 (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设计的总体建设规模为: (安置小区)一个,占地 55 亩,年出栏三元瘦肉型商品猪 2 万头,其中各类栏舍120xx 平方米,仓库、办公室、养殖户宿舍等附属用房 1900 平方米,沼气池 800 立方米,粪便堆放场 500 平方米,以及围墙、道路水电等附属设施,并配套视频监控系统; 配套母猪区一个,占地 60亩,年为商品育肥小区提供商品仔猪 2万头,其中各类栏舍 7800 平方米,仓库、办公室、饲养员宿舍等附属用房 1500 平方米,沼气池800 立方米,粪便堆放场 500 平方米,污水净化分离池 3500 立方米,以及围墙、道路水电等附属设施,并配套视频监控系统; 3. 建设教学科研实训基地一个,教学用房占地 600 平方米,并配套相关视频教学设施; 3 万吨有机肥加工厂 1 个,占地 25 亩,建设厂房 5000 平方米,配套办公室用房、宿舍、食堂等附属设施 500 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围墙、道路、水电等附属设施。 项目总用地面积达150 亩。 生态牧区,占地 60 亩。 (三)建设内容 1. 土建工程 一、商品育肥小区(安置小区) 建设内容 数目 单位 单价(元) 总价(万元) 备注 标准化猪舍 120xx m2 500 600 饲料药品仓库 500 m2 500 25 办公室、兽医室 200 m2 500 10 养殖户宿舍、食堂 1000 m2 500 50 干粪堆放处 500 m2 100 5 17 沼气池 800 M3 500 40 绿化隔离带 500 m2 50 小区内道路 2500 m 100 25 2m 宽 小区围墙 2500 m 40 10 原有河道改造 1200 m 500 60 水塔及配套管路 1 座 20xx00 20 100 吨 变压器及电力线路 1 套 750000 75 80KVA 小 计 二、配套母猪区 建设内容 数目 单位 单价(元) 总价(万元) 备注 公猪、待配舍 750 m2 500 精液站、化验室 150 m2 500 妊娠舍 2850 m2 500 分娩舍 2250 m2 500 保育舍 1500 m2 500 75 隔离舍 450 m2 500 饲料药品仓库 500 m2 500 25 办公室、兽医室 200 m2 500 10 员工宿舍、食堂 600 m2 500 30 场区道路 2500 m 100 25 2m 宽 排水沟 2500 m 100 25 场区围墙 2500 m 40 10 干粪堆放处 500 m2 100 5 沼气池 800 M3 500 40 污水净化分离池 3500 M3 300 105 绿化隔离带 1000 m2 50 5 水塔及配套管路 1 座 20xx00 20 100 吨 小 计 18 三、教学科研实训基地 建设内。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讯光缆宽带网、电话、传真等通讯设施,通讯方便。 :项目区所在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少雨,气温年 交差量和日交差量年大,年平均降水量 16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 138 天,日照时数 2660— 3120 小时,全年盛行西北风,频率为 %。 地点选择比较 项目建设地点选在新疆 xxxxx 什托洛盖镇和什托洛盖村 ,有以下几方面优势条件: 距离城市远,四周 2
旬至 8 月底的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猪舍降温,并安排早、晚配种。 ④ 加强发情检查 每天早、晚 2 次要仔细观察并记录空怀母猪发情情况,可将公猪赶入待配母猪栏中,进行试情或诱导其发情。 ⑤ 配种次数和时间 每头母猪一个情期内配种 23 次,发情后愿意接受爬跨或按压腰部呆立不动时第 1 次配种,隔 812 小时第 2 次配种。 ⑥ 配种方式和方法 核心群采 用本交方式配种。 扩繁群
蘣蘤蘥蘦蘧蘨蘩蘪蘫蘬蘭蘮蘯 蘰蘱蘲蘳蘴蘵 蘶蘷蘸蘹蘺蘻蘼蘽蘾蘿虀虁虂虃虄虅虆虇虈虉虊虋虌 2 、 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每年向环境排放的畜禽污水可以减少 2044吨左右,生产 吨的有机生物复合肥年收入 万元,替代能源收入 40 万元。 沼渣是可以制成质量好、肥效高的生物有机肥 料。 该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本地区养殖业发展,使绿色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兴产业形成
构成了一 道动物疫病防疫的天然屏障。 三是国家多年来对 公司 的建 设进行了一些管理,场区的各项设施比较完善,现有猪舍经过改造后,可以很快投入生产,保证项目的有序进行。 项目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建设地周边的猪肉供需矛盾,生产的肉品 可以供应周边屠宰市场,满足市民的肉食品需求。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结合 **良种畜牧 开发有限公司 的生产实际情况,其改扩建内容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
使鲜骨实现3倍增值。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向欣在世界猪肉大会上说, 20xx 年—20xx 年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购买猪肉 30 公斤左右,农村为 20 公斤左右。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我国的猪肉生产和消费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多吃1公斤,就是 130 多万吨,所以正确引导消费很重要。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富江说,伴随世界经济整体出现好转
切实搞好市场供应的同时,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调动养殖户 (场 )的养猪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的建设,引导农民建立养殖小区,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提高生猪生产能力。 ”文件还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和扶植政策。 项目建成后,严格按照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的模式运作,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