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养殖改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构成了一 道动物疫病防疫的天然屏障。 三是国家多年来对 公司 的建 设进行了一些管理,场区的各项设施比较完善,现有猪舍经过改造后,可以很快投入生产,保证项目的有序进行。 项目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建设地周边的猪肉供需矛盾,生产的肉品 可以供应周边屠宰市场,满足市民的肉食品需求。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结合 **良种畜牧 开发有限公司 的生产实际情况,其改扩建内容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粪便污水处理设施。 集中建设猪场粪便处理设施,在猪场主生产区外建设长方 体 粪便发酵池四个,每个长 10 米,宽 5 米,深 2 米,容积 100 立方米, 总容积 400 立方米,粪便发酵有效容积约300 立方米,发酵池为全封 闭式,深挖,砖混结构,与地表面齐平,猪场生产的粪便经过充分发酵产酸后,达到无害化处理目标,然后用专用工具运输出场,作为农家肥料; 每栋猪舍建设三口污水沉淀池,每口长 3 米,宽 1. 5米,深 1 米,三池并列为阶梯形,梯形级差 0. 5 米,污水沉淀后流入农田灌溉, 确保排放污水无粪便杂质。 共建设污水沉淀池 48 口,总容积 216 立 方米。 排污沟,排污沟与沉淀池相通,绕场而建, 在现有沟渠的基础 上 全面硬化,盖板,排污沟上宽 l 米, 下 宽 0. 7米,深 0. 5 米,为倒 梯形结构,总长 400 米,在与农 田 灌溉设施连接处建立 了 一个长 5 米, 宽 2 米,深 1 米的沉淀池,工 程 量 180 立方 米。 二、猪舍标准化建设。 改造现有猪禽 7 栋,总面积 7950 平方米 ,现有猪舍 为砖混结构,平房,屋顶高 4 米,猪栏地面为水泥。 猪舍改造后,圈舍座北朝南、规模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猪栏地板为 50 厘米的漏缝地板。 猪栏有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 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正常猪与 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扩建猪舍 4 栋。 面积 3296 平方米,扩建猪舍为母猪产房, 肥猪栏, 砖 混结构,屋顶盖瓦,项高 4 米,地表为水泥,猪栏有食槽、自动饮水 装置、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进一步完善消毒室等设备。 大门口有 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 三、水电路设施改造。 水的改造。 修缮现有水塔,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确保供应 符合猪饮用的清洁水源,在猪舍安装节水龙头。 电的改造。 维修配电设施,保证正常生产与照明用电。 路的改造。 在 公司与村路 相连 ,长 450 米,每 宽 3. 5米,厚 0. 2 米,为水泥现浇混凝路面,工程量约 315 立方米。 路面与村路相连,一条与猪场正门路面相通,一条与汉洪公路相连,保证运猪车辆的安全通过。 四、防疫设施改造 安装防疫峪控设施。 安装在兽医室序厕,防疫临控设施安装 后,由专业人员监控全场生猪生产情况,对发生的特殊情况及时作好记录, 由技术人员负责观察。 猪场主生产区围墙全面维修加固,四周长 1006 米,围墙高 米,沿围墙开挖防疫沟防疫。 建立健全 公司 档案管理制度,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等设 备。 五、其他附属工程改造 主要是美化猪场的生产生活环境,修缮场内净道与排污通道。 场 区现有净道与排污通道 l000 米,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净道与排污道 分开。 绿化面积 40 亩。 第六章 规划、土地、环保、节能 一、项目区环境现状 实验室位于远离中心城区与人群,与水源相距较远,无工业项目 带来的“三废” 污染,根据环保部门监测资料表明,大气质量各项指 标均在 一级大气质量标准范围内,适合本项目的建设。 二、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十分注重生猪生产企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GBl8596— 20xx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 相关环境保护规定,养猪场污水和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符合 GBl8596 规定 三、项目的安全管理 项目建设的各个组成部分存在安全隐患较小,工程人员必须有相 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五、项目土地规划 **规模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在 **良种畜牧 开发有限公司的地方进行,不 扩大征地面积,不需要另行征 地,项日建设符合困家七地规划政策。 六、节约能源 项 目 建设设计将 注重 能源节约。 节水 ,安装节水龙头、 节水饮水 器、节水卫生用具,保证生猪清洁饮用用,用水尽量做到合理循环利用,产生的废水经无害化处理后进入农田灌溉设施,避免疫病的传播。 节电,安装节能灯泡、节电开关,禁止长明灯的出现。 猪舍朝向符合节能要求,猪舍改造所有门窗及墙体采用优质新型墙体材料,使用粘土空心砖,猪舍改扩建注意通风与保温,材料要保温性能良好,减少能源的流失,同时考虑通风效果,防止局部环境的恶化。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35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120 万元,地方配套 90 万元, 建设单位自筹 140 万元。 中央投资主要 用于猪场改扩建的各个方面, 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前期费和补贴各。生猪标准化养殖改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定防疫责任书,建立防疫档案,确保重大动物疫病有效免疫密度达 100%。 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近年来,规模场养殖逐步取代散户散养,所造成的污染也逐渐成为群众反应突出的问题。 在项目规划设计上,我们采用 “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原则, 采用 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生态化综合治理,加强农牧生态化建设。 本项目的环保措施如下: ( 1)猪场远离村庄农户 本项目选址原料村庄至少 3 公里以上
讯光缆宽带网、电话、传真等通讯设施,通讯方便。 :项目区所在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少雨,气温年 交差量和日交差量年大,年平均降水量 16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 138 天,日照时数 2660— 3120 小时,全年盛行西北风,频率为 %。 地点选择比较 项目建设地点选在新疆 xxxxx 什托洛盖镇和什托洛盖村 ,有以下几方面优势条件: 距离城市远,四周 2
旬至 8 月底的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猪舍降温,并安排早、晚配种。 ④ 加强发情检查 每天早、晚 2 次要仔细观察并记录空怀母猪发情情况,可将公猪赶入待配母猪栏中,进行试情或诱导其发情。 ⑤ 配种次数和时间 每头母猪一个情期内配种 23 次,发情后愿意接受爬跨或按压腰部呆立不动时第 1 次配种,隔 812 小时第 2 次配种。 ⑥ 配种方式和方法 核心群采 用本交方式配种。 扩繁群
使鲜骨实现3倍增值。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向欣在世界猪肉大会上说, 20xx 年—20xx 年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购买猪肉 30 公斤左右,农村为 20 公斤左右。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我国的猪肉生产和消费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多吃1公斤,就是 130 多万吨,所以正确引导消费很重要。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富江说,伴随世界经济整体出现好转
切实搞好市场供应的同时,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调动养殖户 (场 )的养猪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的建设,引导农民建立养殖小区,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提高生猪生产能力。 ”文件还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和扶植政策。 项目建成后,严格按照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的模式运作,将建立
边地区生产和生活提供清洁能源。 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其他类型能源,避免其他能源使用缺点和供应不足;另一方面 能够满足养殖场的生产、生活的用电,还有部分节余。 因此,对猪场废 弃物 进行综合 治理,采用厌氧发酵技术生产沼气,利用沼气发电,实行清洁能源生产,将有较好的能源利用市场前景,带来可观的综合效益。 第三节 沼肥需求分析 ***县 ***猪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 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