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给水压力 MPa 锅炉计算效率 % 入炉软秸秆捆规格 mm 800420320 入炉枝条段规格 mm ≈ 70mm 设计燃料混合比 质量比 80(秸秆 ): 20(枝条) 入炉燃料名义水分 % < 20 入炉燃料名义热值 kJ/㎏ 13205 燃料耗量 ㎏ /h 19281 供热方案 中电洪泽热电有限公司现有二台 15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供热抽汽压力均为 MPa。 供热管道分三路向各热用户供热,其中一路为 的供热管道,供汽汽源由锅炉新蒸汽和 MPa 抽汽经压力匹配器(热泵)匹配而来;另两路为 MPa 的供热管道,直接接至 MPa 供热蒸汽母管。 为了提高热电厂供热的可 靠性,前期工程已设有一台 50t/h 的减温减压器,二次蒸汽压力为 MPa,在热电厂汽轮机故障或检修等非正常生产期间来保证热用户的生产和生活用汽。 热电厂本期工程扩建一台 75t/h 中温中压锅炉和一台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供热抽汽管接至厂内原有的 MPa 供热蒸汽母管对外供热,本期工程不增设减温减压装置。 21 表 51 热经济指标比较表 单位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1x75t/h++序号 项目 采暖期 非采暖期 采暖期 非采暖期 最大 平均 平均 最小 最大 平均 平均 最小 1 热负荷 热量 GJ/h 汽量 t/h 2 汽机进汽量 t/h 3 汽机外供汽量 t/h 4 汽机外供热量 GJ/h 5 汽机凝汽量 t/h 0 0 0 0 6 发电功率 kW 12131 12985 13407 13874 5055 5055 5055 5055 7 锅炉减温器供汽量 t/h 0 0 0 0 0 0 0 0 8 锅炉蒸发量 t/h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9 发电年均标准煤耗 kg/kWh 10 综合厂用电率 % 24. 59 11 供单位热量耗厂用电量 kWh/GJ 12 发电厂用电率 % 13 供电年均标准煤耗 kg/kWh 14 供热年均标准煤耗 kg/GJ 15 汽机年供热量 GJ/a 450000 1136850 16 年发电量 kWh/a 90000000 36000000 17 年供电量 kWh/a 82471500 27147600 18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h 6000 6000 19 年供热量 GJ/a 450000 1136850 20 全年耗标煤量 t/a 21 热化系数 1 22 年均全厂热效率 % 23 年均热电比 % 877 注:表中方案一的热负荷值为公司近期新增热负荷。 22 表 52 汽平衡表 类别 项目 单位 数值 采暖期 非采暖期 t/h 最大 平均 最小 最大 平均 最小 锅炉额定蒸发量 t/h 75 75 75 75 75 75 锅炉 汽机进汽量 t/h 新蒸汽 减温减压用汽量 t/h 0 0 0 0 0 0 MPa 汽水损失 t/h 比较 t/h 汽机额定抽(排)汽量 t/h 50 50 50 50 50 50 工业用汽 减温减压汽量 t/h 0 0 0 0 0 0 MPa 供汽量 t/h 补给水加热 t/h 厂内杂用 t/h 1 1 1 1 1 1 比较 t/h 汽机抽(排)汽量 t/h 23 6. 厂址条件 厂址概 述 厂址地理位置 江苏省洪泽县地处苏北平原,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南部。 洪泽县西邻洪泽湖,是苏北灌溉总渠的起点,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洪泽县东与宝应县,南与盱眙县、金湖县交界,宁连高速公路南北穿越洪泽县,公路交通十分发达。 洪泽县总体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工业经济连上台阶。 洪泽县以轻工业、农业 为主,加速发展化工、 电子工业等行业,在农业上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河沟交错,四季分明,素有我省鱼米之乡之美称。 中电洪泽热电有限公司位于洪泽县县城城北,东面紧邻人民北路,西距苏北灌溉总渠约 160 米,北面紧邻 散居居民(约 16 户),再北为水泥厂,南侧为洪泽化工集团、南风元明粉集团、大洋化工等几家化工企业。 本工程在中电洪泽热电有限公司原厂址北侧扩建。 厂址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厂区地貌属淮河冲击平原,扩建场地地形平坦,厂址地面标高一般为 10 米左右。 工程地质 建设场地根据现有装置的工程资料,土层为第四纪晚更新世淮河冲击土层,均匀稳定,强度高,压缩性低,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差异性小,无不良地质现象,天然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在 200Kpa 以上。 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⑪ 素填土分( 11)( 12) fk=100~130kPa ⑫ 淤泥 fk=40 ⑬ 粘土 fk=165~240 ⑭ 粉砂 fk=130~230 ⑮ 粉土 fk=140 ⑯ 粘土 fk=120~200 ⑰ 粉土 fk=210 ⑱ 粘土 fk=260 ⑲ 粉砂 fk=240 据钻探分析: 厂区 勘察范围内各地层在水平方向上相变较下,在垂直方向上,相变是较大的,主要示现在粘土与粉土、砂类土的交替出现,且各层之间几乎无明显的截然界限。 ( 11)层可作一般建筑物地基,( 12)层不宜做天然地基,( 2)层淤泥应予清除,( 3)层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设计时应浅埋基础,充分利用上部粘土“硬壳”( 3)层,但应进行下卧层( 4)( 5)( 6)层强度、变形验算。 当不满足强度、变形要求时,则应考虑采用复合地基或其他基础形式。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质,根据资料,地下水对建 筑物无不良影响,场地土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场地土类别为 II 类,属于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地震地质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洪泽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4 根据资料,场地土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场地土类别为 II 类,属于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水文气象条件 水文 苏北灌溉总渠西接洪泽湖,沿洪泽县界北侧向东流入淮安境内,最后流入黄海,苏北灌溉总渠的堤坝高程为 米,总渠的最高水位为 米;本工程厂区内的雨水汇入现有雨水系统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厂区地下水为空隙承压水,含水层为粉砂及粉土层,稳定水位标高一般为 米左右,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气象 中电洪泽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厂位于城区下风向,对城区环境影响较小。 江苏省洪泽县地处苏北平原,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四季气候分明,寒暑变化明显。 ⑪气温气压和湿度 历年平均气压 105Pa 历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⑫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⑬风速和风向 夏季平均风速 冬季平均风速 夏季最大风速 冬季最大风速 历年主导风向 东风、东南风 ⑭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21cm ⑮历年最大土壤冻结深度 13cm 结论与建议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区附近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历史上无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属地震少,震级低的地区,从区域地质构造和地震记录等方面分析,本场地属相对稳定区,适宜于本工程建设。 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地震第一组。 本场地之建筑场地类别为 II 类,属于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差异性小,无不良地质现象,天然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在 200Kpa 以上。 厂址周围环境 中电洪泽热电有限公司位于洪泽县县城城北,东 面紧邻人民北路,西距苏北灌溉总渠约 160 米,北面紧邻散居居民(约 16 户),再北为水泥厂,南侧为洪泽化工有限公司, 厂址周围没有任何名胜古迹。 交通运输 水路: 全 县 境内河川交错,水网密布,内河航运的主干线京杭大运河流经 25 于此,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干流、废黄河等 9 条河流在境内纵横交错。 热电厂紧靠苏北灌溉总渠,热电厂燃料、灰渣都可通过水运,水路运输非常方便。 公路:洪泽县 处于 10 205 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的交汇点上 ,热电厂东面紧邻人民北路,公路 交通便利。 热电厂的大型设备和相关物资也可用 汽车拖运进厂。 洪泽县水运交通非常便利,区内道路交通完善,四通八达,热电厂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热电厂水源 热电厂西侧紧靠 苏北灌溉总渠 ,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本期生物质热电工程循环冷却水仍采用开式循环系统。 与热电厂二期工程一样,本期工程增设的轴流式循环水泵仍布置在现有的岸边式泵房的吸水井内,从 苏北灌溉总渠 中取水,工业水、生产补给水和消防用水水源也利用河水,热电厂生活用水为城市自来水,同时城市自来水也作为热电厂工业用水和消防用水的备用水源。 储灰场 洪泽热电厂本期生物质热电工程拟建一台 75t/h 中温中压流化床锅炉,采用三电场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实行干出灰,在厂区的西北侧新建一座干灰库和一座沉渣池,秸秆、枝条灰炭由当地化肥厂回收作为钾肥原料,运输采用密封式灰罐车,运输绝大部分由用户承担,热电公司与用户签订协议,灰渣全部综合利用,热电厂不设永久性灰渣场。 26 7. 工程设想 全厂总体规划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全厂总体规划 主要设计原则 ①遵循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生活设施,以节约用地,减少工程投资。 ② 本期生物质工程按新建 1 台 75t/h 生物 质锅炉配 1 台 15MW 汽轮发电机组,并预留一台锅炉进行布置。 ③ 循环水采用开式循环系统,循泵房利用原有的循泵房,并进行局部改造。 ④ 热电厂灰渣以综合利用为主,可采用公路或水路运输,并在厂内设置临时灰库和堆渣场。 ⑤ 燃料以秸秆和树枝等为主,通过公路直接运至热电厂燃料棚。 ⑥ 化学水处理室需进行扩建。 ⑦ 热电厂出线本期工程新增一条 110kv 线路。 ⑧ 热电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原厂区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 厂区位置方案 热电厂厂址位于 洪泽县县城城北, 现 中电洪泽热电有限公司的厂区内, 厂区内前期已预留了 部分场地,本期还需向北扩建扩建面积约 40 亩,本工程主厂房的汽机房和锅炉房为分开布置,汽机房、除氧间在原二期的扩建端(北面)进行扩建,锅炉房(包括炉前料场)新建在本期汽机房的北面,办公楼、宿舍等办公生活设施前期已建成,本期不需扩建。 厂区总平面布置 中电洪泽热电有限公司一、二期已建成,一、二期主厂房位于厂区中部,原主厂房为三列式布置, 由东向西依次布置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锅炉后部为除尘器、引风机、烟道及烟囱,在向西为沉灰池,主厂房东边为主控楼及开关室,主厂房南边为化学水处理设施,再南边为材料 库及生活设施,化学水处理室西边分别为,干煤棚、煤场、码头及循环水泵房。 主厂房由南向北进行扩建。 本期生物质工程布置在厂区的北面,本工程主厂房的汽机房和锅炉房为分开布置,汽机房、除氧间在原二期的扩建端(北面)进行扩建,锅炉房(包括炉前料场)新建在本期汽机房的北面,由东向西依次布置炉前料场、辅助框架、锅炉房,锅炉后部为除尘器、引风机、烟道及烟囱,再向西为沉灰池及灰库,锅炉房的北面布置燃料棚;开关室在二期的开关室北面扩建;化学水处理室在原处理室旁扩建。 本期工程预留了 1 台 75t/h 生物质锅炉的场地。 施工场地及以后扩建的安排 在本期工程施工时,可利用汽机房与锅炉房之间的空地及预留的锅炉扩建位置作为本期工程的施工场地。 本期工程规划时,预留了下期工程扩建 1 台 75t/h 锅炉的场地,全厂规划容量为 45MW。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热电厂建设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71。 表 71 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总体) 27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厂区占地面积 hm2 2 机组总容量 MW 45 3 本期工程容量 MW 15 4 单位 容量占地 hm2/MW 5 厂区建(。生物质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电量为 10 8kWh,最大负荷为 374MW, “ 十二五 ” 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 %和 %, 2020年 供电量为 10 8kWh,最大负荷为 571MW, “ 十三五 ” 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 %和 %。 表 20xx2020 年罗平负荷及供电量预测表 单位: MW、 108kWh 年份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20 十二五增长率 十三五增长率
纸、建筑材料和发酵等。 由于绝大多数油料作物都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耐寒性,种植技术简单,植物油储存和使用安全,所以世界很多国家都把转基因向日葵、油菜和大豆作为近期利用的能源作物。 术与现状 我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0%以上,生物质一直是农村的 8 只要能源之一 ,在国家能源构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利用极为重视
平行试验同时进行的方法,编号为 3 的坩埚均装生物质燃料,编号为 7 的坩埚均装同一催化剂,编号为 1 12 的坩埚均装生物质燃料与催化剂的混合物。 分别将编号 10, 11 和 12 的坩埚作为一组。 数据如下: 表 32 600℃ 条件下 各坩埚所加填料量 单位 (g) 坩埚编号 1 2 3 5 6 7 10 11 12 锯末 MnO2 表 33 以锯末为燃料 MnO2 为催化剂 600℃
和实践。 实际上,我国于 20xx 年开始发展生物质发电,而“十一五”规划全国生物质电力将达到 550 万千瓦。 为此,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是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需要。 大规模的煤电造成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而生物质能属于清洁能源,平均含硫量仅 %,不到煤炭的四分之一,其二氧化硫 5 的排放属于自然界正常的碳循环,不形成污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 一、 宏观环境分析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 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是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 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道路。 肥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传统的农业、林业大量施用化肥后,造成土壤的板结和农产品品质退化
的激励政策和管理的约束机制缺失 ;( 3) 分散落后的饲养模式不利于废弃物处 理利用 ;( 4) 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比例低。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本项目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粪便及周边农牧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合理的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的结合起业,农牧并举,形成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再利用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