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业分析报告内容摘要:

饲料行业分析报告 饲料行业分析报告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20多年来,特别近10年来,饲料工业年平均以10左右速度增长,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同步增长。 2002年饲料产品总产量达8200万吨,饲料加工业产值在2000亿元左右。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由数量的扩张、快速发展,转向优化结构、稳步提高,所有制构成向多元化发展,企业组织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产品向名品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在调整。 这些变化趋势,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的加剧而日趋明显。 进入“九五”后期,饲料工业发展的速度明显放慢,一些制约我国饲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饲料原料问题、饲料企业科技、管理水平问题、饲料安全问题、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支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十五”期间及之后,我国饲料工业能否实现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 当前,饲料行业发展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饲料业与养殖业相互依存、饲料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饲料企业转换经营策略、主原料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在资本结构方面,我国饲料业形成了以民营资本(含外资)为主的产业资本结构。 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这种产业资本结构决定了较为开放的产业政策,并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 我国的饲料工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种植业一饲料业一养殖业“的产业链条中,饲料业是中间一环。 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支柱,饲料加工是发展农产品加工的重要途径,饲料卫生质量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目 录1. 料业基本概念12 分类概述13 饲料行业的产业链14 料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2内的发展情况22,国饲料业的特点2子行业状况2国饲料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題3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分析31 术状况321 要工艺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的差距;33 业所有制构、资情况34 产业的综合绩效分析35 相关产业分析(种植业及畜牧业)要的政策变化4. 量的地区分布构成44 市场价格状况及趋势分析45 进出口情况及影响5 产业发展趋势预测51 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52 产业的 析及其成长性分析53 胜劣汰极开发新的饲料原料、强饲料安全意识,技创新、料行业的生产将根据养殖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6政府、政策及相关规定对产业的影响61 产业政策及变化62 料质量状况及管理64 加入 产业的影响7重点企业分析71 长性分析72 上市公司股市表现、价值和成长性分析73 现有销售渠道缺陷及变革8 饲料安全81 前我国饲料安全隐患83 业投资机会10 信贷建议表 目 录表 1料工业中的基本概念表 1料行业分类表 2界饲料工业概况表2前全世界对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量表2002年度全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督检查结果表3997国内己建成的赖氨酸生产厂家表3000年饲料机械工业设备企业生产情况表32000年饲料加工机械工业产出状况表3料业布局规划表3主要饲料产品表3年来饲料产品结构百分比表31998饲料添加剂的主要品种表3饲料加工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表300020002001年饲料企业中各类技术人员数及所占比例表3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发的新型饲料表30012002年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所有制结构表32002年饲料加工企业的地区分布表32000年饲料加工企业的地区分布表32002年三资饲料加工企业分布情况表3000年三资饲料企业分布情况表3002年饲料加工工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表3同经济类型饲料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表3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 - 2007年)表42005年和2015年我国主要畜产品发展指标表42005年饲料产品社会需求量表4015年饲料产品社会需求量表4场集中度(2002年)表4国饲料产品销售地区分布(2002年)表4混合饲料产销平衡表(2002年)表4进口饲料免征增值税的商品范围表5饲料业目前中国饲料企业的转型的三种形态表6002年质量检查情况表7同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表7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表7不同规模企业的成长性表7饲料业相关上市公司概况表7正虹科技、新希望主要财务指标表9“十五”期间饲料业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图 目 录图1料行业产业链图2界饲料工业概况图2001年前十大饲料生产国产量图31991东部,中部和西部饲料产量占全国比例图32001年各子行业的企业数图3001年各子行业的企业数比重图3近年各类饲料产品产量图301近年各类饲料产品结构百分比图32001年12002年1近年配合饲料中各类产品比重图3000年各类饲料加工机械产量图32000年生产的各类单机比重图32001年生产的各类单机比重图4料原料进口情况图4饲料原料进口国别情况图402年02年1料业基本概念“饲料”一词是指在合理饲喂条件下能对家畜、家禽、水产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从来源分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和人工合成或提纯的产品;从形态分可分成固体、液体、胶体、粉状、颗粒及块状等类型;从饲用价值分又可分成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营养性添加剂及非营养性添加剂等。 表 1料工业中的基本概念名称 定义 种类饲料 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饲料原料 饲料添加剂以外的用于生产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的单一饲料成分饲用谷物、粮食加工副产品、油脂工业副产品、发酵工业副产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饲用油脂等饲料添加剂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酶制剂、非蛋白氮等一般性饲料添加剂 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药物饲料添加剂 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物抗球虫药、类概述表 1料行业分类子行业 细分 产品 地位饲料加工业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混合饲料等饲料加工行业是饲料行业的主体蛋白饲料制造业 动物性蛋白饲料、植物性蛋白饲料等水产饲料制造业 海水、淡水鱼、虾、贝饲料其他饲料制造业饲料添加剂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饲料级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酶制剂、非蛋白氮等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状况表现了一国饲料发展的水平一般性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 抗球虫药、驱虫剂类、抑菌促生长类等饲料原 玉米 饲料原料作为饲料料工业 豆粕 行业的直接上游行业鱼粉 料行业的产业链图 1业特征(1)、饲料业本身属于食品业,饲料安全问题突出。 饲料本身的安全是生产绿色肉食品的基础,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到被饲的动物的安全和生产效率,更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和健康。 (2)、饲料业受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的制约。 饲料业的发展除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等基础性条件之外,还需要物流、营销等作为产业发展的外部支持条件。 (3)、人口的增长仍是(而不是动物产品人均消费量的增加,但鸡肉除外)推动饲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即使在国内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肉品出口量增加仍有助于保持饲料的产量水平。 (4)、饲料产品是微利产品,企业的发展要靠规模求效益。 行业产品具有同质性,价格竞争和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5)、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较低,生产要素易于获得,进出市场比较容易。 15 饲料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中国饲料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联系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综合性工业门类。 (1)、发展饲料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 大力发展饲料业,不仅能够带动饲料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可以促进粮食加工、转化与增值,推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同时,通过发展饲料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2)、发展饲料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按照比较效益和市场需求种植饲料作物,可提高种植效益;通过饲料原料的加工转化,可促进饲料资源的增值;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发展饲料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大力发展饲料业,延长产业链条,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的后续效益;推动养殖业结构升级换代,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4)、发展饲料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发展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业,是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提供卫生安全和营养丰富的动物性食品的基本保障。 2饲料业发展简述1l 全球的发展情况(1)、全球饲料业概况全球工业饲料产量的五年平均值保持增长1或更高。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严重衰退使全球饲料经济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首次在1998年出现了生产缩减。 2001年,全球工业化生产的饲料总量接近6亿吨,继续保持从1998年空前暴跌之后向上攀升的势头。 但是,饲料产量的增幅仅略高于1,仍低干1997年达到的最高产量605亿吨。 表2界饲养工业概况年份 1975 年 1980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2001 年世界人口总数(10 亿) 45 6 万吨) 290 370 440 537 590 597人均饲料用量(公斤人) 7l 82 90 101 105 96资料来源:世界饲料业概貌龚中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转引自0022001年世界人口总数约为62亿,年增长率约为17。 工业化生产的饲料产量约为597亿吨,年增长率略超过l。 现人均饲料用量降至约96人年),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最高值曾达到工05公斤。 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在“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仍是一个推动饲料业增长的强大因素。 2002年,全球经济前景黯淡,愈来愈多的国家的饲料生产厂商还面临难以对付的饲料和食品安全问题。 在当前影响饲料生产厂商的众多问题中,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因素,诸如饲料引发的疾病(如疯牛病和口蹄疫)、转基因饲料和对动物造成的污染尤其是排泄出的磷和氮的控制措施等。 但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方面是,有科学依据的饲料管理方案正在日趋完善。 总之,食品生产的纵向整体化联营和饲料生产能力的加强这种孪生的趋势,继续构成了2002年全球饲料业的形貌。 (2)、主要饲料生产国情况1998年,排位前10名的饲料生产国所提供的饲料约为全世界饲料总产量的61。 这个比例数要比前几年低,而出现的趋势却是饲料产量更加集中到一些较大的饲料生产国中。 2001年,前十大饲料生产国所提供的饲料约为全世界饲料总产量的约63,各国产量如下:资料来源:世界饲料业概貌龚中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转引自002(3)、主要厂商情况现状:从上图可知,全球饲料产量相对地集中在产量排名最前的一些饲料生产国内。 在企业层面也是如此,即产量集中在一些较大的饲料加工厂中。 全世界不到3800家饲料加工厂所生产的工业饲料,占到了总产量的80,这些加工厂中,每个厂的饲料年产量均超过12万吨,而且其中至少有5家加工厂的年产量在100万吨饲料以上。 趋势:目前,商品饲料公司所有权的联合及食品公司饲料加工业的发展,都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促使饲料工业更加集中,减少饲料加工厂的数而增大它们的平均生产能力。 有关原料的选择、环境的影响、制造过程和所有关千食品安全方面的规章的权威性的继续加强,促成了另一种趋势,即,发展更加专业化的饲料加工厂和在加工厂内建立各种专业化的生产线。 这种趋势在西欧、北美和其他一些成熟的市场上尤为明显。 (4)、主要产品情况全球饲料加工产品:工业化生产的家禽饲料在全球饲料产量中保持最大的份额。 由于世界范围内鸡肉的消费量持续增长,因此肉鸡饲料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猪饲料和牛饲料,后者主要是乳牛用的精饲料。 鱼和甲壳纲动物以及某些“次要物种”如马、狗和猫的饲料,在饲料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将继续上升。 全球饲料添加剂:1)、氨基酸表2前全世界对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量名称 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需要量 500 万 t 400 万 t 370 万 t 120 万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计世界赖氨酸年产量20多万吨,蛋氨酸产量已突破40万吨,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占60,色氨酸产量仅次于蛋氨酸和赖氨酸,世界色氨酸年产量约1000多吨,用于饲料的北欧国家已用作饲料添加剂。 目前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2)、矿物质添加剂。 矿物质添加剂在饲料添加剂中占有相当比例。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磷酸盐,全世界每年产量约900万吨,烧结脱氟磷酸盐近200万吨,美、西欧、独联体等为主要产地。 我国磷酸盐年生产力多于粉资源相当丰富,但大部分尚未利用。 3)、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全世界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抗生素的药物残留,有可能污染肉、蛋、奶等畜产品,从而影响人类健康。 近年来微生物产品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进展。 4)、饲料保护剂。 用于饲料的化学保护剂有500多种。 世界大量生产和使用的保护剂,主要是抗氧剂与防霉剂。 防霉剂主要使用的是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丙酸与丙酸钙。 由于苯甲酸存在着叠加性中毒,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禁用。 丙酸及其盐是公认的经济有效防霉剂。 国外批准使用的饲用抗氧剂有10多种,以2 国内的发展情况221 发展历程在六、七十年代,当国外畜牧专家在研究动物营养标准和快速发展饲料工业的时候,我国的饲料生产是手工作坊,只粗放地生产混合饲料,谈不上配合饲料,处于低级阶段,1980年全国饲料总产量仅为100万吨。 八十年代初,部分外国企业看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亟待发展的广阔的饲料市场,率先投资开发饲料工业,领头的是泰国华人企业正大集团,接着美国的康地公司、普瑞纳公司、英国的一些老牌公司也相继进入,为中国饲料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饲料企业管理经验,更带来了饲料养殖业的一些新观念,促进了中国饲料业的快速发展。 同期,以希望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饲料业民营企业也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投资创业,从几千元资本开始发展到今天的几十个亿,对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九十年代至今,中国饲料业从初期的规模扩张发展到技术层次的提升,诞生了挑战集团、大北农集团等科技型企业。 他们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中国饲料业进行新的飞跃。 挑战集团依靠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的技术优势,把一大批专家学者研究出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迅速进行开发转化,投放市场,使中国饲料业的技术与世界同步。 222我国饲料业的特点(1)、饲料业的工业化率较低。 中国饲料业虽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但与中国养殖业巨大的饲料消耗量相比较,工业饲料仅占所有饲料用量的30左右,其余为农家饲料。 占有养殖业绝大多数份额的一般养殖户使用工业饲料的比例较低,而是较多地使用青饲料和自配饲料。 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具有明显的半自然经济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工业饲料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饲料业的民营化程度高,产业竞争激烈。 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受计划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小,其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相对较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考验。 同时,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技术壁垒和投资壁垒较低,有利于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进入,从而形成了以民营资本(含外资)为主的产业资本结构。 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这种产业资本结构决定了较为开放的产业政策,并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 (3)、相对于较大的总量规模,单个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 这与世界状况和美国情况相比可看出:世界饲料业的现状是,约3800家大型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占全球总量80,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125万吨年左右。 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40万吨年左右。 2001年中国饲料产品双班生产能力工5024万吨,实际生产了7806万吨饲料,但有11905家饲料加工企业。 每个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仅为工26万吨年,每个企业平均实际产量仅为O66万吨年。 在676产5吨(含5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955家。 (4)、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饲料添加剂工业严重滞后,氨基酸、部分维生素、药物添加剂等,不仅品种少,而且产量低,仍然依赖进口;二是饲料加工能力相对过剩,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全国平均开工率为50,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223 各子行业状况2231饲料原料工业2001年,我国有饲料原料企业1426家。 玉米:我国199899年度用于饲料消费的玉米是7650万吨;19992000年度是7850万吨;200001年度为8120万吨,年均增长3。 豆粕:1990年产量超过400万吨,2001年为工500万吨左右。 200工年,我国豆粕总消费量也在1500万吨左右。 鱼粉:配合饲料最常用的动物蛋白原料,19921999年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286,其中,19951999年我国鱼粉产量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412。 无论是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1998年受高额利润的驱动(鱼粉价格在5000元吨以上),工年之内新增鱼粉生产线150多条,生产能力几乎翻一番2001年,鱼粉产量46万吨。 肉骨粉51万吨,磷酸氢钙(盐)133万吨。 受人口增长和粮食增产潜力的双重制约,中国饲料原料短缺,尤以蛋白质原料短缺最为突出。 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饲料原料。 原料工业在中国这样一个饲料源匮乏的国家有待子继续开发。 2232饲料加工业中国第一个饲料加工厂创建于六十年代中期,主要用麸皮、饼粕等农副产品加工混合饲料。 七十年代末期,伴随着畜牧业品种改良和集约化生产水平的提高,饲料加工业作为配套措施开始兴起,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规模。 200工年,我国有配合饲料加工企业676中时产5吨(含5吨)以上的企业工955家;浓缩饲料加工企业2539家;添加剂预合饲料加工企业2579家。 饲料产品产量达到7806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6087万吨,浓缩饲料1419万吨,添加剂预混合料30年来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表现出下列特征:企业规模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随着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发生了深刻变化。 2233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核心,虽然用量少,但作用极其重要。 中国的饲料添加剂工业是随着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而起步的,发展速度滞后干饲料加工工业。 用量较大的添加剂品种,如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防霉剂、抗氧化剂等,虽然大部分能自己生产,但数量上距饲料加工业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饲用维生素,除生物素以外,其他维生素均能生产,其中维生素C、6还有一定出口。 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饲料级的产品少,大部分以医药级的维生素作饲用,因而成本高,产品性能也有一定缺陷。 饲用矿物质微量元素目前基本实现自给,其中饲料级磷酸氢钙近年来发展较。 防病、促生长作用的药物性添加剂,如抗生素、抗菌剂等,在原兽药和医药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使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用中草药部分取代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有着广阔前景。 2234饲料加工机械行业七十年代末饲料机械工业随着饲料加工工业的兴起而建立,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不论是产品品种、生产能力,还是配套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饲料机械工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饲料机械制造企业已发展到270多家,其中骨干企业60多家,时产20吨以下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可以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年产各种加工成套设备1万多套。 骨干企业已经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先进水平。 目前,饲料机械工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产品结构日益完善,由生产单一机械发展到生产多品种、多系列及不同工艺环节的生产设备。 不仅能生产饲料粉碎设备、配料计量设备、混合设备、制粒设备、膨化设备和微电脑控制设备,而且由单机发展到成套设备,由生产配合饲料加工设备发展到生产浓缩料、预混料设备、资源开发设备。 2)、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产品性能明显提高。 突出表现在制粒机制造水平迅速提高,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粉碎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大型饲料加工厂的工艺要求,但生产率、环境噪音、通用性等技术指标尚停留在国外粉碎机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配料计量设备的精度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设备。 混合设备可以满足时产20吨以上配合饲料厂的需要。 3)、成套设备中以中小型为主,大型设备的研制有待提高。 目前,时产20吨以下的成套设备基本过关,时产20吨以上的大型设备的配套能力不足,只能提供部分单机。 223我国饲料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饲料安全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饲料安全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近年来我国少饲料和养殖企业违法使用多种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镇静类药物如安眠药等,以及超量、超范围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严重影响着我国养殖业产品相对优势的发挥和饲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2年各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加强了对饲料中激素和抗生素进口的监测和控制,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到饲料业本身,还关系到我国畜牧产品的出口,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是当前我国饲料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饲料质量问题时间 抽查对象 合格数 合格率 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比率2002 年上半年 6146 个企业 5053 个 535 批次产品 8198 批次 85,982002 年下半年 11290 个企业 9924 个 8342 批次产品 16577 批次 据来源:关于2002年上半年全国饲料和饲料加剂质量监督抽查检测结果的通报关于2002年下半年全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督抽查检测结果的通报农牧发【200228号】两次抽检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当前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上,产品卫生指标超标问题和违禁添加药物现象依然存在。 下半年抽检中共有258批次样品检出了违禁药物和违规添加的药物。 经营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普遍低于生产企业的同类产品合格率,如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产品合格率为6667,比生产企业合格率低3097。 (3)、饲料标准问题。 1)、我国的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一是标准老化,特别是饲料产品标准严重老化。 二是现有标准不配套。 一些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标明引用某某标准,然而被引用的标准中实际上没有此项内容。 2)、企业标准水平较低。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中指标不全,不能完全体现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特性二是产品指标定得过低,降低了产品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三是企业制标人员水平较低,标准的结构、文字、术语等较为混乱。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所制定的企业标准水平较低,使用这样低水平企业标准的企业,必然生产出档次低、质量差的产品。 因此,加强饲料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规范企业标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分析31生产状况分析311生产能力及区域分布(1)、饲料原料工业1)、生产能力玉米:2001年产量大幅增加,已接近正常年景。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分析,2001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为51642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饲料粮消费14972万吨,比上年增长35,占粮食总消费的29,新增的饲料粮消费量占新增的粮食消费量的681,即新增的粮食消费量有近70用于饲料粮消费。 豆粕:2001年为1500万吨左右。 受国内经济发展引发的对肉类和蛋类需求的增长,预计今后几年我国豆粕的产量会继续增加。 鱼粉:1999年,新增鱼粉生产线150多条,生产能力几乎翻一番。 2001年,鱼粉产量46万吨。 肉骨粉:51万吨。 磷酸氢钙(盐):133万吨。 2)、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玉米的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北,销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西南和京津沪三市,形成“北粮南运”的局面,大部分玉米运输长达3000公里左右。 我国大豆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松辽平原,华北黄淮平原及山西、陕西等地。 东北地区大豆质优粒大,含油率高,年总产量占全国的40,商品率居全国第一,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黄淮平原是中国大豆第二大产区,产量占全国30。 豆粕生产的主要地区是华东地区、山东、江苏等省。 鱼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广西等省,我国饲料用鱼粉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从近期对国内几家主要生产厂家的调查情况来看,山东地区几家大的鱼粉生产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四川等是肉骨粉主要使用区也是产区,5省2000年使用量达到23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50左右。 (2)、饲料加工业 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18亿吨,比1995年增长30,为纲要规定最低目标的118。 1)、生产能力表3一l 19972002年饲料产量单位:万吨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饲料总产量 6299 6550 687l 7429 8050 8206配合饲料 5318 5526 5552 5912 6300 6268浓缩饲料 700 886 1096 1249 1450 158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24 138 223 252 300 350数据来源:根据饲料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去年的回顾今年的预测一一关于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等整理图31991中国饲料工业年鉴(19912000),全国饲料工业统计年鉴2000,转引自2001年我国饲料形势分析与2002年展望农科院文献中心 聂凤英 曲春红“九五”期间,饲料产品产量年均增加400多万吨,年递增率为71。 其中,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快速增长,年递增率分别为29和32。 但,“九五”后期,饲料工业发展的速度明显放慢,一些制约我国饲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饲料原料问题、饲料企业科技、管理水平问题、饲料安全问题、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支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2001年,饲料产品产量、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添加剂预混合料分别比上年增长5、3、14和19。 明显低干“九五”的平均水平。 这说明我国饲料工业量的扩张阶段已经结束,进入了质的调整阶段。 2)、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的牵引,导致饲料企业过多集中在少数发达的省份,这些地区的饲料加工能力出现过剩。 东南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了一步,因而饲料工业便主要分布在这一带。 而在内地饲料粮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缺少以生产高质量、多品种的预混料和浓缩料为主的骨干企业,配合饲料加工能力不足。 从统计情况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饲料产量占全国比例如下:按单个省的情况而言,饲料工业生产大省前5位:配合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河北、四川、江苏,浓缩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河南、湖南、山东、吉林、河北,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山东、河北、四川、河南、黑龙江,前10名(江西、广东、吉林、北京、湖北)共生产产品占全国的80。 从中国饲料工业第一大省广东省情况来看:近6年来,广东省的饲料产量平均每年都以40万吨的幅度增长,约我国饲料产品产量年均增加量的10。 据统计,(3)、饲料添加齐1)、生产能力目前年产量为25万吨以上,年产值50亿元,已能生产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矿物元素以及其它非营养性添加剂在内的18大类约百种产品。 饲料添加剂批准使用的品种为80余个,其中国内生产并已制订标准的仅40多个,其余是批准进口的国外产品。 每年进口饲料添加剂无论从品种上、数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很大,远远满足不了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 饲料添加剂中,2000年蛋氨酸产量达到3311吨,赖氨酸产量达到21731吨。 2001年,蛋氨酸产量1800吨,赖氨酸产量34000吨。 2)、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企业名 地址 生产能力 投产时间广西赖氨酸厂 南宁 1 1987 年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 泉州 1 1988 年川化昧之素有限公司 成都 1 1996 年大成生化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长春 001 年南通江口生物有限公司 南通 998 年华蒙金河实业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001 年(4)、饲料加工机械行业1)、生产能力统计资料显示了2000年全国及各省的饲料机械工业设备企业的生产情况,表3000年饲料机械工业设备企业生产情况成套机组(套) 饲料机械单机(台)地区时产 10 吨(含10 吨)以上时产 5(含 5 吨)以上时产 1(含 1 吨)以上粉碎机 混合机 制粒机 其它全国总计 118 427 1863 17822 3008 1257 7416北京市 110 498 106 126 210天津市河北省 25 175 30 80 80 75 15山西省 7 2 17 20 34 84内蒙古 3 2l 230 250 254 20辽宁省 5 40 69吉林省黑龙江 2 5 23 270 50 40 10上海市 6 27 7 50 366江苏省 12 40 9 865 448 304 5342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35 2l 941 15333 1768 480 796河南省 l 10 75 14 14 6湖北省 7 25 21湖南省 3 9 122 193 181 40 46广东省海南省 6 3 7广西省重庆市四川省 19 65 202 275 110 82 535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 22 15甘肃省青海省宁夏新疆青岛大连深圳厦门宁波数据来源:西部畜牧饲料兽药网2001年的产出及变化情况表3 2000 2001 年 变化 变化饲料加工机械31911 台(套) 21104 台(套) 减少 10807 台(套) 套设备2408 台(套) 2344 台(套) 减少 64 台(套) 9503 台(套) 18559 台(套) 减少 10944 台(套)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成套机组(套)和饲料机械单机(台)生产能力上都较强的省分有河北,内蒙,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南,四川,其中,山东生产能力最强;偏重于成套机组(套)生产的有,辽宁,湖北,海南:偏重于饲料机械单机(台)生产的有,北京,上海,山西。 综合考察各子行业的企业数,2001年的统计情况如下:总的而言,我国饲料工业的区域布局不平衡,在东南沿海省份及其一些大中城市,饲料加工企业盲目上马,加工能力出现剩余。 而在内地农区,缺少以生产高质量、多品种的预混料、浓缩料为主的骨干企业,呈现出一方面饲料产品远未能满足养殖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开工不足的共生现象。 目前,针对这一情况,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在二00二年九月五日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农业部二00二年七月三十一日)中指出:优化饲料产业区域布局,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对饲料业布局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规划如下。 表3饲料业布局规划地区 重点发展内容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效区 高附加值和创汇能力强的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和饲料机械工业中部地区 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提高饲料加工深度西部地区 饲料饲草等原料生产基地,浓缩饲料加工业和饲料添加剂工业,推广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312产品结构及分类产量分析(1)、饲料原料工业我国饲料原料主要是玉米,豆粕,鱼粉玉米饲料粮消费14972万吨,豆粕为1500万吨左右,鱼粉产量46万吨。 肉骨粉产量5酸氢钙(盐)产量133万吨。 (2)、饲料加工业1)、产品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品种已比较齐全,主要有:表3要饲料产品名称 定义配合饲料 根据饲养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的饲料全价配合饲料应能满足饲养动物营养需要(除水分外)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 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混合饲料 由两种以上的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扩大稀释后配制的预混物精料补充料 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饲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