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 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通常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为1520cm、育成猪 2535cm,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另外每隔 5060 天时间要彻底的将垫料翻动一次,并且要将垫料层上下混合均匀。 二、水分调节 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 量会逐渐降低,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的补充水分,是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 38~45%,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 三、疏粪管理 由于生猪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即疏粪管理),并与垫料混合均匀,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并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 通常保育猪可 23 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中大猪应每 12 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 四、补菌 1. 定期补充 EM 菌液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补充 EM 菌液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垫料量的 ‰补充,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 五、垫料补充与更新 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及时补充 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 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 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日常养护措施到位,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反之则会缩短。 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必须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并重新放入新的垫料,清出的垫料送堆肥场,按照生物有机肥的要求,做好陈化处理,并进行养分、有机质调节后,作为生物有机肥出售。 垫料是否需要更新,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高温段上移。 通常发酵床垫料的最高温度段应该位于床体的中部偏下段,保育猪发酵床为向下 2030cm 处、育成猪发酵床为向下 4060cm 处,如果日常按操作规程养护,高温段还是向发酵床表面位移,就说明需更新发酵床 垫料了。 发酵床持水能力减弱,垫料从上往下水分含量逐步增加。 当垫料达到使用寿命,供碳能力减弱,粪尿分解速度减慢,水分不能通过发酵产生的高热挥发,会向下渗透,并且速度逐渐加快,该批猪出栏后应及时更新垫料。 猪舍出现臭味,并逐渐加重。 C/N 过低。 当 C/N 下降到 20 以下时,需要及时更新垫料。 三、饲养管理 第一节 基本环节管理 一、饲养密度 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较常规养猪饲养密度稍低,但如果发酵床垫料日常养护得当,也可接近正常饲养密度。 各饲养阶段密度可参照下列标准: 保 育猪: ~育成猪: ~二、垫料消毒 当一个饲养阶段结束转入下一饲养阶段(转栏),或者育成猪出栏后,垫料应作消毒处理,处理方式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模式,即在垫料表面撒上新鲜木屑或秸秆粉或米糠,喷上适量 EM 菌液,混合均匀并调节水分至 45%左右后归拢堆积起来,堆体温度上升到 50℃ 以上后保持 24 小时以上后便可重新使用了。 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发酵时间应该适当延长。 垫料水分过大; 1. 垫料中还有臭味或异味产生。 三、盛夏管理 盛夏季节,生猪在硬地平台上活动和休息的时 间会增多,发酵床对猪舍室温的变化基本不产生影响。 所以盛夏饲养管理还是立足于加强常规降温管理措施(如启动湿帘、开动风机加强空气交换等),发酵床的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盛夏来临之际,逐步减少垫料的补水量,让垫料水分逐步控制到 38%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微生物的繁殖不受影响, 同时又可以控制发酵强度,避免发酵产生高温及高湿。 盛夏季节,可以将垫料适当压实,适当减少垫料中的含氧量,日常养护时不要深翻垫料,疏粪管理时只需将表层垫料与粪尿混合均匀即可。 适当加大补菌量,特别是粪尿集中排泄区的补菌 量。 加强饲料中 EM 菌液的添加和管理。 第二节 饲料管理 由于 EM 菌液的应用是 VT 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疾病发生,消除排泄物臭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 EM菌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添加量上应采取先高后低的方式,即对同一猪群,饲养初期,添加量在允许范围内比例可略高,待猪群消化道正常微生态平衡建立后,逐步将添加量降下来。 饲养过程中,可视猪的健康状况及环境状况,适当增减添加量,但不可中断添加。 气候环境发生较大 变化,生猪易出现应激症状时,不可减少添加量,更不能中断 EM 菌液的使用。 具体到一个猪场,只有当全部猪群或绝大部分猪群都开始使用 EM 菌液,并且猪舍环境和猪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后,才能逐步减少饲料中药物的使用量,但接种免疫环节不可取消。 可以采取用 EM 菌液饮水方式代替饲料中添加。 四、常见问题 1 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适合哪些猪群。 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对猪群没有选择,适用于公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产房、保育猪、育成猪等各阶段猪群。 采用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是否还需要正常 免疫。 抗生素等药品能否减少。 应用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正常的免疫程序不可减少,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尤为重要,但抗生素等药品的用量可逐步减少,减少量一般可达到 50%以上,规模化猪场全部采用该项技术,正常运行半年以后,药品使用量还会锐减。 猪栏中为什么要留硬地平台。 可以不留吗。 硬地平台主要作为猪只采食和活动场所,盛夏季节还能供猪只栖息,特别是公猪和育成猪栏必须留用,建有饮水台的保育猪栏可视情况少留或不留硬地平台。 饮水装置如何安装设置。 饮水装置的安装设置,必须满足滴漏跑冒和饮水外溅时以 不浸湿发酵床垫料为原则,通常保育猪栏设置饮水台,饮水台下设导水管,能将滴水及时排出;育成猪水嘴可设置在栏舍外侧,滴水直接排入外面排水沟。 如何配置发酵场。 垫料制作与有机肥生产能否共用一个发酵场。 规模化猪场应配备专门的垫料发酵场,考虑到后期有机肥生产的需要,发酵场设计应避免重复建设,两者共用一个发酵场, 但发酵面积应适当增加,通常万头规模猪场垫料和有机肥生产两用的发酵场面积应达到 600800m2,设备共用。 常用垫料原料有哪些。 木屑是不可替代的吗。 垫料原料除了前面提到的木屑、米糠、草炭、秸 秆粉等几种常见原料外,不同地方因资源情况不同,常用原料是存在差异的,并非千遍一律。 如华南地区的蔗渣、长江中下游棉花产区的棉秆、北方玉米产区的玉米秸、水稻产区的稻秸和谷壳,都可以用来加工作为垫料原料。 木屑由于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良好,通常被各地当作首选原料,但随着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的广泛应用,木屑来源会受到限制,所以各地应因地制宜的选用一些性能好、来源广、价格低廉的原料来代替木屑。 垫料发酵时间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 垫料必须要经过发酵处理吗。 垫料发酵时间的长短是由 原料特性及配方决定的,通常 C/N 越高,发酵时间越长,指征参数为料堆温度,料堆维持一段时间高温( 50℃ 以上)后温度开始下降时,表明发酵过程基本结束。 一般情况下,垫料都需经过发酵处理后才能用作发酵床,特别是保育栏发酵床垫料无论何时都需先经发酵处理,但在下面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垫料可以不经发酵处理,接种后直接作发酵床。 ( 1)垫料原料新鲜、水分适宜( 40%以下)、无腐烂和霉变; ( 2)作后备母猪发酵床垫料,或作入冬前育成猪垫料。 垫料发酵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如何处理。 垫料发酵过程中通常会遇 到以下问题: ( 1)不升温 原因:水分过高或过低; pH 值过高或过低。 处理方法:调整物料水分;调整物料 pH。 ( 2)升温后温度随即快速下降 原因: C/N 过高,原料中有机氮含量太低。 处理方法:应适当添加含氮量丰富的有机物料如猪粪。 ( 3)发酵过程中,异味、臭味浓 原因: C/N 过低,或原料粒度过大,水分调节不匀。 处理方法:通过补充碳素原料调整 C/N,或者降低物料细度,调匀水分。 ( 4)发酵后期氨味渐浓 原因:物料水分偏大, pH 偏高,发酵时间偏长。 处理 方法:立即将发酵物料散开,让水分快速挥发。 发酵床温度过高或过低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如何处理。 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分和通透性,有时表现为单因素影响,有时表现为双因素同时产生影响。 ( 1)如果水分偏高和(或)垫料过于疏松时,发酵强度会加大,温度就会过高,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垫料稍微压实,或者补充部分干料后将垫料稍微压实。 ( 2)水分偏低和垫料透气性稍差时,发酵产生的温度向空气 扩散慢,往往会形成局部高温,通常可以通过采取适当补充水分、增强垫料通透性的措施来解决。 ( 3)水分过高或过低时,也会导致发酵床 温度过低,解决的办法就是调节好水分。 ( 4)垫料通透性过低,发酵床温度也低,这时就要通过疏松垫料,来增加垫料发酵强度,从而提高发酵床温度。 不同阶段圈栏大小与常规养猪有区别吗。 养殖密度如何调整。 除了保育和育成阶段圈栏大小与常规养殖略有区别外,其他各阶段与常规养殖基本相同。 保育和育成阶段,圈栏可比常规养殖稍大。 保育阶段养殖密度可比常规养殖高,一般可提高 20%以上;但育成阶段应比常规养殖密度稍低,夏季略低 10%左右,冬季基本持平。 1发酵床垫料日常养护有哪些关键环节。 前面已经介绍,发 酵床养护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补菌、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 1夏季和冬季垫料养护应注意些什么。 夏季养护最重要的是尽量控制垫料水分,降低发酵强度;疏粪时尽量将粪尿集中在比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不必将粪尿均匀分布在整个发酵床。 冬季养护除保育栏有特别要求外,其它同常规。 保育栏的冬季养护也要注意控制垫料水分,因为保育猪粪尿较少,垫料发酵强度相对偏低,如水分过大会导致热量损失大,同时还会导致 保育舍空气湿度加大,造成应激。 1为什么发酵床垫料要定期补菌。 常用的补菌方式有哪些。 微生物的特性是繁殖速度快、生长退化也快;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会导致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发生变化;此外发酵床日常养护不当也会对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种群数量产生影响。 为了确保养殖过程的生态安全性,必须定期对发酵床垫料补充 EM 菌液菌液,使添加的目标微生物始终保持优势种群数量地位,同时也确保其增殖潜力。 通常可结合水分调节、疏粪管理、通透性管理等养护措施进行补菌,也可通过猪舍加湿管道喷雾补菌。 1冬季排湿用的排风扇如何选用和安装,开启排风扇应注意什么。 冬季由于室外温差的原因,会导致猪舍湿度加大,甚至会大 量凝结成水珠,对猪只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通常可以通过安装和开启排风扇来降低圈舍湿度。 风扇类型选用民用排风扇即可,采用负压抽风方式将湿气排出。 排风扇应安装在猪舍较高位置,以减少抽风时舍栏下部的空气流动,并尽可能安装联动定时开关,以便于将排风扇开启时间设置到每 23 小时开启一次,每次 510 分钟。 1发酵床需要定期药物消毒么。 不用,如果定期药物消毒,反而会将发酵床中的有益微生物杀灭,作用会适得其反。 1每批次转栏或出栏后垫料如何处理。 只要垫料没到使用期限,猪只每批次转栏或出栏后,应适当补充部 分新鲜木屑或秸秆粉及适量 VT1000 菌剂,调节水分至45%左右,将垫料在圈栏中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处理,温度上升到 50℃ 以上高温 24 小时后,即可作为发酵床垫料重新使用。 1如何判断垫料使用到期。 当垫料在发酵床中使用达到一定期限后,其生产能力会逐渐下降,当表现出以下指征时,说明垫料已不能继续使用,需将垫料全部清出,重新更换新垫料。 ( 1)在各项养护措施得当、到位的情况下,氨味、臭味渐浓; ( 2)垫料用手指轻轻揉搓便全部变成粉末; ( 3)垫料遇水成泥浆状,干垫料部分已全部成灰泥土色; ( 4) C/N 小于 20。 如果垫料使用到期,但还没到转栏或出栏时间,可临时采取以下措施,待转栏或出栏后,再清栏更换垫料。 ( 1)适当补充没经过发酵的新鲜木屑。 ( 2)如果通过补充新鲜木屑还没有明显作用,可清出部分垫料后再加新鲜木屑。 1如何延长垫料使用寿命。 延长垫料使用时间,不仅可以节约垫料成本,还可减少频繁清栏产生的各项费用,更可有效提高栏舍的周转和使用效率。 但延长垫料使用的前提是必须确保其较高的碳供应特性、对粪尿的持久分解能力以及保持发酵床良好通透性能等。 常用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