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均化库滑模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 )、 工艺流程 滑模施工工序 生料均化库 为单 个 内 径为 Φ18m, 基 础顶面至库顶 高度为 的 钢筋 9 砼筒 体结构,其施工工序如下: 基础 → 滑模平台组装 →试滑→ 至 + 库壁滑模 → 库底板施工 → 至 椎体环梁施工→ 锥壳施工 → + 至+54m 库壁滑模 → +54m 库顶板施工。 (二)、滑模施工工艺技术 滑升装置的组装 由于滑升装置是在基础顶板上开始组装,所以要清理好组装工作面、位置,确定提升架 ,弹好结构中心线、水平线,标明标高,弹好仓壁内外壁弧线,弹出平面的门洞位置,确定提升架正确位置。 组装顺序见平台组装 ,滑 升工艺过程组装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 1)提升架安装完毕后,其位置应全面进行一次校对、调整,要求保证所有提升处于同一水平标高。 ( 2)围圈安装工作,须就位与安装提升架同时配合,同时与托梁联 接 牢固。 ( 3)地面与操作平台上的照明和动力线应分别设置,并用电缆引到操作平台上,以便随着平台滑升而逐渐引伸。 ( 4)模板组装放 2— 3%锥度,锥度绝对不允许出现反锥。 ( 5)组装质量要求按 YGJ88— 21 规范规定进行,做到精心组装,认真检验和修整。 操作平台组装偏差,必须达到下表要求 : 内 容 允许偏差 (mm) 10 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 3 围圈 偏差 水平方向 3 垂直方向 3 提升架的垂直差 平面内 3 平面外 2 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量 5 考虑倾斜度模板尺寸的偏差 上口 1 下口 1 千斤顶安装位置的偏差 提升架平面内 5 提升架平面外 5 园模直径的偏差 177。 5 相邻两块模板平面平整偏差 1 初升 —— 正常滑升 平台组装好后,液压、电气 运输试车后,清除 模板内杂物,对基 础 顶面进行施工缝处理,即可浇灌砼,每层砼捣实厚度为 30cm,直到将砼浇至模板上口, 6小时内提升两个行程( 5cm)看砼强度达 ,即完成初升进入正常滑升。 每次操作平台滑升高度 30cm,循环往复来完成砼的滑升,白天滑升间隔时间控制在 2 小时以内,夜间控制在 3 小时以内,低温要适当延长时间,总之出模强度要控制在 — 1Mpa,入模砼坍落度要控制在 510cm 严禁随便加水,除正常滑升外,还必须保证每小时松模一次。 筒壁滑模时钢筋绑扎 钢筋接头采用冷搭接,搭接长度根据设计图纸,竖直钢筋为 490700mm,环向 11 钢筋为 50d 相邻水平环筋应错开,且距离大于 50d。 同一纵剖面的环筋搭接根数不得超过全部根数的 1/4。 环向钢筋放置在纵向钢筋的外侧,所有钢筋交叉处,均用铅丝绑扎,钢筋横截面间距除架立筋外,还将在平台梁上直接根据竖筋的环向和 纵 向间距焊上固定竖筋位置及保护层大小的钢筋网 , 水平环筋随滑升始终保持在提升架横梁下口位置。 砼的搅拌,振捣 为确保砼的质量,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砂 宜 采用中粗砂,水泥采用 昆钢 生产的 硅酸盐水泥,用量 ≥350kg,水灰比控制在。 砼每次浇注捣实高度 30cm 每次浇捣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2 小时,砼用 HZ50 高频振捣器振捣,插入深度不超过下层砼 5cm,不碰触 钢筋和模板。 浇灌和振捣顺序采取对半对称浇灌,顺逆时针方向交错进行。 浇上层时,下层砼必须处于塑性状态,即下层砼不超过初凝时间。 平台中心线偏移及扭转的测量 ( 1)设置经纬仪观测控制桩 , 位置根据现场及沉降观测点布置,滑模平台组装完后在平台外钢圈上,按控制桩方向用短钢尺或 红 色油漆绘制出经纬仪观测零点,左右的厘米刻线,此零点要求刻划醒目,注意不污染,每天观测一次。 ( 2)在操作平台上仓体中心点安装一个 45kg 钢线坠,用直径 3mm 钢丝绳悬挂45kg 吊锤,锤尖对准基础底板上预埋的钢板刻度盘中心,当平台上升吊锤空悬时 ,用卷筒调整高度即可观测数据。 每提升一次,观测记录一次,根据偏移及扭转值进行纠正平台的偏或扭。 12 标高测量(控制水平) 筒身滑升时的标高测量,用水准仪,将标高测量在支承杆上,并用红油漆划三角和标明标高,以便用钢尺在支承杆上量标高,每隔 5m 用水平管找平一次,以消除支承杆上量标高的误差。 另外每 用钢卷尺丈量划一个标高在每根支承杆上,并每提升 300MM 安装 一次标高限位卡 , 控制平台的平整度。 偏 扭的预防及纠偏措施 预防措施: (1)采用刚度较大的桁架式 梁结构操作平台取代传统的悬索式辐射梁结构平台。 (2)滑升平台支撑杆安装要有足够的刚度及安全储备。 支撑杆位置应布局合理 ,确保支撑杆材质及加工质量。 滑升过程中对弯曲的支撑杆要及时加固 ,控制弯曲的支撑杆数一般不超过总数的 10%。 (3)对滑模操作平台应保证加工质量 ,选用优质材料 ,加工精度和组装质量要高 ,误差要小。 平台组装前 ,所有千斤顶应经同步试验 ,合理组合搭配安装。 采用调平限位卡装置 ,保证千斤顶同步爬升。 (4)加强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预防偏扭的根本保证。 要加强滑模各系统的操作维护和提升监护 ,确保平台各系统各部件正常工作。 (5)对平台偏扭应经常观测、经常纠 偏 ,纠偏时做到判断正确 ,统一指挥 ,连续控制 ,措施适当。 纠偏措施 : 利用平台倾斜法进行垂直纠偏,当中心线出现偏移超过 时,在中心偏移方向,增加千斤顶提升次数,提高平台来纠正中心偏移。 纠正过程平台呈斜平面状态,而不要产生折平面状态。 操作平台的倾斜控制在 13 1/100 以内。 纠正扭转偏差方法一:采用 φ12 钢筋剪刀拉撑 ,反向横拉的方法 . 方法二:垫楔片法,从测量观测记录上发现平台 某 个方向扭转,已形成定向趋势时,可在千斤顶支座下部垫楔形铁片,垫片位置与扭转成反方向,迫使支承杆反方向止扭。 垫铁厚度根据反斜度而定,一般为 1/401/20。 库壁砼表面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附加海棉围圈以控制水泥浆流泪现象,污染墙表面,并对出模砼表面用原浆或加 1:2 水泥砂浆进行随滑随抹表面处理。 库底板施工 当库筒壁滑至 时,将平台提空至 椎体环梁顶, 进行支承杆加固处理,然后按常规方法 搭承重架子 支模施工库底板。 库顶板施工 筒体滑升至筒顶梁底标高后,分别按梁位置埋设支 承骨架预埋件,留出梁孔。 然后 拆除滑模平台, 按常规方法 搭承重架子 支模施工库 顶 板。 1门洞及门洞边附壁柱的施工 对于在留洞处,由于预留洞比较宽,洞又比较高,为满足洞中支承杆处的受力的要求,在支承杆两侧三角形预埋两根钢管,与支承杆焊接成结构式结构,以解决支承在孔洞处失稳问题。 门洞 边 附壁柱的施工,在组装模板时,一齐组装滑模施工, 当 滑至顶时立即除 内 模改装模板,恢复 圆 仓模板。 14 1支承杆的加工与安装 支撑杆需购买大厂生产的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的 Φ48 的钢管,进行加工,加工长度为每 6 米长。 加工好后运到现场安装,为 了使接头在同截面上尽量少,组装时先按 4 种支承杆排列到 3m、 4m、 5m、 6m, 4 次排完,在滑升过程中全部加接 6m 的支承杆接头连接。 砼 达到 100%设计强度 后,进行板底模的拆除,操作人员从库顶板预留洞进入板底操作架,先拆除板底模,再将操作架钢管与预埋件连接处割除,再由外向内逐圈拆除操作架,所拆除的钢管模板等从预留洞传至库顶上,待库顶全部拆除后再拆除承重架,所有架子拆除完毕后再施工库顶以上部份。 (三 ) 、 施工 方法 滑模平台工艺设计 滑模平台设计成 围绕库壁的多边形圆 型 桁架 刚 性 内 外 平台, 平台内外宽度为 ,通 过提升架将内外平台与扒杆连接成一个整体, 提升架为桁架式开字型提升架,围柃用 [8 槽钢弯制。 + 锥壳环梁及库底板施工时 进行平台 及内模板 改装。 生料均化库 施工方法: 筒体滑模施工从基础承台顶 开始,包括柱子 和 门窗洞,按图做木框预埋,留出门洞、窗洞,滑到 锥壳环梁 底标 高 + 高完成第一阶段的滑升,再 把 桁架 底 下口 滑 至 锥壳环梁 顶标高 上 100mm 处停滑 ,对支承杆 及平台 进行 校正 加固 并改装内模板。 空滑后支模现浇 锥壳体环梁及 库底板。 锥壳体 15 施工完成后,滑模 滑升至筒顶 + 梁底标 高下 100MM 处停止 ,分别按梁位置,留出梁孔,筒壁砼可浇止顶板下口。 然后拆除整个滑模平台。 库顶板按常规的砼梁板进行支模浇灌砼。 操作平 台和内、外挂架的选 择 为满足滑模施工,钢筋的绑扎、埋件、支承杆的安装,焊接以及人员安全行走等,沿库外壁在外围柃处用外挑桁架外挑出 ,整个外挑平台一周贯通,顶端设立安全栏杆。 为解决内、外 库壁 出模后砼的修补,预埋件(洞)的清理等工作,在外操作平台下面挂一角钢 门架形成外吊架,在内提升架下端挂一角钢门架形成内吊架。 吊架上铺 脚手 板,从挑架的外安全栏杆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