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植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排水工程设计: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再排出。 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 基地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 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 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 第一节 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生态有机大棚蔬菜和周边农民提供优质种苗,也可作为科研基地。 24 一、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生态有机和有机蔬菜生产。 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形成“畜 — 沼— 菜”、“畜 — 沼 — 果”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 利用本地区粮食加工的下脚料,混合饲料、青 饲料喂养兔,将兔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种植果树、蔬菜、间种经济作物,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依托山东农科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其天敌生存环境。 本项目建立生态有机蔬菜基地、生态蔬菜基地和生态果园,均按高标准建设。 生态果园的建设,首先营造防护林,根据不同的坡度,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园的同时要规划好道路,节水排灌设施及绿肥饲料基地。 建设年产 10万只的养兔场,果树行间种经济作物(如:中草药、花生、大豆、绿肥等 ),建立果 —— 兔 —— 沼 —— 菜等的生态模式。 25。 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项目各基地采用生态模式,为以上生态模式的综合运用,在依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科学管理的同时,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农业体系。 二、高新技术内容 为了保证各示范基地种养殖高技术示范的实施,整体提高示范园的种养殖生产的科技水平,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应用效果获最佳经济效益,项目采用了以下配套技术。 在项目果园、蔬菜、禽畜采用综合立体种养殖,用防护林带形式隔离不同种养殖区,改善小气候,防治交叉感染,采用间息轮作、种植绿肥、以地养地、施用农家肥、合理间作,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 本项目建设的整个项目市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 在蔬菜示范区,大棚群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 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 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约 26 劳动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率,利用 微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 (高位差、自来水可用 ),现将微灌系统浇水施肥的管理和具体操作简介如下。 (1)水份管理 ①微喷:可通过球阀来调整水量的大小,压力过大则可多开一个棚开关,压力不够可关闭一个开关,调于适合蔬菜灌溉的最佳状态,喷灌的水量应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期适合蔬菜生长的需水量而定,一般喷至蔬菜根际处润湿即可。 一天内最佳喷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早晨蔬菜表面有露水湿度大,最低温度时喷,夏、秋可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如菜秧根系浅的蔬菜,早晚都可喷,其它蔬菜 以下午温度下降后喷为宜。 ②滴灌: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对地块高处应经常检查有无水滴,如高处无水滴则水流量不够应关闭一个棚球阀,滴灌的滴水量应根据蔬菜品种植株的大小确定,每株应控制在 水,做到少滴勤滴节约用水。 一天内最佳滴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中午地温最高时滴,夏、秋宜在早晨在下午地温低时滴,有利于蔬菜生长。 (2)施肥管理 ①肥料种类:微量元素等可溶性速效肥,兔粪、沼渣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 27 ②肥料数量: 667M2施 515kg生物肥,配方施肥应根 据蔬菜生长期而定, 667M2菜地施生物肥溶液。 (3)施肥技术 ①施肥方式。 (见附图一 )是利用自吸泵的吸力在水泵前进水管上安装一个 1″ 4″ 1″的三通,一个 4′施肥阀,一根Ф 4 养料软吸肥管,吸肥端接一过滤网插入贮肥便可将母液吸入稀释均匀地施入土壤。 (见附图二 )是在水泵后主管上安装 2 个 1″ 4″ 1″的三通,二个 4′施肥阀,二根Ф 8 的塑料软管与可封闭的贮肥罐相连而成,在 2 个三通中间安装一个调控阀,进行水量调控。 贮肥罐可用自动喷雾器的塑料桶改装,在 桶的上方安装一个出肥开关,实行一桶两用。 施肥时将肥料加入到贮肥罐中,将盖子盖紧,打开施肥阀,把调控阀调小流量,使水流从低口冲进贮肥罐将肥料溶解后从高中流出进入主管,随水流施入土壤。 ②浇水、施肥的操作 :先打开需灌溉的棚球阀,自吸水泵加引水,底阀应用 60目网纱罩住,每次开机前先用螺丝刀拨电机后背的风叶轮是否有转,有转才能启动,插上电后用螺丝刀拨风叶轮,一旦转动叶轮全部损坏,如叶轮没有转,就得修理水泵,清除锈垢才能使用。 28 ,插入施肥管,在水泵运转状况下,打开施肥阀自 动吸入主管。 的表数码,测得吸完后的流量。 (4)注意事项 ①喷滴灌的工作压力不能过大,以免长期使用,负荷过大,影响使用寿命。 ②在使用泵后式自动施肥罐时,应先灌计划施肥液的1/3的水后再开施肥阀,直至施完计划肥液的总量,为防止出现肥害,施肥罐一次只能装 1/3容积的干粉肥。 ③每施 5 次肥,应拨出滴管堵头冲洗一次沉淀的肥渣,以免堵塞滴头,如有个别堵塞,可用打气筒的气嘴对准滴头冲开。 ④应严格掌握施肥浓度,防止过浓出现肥害,应控制在%以内。 ⑤每次施肥后应灌 以排干净管内肥液为标准的清水,防止堵塞和腐蚀管件。 ⑥经常检查过滤装置,发现流量不足,应及时清洗过滤网纱的堵塞物,保证灌溉效果,减轻电机负荷,节约能源。 ⑦为使水泵不锈,下次使用运转正常,水泵在长时间不用时,应打开灌引水口,插上电将水泵倒转过来,至水泵内水全部流尽。 每隔 710天通电一次,连续几次。 29 生态有机产品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本项目采用综合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办法灭害等办法。 “生态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措施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少量、合理地使用高效生物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消长规律,综合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使蔬菜健壮生长和发育,增强蔬菜抵抗力,从而抑制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展,避免或减轻危害。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 利用抗性品种和杂交优势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许多抗病品种,各地应根据需要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蔬菜抗病品种。 如抗霜霉病的津研 4 号、 7 号、津春 4 号,抗病毒病的之豇 28豆角,浙杂 80宝大 903等番茄。 ②合理轮、间、套作。 轮 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恶化病虫生存环境,对预防病虫发生,减轻损失,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对土传性病害、青枯病、枯萎病等效果更佳。 合理的间、套作可利用不同蔬菜根际微生物的拮抗作用,防治或减轻土传病虫害。 如大白菜与大蒜间作 (水西 ),软腐病指减轻 ,韭菜套种冬瓜 (沿坳 )细菌性角斑病发病 30 株率减轻 20%;冬瓜疫病减轻 %。 辣椒套种苋菜可减轻小地老虎的危害。 对无法轮作的菜地每年安排种一季大蒜,对减轻翌年病虫害的发生很有好处。 喜阳的冬瓜与耐荫的生姜、早芹菜间作或套种等。 ③合理耕作,田园清洁。 合 理的耕作可改变土壤环境,如夏季晒土、冬季冻土、深沟高畦栽培以利排水、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 及时消除残株败叶,摘除病叶、病果、病枝,拔除病株,铲除杂草,保持田园清洁,可减少病原,切断传播途径,从而减轻病虫害发生。 ④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合理配方施肥,实行“三看” (看地、看苗、看天 )施肥,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促使蔬菜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不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采用先进微灌技术供水,做到适时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涝,降低湿度,可减轻病 虫害发生。 ⑤适时播种,推广新技术。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和不同蔬菜种类的生长特点,适当提早或延后播种,可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 引进先进的技术,如西葫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大幅度减少病害发生和烂瓜,利用嫁接技术防病,如黄瓜嫁接在黑籽南瓜的砧木上,茄子嫁接在托鲁巴姆等砧木上可大大减少枯萎、青枯、黄萎、根结线虫等土壤 31 病害。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可生产出洁净的“生态有机”蔬菜产品。 ⑥适时栽培,开发野菜。 由于高山气候凉爽,病虫害大为减轻,建立高山“生态有机”蔬菜基地,实行适地栽培,多地供应。 野菜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逆性、抗病能力强,是纯天然的“生态有机”蔬菜,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如马齿苋、蕨菜。 (2)物理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素、人工或器械杀灭病虫害的方法。 ①防虫网。 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立足于对害虫的持续控制,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切断害虫为害、传毒途径,从而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促进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是一种蔬菜防虫抗灾的环保型新技术,适用于夏季叶菜类、茄果类、瓜类、秋菜育苗,实行全程覆盖,是“生态有机”蔬菜生产的理想途径。 ②种子、土壤消毒。 以防种子带虫、带菌,在播种前采用风选、水选或筛选等 方法进行种子精选,并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 种子包衣技术是采用不同方法和配方,将化肥、农药等包在种子上,防止苗期虫侵害而迅速生长。 种子消毒方式有温汤消毒、高锰酸钾消毒、药物浸、拌种等。 为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如药物 (绿亨一 32 号、托布津、百菌清等 )消毒法、石灰消毒法,大大减少土壤病原物的数量,减轻危害。 ③人工捕杀,灯光诱杀。 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可人工捕杀,如早晨把落地的豆角花瓣清除干净,可减轻豇豆荚螟的为害。 菜地发现地老虎、蛴螬为害后,可在被害株及邻株根际土捕捉。 灯光诱杀是消灭害虫的有效方 法。 ④毒饵诱杀,色板 (膜 )诱虫。 利用害虫的某些趋性,调制各种毒饵,将害虫毒死,也可用带色的粘板进行粘虫,如黄色的粘板可用于粘蚜虫、美洲斑潜叶蝇,银灰薄膜有避蚜作用。 (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天敌、植物提取液、生物肥料等无害化方法进行病虫防治,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 ①以虫治虫。 直接利用大量繁殖的昆虫天敌来杀灭害虫,如寄生蜂、草蛉、食虫、食菌瓢甲及某些专食害虫的昆虫。 利用拟澳洲赤眼蜂防治烟青虫、瓜野螟效果良好,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将自己的卵产于害虫卵内,致使害虫不能孵化而杀死害虫。 ②生物农药: 包括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生物病毒防治剂。 用发醇法繁殖多种不同的良性霉菌或生物代谢物,用于防治不同的病害,如丰宁 B农抗 1井 33 岗霉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 45农丰菌等。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还有昆虫激素进行杀灭害虫。 如 BT系列、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白僵菌、威敌、强敌 31强敌 31菜蛾清、菜蛾敌、绿菜宝、卡死克、抑太保、农梦特、灭幼脲、绿灵等。 蔬菜病毒种类多,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近年相继研制了一系列病毒防治剂。 如弱毒疫 苗 N1卫生病毒 S5植物病毒钝化剂 91高脂膜、 83增抗剂、植病灵、病毒 A、抗毒剂一号 (病毒 K)、抗病毒、病毒净、病毒灵等。 ③植物提取液 (植物农药 )。 从植物体内提取杀虫杀菌成分用于防治病虫害,如楝科植物中的印楝其种子中含有印楝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已商品生产的有 %楝素杀虫乳油(蔬果净 ),还有菊科植物中的除虫菊、万寿菊、以及大蒜、番茄叶、黄瓜蔓、丝瓜叶蔓、马尾松、皂角树叶、枫树叶、桃树叶、辣椒、韭菜、洋葱等均含有杀虫或杀菌活性物,均可利用自制杀虫或杀菌剂。 ④生物肥料。 施用优质的农家肥如腐熟的 人畜粪肥,堆沤的厩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翻压等尽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是实现蔬菜“生态有机”生产,达到优质高产的关键,但优质农家肥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生产所需,因此多效生物肥 34 异军突起,以弥补有机肥之不足。 如 5406菌肥、 TBS高效生物菌肥、绿友生物肥料、阿姆斯世纪地得力、道林生物肥、高效生物菌肥、生物固氮肥、酵素菌肥、生物钾肥等。 这些肥料本身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物 (巨大芽胞杆菌、蜡状芽胞杆菌、硅酸盐细菌、固氮芽胞菌、磷细菌、钾细菌等 )和有机质,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中无效态营养元素向有效态转化,提高土壤中 P、 K 元素的利用率,增强植株根际土壤的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增强抗病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