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猪场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头 ( 其中繁殖母猪 300 头,公猪 10 头),到 20xx 年 出栏优质瘦肉型商品猪达 5000头。 项目 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年 出 栏生猪 600 头( 20xx年 12月之前完成),第二期 年 出 栏 生猪再增加 20xx 头( 20xx年 12月之前完成),第三期 年 出 栏 生猪再增加 2400 头( 20xx年 12 月之前完成)。 具 体实施是 20xx— 20xx 年 建设 母猪、公猪、商品猪栏,进行 饲养 基地 、生产、办公 建设 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引进种猪 50 头; 20xx— 20xx 年 培育和引进后备种猪 150头 ; 20xx— 20xx 年 形成核心猪群 300 头 ,年出栏商品猪 ,同时 进行污染治理建设、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最终建成生态化猪场。 八 、 项目建设的地点及 建设条件 (一) 选址原则 8 本项目选址主要按照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是符合 种禽生产的防疫及建设要求; 二是 天然水资源丰 富,水质好,电力供应充足,气候适应 ;三是地形比较平坦 , 交通、 通讯便宜, 但要远离主要交通公路、村镇、工厂 500米以外; 四是猪场周围要有隔离带,布局与建筑 符合要求,沿线生态环境良好 ,无工业“三废”,有粪污排放处理设施和场所 ,符合环保要求。 ( 二 )养殖场概况 项 目建设地点为乳山市南黄镇汤南山村 西 南 , 生态养殖场选择在距离村道 1000 米, 以租用山地、半山地和林地为基础,通过平整、硬化等成为基地 , 该处不属于畜牧禁限养区和农业保护用地,无城乡建设用地, 多为山峦。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可以兴办适度规模猪 场。 该区域地质状况稳定,规划区及邻近地区不存在区域性大断裂,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地址稳定,适合猪场的建设。 ( 三 ) 项目 建设 条件 南黄 镇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33个行政村,总人口 万。 该镇 交通 十分 便利, 209 省道穿镇而过 ,猪场所在汤南山 村距青威高速 8 公里,距 309国道 4公里。 同时镇内电力充足,程控电话、全球通手机直拔世界各地。 境内气候条件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 ,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特点,年均温度 ℃ , 年降雨量为。 项目区 水源为清澈山泉 9 水,水量充沛,常年不断 ,水质条件好,完全达到畜禽饮用水标准。 项目建设地点远离城镇 ,附近居民较少。 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废水、废物 经发酵处理后用于农业肥料,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四 ) 项目区的畜禽养殖情况 整个乳山市养猪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 , 饲养量相对威海市其他地方偏 少。 目前全市养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每年饲养 25 头,作为家庭的副业, 利用配合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养殖方式较为粗放。 据统计, 20xx 年底全市存栏生猪 33 万头,其中散户 9800户,占饲养总量 60%。 二是规模化、专业户养猪,存栏数达 24千头以上的全市仅 3家 ,规模化程度较低。 项目所在南黄镇 20xx 年存栏生猪 2 万头, 绝大多数为农户散养。 ( 五 )乳山市(项目区)基本情况 乳山的位置在山东半岛东南端 , 北纬 36176。 41′至 39176。 08′ ,东经 121176。 11′至 121176。 51′。 乳山的地形地貌属于海滨丘陵山地, 暖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 , 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 ,地表水径流量 ,拦储量 , 地下水储量 , 水质 13级内, ,中性和弱酸性。 平均气温 度,平均 地温 ,平均日照 小时 /年。 年平均湿度 75%,年降水量。 无霜期 208天 , 春 秋冬季为西北风向, 10 夏季为西南风向,平均风速 /秒。 乳山 市 现有人口 57万, 其中农业人口 46万人,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 乳山耕地 85万亩( 约 平方公里 ) , 山岚 370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 %。 乳山市是山东省区域化食品安全管理较早的试点市,在20xx年 3月开始实施 ,区域化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和做法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推广,能够生产出安全放心的粮食、蔬菜和油料作物。 小麦面积 万亩, 总产 万吨;玉米面积 万亩,总产 ;花生面积 亩,总产 ;地 瓜面积 ,总产 ;大豆面积 ,总产 万吨。 乳山处在威海、烟台、青岛三个城市的中心, 邻近烟台、威海青岛等大港口。 309 国道、青威高速公路 和电气化铁路横贯中部, 纳入了全国交通主干线 ,从城区乘车到威海、青岛、烟台三个国际机场只需 60 分钟的路程, 拉近了乳山与海内外的时空距离。 20xx年,威海市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山东半岛属国家特定无疫区 ,因此在这里发展畜牧业是最好的环境条件之一。 九 、项目 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 五千 头生态型瘦肉型猪场的建设 ,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工作: (一) 良种繁育 以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为基本猪种,自繁自养,年生 11 产杂交瘦肉型商品猪。 (二) 改善饲养环境 采用先进的猪舍建筑结构、材料,以及有利于提高生猪生育成绩和饲料报酬的新工艺新设备。 ①配 种 舍。 为半 漏 缝地面,全部使用钢制定位栏,设自动饮水器,装壁扇。 ②分娩舍。 实施全 漏 缝高位床栏舍,有母子舍及仔猪补料槽,装地下冲水池,采用自动饮水器,装电热板和红外线灯,用于冬季保暖。 ③保育舍。 实施全 缝高位钢架床位,装地下冲水池,采用自动饮水器,配电热板。 ④育成舍。 采用舍内水泥地面饲养,采用自动饮水器。 (三) 实行 全进全出 饲养模式 我们利用天然 山地 的隔离屏障, 布局以下三个区 :配种妊娠及分娩哺乳区、断奶仔猪保育区和肉猪育肥区。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 、 设备 和生产管理人员。 同时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 严格猪群周转和 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