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现代企业 与传统农户 经 营 相 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 公司 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 生 态 园 的开发建设上以 科技 为依托,以 市 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 建 立良好的景观 生 态系统,坚 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 辛平村花卉蔬菜 园 建成“ 生 态农业 旅游观光 示范 园 ”。 项目建设 区 域及所在地概况 项目建设 区 域概况 自然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 项目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东经 105176。 48′ — 106176。 15′,北纬 35176。 21′ — 35176。 47′,六盘山主脉西部。 “ 312”国道纵贯东西, 隆 (德 )秦 (安 )省道和隆 (德 )张 (易 )县道分别穿越南北。 县境西北毗连静宁、西吉,东南直接泾源、庄浪,东北周边与固原接界。 县境南北长 47 公里,东西宽 41 公里。 县城海拔约 2100 米,北濒西兰公路,东至 西安 340 公里,西去兰州 380 公里,北距银川 410 公里。 项目乡国土总面积 km2,人口 12293 人,户数 2669 户。 项目区海拔 1812m。 隆德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处在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 主要特点是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干旱。 年平均气温 ℃,年降雨量 502mm 左右。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际变幅大,时空分布不均, 6070%的降雨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有效性差。 年蒸发量为 13131588mm,干燥度为 之间,由东向西递增。 ≥ 10℃的积 温 17002400℃之间,日照时数 小时,总辐射量为 千卡 /cm2年,生理辐射量为 千卡 /cm2年,无霜期 125 天左右,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霜冻、干热风及新农村现代光观农业示范园区新建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14 低温冻害等。 交通通讯基础条件 隆德处于陕甘宁三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带,地理位置优越。 离宝中铁路货运中转站 30 公里,“ 312”国道穿境东西而过,固原机场已经建成,兰青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兴建,隆秦公路连接南北,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方便快捷,同时通讯设施完善,移动电话覆盖全境,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 光纤程控、计算机、可视图像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得到普遍应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越的交通、通讯条件。 隆德县杨河乡辖属回族聚居村,东距县城 9 公里,南靠西吉县单家集,好水公路近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政策与社会条件 隆德县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 20xx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人均 4096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15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85 元;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幅明显加快,连续三年达到 13%左右。 20xx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亿元、林业产值 亿元、 牧业产值 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亿元。 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 万吨,人均产粮 400 公斤。 草畜产业年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97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2%,其中瘦肉型猪、花卉提供人均纯收入 178 元,占草畜产业人均纯收入的 %。 ( 1)行政区划与人口。 神林乡下辖 12 个行政村,总人口 12293 人,人口密度为 234 人 /km2。 20xx 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 6884 吨,人均有粮 560 kg。 农民人均纯收入 3467 元。 在花卉产业发展上,隆德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激励措施:一是土 地、城建部门对花卉企业使用的土地视为农业用地,免征土地占用税、城市建设配套费等相关税费;二是计划部门及乡镇对花卉大户的项目申请报告简化程序,优先审批;三是工商、税务部门在办理有关证照方面按最低标准收费;四是农业部门主动上门为花卉大户服务,做好证照的办理发放工作;五是农行和信用社从大局出发,深入研究扶持资金的信贷办法,简化信贷手续,落实信贷资金;六是县政府制定出台了《隆德县关于加快花卉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坚持扶优扶强。 县政府制定出台了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广“公司 +基地 +农户”经营模 式,引导企业和农户通过利益联接机制实现产销和服务对接,积极发展订单花卉,大力培育花卉专业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新农村现代光观农业示范园区新建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15 产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多方拓宽投融资渠道,整合财政扶贫、以工贷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示范等专项资金的投入。 金融部门为农户积极提供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等。 完善良繁、推广体系,提高花卉繁育和供种能力,健全花卉新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实现快速发展。 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加快六盘山花卉基地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的指示精神,隆德县花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县已扶持发展花卉户 2 万户,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到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科技水平也大为提高,技术服务体系也逐渐完善。 农牧厅积极组织开展“山川互动”,派川区市县的技术人员到山区县示范推广新技术,县农技中心 20 多名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手把手的指导花卉户学习花卉生产实用技术,深受群众欢迎,花卉生产技术在花卉示范村的入户应用率达到 50%以上。 通过自治区人社厅外专局专门为隆德县聘请荷兰花卉专家组,来隆德对花卉产业进行策划和指导,重点对郁金香和百合种植技术进行培训,也 对荷兰花卉产业运行机制和市场营销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传授。 目前隆德县已与中科院寒旱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农学院、固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与辽宁凌源市结成友好市县,由凌源市派技术人员来我县指导花卉生产;我县成立了花卉产业办公室,并开始组建球根类花卉研发中心,汇集了 30 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该项目建设的技术研究,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开发。 因此,隆德县已经具备了发展花卉景观苗木产业的技术条件。 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分析 土地资源 项目单 位已经与隆德县神林村签订了 1480 亩用地协议。 20xx 年公司与隆德县政府紧密配合,与 3 个乡(镇)、 11 个村1000 多户农民签订了花卉种植与收购合同,发展订单 200 多亩。 设施条件资源 项目单位投资 3600 万元,在该村建立花卉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先后建成高标准四代日光温室 310 幢,大拱棚 920栋、现代化智能温室 5100 ㎡、 5000 吨马铃薯储藏窖一座、科技培训教室 600 ㎡;球根花卉研发中心占地 80 亩,在建组培室 2300 ㎡,联动温室 5500 ㎡,冷库及包埋室 1000 ㎡。 该园区现已形成集生产、科研、培训为 一体,蔬菜、花卉生产与种球繁育相配套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综合性示范园区。 水资源 新农村现代光观农业示范园区新建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16 项目区地下水埋藏较浅,在 30200m 以内,易开发利用。 该灌区地表水资源量少 , 但地下水资源量相对较丰富。 水源地总面积 10km2,属孔隙水类中等复杂的中型水源地。 水资源总量 7214 万 m179。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3882 万 m179。 ,其中地表径流量 7214 万 m179。 ,地下水总量 4230 万m179。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 400 m179。 地下水补给量充足,水质矿化度小于 ,适宜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 环境资源 隆德县花卉产 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由 20xx年的 500多亩发展到 20xx年的 5000 多亩。 随着花卉种植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花卉产业开发水平有了突破性进展。 培育了花卉信息中心,县上专门成立了隆德县花卉产业发展办,花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经济服务组织目前达到 6 个,初步形成了产、加、销服务网络,为花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旅游基础条件 旅游开发现状。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六盘山逐渐成为宁夏南部旅游开发的热点。 20xx 年 7月 ,在多方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 成为 全国第一个国家 级的旅游扶贫实验区。 未来三年内,宁夏计划投资 1 亿元开发六盘山的红色旅游,将其做成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但六盘山现有的旅游开发主要偏重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则是一个空白,因此,杨家店民俗文化村面临着难得的市场机会。 20xx 年是隆德城市建设年,正在实施过程中的大型招商引资项目有:六盘山国际饭店、灵隆商贸城、六盘山民族风情园、龟山生态园、象山博物园、三山公园、杨家店民俗文化村、渝河商贸街等,杨家店民俗文化村作为隆德旅游的重点项目,面临难得的投资建设机遇。 隆德县借六盘山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东风,牢固树立了大 旅游、大产业的观念,站在全区乃至全国的高度谋划隆德旅游业的发展,理清了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即凭借历史传统、民间民俗、红色革命、自然风光四大地方特色,开发四种旅游资源,做强四种旅游产品,形成四种旅游文化,统领隆德旅游发展,并明确确立旅游业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可以预见,杨家店民俗文化村的旅游项目启动可以得到政策、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倾斜和支持。 人文旅游资源评价。 隆德县历史悠久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 从先秦时这里就有举办庙会的风俗,每年(农历六月十二)民俗文化庙会新农村现代光观农业示范园区新建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17 在隆德各个庙宇举行,成为隆德 佛教的大道场节日。 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开发将会把六盘山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走长征路,红色之旅”,组织实施好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地(包括单家集)、任山河烈士陵园等重点红色旅游项目,精心编排推出“走长征路,红色之旅”、“丹霞地质园,长征会师地”、 “高原绿岛,红绿六盘”等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六盘山红色、生态旅游经典景区品牌。 旅游商品资源评价。 旅游商品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出售给旅游者的地方土特产和工艺纪念品 等商品 ,是旅游地创汇的特有资源。 要在发展传统的二毛皮、奇石和隆德泥陶艺术品之外 ,还要积极发展隆德的陶器、民间剪纸、刺绣等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逐步形成健全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 第三章市场分析 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生态旅游是从 20 付纪 90 年代以 来 发展起米的。 生态旅游不 仅 被定义为一种适 应 市场机制的、以 自 然为基础的旅游 , 它 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 来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 工 具。 目 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 以 达 到使 当 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 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 自 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 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 面 影响和为 当 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 下 进行。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 业 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 活 性功能。 随 着 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问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 日 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 ,农业 与 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 ——生态农 业观 光 应 运而生。 各 地掀起发展 观 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新农村现代光观农业示范园区新建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18 有的自然风景 园 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 建 “ 观 光果 园 ”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 再 造人 工 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 生 态农业观光是 一 种以农业和农村为 载 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 两 种涵义。 狭 义的 仅 指用 来 满足旅游 者 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 应 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 同 概念,是指在充分利 用 现有农村空 间 、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 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 主 题的规划、设计与施 工 ,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 加工 、农村 空间 出让 给 旅游 者 的广泛参 与 融为 一 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 生 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 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 国 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 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 园 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 一 体的有组织的 生 态农业观光 园 去 、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 国 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 关 注于土地本身的 大 耕 作 农业的 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 到“人地共 生 ”的旅游业 与 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 观光农业旅游作为 一 个新兴的旅游项 目 , 首 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 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 相应 模式(见表 )。 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 相 对应的, 开 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 目 ,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 相当 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 例如: 广东东莞的年 丰山庄 、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 正 在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