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顶盖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为两个注塑件和浇注系统中质量之和。 依据经验,这里取浇注系统中体积为塑件体积的四分之一。 塑件和浇注系统的质量 :W 总 =ρ( 2V 件 +V 浇 ) () =( 2 + ) = g 注塑机的初选择 查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 PA1010 的注射压力 600~ 1000( 105)帕,由于该塑件较简单,取 P=80Mpa。 塑件投影面积、型腔压力、锁模力按公式计算如下 : ( 1)塑件投影面积计算 A= R R= 50 50= () ( 2)型腔压力计算 P 腔 =2/3 P=2/3 = () ( 3)锁模力计算 F=AP 腔 () = = 104 牛 根据计算,查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可初选注射机型号为: SZ125/630。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和最终选择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安装模具的高度应满足: Hmin< H< Hmax 设计模具高度为 H 总 =373mm 由于 SZ125/630 型注射机所允许模具的最小厚度为 Hmin150mm,最大厚度为Hmax300mm,所以,模具闭合高度能够满足安装要求。 注射机有关参数 表 41 SZ125/630 型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标称注射量 140cm3 定位孔直径 Φ125mm 最大开模行程 S′ 300mm 喷嘴球头直径 Φ15mm 最大装模高度 Hmax 300mm 喷 嘴孔直径 Φ4mm 最小装模高度 Hmin 150mm 中心顶杆直径 Φ 50 模板最大安装尺寸 428458 mm 顶出行程 0110mm 模具开模行程校核 模具开模行程应满足: SmSz 其中 Sz 为最大开模行程,查注射机 XSZY125 型 Sz=300mm, Sm 为模具的开模行程; Sm=塑件的高度 +浇注系统的高度 +顶件的顶出高度 +( 510) mm () =20+45+57+7=129mm 可见 SmSz , SZ125/630 满足其开模行程 模具 安装部分的校核 该模具的外形尺寸为 355mm 500mm , SZ125/630 型注射机模板最大安装尺寸为 458 558mm,故能满足模具安装要求。 注塑机的参数校核 ( 1)最大注射量的校核计算 校核式: (~ )V 公 ≥ V 型 () 其中: V 型 = cm3 ( ~ )V 公 = 140=112 cm3 可见满足校核式,即所设计模具注射量满足 SZ125/630 最大注射量要求。 ( 2)注射机压力的校核 P 机≥ P塑 () P 机 —— 注射机的最大注射压力, Mpa 或 N/ cm3 P塑 —— 成型塑件所需的注射压力, Mpa 或 N/ cm3 一般 PA1010 取 70~ 100Mpa, SZ125/630 注射机的最大注射压力 P 机 =126Mpa,可见 SZ125/630 注射机满足 PA1010 注射压力的要求。 综合验证, SZ125/630 型注射机完全能满足此模具的注射要求。 5 盖注塑模的结构设计 分型面的选择和确定 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面叫做分型面。 注塑模有一个分型面和多个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有垂直于开模方向、平行于开模方向、倾斜于开模方向几种,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和曲面等。 按塑件结构,我选择一个分型面即单分型面结构,分型面垂直于开模方向,分型面的形状为平面。 这里有两种分型面结构方案,如图 51 所示: (a) (b) 图 51 两种分型面结构方案 ( a) 方案 1 (b) 方案 2 方案 1 与方案 2 相比,方案 1型芯设在动模,开模后塑件包在型芯上留在动模,符合分型面设计原则,简化了模具结构,且缩短了流道,节约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 故采用方案 1 设计。 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型腔数目的确定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 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 根据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 根据塑件精度确定型腔数目 根据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 这里,根据小批量生产要求,我依据最大注射量来确定型腔的数目,具体计 算如下: 设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为 m( g) ,单个塑件的质量为 m1(g),浇注系统的质量为 m2(g),则有: N=()/m1 () =( 140 )/ =. 由于球形顶盖结构简单,精度一般,结合经济性要求,我设计模具采用 一模两腔结构 ,塑件型腔设置在模具对称中心的两边。 6 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注射机的喷嘴起到型腔入口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 它的作用是将熔体顺利地冲满型腔的各个部位,以获得外形清晰、内在质量优良的塑件,它的布置和安排影响着塑件成型的难易程度和模具的复杂程度。 浇注系统结构设计如图 61 所示。 图 61 浇注系统结构图 普通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下面分别介绍。 浇口形式的确定 由于球形顶盖注塑采用一模两腔,将浇注系统设在两塑件中间的地方,如果采用轮辐浇口,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但需要修剪浇口,如不慎,会损伤塑件孔壁;而点浇口则 适用于低粘度塑料和粘度对剪切速率敏感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类塑料、聚苯乙烯、 ABS 等,球形顶盖采用尼龙 1010,符合点浇口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如果采用点浇口,对塑件注塑工艺性来讲,不但避免塑件侧壁因修剪浇口而损伤,而且浇口能自动切断,模具结构也不算太复杂,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确定 采用点浇口。 主流道尺寸设计 查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得知 SZ125/630 型注射机的喷嘴孔直径 d0=Φ 喷嘴球半径 R0=15,因此可取: 模具浇口套主流道小端直径为: d= d0+=7+= () 模具浇口套主流道球面半径为 R= R0+( 3~ 5) =15+5=20mm () 为便于从主流道中拉出浇注系统的凝料以及考虑塑料熔体的膨胀,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锥度取 20。 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由于制件较小、 PA1010 流动性较好,并且考虑加工方便,分流道截面取半圆形,半圆直径Φ =。 分流道设置在分型面,点浇口进料位置采取对称分布,两点 进浇。 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设置在主流道的末端,采用倒锥形的拉料穴拉料。 7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型芯结构设计 考虑到塑件的外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