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mt_a新井设计_课程设计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煤层综合柱状图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7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F 字头的断层为原报告存在的。 断裂构造控制程度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可靠的,它们 大多数是通过矿 井实际钻孔控制的,但就局部或剖面线的联系上可能要有一定的出入。 表 12 主要断裂构造表 顺序 名称 性质 断层面 走向 断层面 倾向 倾角 /176。 落差 /m 水平断 距 /m 1 F4 正 WN SW 2024 4050 3050 2 F5 逆 NE WN 1520 5055 2040 3 F6 正 WE ES 1820 4060 1825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各煤层的岩石性质、厚度特征详见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13。 表 13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 性质指标表 煤层号 厚度 /米 层间距 倾角 围岩 煤 的 牌 号 硬度/f 视密度 /t/m3 煤层结构 及稳定性 平均 平均 平均 顶板 底板 21 — 34 35 34 20 细砂岩 粗砂岩 褐煤 稳定 241 — 19 细砂岩 细砂岩 褐煤 较稳定 25 — 20 粉砂岩 细砂岩 褐煤 较稳定 26 — 20 粉砂岩 细砂岩 褐煤 稳定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8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煤层顶底板的厚度一般都大于 20m,多为砂岩,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详见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14。 表 14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鹤岗煤田处于小兴安岭山地与松花江下游合江平原之间的丘陵区,峻德井田位于丘陵区最南端。 井田大部分处于鹤立河河谷区。 本区地层无完整的隔水层。 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和白垩系,侏罗系,前古生界地层风化带含水层。 峻德矿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 主要表现是: q 值为 ~ ,矿井 正常 涌水量 300 m3/h 最大涌水量 500m3/h。 采掘工程受水害威胁,防治水工程量大,难度大,经济技术效果差。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就 2 241 号煤层经历年来瓦斯鉴定,该 井为低瓦斯矿井,但随着开采的深入,瓦斯的含量及涌出量会逐步提升,在不久的将来将变成高瓦斯矿井。 该矿对以开采的 2 24 25 和 26 煤层分别做了煤尘爆炸性鉴定,结论是四个煤层均存在爆炸性。 爆炸试验中其火焰长为: 21 号层 300~ 400 ㎜、 241 号层 320~ 530 ㎜。 25 号层 260~ 310mm26 号层 310~ 480mm 名称 容重 102 kg/cm3 孔隙度 % 压强度 102 kg/cm3 抗拉强度 102 kg/cm3 变形模量 102kg/cm3 弹性模量 kg/cm3 砂岩 5 25 2 20 8 1 10 砾岩 5 15 1 15 8 2 8 泥炭岩 2 7 5 10 灰岩 页岩 5 20 5 20 1 8 5 10 1630 1 10 1 2 8 石英长石 15 35 6 20 6 20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9 煤层自然发火期, 21 号层为 18 个月、 241 号层为 9 个月、 25 号层为 13 个月、 26号层为 16 个月 煤层自然倾向性分类: 2 241 号煤层为 Ⅰ 类, 2 26 煤层为 Ⅲ 类。 煤 质、牌号及用途 峻德井田各煤层的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岩为主,暗淡型其次。 有较明显的丝炭薄层。 煤的结构复杂。 有条带状及线理状结构,煤质一般较脆,内生裂隙较发育。 显微组分以凝胶化基质体为主,其次为镜煤、木炭、木质结构镜煤占 80%~ 90%,丝炭化物质也较为常见。 尤以上部层为多,占 3%~ 18%,角质化物质一般不超过 1%。 煤层的挥发分为 %~ %,角质层厚度为 0mm~ 0~ 99%。 本次报告是按新煤种分类划分的。 本区粘结性指数指标化验资料较少,根据生产大样化验资料和少数钻孔的化验资料 ,与先期化验资料进对比综合确定。 由于温度增加 50 度,有粘结性指标化验资料的挥发分比先期化验的挥发分数值提高 ~ 2。 根据这些数据对全区煤层煤种进行了划分。 本区煤种比较简单,均为褐煤。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10 第 2 章 矿井储量 、 生产能力及 服务年限 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峻德矿仅北部与兴安煤矿相邻。 尺寸,及与邻近矿区处理好关系。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由于本井田几条断层的影响,投产时的产量 可能不能及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赋存条件好,采用新技术防治矿井瓦斯,产量会有较大的提高幅度 .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平衡表内 33 33 333 级储量的总和。 矿井设计储量是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 煤柱后乘以采区回采率的储量。 设计井田范围内计算的煤层有 2 24 2 26四层,各煤层储量计算边界与井田境界基本一致。 矿井储量是指矿井内所埋藏的数量,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数量。 它不仅包含着煤矿在地下埋藏的数量,而且还表示煤炭的质量,反映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开采技术条件。 保安煤柱 本设计矿井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留设保安煤柱如下: 25m 保安煤柱; 30m 保安煤柱; 25m 保安煤柱; 30m 保安煤柱; 面建筑物留设 50m 保安煤柱。 按以上方法计算得:工业广场煤柱损失: ; 井田边界保安煤柱损失: 断层保护煤柱损失: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11 巷道保护煤柱损失: 总损失量: ; 储量计算方法 采用分水平及投影块段法,用煤层真厚度和斜面积计算储量,块段平均厚度采用钻孔见煤厚度,以算术平均法求出。 工业储量: γαc os = MSQ 式 中: Q— 块段储量; S— 块段平面积; α — 煤层平均倾角; M— 块段平均厚度; γ — 煤的视密度 . 经计算本设计矿井工业储量为。 可采储量: CPZZ c = )( 式中: Z— 可采储量, ; P— 保护工业场地、井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永久煤柱损失量,;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 ;中厚煤层不低于 ;薄煤层不低于 ;地方小煤矿不低于 经各煤层可采储量计算,得出本设计井田可采储量为。 详见表 2 2 23。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12 表 21 矿井地质资源总汇表 单位: Mt 总资源储量 煤层 资源储量 331 332 333 合计 21 241 25 26 合计 表 22 矿井可采煤层储量表 单位: Mt 煤层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 333折减量 矿井工业储量 永久煤柱 设计资源储量 井田边界 断层 21 241 25 26 合计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13 表 23 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 单位: Mt 储量计算的评价 本设计井田的各类储量计算严格执照有关规定执行。 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储量计算设计所得到的各种储量与实际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矿井生产能力 及 服务年限 矿井工作制度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生产许可法》和《劳动法》有关规定: 设计年工作日 330 天,日提升 20小时,采用三八工作制,二班半生产,半班准备。 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本矿井已查明的工业储量为 Mt,,估算本井田内工业广场煤柱,境界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占工业储量的 %,各可采层均为中厚煤层,按矿井设计规范要求确定本矿的采区采出率为 80%,由此计算确定本井田的可采储量为。 根据地质报告的资料描述,煤层储量情况,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煤层赋存深等因素,初步决定采用大型矿井设计。 并初步确定三个方案, 水 平 煤层 设计资源 储量 煤炭损失量 可采 储量 工业场地 井巷 合计 开采 损失 Ⅰ 21 241 25 26 . 合计 Ⅱ 21 241 25 26 合计 总计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14 即:方案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 方案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 方案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上述三种方案,具体选择哪一种,还应该根据矿井服务年限来确定。 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的计算公式如下: T= Z/(AK) 式中 : T— 矿井服务年限, a; A— 生产能力, Mt/a; Z—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Mt; K— 矿井储量备用系数, K= ~。 根据本设计矿井实际情况, K值取。 依据以上拟定的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的确定现提出三种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 T= Z/(AK) = 方案二: T= Z/(AK) = 方案三: T= Z/(AK) = a 参照《煤炭工业 矿井设计规范》规定,如表 24(规范 20xx年版)由于 务年限要大于 50a小于 60a所以方案二较合理,即:矿井生产能力为: A= ,矿井服务年限 T=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15 表 24新建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 生产能力 ( Mt/a) 矿井设计 服务年限 ( a) 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 a) 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 及以上 70 35 60 30 50 25 20 15 40 20 15 15 经过对比和本身的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情况可以规定为本矿井的第一水平不少于 25 年,根据本煤田的走向、倾向、赋存及地质条件经过计算第一开采水平服务年限为 28 年。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 16 第 3 章 井田开拓 概述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鹤岗矿区地面标高在 +150m~ +250m,属于丘陵区,矿区煤层赋存稳定,矿区附近各个矿井井型不同,开拓方式以立井居多。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本井田地势较低,属于丘陵地形,地表标高 +180m~ +220m。 :整 个井田的煤层的赋存深度 +200m~ 500m,整个矿区共有四层可采煤层,即 2 24 25和 26全区发育。 本井田煤层系缓倾斜中厚煤层,平均倾角 20176。 :构造较简单,井田范围内有 F4, F5, F6 三条断层。 顶底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