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关注很少,这是中国精细化工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之一。 很多企业对环保重视不够。 精细化工的生产厂一般规模较小,厂点分散,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量较大,有的还难于治理,同时建设三废治 理装置需要较大的投入,会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大多数企业的三废治理尚未达标,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规和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如果对此处理不好,将影响到我国精细化工今后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 21世纪前 10年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这一调整进程中,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将不断优化升级向现代化发展,同时一些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如新兴的环保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型保健品等等,所有各类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都需要精细化工;纺织产品和服装的出口、原油开 采、机械制造业、建筑 f口汽车等传统的产业也需要在精细化工的配合下进行优化升级。 此外,我国化学工业本身也需要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 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 WTO都将对我国尚不发达的精细化工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竞争的加剧,我国精细化工现存的技术 水平不高、企业小而散、产品档次低等诸多弱点将更加突出。 三、建设精细化工园区的基础条件 (一)葫芦岛高新区发展现状 葫芦岛高新区经过五年的筹建、建设、发展,已完成了快速起步、初具规模、步入正轨的历史转变,为高新区的全面繁荣奠 定了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xx年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工业总产值达到 ,高新技术产值达到 ,国内生产总值( GDP) 亿元,工业增加值 8000 万元,高新区 20xx 年财政收入实现 3020 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582万元,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 2700 人。 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规划为产业园、创业园、生活园区和精细化工园区。 五年来,累计完成建设投资 亿元,完成了 1 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建设,实现了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暖、通讯、燃气、绿化管网及 土地平整等“九通一平”的高标准基础设施配套。 20xx 年高新区入驻企业达到 145 户,其中产业园企业36 户,创业园企业 90户,精细化工园企业 19户,投资规模在 1000 万元以上企业 5 家, 3000 万元以上企业 6 家,亿元以上企业 2家。 按照高新区建区初始的指导思想,高新区产业区为环保式无污染的 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区,但是高新区的发展必须依靠本地的产业基础和相对的技术 优势,我市主导产业之一的石化行业的原料生产基地优势,是我们可资利用的得天独厚的工业资源。 我市是国家著名的化工基地,基础石油化工十分发达,但是,精细化工比例非常小,精细化工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地区的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因此可以说建立精细化工园区,是我市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自身特点和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高新区的后续发展,石化行业必须作为战略重点考虑。 (二)精细化工园区所依托的大型企业之一 —— 锦化 锦化是国家特大型企业,是国家 500 强企业之一,全国18 个大型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始建于 1939年,是具有 60多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 五、六十年代作为中国最早的化工生产试验基地,先后有烧碱(水银法)、聚氯乙烯、氯化苯、锦纶、苯酚、有机玻璃等 16 种化工产品首先在锦化试验成功并进行工业化生产,然后向全国推广。 锦化占地面积 450多万平方米,现有员工 120xx人,其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1100余人,企业现有资产总值 42 亿元。 锦化以化工产品为主,现主要产品有烧碱、聚氯乙烯、环氧丙烷、聚醚、三氯乙烯、丙二醇、氯化苯、环己 酮、盐酸等 20 余种。 改革开放以来,锦化通过“七五”、“九五”的技术改造,已经关闭了八套能耗高及污染严重的装置,曾先后引进离子膜烧碱、环氧丙烷、聚氯乙烯等大型化工生产技术和装置。 锦化在消化吸收国外 技术基础上,以调整产品结构为重点,进行技术改造,使主要产品趋向规模化,其中环氧丙烷产能 13 万吨,聚醚产能达 12 万吨,居远东地区首位;离子膜法烧碱产能 29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聚氯乙烯产能 13万吨,居国内企业第七位,并于 1998年通过了 ISO9002— 94 质量认证。 锦化 20xx 年工业总产值及五种主要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锦化的烧碱、氢气、氯气、环氧丙烷、环几酮等都是精细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锦化技术开发中心已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 锦化为寻求企业的发展,于 20xx 年 8月 24日与国内著名投资集团升汇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实现资产重组。 “十五”期间,锦化筹备了 10 万吨 /年甲苯二异氰酸脂( TDI)和 40 万吨 /年聚氯乙烯( PVC)装置,“十一五”期间,这两个项目将按照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落户精细化工园区。 (三)精细化工园区所依托的核心研发团队 —— 锦西化工研究院 锦化、锦化机、锦天化、炼油厂构成的我市传统石化区主体从业人员 24042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3969 人,是精细化工园区建设的人才储备。 特别是这一区域内的锦西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化研院),拥有工程技术人员 186 名,含教授级高工 2名,高级工程师 49 名,工程师 77名,是以化工新材料为龙头的、集高新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新产品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化研院原来属于化学工业部 直属科研院所,现隶属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拥有外贸自营权,具备甲级工程咨询、乙级环境评价、专业乙级勘察设计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等资格。 化研院是全国氯碱氯产品及专用有机玻璃标准化归口单位,化学工业氯碱铝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石油和化学工业金属阳极及电解装备质检中心,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PVC分会、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化工分会、中国化工学会酸碱盐委员会氯碱分会、全国氯碱工业信息中心和全国 PVC信息站等行业组织均设在我院,负责组织全国氯碱和 PVC专业的有关标准值修订、全国质量监督抽查及委托检验、全国性学术交流等行业活动,编辑出版《氯碱工业》和《聚氯乙烯》等数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多年来,化研院为国防军工事业及氯碱、 PVC 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 1994年度被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国家科委、国家经 贸委授予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xx 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xx 年通过 ISO9001: 20xx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七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 32 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0项),部级科研项目 120项,完成重大科研成果 180 多项,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48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10项。 此外,还有多项部级优秀设计奖、工程勘察设计奖、优秀信息成果奖等其它 奖励。 化研院是我国唯一的航空有机玻璃及聚硫橡胶研制、生产单位,所生产的产品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通讯、铁路、建筑 及汽车制造业等。 聚硫橡胶作为一种耐油、耐溶剂、耐碱、耐海水腐蚀、耐紫外光和高能辐射特种橡胶,具有优良的抗冲、低温挠曲性、电绝缘性、气密性、水密性以及对金属、非金属材料的粘接性能,施工方便。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过去一直作为军工配套材料被用于飞机油箱、座舱等部位的密封材料,年产量只有几十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化研院大力拓展聚硫橡胶应用领域,开发了汽车用聚硫橡胶密封剂、中空玻璃密封剂等材料,并且得到推广应用。 目前,聚硫橡胶及其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机电仪表、汽车、铁路、水利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 航空有机玻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航空透明材料品种,主要用于飞机风挡、座舱盖等部位,是飞机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目前国内航空有机玻璃全部定点在化研院生产,主要品种有各种型号的浇注板、定向拉伸板及研磨抛光板,分别用于各种军用飞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