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 个镇 (姜庄镇、夏庄镇、井沟镇、柴沟镇、阚家镇、大牟家镇、柏城镇) , 3 个街道 (朝阳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 ,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960 个行政村(居委会)。 社会发展现状 20xx 年全市人口为 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 52%。 全市总户数 293458户,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 高密市域内目前拥有各类学校 182 所,在校学生 112295 人,其中普通中学41 处,在 校学生 48229 人;职业中学 3 处,在校学生 8020 人。 20xx年 成功申办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20xx年 9月建成开学, 20xx 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城市建设发展状况 高密市紧紧抓住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的战略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 标准 建设, 积极实施 “ 北工、南文、中商、东新、西农 ”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城北工业区、南部文化区、中央商务区、东部新城区和城西都市农业 园区 5 大板块,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 城市发展轴线和胶河景观带将各功能区连接,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 绿地系统在整体布局上突出“三个结合”:郊区大环境与建成区内大中型绿地相结合,开放型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 6 绿地与经营型绿地相结合,线型绿地与块状绿地相结合,并确定高密市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圈、一环、三纵、三横、七节点”,使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点块布置均匀,网络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特征明显,城景关系协调并形成独特的园林绿地系统; 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建设,融入 民俗 文化特色,创造宜居城市;统筹城市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城市道路现状 : 高密 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km。 其中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283km,村村通公路 2313km。 公路密度达到202km/百 km2,公路养护里程。 北平路、西外环路、潍胶路竣工通车,“五纵五横一环”的主干道路网络初步形成;完成胶济铁路改造和胶济客专高密段建设,保留了电气化改造后的高密火车站。 人均道路面积 km2,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 %,万人拥有公交车 台。 城市绿化现状: 20xx 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 绿地 率 %,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20xx 年获得“山东省园林城市”称号。 城市供水现状: 高密市城区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为王吴水库、城北水库。 另有 备用水源地王党水源 , 为地下水源。 目前, 高密市 供水主管线 总长 ,日供水能力 10 万 m3,供水覆盖面积近 44km2,供水人口86 万多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 99%,供水水质达标率 100%。 利用世行贷款投资实施 惠及 66 万农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工程,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成功实施了同源、同网、同质、同价。 城市供气现状: 高密市现 有一座门站,位 于醴泉大街与平日路交叉口,年设计供气能力分别为 亿 m3,现状供气能力为 亿 m179。 /年。 高密市现有一座 CNG常规站,位于高密市醴泉大街宏华工业园,日供气规模为 2 万 m179。 铺设高、中压管线 350km以上,居民用户已达 27510 户,工业用户 108 户。 20xx 年底,城区新建所有集中住宅小区全部改用 天然气。 目前,高密市有 33 家液化气站, 供气普及率 96%。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 7 城市集中供热现状: 实施城区集中供热综合改造, 现中心城区建设供热管网供热面积 800 万 m3,集中供热、联片供热能力达到 500 万 m2,集中供热率达到92%以上。 城市集 中供热发展“ 热电联产 ” 主力热源 , 热源首选机型 为 国家鼓励发展的 “ 高参数、大容量 ” 2300MW 级及以上大型热电联产机组 , 配合发展 “ 节能、高效 ” 的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为城市调峰和事故备用辅助热源, 从根本上扭转高密市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受限于热源发展的局面。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 20xx 年,市内生产总值完成 385 亿元 , 三次产业比例为 11:60:29, 财政总收入 , 累计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377元。 农业产业化 、标准化 水平进一步提高, 规划建设 了 十大 产业基地和三大生态农业示范区 , 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 26 万亩,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91 个, “ 胶河 ” 牌土豆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 惠和 ” 牌金针菇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486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1350 家,规模养殖场 (区 )达到 1920 处,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 ;制订胡萝卜、山药、平菇、水蜜桃等 4 类 产品的 8 个潍坊市级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制订草莓、冬枣、大姜、细香葱等 4 类 产品的高密市地方标准及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共执行部颁、潍坊市颁布的各类标准 183 项。 高密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已经形成 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木器加工“四大产业”和鞋业、小五金、玩具、皮件“四小商品”。 现有 规模以上企业609 家, 现有中国驰名商标 3 个、中国名牌 2 个、国家免检产品 8 个和省著名商标 26个、省名牌产品 27个 ,被评为“全国商标百强县”。 棉纺织业进入 山东 省十大产业 集群,被评为“中国家纺名城” 、“中国鞋业生产基地”、 山东 省 “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20xx 年全市有 405 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 12 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利税 亿元,分别增长 %和 %。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 110 家,产值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 %,比上一年提高 个百分点 ;三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文化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 8 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农村消费网络进一步完善。 目前, 高密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能源消费与能源结构状况 20xx20xx 年 3 年高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见下表 11。 表 11 高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一览表 项目 年度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 ( 吨 标煤)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万元)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 标煤 /万元 ) 20xx 1669112 1675470 20xx 1773638 1886848 20xx 1630384 1831892 从表 11 可看出,高密市自 20xx 至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在逐年降低。 20xx 年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用能 占 99%, 其中,纺织业、化纤制造业是主要用能行业,分别占 %、 %。 在 用能结构上,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燃煤的 消耗量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 最 高 ,达 到 90%。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本节主要对高密市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噪声等环境要素 ,以及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进行现状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评价方法 我国现行的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中几种常规污染物各级浓度限值见 表 12 所示。 表 12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 mg/m3(标准状态)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平均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 9 日平均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臭氧 O3 1 小时平均 1998 年以前我国主要采用分指数和污染负荷系数法进行空气质量评价。 从1998 年 开始,我国 开展 了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及后来的空气质量日报工作, 并开始采 用 API 空气污染指数法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我国规定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API 对应的污染物浓度及分级标准见表 13 和 14。 表 13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浓度单位: mg/m3 API SO2 (日均值) NO2 (日均值) PM10 (日均值) O3 (小时均值) 50 100 200 300 400 500 表 14 空气污 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API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0~ 50 优 可正常活动 51~ 100 良 101~ 150 轻微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151~ 200 轻度污染 201~ 250 中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 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251~ 300 中度重污染 300 重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常规指标评价 目前,高密市 环保局按照 《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布设了 2 个监测点位,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分别位于人民大街 1758 号环保局和康成大街体育局(两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 10 监测点位相距 ),均属于二类区。 20xx 年 5 月完成 监测点 布设并经认定后投入使用。 高密市 环保局 下属各站监测项目为: SO NO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每日采样的时间不少于 24 个 小时,同时测定有关气象参数(风向、风速、气温、气压、干球 湿度等)。 20xx 年,高密市环境监测站的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见表 15。 表 15 20xx 年高密市大气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 mg/m179。 时间 SO2 NO2 PM10 浓度范围 超标率 % 浓度范围 超标率 % 浓度范围 超标率 % 1 月 0 0 2 月 0 0 3 月 0 0 0 4 月 0 0 0 5 月 0 0 0 6 月 0 0 0 7 月 0 0 0 8 月 0 0 0 9 月 0 0 0 10 月 0 0 0 11 月 0 0 12 月 0 0 全年 0 0 表 16 20xx 年高密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m3 点位 监测 项目 季均值 年均值 编号 名称 一季 均值 二季 均值 三季 均值 四季 均值 1 体育局 SO2 NO2 PM10 2 环保局 SO2 NO2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 11 PM10 ( 1)二氧化硫 20xx 年全市 SO2 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 ~ ,全部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 2)二氧化氮 20xx 年全市 NO2 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 ~ ,全部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 3)可吸入颗粒物 20xx 年全市 PM10 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 ~ , 1 12四个月份监测数据有超标 现象。 PM10 日平均浓度大于。 监测结果表明,高密市环境空气中 PM10 是主要污染物, SO2 是次要污染物,NO2 污染相对较轻。 20xx 年高密市区空气 SO NO PM10 年 日 均值分别为 、 和 ,达到 了 《环境质量空气标准》( GB 30951996) 年均限值 二级 标准。 SO NO2 日均 浓度达到二级 的天数为 317 天,占全年天数的 %, PM10达到二级的天数 315 天,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 %。 根据历年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高密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在 逐步改善 ,空气质量好于二级 (含二级) 的天数已经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大于 85%)。 从 20xx 年监测数据看,高密市环境空气质量已经达到环境 空气 质量二级标准,但 PM10 仍有超标情况发生 ,因此 影响高密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通过分析,高密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① 能源结构不合理是影响 高密市 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高密市工业耗能大户为纺织化纤业 ,燃料以煤炭为主,燃煤的 消耗量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 很 高 ,结构性污染比较突出。 另外 ,从监测结果来看, PM10 超标现象主要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