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加工基础》课程建设。 100% 1《塑料二次加工技术》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职业活动的项目化《塑料二次加工技术》课程。 完成了项目化《塑料二次加工技术》课程建设。 100% 1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校企合作完成满足专业教学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校企合作完成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100% 1教研教改 完成省 级教改课题 1 项、院级教改课题 5 项。 完成了省级教改课题 1 项、院级教改课题 5 项。 100% (三)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了 3 名专业带头人,含聘请来自企业的知名专家为院级专业带头人。 完成了 6 名骨干教师的培养、 6 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在湖南塑料校企联盟企业聘请了 12 名兼职教师,组建了由 22 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三年的建设,目前本专业教学团队有 3 名专业带头人 (其中一名为来自企业的知名专家) , 9 名骨干教师及 12 名兼职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 社会 服务能力较强,目前已经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具体建设情况如表 24 所示。 表 24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16 1.专业带头人培养 省级专业头人 1 名,院级带头人 2 名,其中有 1 名来自企业的兼职院级专业带头人。 20xx 年 5 月杨中文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省教育厅验收;院级专业带头人陈枝晴通过了学院验收,聘请了来自湖南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工王小红为院级专业带头人 ,并对他进行培养。 100% 完成 6 名骨干教师的培养 . 完成了谢 圣英、刘西文等 6 名骨干专业教师的培养,从企业引进了骨干教师李亚辉。 100% 完成 7 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10名。 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10名。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 100% 100%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2 名,建立 30 人的企业兼职教师库。 聘请了 12 名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的教学,建立了有 30 名企业兼职教师的兼职教师库。 100% (四)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紧紧围绕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建成了融教学、塑料制品加 工、塑料测试、塑料配方研究、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为一体校内生产性 实训基地( 校中 厂) ;在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内遴选了 18 家企业为专业校外实习训基地、遴选了 3 家企业建成了厂中校,对实习实训的内涵进行了建设,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具体建设情况如表 25 所示。 表 25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条件情况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生产性 实训基地(校中厂) 新建塑料混配实训室、塑料加工模拟仿真实训室,改扩建塑料注射成型实训室、塑料挤出成型实训室、塑料二次加工实训室。 ① 按计划投资 39 万 元建成了塑料配混实训室,达到 25 个工位;购买了塑料混合机、开炼机、塑料压机、密炼机等配混设备; ② 投资 50 万元建成了有 50 个工位的塑料加工模拟仿真实训室,购买了电脑 50台及相关仿真软件; ③ 投资 95 万元对塑料注射实训室进行了改扩建,现有 25 个工位,新购了 5台注射机及相关模具与工具; ④ 投资 83 万元对塑料挤出实训室进行了改扩建,现有 25 个工位,购买了挤出生产线二条及模具、工具。 ⑤ 投资 33 万元对塑料二次加工实训室进行了改扩建,使实训工位达到 50 个,增添了了二次加工设备 4 台套及相应 工100%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专业项目总结报告 17 具。 室 改扩建塑料测试实训室,使实训工位达到 25 个。 以完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扩建塑料测试实训室,投资 万元进行设备购置及实训场所改造,新购置了塑料拉力实验机、冲击实验机、塑料老化仪、塑料热变形仪等设备,现有工位达到了 25 个。 100% 真实验实训室 完成 “塑料注塑成型、 测试、 ” 二套仿真系统 的软硬件建设,提供学生进行仿真实训。 ① 完成 100m2 多功能仿真室的建设,配套安装多媒体 电脑 及网络 50 套 ; ② 购置了塑料注塑、测试二 套 仿真软件,并交付使用 ; ③ 已完成材料加工 310 3111 班的学生进 行 注射、 测试课程的仿真实训 及CAD 课程的教学。 100% 基地建设 在湖南塑料行业联盟内遴选 18 家企业作为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础建设,能够接纳每年 300 人次的实习实训。 投资 36 万元进行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现已在联盟内企业中建立了18 家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有的还参与专业核心课的建设及课程讲授,保障实习基地的顺利运行。 100% “厂中校”的建设 ① 在 18 家校外实训基地中遴 选 3 家企业建立三个“厂中校”; ② 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校外 兼职 教师, 形成厂中校管理制度,保障顺利运行。 ① 根据专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完成了三个厂中校建设,分别在湖南路路通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南车集团 株洲 时代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华良中意电器有限公司建立了“厂中校”。 ② 在湖南路路通塑业有限公司开办了订单班,为企业定向培养 23 名学生。 ③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有的还担任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讲座教师; ④ 在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理事会指导支持下,制订了“校中厂”管理制订,保障 “校中厂” 的顺利运 行。 100% 建设 完善和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规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中厂)、校外实习实训基础及 3个厂中校的管理,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展实训教①成立了学院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办、系部和教研室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校中厂)管理机构,形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校中厂)的管理模式; ②承担并完成多项院级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其中 《 高职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教 研课题通过湖南省职教研究院验 收; ③已开展了塑料注射成型工职业培训与鉴定,参与国家塑料挤出工、配混工100% 18 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习实训配套管理体系。 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起草工作; ④完成四门专业核心课的实践条件要求建设,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塑料挤出成型技术、塑料配混技术及塑料测试技术四门核心课的建设通过学校验收,计划遴选 1 门核心课申报省级精品课; ⑤完成核心专业课项目化色教材,教学资源库也在丰富之中; ⑥ 形成了校外实训基地、厂中校的管理体系,建立校企共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机制。 (五)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根据建设方案,本专业设计了新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形成 了学校、联盟企业、政府与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修改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继续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了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制度,完成了建设方案要求内容,完成为 100%。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完成情况如表 26 所示。 表 26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完成 情况表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监督系统建设 设计新的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形成学校、联盟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按系统控制原理对教学质量进行闭环控制的机制,提供教学 质量评价监督系统图。 设计了新的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形成了学校、联盟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按系统控制原理对教学质量进行闭环控制的机制,形成了教学质量评价监督系统。 100% 制度建设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提供修订的教学质量控制制度; 完善修订了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100% 鉴定 毕业生参加塑料制品制作工技能鉴定。 每届毕业生均参加了湖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塑料制品制作工职业技能鉴定。 100% 位调查 对毕业生跟踪调查。 完成了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情况调查及就业率的情况调查。 100%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本专业 围绕专业建设, 依 托 湖南省塑料 行业校企 联盟及 行业网络资讯平台,利用校内专业教师 及企业兼职教师 的技术力量,搭建开放性、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服务平台 , 为社会与行业提供 技术 培训、 技术 咨询、 解决 技 术难题以及 产品 技术 开发等一系列的服务。 通过全体专业老师近三年来的不断努力,在技术 培训、 技术 咨询、 解决 技 术难题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专业项目总结报告 19 及 产品 技术 开发 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很好的完成了建设任务,促进了本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结合 ,深化了校企合作,扩大了本专业在本行业中的影响。 20xx 年至 20xx年的三年中先后与企业进行了 9 项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9 个,为企业进行员工技术培训达 5573 人次,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7 次,正式出版工业技术书 5 本。 入校总经费达 万元,其中技术开发与技术难题的研究经费为 万元,技术培训经费为 万元。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具体完成情况如表 27 所示。 表 27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完成情况表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1. 技术开发与服务 依托湖南塑料行业 校企联盟开展对外技术开发与服务,建设期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9 个、协助企业开发新产品 5个,对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36 次,完成省科技厅科技开发项目 2个,完成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 150万元 ,正式出版塑料加工实用技术用书及中高级工培训教材共 4本。 建立期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9 个,先后与企业进行了 8 项新产品开发合作,其中有 4项在湖南省科技厅立项, 3 项通过了省科技厅验收,完成技术服务收入 万元(其中技术培训 万、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 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37 次,出版塑料加工实用书 5 本。 技术服 务收入超过了预期目标,完成率大于 100%,其它完成率 100% 2. 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依托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开展对外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完成技术培训与鉴定 5100 人 完成对外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完成技术培训与鉴定 5573 人 109% (七)专业群建设 通过高分子材料加工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 了我校生化制药 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 共同发展。 在二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完成了建设任务。 具体建设情况如表 28 所示。 表 28 专业群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表 建设内容 预期目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将《塑料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 UG 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药物检测技术》、《实用药物制剂技术》 、《药理学》、《 药物化学 》 8 门课建成院级精品课,校企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8已完成 8 门院级精品课建设,编写工学结合教材 8 本。 100% 20 本。 培养 2 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4 名院级专业头人, 7 名骨干教师,使成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骨干;聘请兼职教师 9 名,使兼职教师库人数达到 45 人。 完成了培养 2 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4 名院级专业头人, 7 名骨干教师的培养,聘请了兼职教师 9名,建立了兼职教师库,人数达到 45 人。 100% 测量与快速成型实训室建设 建成一个集 3D 测量和快速成型一体的现代模具专业实训室,提高学生使用模具制造新技术的能力。 已经完成了 3D测量与快速成型实训室建设 100% 室建设 建成一个药品与食品检测与一体的药物检测实训室,能满足 50 人同时进行药物检测技术的实训操作教学,对外开展技术培训及科研工作。 已经完成建设。 具有 50个工位,能满足教学需要。 100% 实训室 完成药物制 剂实训室的改造计划,通过调研确定改造后的仪器设备配置方案。 已经完成建设。 具有 50个工位,能满足教学需要。 100% 专业教室建设 建成一个具有仿真的 GMP 和 GSP软件,集教学一体化教室,能满足50 人的多媒体教学与仿真实训。 已经完成建设。 具有 5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