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要。 三、滨江生态园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靖江作为江苏省中部的县市,经济发展情况较 好,综合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进步较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园区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土地整理工作,使农民集中居住,城镇化率提高。 同时,生态园区的建设将加快完善城区供水系统及污水收集系统,改善各类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村、居环境卫生社会化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推进。 此外,生态园的建设及旅游业的兴起,可以带动地方小商品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商业税收及旅游税收,使得地方财政实力得到加强。 生态园区建成后,由于地区绿化面积的增加,对改善靖江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在靖江市滨江地带进行生态 园的开发建设必将产生持久的效益。 同时生态园区可建成一个对外示范窗口,从而优化该区域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客商到靖江投资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滨江生态园建设是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需要 由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把土地供应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 省、市下达给靖江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都偏紧, 20xx 年,省、市下达给靖江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为 1100 亩,其中耕地 700 亩,与该市建设用地需求有很大的缺口。 虽然大力推进集约用地、节约用地,但土地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 因此,靖江市根据科学发展观 14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建设项目 外合资生产经营 10000吨 /年聚丙烯丝束项目 的要求,从促进土地资源的 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出发,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宅基地的整理,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形成的耕地面积,等量置换为建设占用耕地的规划和计划指标,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点和城镇建设,以缓解用地供需矛盾,拓展发展空间,为靖江市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而靖江市滨江生态园的开发建设正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 在生态园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雅桥、新普、宜稼、宜和四个村落拆迁区的整理,共可整理出建设用地 1750亩,可适当缓解了土地的供需矛盾。 五、滨江生态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需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 20 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国家要建设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靖江滨江生态园区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生态园区的建设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改造和完善了农村道路、给排水、绿化、教育、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等。 其次,通过拆迁安置,使得农民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改 变了农村的精神风貌。 最后,生态园区的建设可以带动靖江滨江带的生态旅游热,农民通过发展个体以及从事服务业等可以增加经营性收入,有助于带动农民致富。 15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建设项目 外合资生产经营 10000吨 /年聚丙烯丝束项目 第三章 投资环境分析 一、政策投资环境 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政府一直以来所鼓励的。 同时,省委、省政府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发展,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规划纲要。 靖江市委、市政府为了落实省府的精神,在加快沿江开发步伐同时要求加强滨江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 靖江市 20xx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全力建设实力靖江、活力靖江、 魅力靖江、和谐靖江,其中生态建设是工作的重点之一,城市绿化覆盖率要争取达到 4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0%左右,争取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彰显亲水空间、绿色家园、文化靖江的特色,本项目的建设正是这一系列政策的体现。 二、地方经济环境 靖 江是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城市。 根据 20xx 年政府工作报告统计, 20xx年靖江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 亿元, 同比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同比 增长 %;财政总收入 亿元 (含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 , 同比 增长 %。 据统计,服务业、房地产、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持续发展。 根据靖江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靖江的经济仍将不断发展,综合实力将不断得到提高,随着生态园区的建设,园区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都将逐步得到完善,逐渐与新城区融为一体,整个生态园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发展前景良好。 三、自然环境 生态园南临长江,站在长江堤防,可远观长江,令人心旷神怡。 沿江高等级公路及市区工农路从园区穿过,交通便利,每逢节假日,靖江市民就会结伴到江边游玩,放松紧张的精神,解除因工作带来的劳累。 生态园区建成后,滨江地区绿化率将大 大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将进一步转好,更加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地区游客来靖江度周末的兴致。 同时,在宜稼镇的裕盛圩和广盛圩之间有一个地热点,可 16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建设项目 外合资生产经营 10000吨 /年聚丙烯丝束项目 通过开发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建设温泉。 温泉的建成可以吸引远方的游人。 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加了投资的机会,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社会文化环境 靖江市地处长江边,群众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如弦八弹、讲经、孤山泥狗子、腰鼓、孤山庙会、小狮子舞、荡湖船、打莲湘、秧歌舞、龙灯舞、屋脊艺术以及唱凤凰等,各类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同时靖江还拥有众多的地方特产,如 猪肉脯、维生素 C、长江三鲜、全羊席、蟹黄汤包、山水盆景、竹编制品等,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 生态园区位于靖江市靖城镇,地处城郊结合部,民风纯朴。 在沿江高等级公路与工农路交汇地区,风景秀丽,临山环水,气候宜人,是佛家所公认的风水宝地,靖江市拟在此恢复建设崇圣寺,崇圣寺的建设可吸引四方香客前来旅游观光。 以上这些都有助于促进生态园区旅游业的发展。 17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建设项目 外合资生产经营 10000吨 /年聚丙烯丝束项目 第四章 建设条件 第一节 项目场址 靖江市地处苏中地区, 东南西三面临江,隔江与张家港、江阴、武进等市相望,东北至西北与如皋、泰兴两市毗连。 有新长铁路、广靖高速公路、宁 通高速公路,以及省道姜八、江 (都 )平 (潮 )公路穿行其间。 市南江阴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南连江阴、苏锡常地区,北接泰州、淮安等地;市北宁通高速公路西连南京、扬州,东接南通、盐城。 靖江历来为苏北重镇、大江南北交通枢纽,也是长江金三角江海联运的天然良港。 境域东西最长距离 43 千米,南北最长距离 18千米,总面积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长江水域面积 平方千米。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临江而建,西依靖江经济开发区,南濒长江黄金水道,境内外有广靖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新长铁路等,水陆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区域位置北起东天生港,南至长江边,西以新长铁路为界,东到蟛蜞港,项目开发总面积 9890亩(详见附图 1)。 该园区地处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扼“黄金水道”长江的咽喉,溯江而上,可直达武汉、重庆等中国中西部重镇;顺江而下,呼应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和浦东开发区,沟通中国东部沿海各地区和世界各港口,可逐步建成为苏中沿江地区改革创新和开放率先的一个重要窗口。 第二节 社会经济 靖江区域面积 673 平方公里,与新加坡的区域面积相当,人口66 万,辖 11 个镇。 靖江,是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城市。 1993年被评为 “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市 )” 和 “ 全国明星县 (市 )” ,20xx 年进入中国最发达 100 县 (市 )行列,列第 65位。 20xx 年, 全 18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建设项目 外合资生产经营 10000吨 /年聚丙烯丝束项目 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xx 年靖江市 国民经济 快速增长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根据20xx 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 亿元, 同比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同比 增长 %;财政总收入 亿元 (含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 , 同比 增长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 工业经济增速加快,完成工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19% ;实现全部工业产值 亿元、销售 亿元、利税 亿元、利润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 、 % 、 32% 和 %。 支柱产业规模扩大,机电汽配、船舶修造等 7大类产品销售总额占全部工业的 52%。 建筑业继续拓展,外埠市场占有率提高,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完成农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农业布局与品种结构得到调整,建立了 10个特色种植和 11 个特色养殖基地,并通过 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 成功防控禽流感等动植物疫病。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10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6 个。 服务业持续发展。 完成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14%。 社会需求继续扩大,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同比增长 % ;各类市场成交额 亿元,同比增长 20%。 房地产、信息服务业较快发展,现房销售 亿元,同比增长 269%。 金融保险平稳运行,年末各项存款总额 亿元、贷款总额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9% t和 % ;各类保费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453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同比分别增长 % 和 %。 第三节 自然条件 靖江市地处长江下游,江苏省苏中平原南端,位于北纬31176。 56 ′ ~ 32176。 08 ′ ,东经 120176。 01 ′ ~ 120176。 33 ′。 全境系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惟有孤山耸立于中部。 靖江地处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总量约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以引长江水为主,计 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发展水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 19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建设项目 外合资生产经营 10000吨 /年聚丙烯丝束项目 件。 地下 水源约 亿立方米,水质优良。 矿产有煤,集中于孤山周围,已探明储量 800万吨,长江内有适宜建筑用的江砂,其资源有待合理开发利用。 靖江地处东亚季风盛行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特点。 年最高气温 ℃, 年最低气温 ℃。 年平均气温 ℃ ,其中春季平均气温 ℃ ,夏季平均气温 ℃ ,秋季平均气温 ℃ ,冬季平均气温 ℃。 无霜期 220天 左右 , 常 年 平均 降水量 毫米 , 其中冬季降水量 毫米,春季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 毫 米,秋季降水量 毫米。 常年日照时数 小时 , 年日照百分率%, 其中,春季日照时数 小时,夏季日照时数 小时,秋季日照时数 小时 , 冬季日照时数 小时。 第四节 基础设施条件 靖江地处江苏省中部,紧依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 一、交通 靖江的交通非常发达,航空方面 有高速公路直达上海、南京等地航空港,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160 km、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220 km、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190km,车程都在两个小时以 内;距离南通机场 70 km、常州机场 60 km,车程都在一个小时以内。 这些机场共有 300 余条国际、国内航线 ;海运方面 距国家开放港口上海港180km,距张家港港、江阴港 5 km,海运直通世界主要港口 ; 内河运输 , 靖江境内有多条可常年行驶中小型船舶的河流,北通苏中、苏北腹地,向南连接长江,货物运输便捷、价廉。 公路 方面 国家交通干道京沪 (北京至上海 )高速公路、广靖 (广陵至靖江 )高速公路、宁通 (南京至南通 )高速公路、同三 (黑龙江同江至海南省三亚 )高速公路,均从靖江穿境而过 ; 铁路 方面 新长铁路纵贯靖江,南连沪宁铁路、北接陇 海铁路,靖江设有客运站、货运站。 二、供电 靖江市电力充沛, 用电来自华东电网, 具有高质量供电网络,电力供应充足。 全市已建成 220Kv 变电 所 1 座,容量 24 万千伏安; 20 靖江市滨江生态园建设项目 外合资生产经营 10000吨 /年聚丙烯丝束项目 110Kv 变电 所 5 座,容量 万千伏安; 35Kv 变电站 9 座 , 容量 万千伏安。 送配电线路 千米,低压线路 千米, 10 千伏以上电缆 20 千米。 全年社会供电量 81137 万千瓦时,工业供电量 42708 万千瓦时。 且政府仍在不断 投入资金,用于新建和改造输变电工程和电网建设 ,生态园区供电从同安变电站( 110Kv)接入,建设电源有 保证。 三、给水 靖江市城南第二 自来水 厂目前 日供水能力 15 万吨。 水源取自长江,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为生态园区建设提供充足的水源。 四、排水 生态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长江;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后,送至靖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靖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 8 万立方米 /日,能够满足园区建设要求。 五、通讯 靖江市邮电业 发展平稳 , 电信业快速增长。 网络和通信线路发达,装机容量满足全市要求。 20xx 年底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 23 万门,融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 呼、国际互联网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