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东煤矿层滑构造对煤层稳定性的影响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沟、萧县丁里、泗县大涂庄等地,岩性为花岗岩、花岗斑岩,呈岩株、岩床产出。 如丁里岩体,为此期出露原岩体,面积约为 18km2。 岩体呈岩株状侵入萧县东翼,岩性为花岗斑岩。 第四次为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主要 为辉绿岩和辉长岩, 分布于淮北煤田东部闸河向斜及宿南向斜 等地 ,如淮北烈山南马丁岩体、濉溪三铺岩体。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7 3 井田地质概况 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李小庙至大刘家一带,行政区划属濉溪县。 东距宿州市,北东距淮北市均 45Km。 井田东以大刘家断层为界,西止 F9 断层,南以太原组顶界灰岩露头线为界,北至 F19 断层和 32 断层 1200m水平投影线,东西长约 13Km,南北宽约 ~ ,面积约。 区内陆路交通便利,濉阜铁路经临涣镇和青疃镇从本区穿过,至阜阳与京九线连接;青疃、临涣镇均有公路与干线相连可达涡阳、淮北、徐 州、宿州等地。 人工开挖的界洪新河是区内重要河流,但不具水运通行能力,见图 31。 区内地势较平坦,海拔标高 +~ +,一般 +29m左右,略呈西高东低之势。 区内村庄密布,有一些人工开挖的灌溉沟渠与界洪新河相连。 界洪新河为人工开挖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青疃镇注入包河。 本区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平均气温为 +℃,年平均降雨量为 834mm,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两月。 图 31 青东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本井田内赋存可采煤层 5 层,其中 81 和 82 煤为主要可采煤层。 井田煤炭资源总 量 ,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井型规模为 ,服务年限 年。 矿井开拓方式采用立井、分区开拓、分区通风、集中出煤开拓方式。 工业场地布置主井、副井、回风井 3 个井筒。 全井田采用两个水平开采。 一水平标高585m,二水平标高 900m。 一水平采用上、下山开采方式,下山采至 900m,一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8 水平下山开采时,在 900m建立辅助水平,以解决排水、瓦斯、通风等安全问题;在开采二水平 900m~ 1200m煤层时,在 900m补建煤炭运输系统,建立生产水平,在 1200m 建立辅 助水平。 受井筒下方太原组灰岩的制约,二水平采用暗斜井延深。 32 煤层回采上限标高为 270~ 310m, 10 煤层回采上限标高为 260~310m;各煤层回采下限均为 1200m。 采用综采为主、高档普采为辅的采煤工艺,走向长壁和倾斜长壁相结合的采煤方法。 矿井初期开采块断西翼采用走向长壁布置,东翼采用倾斜长壁布置,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副井、主井进风,中央风井回风;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通风、中后期先后增加东回风井和西区进、回风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 矿井初期首采 7 煤层。 首采区为 82 采区,首采 面为 726 工作面。 矿井现有10 个掘井工作面,其中矿井西翼 82 采区 5 个,分别为: 726 抽排措施巷 2 个,726 机、风巷各 1 个, 82 轨道上山 1 个。 矿井东翼 5 个:西翼三条大巷各一个,81 采区瓦斯抽放泵站和 814 顺槽各 1 个。 淮北煤田属华北型地层淮河地层分区之淮北地层小区。 地层层序中,除部分缺失外发育较齐全。 井田范围内古生界地层隐伏于新生界松散层之下。 经钻孔揭露,自下而上分别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新生界新近系和第四系。 各组岩性特征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 石炭系本溪组( C1b): 据邻区临涣煤矿资料,本组地层揭露厚 ,为泥岩、铝质泥岩夹粉砂岩,铝质泥岩为灰白色、紫红色,含少量菱铁鲕粒。 太原组( C2t): 区内有 65 个钻孔揭露本组上部,揭露最大厚度 ,为灰~深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 4 层夹深灰色泥岩及薄层细砂岩。 灰岩中含较多蜓类、腕足类、珊瑚、海百合等动物化石。 据领取临涣煤矿资料,本组地层厚 ,含灰岩 9~ 12 层,中下部灰岩之间发育薄煤 6 层,均不可采。 二叠系山西组( P1s): 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底界以太原组 L1 灰岩之顶为 界,顶界至铝质泥岩下骆驼钵砂岩之底,厚 ~ ,平均厚。 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含 11 两煤层(组),含煤 1~ 2 层,平均厚 ,含煤系数 %,其中 10 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根据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9 下段:自太原组 L1 灰岩顶自 10 煤层,厚度约 49m。 底部由深灰色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局部相变为细砂岩,向上为灰色细砂岩, 10 煤组下常发育泥质线理或相变为砂泥岩互层。 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 层面多含炭屑及云母片,常见菱铁结合或薄层,具底栖动物通道。 上段:自 10 煤层至本 组顶界,厚约 41m。 下部以浅灰~灰绿色中粒石英砂岩为主,常见粉砂岩、泥岩和煤包裹体,可见冲刷痕迹。 10 煤组附近常发育泥质线理或相变为泥岩及砂泥岩互层。 上部以灰色泥岩夹粉砂岩或细砂岩薄层,部分泥岩含铝质及菱铁鲕粒,发育交错层理、水平层理。 下石盒子组( P1xs) : 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上界至 3 煤组下 K3 砂岩之底,厚度为 ~,平均厚。 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含 8 五个煤组,含煤 4~ 10 层,平均总厚 ,含煤系数 %。 其中 8 82 煤 层为主要可采煤层。 分述如下: 下段: 8 煤组以下,厚约 27m。 底部为灰色中细粒含砾石英砂岩(骆驼钵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含长石、暗色矿物及泥质砾石,钙质胶结。 其上以泥岩为主,夹细砂岩及粉砂岩,发育平行层理,其中铝质泥岩为标志层,绿灰色,具紫斑,富含铝质及菱铁鲕粒。 中段: 5~ 8 煤组间,为本区主要含煤段,厚约 86m,下部的细粒石英砂岩常夹粉砂岩、泥岩薄层或相变为砂泥岩互层,可为 8 煤层直接顶板, 7 煤组向上以泥岩为主,次为细砂岩和粉砂岩,泥岩为灰~深灰色,可见菱铁鲕粒,细砂岩多为浅灰色~灰白色,下部常含泥质包裹体 ,发育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 上段: 5 煤组至顶界,厚约。 灰~深灰色泥岩夹细粒石英砂岩及粉砂岩。 泥岩为厚层状,局部含铝质及菱铁鲕粒,顶部偶夹暗紫色花斑, 4 煤组附近产瓣轮叶化石,细砂岩多为灰色~浅灰色,成份以石英为主,含暗色矿物,发育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 上石盒子组( P2ss): 与下伏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下界为 K3 砂岩,上界至平顶山砂岩之底,厚约 512~ 570m,平均厚。 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含 3 三个煤层(组)。 含煤 2~ 13 层,平均总厚 ,含煤系数 %。 其中 32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 分述如下: 下段: 1 煤组以下,厚约 230m。 以灰~绿灰色的泥岩、粉砂岩为主,含暗紫色花斑, 3 煤附近含菱铁鲕粒及铝质,次为细、中粒砂岩,区域性标志层 K3砂岩在区内薄且不稳定,常相变为粉砂岩或泥岩, 3 煤组附近可见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10 上段: 1 煤组以上,厚约 318m。 以灰~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为主,次为细、中粒及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泥岩中暗紫色花斑含量比下部略多,砂岩分选差,成份成熟度低,厚层状,偶具平行层理及韵律层理,层面含云母片,可见泥质,砂纸包体。 石千峰组( P3sh): 与下伏上石 盒子组整合接触,揭露厚度 320m,未见顶。 下段厚度约 68~120m。 为浅灰~灰白色、粗中粒石英砂岩夹棕褐色粉砂岩、泥岩薄层,成份以石英为主,含长石及重矿物,分选中等到差,泥质胶结,底部含砾石,厚层状,层理不发育。 上段以棕褐色局部含灰色斑点的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薄层,常见钙质结核,平行层理发育,层面含白云母片。 新近系( N): 区内揭露有中新统、上新统地层,揭露厚度为 ~ ,平均厚度。 中新统:与下伏二叠系不整合接触,厚度在 ~ ,平均厚。 根据岩性 特征分析,分为上部湖积相、下部残坡积相沉积物。 下段厚度在 0~ 31m之间,平均 ,局部缺失。 岩性较复杂,一半由棕黄色、灰黄色及灰绿色的粘土、砂纸粘土、粘土质砂及粉砂组成,局部夹砂砾及粘土质砾石。 上段厚度~ 102m,平均。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的粘土和灰白色的钙质粘土、泥灰岩,局部夹 2~ 3 层粉砂、细砂和粘土质砂。 粘土和钙质粘土质较纯,可塑性强,少数泥灰岩层中局部块段具溶蚀现象,发育有小溶洞、溶孔等。 上新统:与下伏中新统整合接触,厚度在 ~ ,平均。 为河湖相沉积物。 按岩性特征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厚度为 ~ ,平均。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棕红色的粘土、砂纸岩土,局部加油薄层透镜状的细砂、粘土质砂等,粘土致密,粘塑性强,具滑面,砂层质不纯,含泥质成分高。 中段厚度 ~ ,平均。 岩性上部以浅棕红、棕褐色及灰绿色细砂、粉砂、粘土质砂为主,夹 3~ 4 层粘土、砂纸粘土,砂层层数较多,质较纯,松散,并夹有 1~ 2 层细砂岩(盘)透镜体;中部岩性为灰黄色、浅棕红色,灰绿色、灰白色的细砂、粘土质砂,夹 2~ 3 层薄层粘土;下部 以浅褐色、灰绿色的粘土为主,平均。 岩性由灰黄色、棕红色、灰绿色的粘土、砂纸粘土为主,粘土可塑性强,分布稳定,顶部富含钙质和黑色铁锰结合,为沉积间断的古土壤层,是新近系和第四系的分界。 第四系( Q): 区内揭露厚度 ~ ,平均。 更新统:假整合于下伏新近系之上,厚度在 ~ 之间,平均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11。 一半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厚度 ~ ,平均。 岩性以灰黄色、棕黄色及棕红的细砂、粉砂、粘土质砂为主,间夹粘土和砂纸粘土。 粘土和砂 纸粘土一般均具铁锰质浸染现象,并含有铁锰质和钙质结核。 上段厚度~ ,平均。 上部 10m 左右主要为灰黄色、褐黄色的粘土、砂纸粘土组成,夹 2~ 3 层粉砂、粘土质砂透镜体,一般含有较多的钙质、铁锰质结核。 全新统:与下伏更新统假整合接触,厚度为 ~ ,平均。 岩性主要有灰黄色、黄褐色粉砂、粘土、砂纸粘土。 具二元结构,粉砂与粘土、砂纸粘土组成 2~ 3 个韵律层,本统顶部为耕植土,在深度 3~ 5m段富含砂礓结核;底部普遍发育一层厚 1~ 2m 的砂纸粘土,并保存有完好的蚌螺 化石及其碎片,含有钙质结核,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是区内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标志。 煤层特征 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 自上而下含 11 是个煤组,含煤 7~ 18 层,平均总厚 ,含煤系数 %。 其中全区可采和大部可采煤层由 3 8 8 10 煤层五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 ,占 可采煤层厚度的 %。 可采煤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32 煤层位于上石盒子组下部,煤层厚度 0~ ,平均 ,煤层结构简单 ~ 较简单。 全区含煤面积 ,其中可采面积 ,可采系数 %,受岩浆侵入及沉积环境影响,在东西深部形成 2 个面积较大的不可采区,为大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7 煤层位于下石盒子组下部。青东煤矿层滑构造对煤层稳定性的影响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重要的关系,进而反映出企业在白热化竞争中的发展 战略,稳健而长远地保证了企业的优质盈利质量。 从三种费用的发展情况,销售费用的较大幅的增加,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可以看出企业应该处在稳步发展,稳步扩张的时期,其盈利能力比较稳定,并且会越来越强,但是还是要注意控制销售费用,使其在与战略发展合理范围内,并且要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用。 总体来看,青岛啤酒的费用控制相对合理,利润质量还不错
...........................................................107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1 1 绪论 本设计是针对青岛市胶州超限超载( 1)类检测站工程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案。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具体施工条件,扬长避短地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 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
/服务 该章节包含以下内容 1,《青草》杂志 2,青草思考者论坛 3,企业杂志解决方案(企业外包的杂志策划项目) 4, X 产品的品牌授权管理 一,《青草》杂志 产品名称 1) 《青草》杂志 2) 性能及特性 适合 25 岁 45 岁强调社会使命与看重个人发展的责任青年阅读的激励性中文杂志。 《青草》杂志,定位于思想,文化,时尚批判和立身为事。 以新锐身份,以左倾激进思想对现象深刻分析和批判。
............................................................................. 52 采装设备选型 ....................................................................................................... 52
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是专门在工业环境情况下应用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 舞台灯光的控制要求动态变化,在某一时间内多次控制某一类灯光的亮与灭,要直接控制某类灯光按设计图案动态变化,将 PLC 应用到舞台灯光控制中,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PLC
,四季分明,环境宜人,集林木、花草、溶洞、鸟兽、奇石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成为旅游、休闲、养生、健身的好地方,整个景区秀丽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社会概况 米坪镇是一个山区镇,位于西峡县县城西北部,自然现状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自然形成五沟一冲,灌河串中,总面积 ,其中林地 面积 ,人均近 15 亩。 辖 17个行政村, 204个村民组,总人口 21041 人。 米坪镇自然资源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