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救灾指挥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6 单孔装药量计算公式: Q=,式中 A:岩石抵抗系数,查表为 ; h最小抵抗线,为。 单孔装药量: Q=**=96g,取 100g 三、爆破安全计算 ( 1)爆破震速安全计算 计算公式: V=Kc(Q1/3/R)2,一次元件最大起爆装药量: Qmax≤ 100g 实际一次最大起爆装药量 Q=100g,安全震速: V=2~ 3cm/s 实际震速: V=Kc(Q1/3/R)2=150( ) 2=,安全。 Kc、 Kf:与爆破地点地形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分别取 150,。 (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 计算公式: R= (Kc/V)1/2* Q1/3,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为( 150/3) 1/2*( 3)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 计算公式: Rf=20Kfn2h=20***=, n为爆破作用指数,取; h为最小抵抗线。 ( 4)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 计算公式: R 冲 =KQ1/3, 爆破冲击波对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R1=10*米,爆破冲击波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为 R2=25*,均安全。 安全措施 ①严格使用草袋、竹笆、炮被、钢板等覆盖炮位,杜绝飞石。 ②装药时,严禁用金属棒捣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③在爆破现场周围的各个方向和路口设置警戒,危险区边界设置红旗为警戒标志,爆破时严禁人员进入并随意走动。 ④爆破安全距离为 50 米。 ⑤爆破时统一指挥,第一次哨音数声为预警信号,第二次哨音急促声为起爆信号,第三次哨音长声为警戒信号。 ⑥起爆后 15 分钟,由工程技术人员和爆破员检查爆破效果,待确认安全无误后,再 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其它人员方可接近。 ⑦爆破过程中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严禁违规操作,杜绝各类事故及苗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17 头发生,工地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巡查。 ⑧遇有哑炮时,由工程技术人员和爆破员及时排除,不得过夜。 ⑨爆破作业结束后,要认真彻底清理施工现场,爆炸物品不得遗留在施工现场。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定位放线 采用经纬仪放样,将工程特征点精确定位,然后根据轴线确定基坑开挖边线,结合本工程实际,确定开挖坑壁按 1: 放坡,由于开挖深度较深,采取台阶式边坡,确定土方开挖的开挖边线,用白灰洒出。 基坑支护 依 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工艺流程:人工修破 砸入土钉 喷素混凝土一遍 40 厚 绑扎钢筋网、焊接加强钢筋 喷素混凝土第二遍 40 厚 设计计算参数的采用主要根据该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指标,并结合当地设计经验确定; 第( 3)层和第( 4)层土层工程性质相近,为便于计算,将土层合为一层。 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是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确定。 各地层的主要岩 土指标如下 : 场地基坑设计岩土参数一览表 层号 岩土名称 平均厚度 (m) 重度(kN/m3) 内聚力(kPa) 内摩擦角 (176。 ) 摩阻力标准值(kPa) ① 杂填土 ② 粉质粘土 ③ 粘土 65 ④ 粗砾砂 0 110 ⑤ 强风化岩 200 ⑥ 中风化 岩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18 针对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情况及周边环境, 本着安全、经济、便于施工的原则,对该办公楼及地下人防 基坑 均进行土钉墙支护 方 式。 地下人防工程基坑支护 : 地下人防开挖至 ,第四系土层平均埋深约 ,往下为基岩,第四系土层和基岩的工程性质相差较大,在基岩顶面放 宽的台阶,往上为第四系土层,开挖的坡度系数为 ,往下为基岩,开挖的坡度系数为 ,第四系土层可采用土钉墙对基坑进行支护,布置 4排土钉,具体参数见下表: 土钉参数 道号 标高 ( m) 水平 间距 ( m) 土钉直径( mm) 土钉长度 ( m) 入射角(186。 ) 土钉钢筋直径( mm) 备注 1 18 8 10 1φ 18 2 18 9 10 1φ 18 3 18 8 10 1φ 18 4 18 10 1φ 18 办公楼工程基坑支护 : 主楼开挖 (电梯基坑 ,集水坑 ),主要为第四系土层可采用土钉墙对基坑进行支护,布置 4排土钉,具体参数见下表: 土钉参数 道号 标高 ( m) 水平间距 ( m) 土钉直径( mm) 土钉长度 ( m) 入射角(186。 ) 土钉钢筋直径( mm) 备注 1 18 8 10 1φ 18 2 18 9 10 1φ 18 3 18 8 10 1φ 18 4 18 10 1φ 18 对砂层支护的说明 : 由于场地砂层较厚,地下水主要蕴藏在该层中,砂层的自稳性差,基坑开挖时在地下水作用下容易造成流砂,从而造成基坑失稳。 砂层在开挖时应小范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19 围开挖,然后及时喷射素混凝土护面,然后在 按正常程序进行土钉墙施工。 计算该方案安全系数不小于。 土钉墙喷锚支护 : 钢筋网采用 φ6冷拔丝网 ,网距 200200mm。 加强筋采用 通长 Φ14 螺纹钢,与 砸入土层中的土钉 焊接。 基坑顶部外延 20xxmm,按水平间距 20xxmm,打入长1500mmΦ 20 的钢筋的一排 ,后喷射混凝土,基坑底部用 20xxmm 长 Φ18 钢筋钉打入土中固定编网,间距 20xxmm。 之后按照水平间距 1500mm,竖向间距 20xxmm的要求向土层中打入土钉 ,将钢筋网分格固定 . 土钉的长度误差不超过177。 20mm,角度误差不超过177。 5176。 ,钢筋网距 面壁误差不超过177。 5mm,面层喷砼厚度误差不超过177。 10mm。 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少于80mm,配比采用水泥:石屑:砂 =1: 2: 2,防冻剂按照水泥用量的 5%比例添加。 基坑顶边坡外线 2500mm范围内禁止行车及堆放材料。 加强施工用水和地表水的管理工作,杜绝基坑周围水管及地表水的入渗。 禁止基坑地面附近出现积水和基坑内积水,并应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护顶宽度 20xxmm。 对局部软弱地段适当加密土钉锚杆。 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地质资料同勘察报告出入较大或地下管线、尤其是上下水管等情况与设计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及时报告 设计人员以对本设计作出调整。 基坑开挖前应提前降水并测量地下水位,确保边坡及坑底无明流。 对边坡局部渗水段,在施工过程中可应设置泄水孔。 基坑应分层开挖,每层超挖深度应严格控制在 500mm以内,第四系土层开挖的坡角不应大于 60176。 底部采用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砂压实。 泄水管的设置 : 护壁施工时,设置泻水管 , 坡体设υ 50 的 PVC 塑料泄水管,水平间距3000mm,层间距为 20xxmm;其中下层距坡脚距离为 500mm。 施工中搭设的工作台架应牢固可靠,并应设置安全护栏。 非操作人员不 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中喷枪前方严禁站人,工作压力以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20 ~。 现场必须保持卫生、整洁、电缆、水管布置合理,物品摆放集中、整齐。 设备保持清洁无油污、无泥垢,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关规定,保证安全文明生产。 施工人员要着装整齐、文明用语,严禁打架斗殴 ,宿舍及办公区要分开,做好内务及后勤工作。 施工班长每天必须进行班前安全教育,紧绷安全弦。 施工用电需专业电工进行处理 ,其余人员不得随意接触电源 ,不得随意扯拉电线 .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 ,必须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 时需系好安全装置 .修整边坡时要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绳固定在坡顶。 禁止酒后作业,发现酒后作业者,清除出场。 支护作业时 ,安全管理人员需分班巡视 ,发现安全隐患 ,立即清除 ,以防意外发生 . 基坑支护完成后派专人定期进行观测并作记录。 边坡修整时,严禁上下两层施工人员同时施工,以免引起摔伤、砸伤事故,对于不按本规定实施的施工人员,现场安全员将采取教育、罚款等督促手段,对于经教育仍置之不理者,一律清除出场。 现场施工所用的材料及废料必须按照指定的地点堆放,不得随意丢弃,施工完成后基坑内不得留有施工材料 、施工工具等。 多个施工人员共同作业时,间距不应小于 20xxmm,不得挥舞工具打闹、追逐,如有此类施工人员,清除出场。 1在基坑边缘设置 8个水平观测点 、 2个标准点进行基坑支护的观测。 观测点离基坑上口边 1米, 标准点离基坑边缘 10米 , 具体布置见下图。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21 六、冬季施工措施 1. 混凝土拌和料内掺加防冻剂,掺加量按水泥用量的 5%掺加,严格执行,专人监督,责任人:张宇。 ,在 2小时内进行保温覆盖,先用塑料布覆盖,后覆盖保温毛毯。 顶部和底部用架管压紧铁丝 绑扎,防止因风大将保温材料掀起,对喷射的混凝土质量有不利影响。 基坑边标准点标准点水平观测点8水平观测点3水平观测点4水平观测点2水平观测点1水平观测点7水平观测点6水平观测点5水准点水准点水准点水准点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22 基坑支护计算书 设计项目 : [ 设计条件 ] [ 基本参数 ]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基坑深度: (m) 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m) 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m)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土钉荷载分项 系数: 土钉抗拉抗力分项系数: 整体滑动分项系数: [ 坡线参数 ] 坡线段数 3 序号 水平投影 (m) 竖向投影 (m) 倾角 (176。 ) 1 2 3 [ 土层参数 ] 土层层数 6 序号 土类型 土层厚 容重 饱和容重 粘聚力 内摩擦角 钉土摩阻力 锚杆土摩阻力 水土 (m) (kN/m^3) (kN/m^3) (kPa) (度 ) (kPa) (kPa) 1 杂填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