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应急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导流明渠工程 是本 标段 的主要关键 施工 项目, 也是本标段的重点、难点项目。 其结构特点是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工期紧、施工强度高,施工中将合理地进行施工布置,不断优化施工 技术方案和资源配置,合理地安排施工,尽可能地保持均衡生产。 应对措施 导流明渠 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 因此必须从总体施工程序安排、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和施工总进度安排上进行优化,合理配置资源,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保证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中标后, 我单位将 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研究施工详图,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网络图。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有质量缺陷,及时提交整改措施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具体措施如下: ⑪施工 前充分透彻理解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结合工程及我公司情况,科学组织,紧抓关键工序和关键工期,充分安排平行作业,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⑫组织专业队伍快速进场,确保各工序施工快速有序进行。 ⑬在认真分析本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与论证,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合理。 ⑭根据进度计划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攻克难点,优化资源组合,合理调配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等生产因素,以确保施工所需。 ⑮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整个施工均衡、有序、连续地进行。 ⑯ 根据工程情况,进行降排水和支护施工方案的制定与论证,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合理。 ⑰ 合理分段分层,开挖后及时进行后续防护施工,形成保护系统,确保基坑的稳定。 101 ⑱ 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期间,设专人进行各项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以反馈信息确保开挖方法科学、安全、可靠。 ⑲ 减少基坑顶边缘地面荷载,严禁超载,特别是机械在坑边作业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基坑稳定。 ⑳ 认真做好开挖时地面排水及围护结构的防水 工作,确保基坑的稳定。 ⑴ 严格按设计要求铺设好聚苯板及复合土工膜。 ⑵ 严格按设计做好沿渠周方向分缝的聚乙烯闭孔塑料板和聚硫密封胶的施工。 ⑶ 混凝土施工时,从混凝土的配比、入模振捣、综合控温和及时养护方面做好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确保混凝土自防水性能。 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 测量准备 ⑪ 测量控制点的控制 测量分为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两部分,控制测量是指关系全局的导线点、水准点的校测和线路中线控制桩的测设;施工测量是指 施工过程中随施工工序进行的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是精确建筑物结构尺寸的唯一手段,是保障正确执行设计意图的前提,是量测结构几何尺寸的唯一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合同工期按时完成的关键环节之一。 我公司一直十分重视工程测量工作,拥有一批施工经验丰富、技术素质高的测量人员及先进的测量仪器。 ⑫ 测量组织机构及保证措施 为搞好本工程的测量工作,我公司将选派素质高,施工测量工作经验丰富,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测量工程师及技术人员组成测量班,完成本工程工程测量工作。 在施工中制定测量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测量控制点和标 志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⑬ 工程测量人员及职责 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总负责下,测量班设测量工程师及测量工,负责本工程的控制测量任务,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基本导线的布设,提供基本控制点成果,对成果的可靠性负全责;负责本工程的测量工作、施工放样、收方、工程量计算和施工期间的观测测量,组织审核各放样组的施测措施,并对施测措施的准确性负责;负责整个工102 程测量资料的汇总,对各放样上报的资料审校整理,并对此提出具体要求。 ⑭ 测量仪器的配置 测量仪器技术的先进性、精度、工作性能的可靠性是施工测量 成果精确无误的重要保障。 本工程测量班检查控制组和测量放样组将采用高精度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分别进行控制测量、检查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工作。 所有测量仪器使用前均按测量规范有关规定送到有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校正与检验,并取得使用合格证。 ⑮ 控制测量前期准备 ① 资料收集 收集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提供的建设区域原有的测绘资料。 主要包括建设区域控制网(平面、高程)、成果表及标点位置和原始地形图。 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资料和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发现问题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汇报。 ② 现场勘察 测量人员根据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到 现场逐一确认,检查其保存的完好性、可靠性及使用性。 ③ 测量仪器的检查和校核 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对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测量仪器逐项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备案,对于超过限差要求的测量仪器进行校核,使之符合规范要求。 所有仪器还将按公司规定定期到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测量施工 ⑪ 复测 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区范围内的所用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网的等级与原控制网的等级相同,以检验所提供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如果复测结果与监理单位的成果相差较大,则应与监理工程师协商研究,解决处理。 ⑫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编写测量工作大纲,对控制网的设备、各类基准的要求进行规划;对测量工作程序进行明确;对测量工作方式方法,有关要求进行统一;对记录及各类资料的整理,仪器的保管与使用做出规定,并上报监理单位。 首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施工图纸、工程测量精度要求及测量规范相关要求,确定首级施工控制网的103 等级。 首级控制网以能够充分控制整个工程工作面为宜,同时,充分考虑网形的优化。 在对拟选方案进行必要的精度估算后,最终确定控制网形。 并且根据施工控制网的等级选择相应的测量仪器。 导线的复测与加密 当原测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导线复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仪器使用前要经国家认证的仪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校正,当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对导线进行加密,使之满足施工需要。 中线复测 全面检查恢复中心线,并固定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 根据导线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利用全站仪和花木平棱镜施测并恢复主要控制桩,要与相邻施工段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 高程控制 采用四等几何水准测量进 行高程控制,利用水准仪从起点至终点逐桩检查。 内业数据处理 在每次外业观测时做好相应的观测记录,每一单元均提交相关的记录及验收图,观测数据严格按照《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进行相应的平差、改正和归算。 平差、改正和归算后的数据提交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存档备查。 控制基准点的保护 施工期间定期对各类控制基准点进行检测,同时对各点进行安装护栏,出现损坏和缺失的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⑬ 施工测量 为保证本工程测量放样工作有序进行,严格保持所放样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几何关系,应遵循由整 体到局部的原则。 即直接由等级控制点(首级及加密控制点)进行放样,也可以由细部临时加密的点、线进行放样,重要部位采用首级控制点进行放样。 在控制测量完成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施工测量:接桩→测量中线→加密控制点→校核。 控制点的选点与埋设 平面控制点选在通视良好,基础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离障碍物(上、下和旁侧)不小于 2m。 长期保存离施工地点比较远的平面控制点,着重考虑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用于104 施工放样的控制点侧重考虑方便放样,靠近施工地点。 位于主体工程附近的控制点和主轴线标志点,埋设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的 混凝土观测墩。 其它部位根据情况埋设暗标或半永久标志。 对于首级网同一等级的控制点埋设相同类型的标志。 组织专职测量人员踏勘现场,对发包人或监理人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加密,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人联系解决。 根据发包人或监理人及设计提供并经复核正确后的测量控制点,选择有利位置布设施工基准线及高程控制点,并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局部引测,测设方法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 施工放样测量 根据所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点,采用全站仪或经伟仪及水准仪进行引测,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首先放出施工基线,再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有关尺寸放出所有控 制边线。 高程采用水准仪来控制,即将前面所布设的临近高程控制水准点作为后视点,分别放出各高程控制线和土方开挖开口线等。 土方开挖 土方明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土方开挖分段进行,横向采取全断面开挖,纵向按设计水流坡度,从低处向高处开挖,开挖时横向预留 4%排水坡。 图 土方明挖施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 ⑪ 施工准备:人员和设备进场后,一方面迅速做好物资和材料的准备,另一方面确定施工方案,详细规划施工顺序、进度 和措施。 ⑫ 测量放样:在接受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校测其基准点的测量精度,进行施工区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地形复测及各开挖控制点、开挖边线的放样。 ⑬ 覆盖层清理:正式开挖前将施工区、堆料场等范围内的植被、杂草、垃圾、废渣以及监理人指定的其它障碍物进行清理。 场地清理完毕,采用推土机、反铲等设备,按监理人指示的表土深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点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并做好相关环保工作。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表层清理 土方开挖 坡面修整 竣工验收 105 ⑭ 土方开挖: 覆盖层清理完毕,重新测量放样,确定开口边线,做好标记后,即开始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先采用推土机推运出渣,直接将开挖料推运至开挖料堆放场。 然后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每层厚 左右,自卸汽车运输出渣。 开挖料运至堆料场就近分层堆放。 开挖时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 每层开挖前依据渠道中心桩测放开挖边界线,以便控制断面开口尺寸,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②边开挖边按设计图纸形成马道和施工道路,以方便后续工程施工。 ③由于开挖区上宽下窄,前期可投入 较多设备,后期投入设备数量受场地限制,因此,前期开挖应保持较高的施工强度。 ④施工前在开挖区周边挖设排水沟,开挖过程中需排水时,采用排水明沟与集水井相结合的明抽排水方式,分段把水排到围堰外。 ⑤ 土方明挖过程中,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⑮ 坡面修整:对进出口明渠永久边坡,开挖时预留 30cm 厚的原土层,防止扰动边坡,在浇坡面混凝土前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清理。 削坡时按照测量标记,采用水准仪、定制标准直尺等配合施工,确保边坡整齐、美 观,满足设计要求。 ⑯ 施工期间基坑及边坡严禁浸水,基坑附近严禁堆载。 ⑰ 建基面表层不合格土、杂物必须清除。 土料利用和弃渣措施 在土方开挖时,开挖周边不许堆载,挖土随挖随运,保证新开挖区域的安全可靠。 开挖的土方分别按可利用渣料和废渣运至指定点分类堆放,要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 可利用渣料和废渣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避免受污染和侵蚀。 弃土区周边设排水沟,以防堆土浸泡在水中造成滑坡。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①严格按合同文件指定的技术规范及监理人的指令 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 ②开挖前,根据监理人提供的基准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布设严密的施工测量网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的开挖线、坡脚线放样,在现场做好样桩标记。 106 ③开挖削坡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测,测量员加强对高程的测控,减少超挖或欠挖。 ④在人工削坡时,加密布控网格,现场做好标识,便于施工人员施工。 ⑤及时进行现场检查工作,若发现不合格的地方随时进行纠正,直至满足质量要求。 衬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 商品混凝土 , 混凝土搅拌车运送至施工仓面附近 , 混凝土按设计要求采用 C20F150W6。 渠坡衬砌混凝土 浇筑采用专用的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渠道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要求执行。 切缝采用了电动切缝机进行切缝。 渠底混凝土纵、横方向按设计分块进行跳仓浇筑。 渠道衬砌混凝土机械化 施工 参见 图。 ⑪ 渠道衬砌机选型 按照渠道设计断面情况委托专业厂家加工制作专用渠道混凝土衬砌机。 衬砌机自身具有布料、滑模和振捣功能,施工人员在其后的工作桥上修整抹面。 混凝土终凝后,采用切缝机切缝,并填分缝材料。 ⑫ 施工顺序 衬砌施工分为两道工序施工进行,先摊 铺一侧渠坡,然后再摊铺另一侧渠坡。 底板待两侧坡面浇筑完成后,由砼搅拌车供料,溜槽入仓,人工平仓、振捣,切缝机切缝。 ⑬ 混凝土运输 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料至施工现场,卸入衬砌机料斗。 通过上料皮带传输至运输皮带,运输皮带通过下料斗在桁架上行走将混凝土摊铺至渠坡坡面。 ⑭ 衬砌机进行摊铺浇筑 施工中严格按衬砌机的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入仓塌落度控制在 5~ 6cm,下料小车行走速度控制在。 在摊铺砼的过程中用挡板将砼刮平 并由后面的 3 台振捣棒进行初步振捣,在砼布料时随时检查砼摊铺厚度,摊铺厚度必须比设计厚度厚 3~ 4cm,有利于复振,在局部摊铺不均匀的部位人工铺料找平。 ⑮ 抹面 采取电动抹面机进行收面,局部不平整部位人工在进行处理。 混凝土衬砌完成20min 后抹光机进行工作,抹光机在坡面上的行走主要是靠渠顶绞车慢速绞动行走,107 绞动速度控制在 3m/min,抹光机完成抹面后抹面工坐在抹面桁架上进行局部不合格面进行人工抹面。 图 渠道衬砌混凝土机械化示意图。防洪应急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隔离开关 DZ10100/330 Ie=400A 动力漏电开关 DZL200/3 I2= 400A 各 分开关 ,按用电开关箱开关配置,用 DZ10 型,脱扣电流大一级。 4) XL4分箱 ①用电设备, 砼输送泵一台 , 振动器 5 台 ,预留 5KW 余量。 ② 电流计算 P=++5=50KW cosφ = I=cos3UP= 50 = ③ 开关选择 动力隔离开关
内。 (2) 找标高、弹线:根据水平标高控制 桩 ,向下量出垫层标高, 拉线进行 控制标高 控制。 垫层面积较大时,底层地面可视基层情况采用控制桩或细石混凝土 (或水泥砂浆 )做找平墩控制垫层标高; (3) 混凝土搅拌 1) 混凝土搅拌机开机前应进行试运行,并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 2) 混凝土搅拌时应先加石子,后加水泥,最后加砂和水,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当掺有外加剂时
做好样板,经甲方和设计确认。 并应建立出入库台账;对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分类堆放并进行有效标识。 拉线铺贴 打点定筋确定标高后,拉线铺贴,铺砌应整齐平整,横竖缝对直,用橡皮锤敲打平实,同时水平尺或直尺找平找直。 要求块料规格和强度应满足要求,不能使用有缺棱掉角的块料。 使用的灰浆应符合设计要求。 排列方式按设计要求,不能出现破活。 铺砌时必须要敲击平实。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接缝不直
短,一般 10~ 15天,单峰型,峰值较大洪量较小。 夏汛洪水由暴雨大,良好的产汇流条件使洪水峰高量大,过程陡涨陡落,一次洪水的全过程一般在20 天左右,多为双峰型,洪量主要集中在 7~ 10 天。 秋汛洪水多为强度较小的持续降水形成,洪水过程峰小而洪量较大,峰型多为矮胖单峰型。 呼玛河干流洪水传播时间,碧水至固其故平均为 1~ 2 天,固其故至二道盘查平均为 4 天。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
4 512 末端 控制水深 确定:由防护段 末端下游 480m 处 较为平顺的河道断面计算所得, 因下游河道断面较为规则, 两岸均有较完整的堤防工程,据实测该横断面,河宽 180m,堤防坡比 1:。 可近似按梯形断面考虑。 梯形断面水深计算采用公式 Q=ωC( Ri) 1/2 ( 59) 式中: Q— 流量( m3/s) C— 谢才系数, C=Ry/n; n— 糙率; R— 水力半径; i—
~ 15天,单峰型,峰值较大洪量较小。 夏汛洪水由暴雨大,良好的产汇流条件使洪水峰高量大,过程陡涨陡落,一次洪水的全过程一般在20 天左右,多为双峰型,洪量主要集中在 7~ 10 天。 秋汛洪水多为强度较小的持续降水形成,洪水过程峰小而洪量较大,峰型多为矮胖单峰型。 呼玛河干流洪水传播时间,碧水至固其故平均为 1~ 2 天,固其故至二道盘查平均为 4 天。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 二道盘查站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