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新兴路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井点在基坑外周布置,并至少预抽七天后,方可开 始挖土。 ( 2) 排水下沉挖土 常用人工或在井内用小型反铲挖掘机,在地面用抓斗挖土机分层开挖,挖土必须对称、均匀进行。 使沉井均匀下沉,挖土方法随土质情况而定。 一般采用普通土层:从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每层挖土厚度 ~ ,在刃脚步处留 1~ 台阶,然后沿沉井壁每 2~ 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的开挖土层,每 次 挖去 5~ 10 ㎝,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匀破土下沉。 当沉井下沉很少而不下沉时,为使其沉降均匀, 沉井 内挖土 高差 不得超过 ,刃脚下部土方应边挖边清理 ,禁止深锅底挖土,防止沉井突沉造成沉井倾斜的危险。 沉井挖土三班制连续作业,中途不停顿,确保沉井连续、安全地下沉就位。 当刃脚距离设计标高在 米时,沉井下沉速度应逐渐放缓,挖土高差控制在 50cm内,当沉井接近标高时,应预先做好止沉措施。 止沉措施可采用在刃脚四周间隔挖出设计标高的槽,填入方木,并应注意抛高系数,禁止超沉和超挖。 ( 3) 沉井封底 ① 沉降观察 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必须随时测定沉井标高,确保均匀下沉,并做好沉井下沉记录。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包括抛高)后,应先清除表面浮泥等杂物,超挖的土方必须用碎 石夹砂填实,不得用土填,井内不得有积水,并确保井点的正常工作,不允许发生停泵,同时加强对水位的观测,保证降水要求,地下水位必须距离垫层 50cm以下。 底板与刃脚的接触面,必须将表面混凝土全部凿毛并露出石子,便于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当沉井在 8 小时内的累计下沉量不大于 10mm 时或沉降度在允许范围内,沉井下沉已经稳定时,方可浇捣底板碎石垫层。 ② 铺设碎石层及 素混凝土垫层 封底前应整理好锅底和清除浮泥,对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应凿毛清洗,井内积水应尽量排干并在每个井格底部中央设置至少一个集水井,其深度和大小要满足水泵吸 水要求。 本工程封底前,先铺碎石,填平整实后再浇筑素混凝土封底,此类工作均须沿井壁四周向中央进行。 在铺筑碎石层时,应确保井底内无积水、无流砂、无翻浆等现象。 碎石层应做到平整,无坑塘,必须时应用水平仪抄平,保证碎石层的水平。 素混凝土封底应一次浇筑、分格、逐段、对称进行,不得中途停顿,避免产生施工缝而造成渗漏现象。 混凝土封底的同时集水井不得填没,排水工作继续进行,以保证混凝土在终凝前不浸水。 素混凝土封底的表面应平整, 无地下水上冒现象。 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25%以上时才允许在上面绑扎底板钢筋。 ③ 绑扎底板钢筋、浇 捣底板混凝土 在素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就可在其上绑扎底板钢筋。 钢筋在绑扎时,应保证刃脚钢筋与底板钢筋的连接、上下两层钢筋的间距,并将刃脚混凝土的表面凿毛露出石子,便于刃脚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的结合。 当底板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根据抗浮计算,地下水位控制值可适当提高。 沉井能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封填集水井,封填先应清洗干净,封填必须密实防止渗漏。 钢筋混凝土底板表面应平整,整个底板不得有渗漏现象,如发现渗漏点应压浆堵漏。 漏水严重时应设置临时泄水管引流,在压浆堵漏后再封闭泄水管。 封底根据底梁分格情况进行对称 分格置换,先清除 1~ 2个井格内的土体,抛大石块铺填碎石,浇筑素混凝土垫层,然后依次进行。 防止沉井倾斜和突沉措施 ( 1) 沉井倾斜: ① 原因分析: ; ,井外四周的回填夯实不均匀; ; ,沉井突然下沉,易产生倾斜; ,示及时发现和处理; ,井内涌砂; ,井上附边荷重分布不均匀,造成对井壁的偏压。 ②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下沉过程的观测和资料分析,现场倾斜及时纠正; 、均匀抽出承垫木,及时用砂或砂砾回填夯实。 ,延续下沉速度。 ( 2) 沉井偏移 ① 原因分析: ,当发生倾斜和纠正倾斜时,并身常向倾斜一侧,下部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因而伴随产生一定的位移,位移大小随土质情况向一边倾斜的次数而定。 ②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 ,当几次倾斜纠正后,即可恢复到正确位置。 作。 ( 3) 沉井下沉过快 ① 原因分析: ,土的耐压强度小,使下沉速度超过挖土速度; ,使井壁与土之间摩阻力减少;。 ②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并重新调整挖土,在刃脚下不挖或部分不挖土。 ,增加浮力。 ,增加摩阻力,如沉井外部的土液化发生虚坑时,可填碎石进行处理。 ,减轻沉井自重。 ( 4) 沉井下沉缓慢或停沉 ① 原因分析: ; ,下沉系数过小;。 ②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锅底”状破土;用小型炸药包爆破震动,但刃脚下挖空宜小,药量不宜大于 ㎏,刃脚应用草袋等防护。 ,减少摩阻力,射水管也可埋在井壁混凝土内,此法适用于砂类土。 ,降低摩阻力,泥浆槽距刃脚高度不宜小于 3m。 ( 5) 沉井超沉与欠沉 ① 原因分 析: ; ; ②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 的终沉阶段时,应加强下沉观测,等 8小时的累计沉量不大于 8 ㎜时,沉井趋于稳定,方可进行封底。 ,对测量标志应加固校核,测量数据须准确无误。 二、顶管施工 由于工期紧、施工场地有限、有可能遇上地下障碍物等情况,将影响本工程顶管正常施工,本工程 除 三 段较长段采用泥水平衡顶管外,其它 顶管 拟 用人工顶管 , 管材采用 DN1000 及 DN1200 加强钢筋混凝土顶管管材, 本工程 拟 采用 三 套顶管 设备,分成 三 个 施工 段顶进。 (一)人工土顶法施工 施工顺序 工作井施工 → 顶进设备安装调试 → 吊装砼管到轨道上 → 连接好工具管 → 装顶铁→ 开启油泵顶进 → 出泥 → 管道贯通 → 拆工具管 → 检查井 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 ( 1)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根据经验公式: P=n P0 其中: P—— 总顶力 n—— 土质系数。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 ① 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 取 ~。 ② 土质为中粗砂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 3~ 4。 取 n 为。 P0—— 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 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 吨,最长段以 140 米计,每节管长 2 米,共要顶进 70 节管,则 P0= *70= 168 吨。 则总的顶力为: P=n P0 = *168= 336 吨 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 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 吨 , 取总的顶力 F= 400 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为 200 吨。 ( 2) 对于顶管顶进深 度范围土质较差的,即开挖时容易引起塌方的,可采用先顶后挖 的方法施工。 根据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先顶后挖时,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所受的阻力,主要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① 工具管正压力: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格栅形态及管内挖土状况有 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 2030t/m2,硬土层通常在 3060t/m2。 大于 40t/m2 时表明土质较好。 F1=S1K1 其中 F1顶管正阻力 (t) S1顶管正面积 (m2) K1顶管正阻力系数 (t/m2) F1=S1K1=πr 2K1 = ***35= 吨 ② 管壁摩擦阻力:管壁与土间摩擦系数及土压力大小有关。 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 F2=S2K2 其中 F2— 顶管侧摩擦力( t) S2— 顶管侧面积( m2) K2— 顶管侧阻力系数( t/m2) F2=S2K2=πDLK2=*1. 44*140*= 吨 顶管阻力为以上二种阻力之和,顶进长度按最长管段 140 米计算,总顶力:F=F1+F2≈ 吨 , 因此取总的顶力 F= 400 吨,选用两个 200 吨的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 顶管工作井内设备安装 ( 1) 导轨安装。 严格控制导轨的中心位置和高程,确保顶入管节中心及高程能符合设计要求。 ① 由于工作井底板浇注了 钢筋 砼,地基稳定,导轨直接放置在工作井的底板上。 ② 严格控制导轨顶面的高程,其纵坡与管道纵坡一致。 ③ 导轨采用浇注砼予以固定,导轨长度采用 2~ 3m,间距设置为 60cm。 ④ 导轨必须直顺。 严格控制导轨的高程和中心。 ( 2)下管、顶进、出土和挖土设备采用电动卷扬机下管,用千斤顶、高压油泵作为顶进设备 ,用斗车、垂直牵引的卷扬机作为出土设备,用空气压缩机带风镐机作为挖土设备。 ( 3) 电源布置: 在顶管过程中,主要的电源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 ①动力用电 由于管道内的电机采用 380V 动力电,因此,进入管道的动力电必须做到二级保护和接地保护措施,动力电源线设置在操作人员不易接触处,并在电源线外增设护套,保证用电安全。 ②照明用电 由于管道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因此,采用 36V 低压照明电,低压电须通过变压器降压。 灯具采用防水防爆灯具, ( 4)通风设备:人工挖土前和挖土过程中,采用轴流鼓风机通过通风管进行送风。 风量 的计算: ① 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kmq 式中: Q-所需风量, m3/min。 k-风量备用常用系数,常取 k=~ 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q-洞内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通常按 3m3/min 计算。 现管内有两人工作,一人开挖,一人负责运余泥,取 k=,m=2, 则有 Q= kmq=23= m3/min ② 漏风计算 Q 供= PQ 式中: Q-计算风量 P-漏风系数 采用 Ф200PVC 管,每百米漏风率一般可控制在 2%以下。 取 P= ,则 Q 供= P Q= = m3/min 取风量大于 7000L/min 离心鼓风机(或高压空气压缩机)作为通风设备则可以满足要求。 ( 5)工作棚架:作为防雨及安装吊运设备。 工作坑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平台用 20工字钢梁。 在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井旁边装置电动卷扬机。 ( 6) 地下管道内通讯方式 顶管施工中地下通讯采用铺设有线电话,其设置位置:掘进机头一部,工作井顶进控制台一部,地面一部,以此方式加强通讯联系,协调指挥作业。 引入测量轴线及水准点 ( 1)将地面的管道中心桩引入工作井的侧壁上(两个点),作为 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 ( 2)将地面上的临时水准点引入工作井底不易碰撞的地方,作为顶管高程测量的临时水准点。 下管 ( 1)下管前,要严格检查管材,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 2)第一节管下到导轨上时,应测量管的中线及前后端管底高程,以校导轨安装的准确性。 ( 3) 要安装户口铁或弧形顶铁保护管口。 千斤顶和顶铁的安装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由前面顶力计算可知 ,本工程管段的顶力为 400吨 .拟采用 2 台 200 吨液压千斤顶。 ( 1) 千斤顶的高程及平面位置:千斤顶的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 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 根据施工经验,采用机械挖运土方,管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 1/4~1/5 处为宜。 ( 2)安装顶铁应无歪斜、扭曲现象,必须安装直顺。 ( 3)每次退千斤顶加放顶铁时,应安放最长的顶铁,保持顶铁数目最少。 ( 4)顶进中,顶铁上面和侧面不能站人,随时观察有无扭曲现象,防止顶铁崩离。 顶进施工 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分处于良好状态。 即可进行试顶。 首先校测设备的水 平及垂直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顶进 工具头,然后安放混凝土管节,再次测量标高, 核 定无误后进行试顶,待调整各项参数后即可正常顶进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勤挖 、 勤顶 、 勤测,加强监控。 顶进施工时,主要利用风镐在前取土,千斤顶出镐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污水管向前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 1)安装好顶铁挤牢,工具管前端破取一定长度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 ( 2)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 ( 3)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 ( 4)卸下顶铁,下管,用环形橡胶环连接混凝土管 ,以保证接口缝隙和受力均匀,保证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安全。 顶进施工中的重点工序 ( 1)测量 ① 测量次数:在顶第一节管时及校正顶进偏差过程中,应每顶进 20~ 30cm,即对中心和高程测量一次;在正常顶进中,应每顶进 50~ 100cm 时,测量一次。 ② 中心测量:根据工作井内测设的中心桩、挂中心线,利用中心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轴线中心偏差。 ③ 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和高程尺,测首节管前端内底高程,以控制顶进高程;同时,测首节管后端内底高程,以控制坡度。 工作井内应设置两个水准点,以便闭合之用,经常校 核 水准点,提高精 度。 ④ 一个管段顶完后,应对中心和高程再作一次竣工测量,一个接口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