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座起重机的结构原理及润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作级别 A8 起 重 量 t 40 幅 度 最大幅度 m 37 最小幅度 m 11 起升高度 轨面上 m 32(吊钩)、 20(抓斗) 轨面下 m 19 工作速度 起升速度 m/min 55(重载) 70(空载) 变幅速度 m/min 45 回转速度 R/min 行走速度 m/min 26 唐山 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自动化系 毕业设计(论文) 6 6 电动机 起升电机 YZP2400L16DMC 250KW 2 变幅电机 YZP2280S6 55KW 1 回转电机 YZP2280S6 55KW 2 行走电机 YZP2160L6 11KW 8 轨 距基 距 m 14 最 大 轮 压 KN 310 装 机 容 量 KW 753 转台尾部回转半径 m 9 电 源 3 相 AC10Kv 50Hz 高 度 重 量 586T 供电电源 码头三相四线制 10KV 高压电源经过一只高压电缆卷筒 , 分别送入高压柜 →高压变压器和换向开关柜内,变压器低压侧输出 400V 后经过换向开关控制柜内的换向刀闸开关,经中心受电器送入电源柜,送入总空气开关,在空气开关的上桩头,接入三相电源,通过不同的空气开关分别控制风机、维修电源箱、照明、二次控制电源。 主空气开关 P2Q1 及主接触器 P7ZXC P7ZXC2 等分段保护,照明供电及二次控制属动力开关超前接法,照明及动力控制严格分开,各机构都设有独立的一次空气开关和二次控制开关, PLC 中 CPU、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都设有各自独立的控制开关。 2 起升机构 、 变幅机构 、 回转机构和行走机构原理 起升机构工作原理 起升机构由两台安川变频器 CIMRG7A4300 分别控制两台 YZP2400L6 250KW 电机进行唐山 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自动化系 毕业设计(论文) 7 7 起、制动运行,保证机构的安全、正常运行。 起升机构通过转换开关 C5SA1 可实现单双机运行;通过右联动台上的操作手柄,可实现单机开闭抓斗和双机起升;每台电机配备了一台制冷风机以保证变频电机的散热。 PLC 控制原理: 手柄在零位,相序正常,起升无故障,风速仪风速(风速达到 18m/s 时间 断音响报警;风速达到 20m/s 时长音报警,并输出继电器触点断电信号)在正常范围内,超负荷( 95%额定起重量时有灯光显示和声音报警, 110%额定起重量时,输出继电器触点延时断电信号)正常,不作行走运行,起升无故障时,机构允许升降。 若超负荷超出正常的范围,则只允许下降不允许上升。 若在正常上升范围内,不超负荷,上升操作允许;在正常下降范围内,下降操作允许。 另外,起升机构还装有起安全保护作用的多功能限位,限位能够实现正常升降位置前的减速、自动停止和极限位置时的紧急停止。 起升机构的电机上还装有超速保护开关,以保证起升 机构的正常工作。 变幅机构工作原理 变幅机构由一台安川变频器 CIMRG7A4090 驱动一台 YZP2280S6 55KW 电机进行起、制动运行;变幅电机配备脉冲编码器,与变频器一起实现闭环调速控制。 为了使变幅机构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变幅电机设一台制动器和一台制冷风机。 PLC 控制原理: 主令控制器置零位,相序正常,风速正常,变幅无故障,不作行走运行。 增幅档时,不超负荷 ,限位正常,增幅操作允许,增幅指令依次输入到 PLC,由 PLC 程序控制电机的运行,不论增幅(或减幅)、变幅制动器都打开,当手柄回零时,制动 器延时抱闸,变幅机构到达最大(最小)幅度前会自动减速并最终停止。 变幅机构的限位能够实现最大最小幅度前的自动减速,自动停止。 另外还在臂架的下铰点处装有最大最小幅度的紧急停止限位开关。 变幅电机上还装有超速保护开关以保证变幅机构的正常工作。 回转机构工作原理 回转机构由两台安川变频器 CIMRG7A4110 分别驱动两台 YZP2280S6(立式) 55KW 电机进行起、制动运行;为了使回转机构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回转电机设一台制冷风机。 为了实现回转准确停车,机构设有脚踏液压制动。 PLC 控制原理: 回转主令置零 位,风速仪正常,相序正常,回转无故障,回转手刹打开,不作行走运行,零位合上且自锁,主令置左旋档,回转脚踏处于正常位置,左旋允许。 主令置右旋档,回转脚踏处于正常位置,右旋允许。 唐山 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自动化系 毕业设计(论文) 8 8 行走机构工作原理 行走机构由八台 YZP2160L6, 11KW 电机通过与起升机构中的支持变频器或开闭变频器共用切换进行起、制动运行。 此时转换开关 C4SA6 应在“机上行走”位置或者“地面行走” 位置。 当转换开关 C4SA6 在“机上行走”位置时,由联动台上的主令控制行走机构的多速运行或停止;当转换开关 C4SA6 在 “地面行走”位置时,由地面行走操作按钮控制行走机构的低速运行或停止,此种情况一般应用在进行锚定作业时用于准确对位。 PLC 控制原理: 行走主令置零位,行走无故障,各工作机构停止运行,电缆在正常行程范围内,风速仪正常,相序正常,锚定及防爬提起,行 走零位置 1 且自锁,不论左行、右行,联动台手柄操作后,制动器自动打开,停止运行时,制动器延时抱闸,电缆卷筒电机在行走运行停止后方可断电。 只要有行走运行信号,在行走前,声光报警器就开始报警;停止运行后,声光报警器延时断电。 3 PLC 控制器和变频器技术在门机上的 应用 PLC 控制器与变频器调速原理 PLC 控制器 PLC 是可编程控制器的简称,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是 1 台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 它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 当 PLC 投入运行 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 3 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3 个阶段。 完成上述 3 个阶段称为 1 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 PLC 的 CPU 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 3 个阶段,见图 1。 在输入采样阶段, PLC 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读入各类按钮、开关类电器主令控制器的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 I/ 0(输入/输出 )映象区中的 相应单元内。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 控制器总是按顺序由上而下的依次扫描,预编好的各种软继电器及其触点组成逻辑程序(梯形图 )。 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图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 RAM 储存区中对应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 I/ 0 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 PLC 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 在此期间, CPU 按照 I/ 0 映象区 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被控负载,如各种电磁阀线圈、接触唐山 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自动化系 毕业设计(论文) 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