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凤凰大厦空调设计(含冷冻站、通风防排烟设计)_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房间 20 25 大堂、 过厅 18 室内外温差≤ 10 风速 ≤ v≤ ≤ v≤ 相对湿度( %) 30~60 40~65 选定 此建筑选取室内设计温度为 26℃,相对湿度为 60%。 第二章 负荷计算 第二章 负荷计算 本建筑位于夏热冬暖地区,主要进行冷负荷计算。 对外墙、外窗、屋面、楼板、内墙、照明设备散热及人体散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按逐时进行计算,最后把各项冷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再加上新风负荷,求出冷负荷的最大值及发生时间。 建筑围护结构 冷负荷计算 建筑围护结构的选择 1.外墙 选择 的 建筑材料为: 240 厚 粘土空心砖墙,衰减系数β =, 墙体传热系数为 (m2178。 ℃ ) 2.内墙 选择 的 建筑材料为: 200 硅酸盐砖砌体,传热系数为 k=㎡178。 ℃ ,衰减系数β =,其中放热衰减度 vf =,为重型房间。 3.楼板 选择的 建筑材料为 : 70 厚沥青石板,传热系数为 k=㎡178。 ℃ ,衰减系数β =。 4.屋顶 选择 的 建筑材料为 : 70 厚保温屋面,传热系数为 k=㎡178。 ℃ ,衰减系数β =,吸收系数ρ =。 5.窗户 选择 的 建筑材料为 : 双层反射反射中空玻璃,传热系数 为 k=㎡178。 ℃,窗框类型为金属窗框。 举例选取二层阅览室,此房间各种参数为:房间面积为: 144 ㎡;外墙面积 ㎡,朝向: SW;外窗面积 ㎡,朝向: SW;内墙面积 102 ㎡。 楼上楼下皆为空调房间。 通过墙体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 计算公式 : CLQτ =KFΔ tτε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8 K— 墙、屋顶或窗的传热系数, W/m2178。 ℃ ; F— 外墙、屋顶、及窗户的计算面积, m2; Δ tτε— 室内计算温度与冷负荷温度逐时值之差,℃。 见附录 210(墙体),211(屋顶) 公式参考教材《空气调节》 公式 276; 则 SW 外墙冷负荷 : SW 外墙计算表 β = 计算时刻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Δ tτ ε 10 10 11 11 12 12 12 K F CLQτ 计算时刻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Δ tτ ε 12 12 12 12 12 11 11 K F CLQτ 内墙冷负荷: 内墙冷负荷计算表 β = 计算时刻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Δ tτ ε 5 6 6 6 6 7 7 K F CLQτ 计算时刻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Δ tτ ε 7 7 7 7 7 7 6 K F CLQτ 通过外窗引起的冷负荷 计算 1. 外窗瞬时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 CLQc178。 τ =KFΔ tτ Δ tτ— 计算时刻负荷温 差,℃,见 《空气调节》 附录 212。 第二章 负荷计算 则外窗瞬时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外窗瞬时得热计算表 计算时刻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Δ tτ ε K F CLQτ 计算时刻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Δ tτ ε K F CLQτ 2. 外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 CLQj178。 τ =XgXdCnCsFJj178。 τ xg—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此为双层钢窗,取 ; xd— 地点修正系数,见附录 213; Jj178。 τ — 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 强度, W/㎡, 《空气调节》 见附录 213。 则外窗日射得热冷负荷: SW 外窗日照得热计算表 计算时刻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Jj178。 τ 44 55 64 71 91 143 196 Xg xd Cn Cs F CLQτ 计算时刻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Jj178。 τ 228 231 201 143 74 59 51 xg xd Cn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Cs F CLQτ 人体散热 和照明得热 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 室内人员 与照明设备 得热 计算公式 : TQJXCLQ Q— 设备、 照明和 人体的得热, w; JXτ t— τ t 时间的强度系数,见 《空气调节》 附录 215 或者 216。 冷负荷计算 此房间为阅览室,查阅《空气调节》 ,查得显热为 63w/人,潜热为 45w/人,湿量为 68g/h。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此房间人均使用面积是 4㎡ /人,则人数为 36 人。 则取连续使用 4 小时,得表: 连续 4 小时人体散热负荷 计算时刻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JXτ t 房间使用人数 36 显热( W/人) 湿量( g/h) 潜热( W/人) CLQτ 湿负荷 2448 计算时刻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工作开始小时数 τ T 房间使用人数 36 显热( W/人) 湿量( g/h) 潜热( W/人) CLQτ 湿负荷 2448 照明 冷负荷 负荷: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此房间照明密度为 15w/㎡ ,则照明负荷计算表: 第二章 负荷计算 各个房间冷负荷汇总 由上图可得,在下午 14:00 建筑内冷负荷达到最大值: 350015W。 各个具体房间冷负荷逐时值见附录 1。 房间湿负荷 计算 计算 公式 : Wr= 式中 w—— 每名成年男子的散湿量 ,g/h,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表 247; φ —— 群集系数, 由《暖通空调》表 212 查得为 ; n ——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则 二楼阅览室 : 查手册得人的散湿量为 68g/h, 人数为 36人, 群集系数为。 Wr=nφw=68361=。 计算时刻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JX τ t 照明密度(W / ㎡)FCLQ τ 计算时刻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开灯后小时数 τ T 照明密度(W / ㎡)FCLQ τ 1514415144连续使用1 4 小时照明负荷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2 具体房间的湿负荷 参看附录 4。 房间热负荷 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Z=S*N*φ 式中 S空调房间面积 , m2; N单位面积热负荷 , W/m2,可以参看下表 ; φ系数 ; 按照指标法计算得: 431720W。 第三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第三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符合变化情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各空气调节区热湿负荷变化情况相似, 宜采用集中控制,各空气调节区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需分别控制各空气调节区室内参数时,宜采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2)选择的空调系统应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 (3)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系统应经济合理; (4)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5)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 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气系统。 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 全空气系统 全空气系统一般选用组合式空调器进行空气处理,室内负荷全部由处理过的空气来负担,系统处理空气量大,所担负的空调面积也较大。 因此适用于建筑空间较高,面积较大,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噪声要求较严格的空调系统。 全空气系统的主要优点为: ( 1) 使用寿命长; ( 2) 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解能运行调节; ( 3) 充分利用室外新风 ,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 ,减少冷冻机的运行时间;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4 ( 4)) 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 ( 5) 可以有效地采取消省和隔振措施 ,便于管理和维修。 其主要缺点为: ( a) 空气比热、密度小 ,需空气量多 ,风道断面积大 ,输送耗能大; ( b) 空调设备需集中布置在机房 ,机房面积较大 ,层高较高; ( c) 除制冷及锅炉设备外空气处理机组和风管造价均较高; ( d) 送回风管系统复杂 ,布置困难; ( e)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 ,风道要求保温 ,影响造价; ( f) 全空气空调系统一个系统 不宜供多个房间的空调。 因为回风系统可能造成房间之间空气交叉污染,另外调节也比较困难; ( g) 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 ,周期长。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空调系统,它由风机盘管来承担全部室内负荷,单独设新风机组,向室内补充所需新风。 因此,在空调房间较多,面积较小,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高,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的房间,宜采用风机盘管家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主要优点有: ( 1) 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 2) 各空调 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 ,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 ( 3) 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 ( 4) 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 ( 5) 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 ( 6) 使用季节长; ( 7) 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其缺点为: ( a) 对机组制作要求高,则维修工作量很大; ( b) 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 ( c) 分散布置敷设各中管线较麻烦,维修管理不方便; ( d) 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 第三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 e) 水系统 复杂,易漏水; ( f) 过滤性能差。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多层建筑的系统划分应根据各层平面布置和机房的位置等条件而定,尽量做到风管布置合理,系统运转灵活而经济,空气调节系统不宜过大,以便于调节和减少噪声。 本次设计中的建筑各个房间使用 性质 差别较大,故 对空气系统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都予以采用。 全空气系统除一层大厅为柜式机组设单独机房外,其余均为吊顶式系统,其中一层两个设备监控室 共用一个全空气机组,三层大餐顶与其接待室共用一个机组。 其余大部分办公室、客房均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为 吊顶 卧式暗装,除三层客房为侧送外,其余都为散流器平送。 每层都有吊顶式新风机组布置。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6 第四章 房间送风量、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确定 及末端设备的选择 房间送风量的计算 全空气系统送风 量 全空气系统空气处理过程,这里采用的是一次回风空气处理形式。 室外空气W 与回风 N 混合与 C 点( C 点根据新风百分比及室内状态点的焓值之间的关系确定),空气通过 C 点经过表冷器冷却干燥后达到 L 点(对于舒适性空调用机器。长沙凤凰大厦空调设计(含冷冻站、通风防排烟设计)_暖通空调毕业设计总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